響度戰爭
外觀
響度戰爭(英語:loudness war)或音量競賽(英語:loudness race)指的是音樂錄音的電平逐漸提升的傾向,而這會降低音頻的保真度,並有許多評論家稱這樣的潮流亦會影響聽眾享受音樂。早在1940年代,就有報告指出了7英寸單曲唱片的母帶製作實踐中響度的提升。[1]這樣的模擬錄音的最大峰值電平受限於從音源到聽眾的鏈條上各種電子裝置的規格,如黑膠唱機和磁帶播放器。1990年代以來,隨着能夠將響度進一步提升的數碼訊號處理的引入,這個問題引起了新一輪的關注。
激光唱片(CD)標準中,音頻被編碼為有明確定義的最大峰值振幅的數字格式。當一張唱片已達到最大幅值後,響度仍然可以通過動態範圍壓縮和均衡器等技術得到進一步提升。工程師們可以在錄音上應用比例越來越高的壓縮,使其更頻繁地達到最大幅值。在極端的案例中,提高響度的操作會導致削波和其他可聞的失真。[2]應用極端的動態範圍壓縮和其他方法的現代錄音會為了響度而犧牲音質。響度的競爭升級使眾音樂粉絲和音樂媒體從業者將受影響的專輯稱為「響度戰爭的受害者」。
原理
[編輯]在短時間內,響度更大的音樂讓一般聽眾感覺聲音更好聽。所以商業作品希望在響度上不輸於其他作品。
假設音量上限為0dB,一個段落原本的響度為:
-4dB -2dB -6dB
響度提升的第一階段是整體提升(所有響度+2dB),亦即:
-2dB 0dB -4dB
由於第二個響度已經達到最大,無法再進行整體提升,所以只能將未達到最大響度的部分按比例提升(亦即壓縮):
-1dB 0dB -2dB
可以看到,壓縮以後,響度再次得到了提升。但是動態範圍(最大響度與最小響度之差)變成了2dB,而原本的動態範圍是4dB。
影響
[編輯]響度戰爭讓當代的音樂聽起來比以前「更響」。主要的負面影響包括:
- 由於所有響度都儘量向最大響度靠近,音樂失去了動態範圍,變得沒有起伏
- 習慣聽響度較大、沒有起伏的音樂以後,聽眾對音樂的細節產生疲勞、失去興趣
- 損傷聽力
參考
[編輯]- ^ The Loudness Wars: Why Music Sounds Worse. NPR. 31 December 2009 [2 Sept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2).
- ^ Milner, Greg. They Really Don't Make Music Like They Used To. The New York Times. 7 February 2019 [2023-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1).
外部連結
[編輯]- AES Convention Paper 5538 On Levelling and Loudness Problems at Broadcast Studios
- A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Metering, Monitoring, and Levelling Practices (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Video Explanation of Loudness War (YouTub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Declaring an end to the loudness wars - by one of its earliest opponents, producer/engineer Barry Diam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Discussion with waveforms including CD analysis and rank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Future of Music: Tearing Down the Wall of Noise
- Turn Me Up! – An organization working to give artists back the choice to release more dynamic record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Rolling Stone - The Death of High Fideli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