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授予對象科技成就卓著、社會貢獻巨大的個人
國家/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
主辦單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首次頒發2000年
官方網站http://www.nosta.gov.cn/web/index.aspx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中的最高等級,每年評審一次,每次選出不超過兩名科技成就卓著、社會貢獻巨大的個人。獎金的數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規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親自頒發榮譽證書和高額獎金。

概述

[編輯]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始於2000年度。此後每年評審一次,次年年初開會公佈結果並頒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下列科學技術工作者:

  1. 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
  2. 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

每年授予的人數不超過2名(即可能空缺);每屆和歷屆的獲獎者之間不分等級。獎金的數額由國務院規定;獎勵經費由中央財政列支。

自2000年度起至2015年度,歷屆獲獎者全部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直到2016年這一局面才被打破;每位獲獎者的獎金總額均為人民幣500萬元,其中50萬元直接授予個人,另外450萬元作為科學研究經費由獲獎人全權管理具體用途。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進行了調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額度由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獎金將全部授予獲獎者個人,由個人支配。[1]

隨着國家功勳表彰制度體系的實施,2019年1月8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獎章。獎章圖案為五星,象徵國家獎;外圈採用飄帶、牡丹花、如意形和翅膀等視覺元素,包含榮譽、吉祥和科技事業展翅高飛等美好寓意。[2]

歷屆獲獎者

[編輯]
獲獎年度 姓名 獲獎時年齡 最終學歷 主要領域 獲獎原因 院士頭銜
2000年 吳文俊 82歲 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博士(1949) 數學家 在拓撲學和數學機械化領域,特別是幾何定理的機器證明方面的世界性貢獻。 中國科學院第三世界科學院
袁隆平 70歲 西南農學院本科(1953) 水稻育種專家 在雜交水稻育種理論與實踐上的重大突破。 中國工程院
2001年 王選 65歲 北京大學本科(1958) 計算機專家 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創始人,為中國新聞出版事業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 中國工程院
黃昆 82歲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博士(1947) 物理學家 中國的固體物理學和半導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取得了世界級的理論成就。 中國科學院、第三世界科學院
2002年 金怡濂 74歲 清華大學本科(1951) 高性能計算機專家 中國巨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者之一,對中國高性能計算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工程院
2003年 劉東生 86歲 西南聯合大學(南開大學)(1942) 地球環境科學專家 在中國的古生物學、古地質學、環境地質學特別是黃土研究方面的原創性研究。 中國科學院
王永志 71歲 蘇聯莫斯科航空學院(1961) 航天技術專家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開創者之一,成功實現中國首次載人航天。 中國工程院,國際宇航科學院
2005年 葉篤正 90歲 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1948) 大氣物理學家 在全球氣候變化領域的重大系統創見。 中國科學院
吳孟超 82歲 上海同濟醫學院博士(1949) 肝膽外科專家 在肝膽外科手術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突破與理論成果。 中國科學院
2006年 李振聲 76歲 山東農學院 小麥育種專家 在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染色體工程育種及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改造與治理中的貢獻。 中國科學院、第三世界科學院
2007年 閔恩澤 84歲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1951) 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 中國科學院
吳征鎰 82歲 西南聯合大學碩士(1942) 植物學家 中國科學院
2008年 王忠誠 84歲 北京大學博士(1950) 神經外科專家 中國神經外科開拓者之一。 中國工程院
徐光憲 88歲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1951) 化學家 在稀土元素分離以及應用中做出重要貢獻。 中國科學院
2009年 谷超豪 84歲 蘇聯莫斯科大學博士(1959) 數學家 中國科學院
孫家棟 81歲 蘇聯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1958) 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 中國科學院
2010年 師昌緒 90歲 美國聖母大學博士(1952) 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專家 中國高溫合金開拓者之一,發展了中國第一個鐵基高溫合金。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
王振義 88歲 震旦大學博士(1948) 內科血液學專家 在國際上首先創導應用全反式維甲酸誘導分化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中國工程院
2011年 謝家麟 91歲 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1951) 物理學家 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中國科學院
吳良鏞 82歲 美國匡溪藝術學院英語Cranbrook Academy of Art碩士(1949) 建築師 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和教育家,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同時也是新中國建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
2012年 鄭哲敏 89歲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1952) 物理學家 中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著名力學家。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
王小謨 75歲 北京理工大學本科(1961) 雷達專家 中國著名雷達專家,現代預警機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中國工程院
2013年 張存浩 84歲 美國密歇根大學碩士(1950) 物理化學家 中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高能化學激光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奠基人之一,長期從事催化、火箭推進劑、化學激光、分子反應動力學等領域的研究,取得多項國際先進成果。 中國科學院、第三世界科學院
程開甲 82歲 英國愛丁堡大學博士(1948) 核物理學家 中國著名物理學家,是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 中國科學院
2014年 于敏 89歲 北京大學碩士(1951) 核物理學家 中國慣性約束聚變和X光激光領域理論研究的開拓者。 中國科學院
2016年 趙忠賢 76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64) 超導物理學家 中國高溫超導研究主要的倡導者、推動者和踐行者,為高溫超導研究在中國紮根並躋身國際前列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科學院
屠呦呦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87歲 北京醫學院(1955) 藥學家 最先從青蒿抗瘧有效部位中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一成分「青蒿素」,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7年 王澤山 84歲 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1960) 含能材料專家 中國發射裝藥理論體系的奠基人,是火炸藥資源化治理軍民融合道路的開拓者,系列原創性技術的發明人,為中國武器裝備和火炸藥產品的更新換代做出了傑出貢獻。 中國工程院
侯雲德 88歲 蘇聯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博士(1962) 醫學病毒學專家 中國生物醫學領域傑出的戰略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中國分子病毒學、現代醫藥生物技術產業和現代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的主要奠基人。 中國工程院
2018年 劉永坦 82歲 哈爾濱工業大學、清華大學本科(1958) 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 中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奠基人,對海遠程探測技術跨越發展的引領者。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打破外國技術壟斷,為中國海域監控面積的全覆蓋提供技術手段。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
錢七虎 81歲 蘇聯古比雪夫軍事工程學院副博士(1965) 軍事防護工程學家 現代防護工程理論的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的創立者、防護工程科技創新的引領者,為中國防護工程各個時期的建設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中國工程院
2019年 黃旭華 94歲 交通大學本科(1949) 核潛艇設計專家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為中國海基核力量實現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做出卓越貢獻。 中國工程院
曾慶存 85歲 蘇聯科學院副博士(1961) 氣象學家、地球流體力學家 國際數值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為現代大氣科學和氣象事業的兩大標誌——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做出開創性貢獻。 中國科學院
2020年 顧誦芬 91歲 交通大學本科(1951) 空氣動力學家 中國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建立了新中國飛機空氣動力學設計體系,開創了中國自主研製殲擊機的先河。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
王大中 85歲 西德亞琛工業大學博士(1982) 核反應堆工程與核安全專家 帶領產學研聯合團隊實現了中國高溫氣冷堆技術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整體發展過程,為中國在先進核能領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術基礎。 中國科學院
2023年 李德仁 84歲 西德斯圖加特大學博士(1985) 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 攻克了衛星遙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測圖核心技術,解決了遙感衛星影像高精度處理的系列難題,還帶領團隊研發全自動高精度航空與地面測量系統,為我國高精度高解像度對地觀測體系建設作出傑出貢獻。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
薛其坤 61歲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1994) 凝聚態物理學家 率領團隊首次實驗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在國際上產生重大學術影響;在異質結體系中發現界面增強的高溫超導電性,開啟了國際高溫超導領域的全新研究方向。 中國科學院

另注

  • 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女性獲獎者和非兩院院士獲獎者。
  • 2004年度、2015年度皆空缺,2022年及2023年未舉辦上一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天上午颁发. 央視新聞客戶端. 新京報. 2019-01-08 [2019-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8). 
  2. ^ 设计制作国家科学技术奖奖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2019-01-08 [2020-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7).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