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定海軍政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鴉片戰爭定海舟山島的位置

定海軍政府時期,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中1841年至1846年英國佔領清朝浙江省定海縣舟山島(當時譯為Chusan)期間的政府。期間對吳語寧波話的研究,是最早的英語─吳語對譯工具書。而英法聯軍之役時,1860年4月21日聯軍再次佔領定海舟山,但這不屬於定海軍政府時期。

佔領

[編輯]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早在1840年7月5日至6日第一次定海之戰後,英軍第一次佔領定海縣(今舟山島),直到7個月後的1841年2月24日英軍才全部撤出定海縣。在此期間,英軍在舟山群島實行佔領區統治,並成立了殖民當局——「巡理府」,宣佈舟山群島全部民政、財政、司法管理均由英方執行,島上居民需向英國殖民者繳稅,接受英國法律管轄,英國官員有權「驅逐任何人員」。而且強行將定海劃為自由貿易港,「凡各國船隻,俱得出入買賣」。英國殖民當局在島上抽稅,先後設立復書院、苦老院、育嬰堂、養濟院等宗教機構[1]

1841年9月26日第二次定海之戰後,英軍第二次佔領定海縣,這次佔領為期5年,直到1846年4月29日中英簽訂《英軍退還舟山條約》後,1846年7月25日英軍才退出定海縣。在佔領期間,1841年10月6日璞鼎查在定海設「軍政府」,由英軍上尉丹尼士(Capt Dennis)擔任「軍政長官」[2]

吳語研究

[編輯]

在第二次佔領定海縣期間,英軍注重研究當地語言文化。1846年5月,應軍方要求,英軍中擔任首席會計(Head conicopoly)的仙尼華四(Streenevassa,全名P. Streenevassa Pillay,南印度馬德拉斯(今泰米爾納德邦金奈市)高種姓的學者)編寫了英語吳語寧波話、達羅毗荼語系泰盧固語三語對譯的工具書《英華·仙尼華四·雜字文》,封面印有「大清道光二十六年仲夏,大英一千八百四十六年五月」,「定海舟山南門外太保廟內刊,寧郡東壁齋刻」字樣,這是吳語地區出現的第一本方言英漢詞彙集,也是中國首部中文英文泰盧固文三種文字對照詞彙集[3][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郭衛東. 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对华侵占地的目标转换. 民國檔案1997(2):86-95. [永久失效連結]
  2. ^ 寧波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宁波市志(下). 中華書局. 1995年: 2028. 第三十五卷 軍事 第一章 戰事 第二節 抗擊外侮 [失效連結]
  3. ^ 徐春偉. 《英华仙尼华四杂字文》,英军占领舟山的书证. 澎湃新聞.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1). 
  4. ^ 《A Manual for Youth and Students, or Chinese Vocabulary and Dialogues,Containing an Easy Introduction to the Chinese Language. Ningpo dialect; Compiled and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P. streenevassa Pillay. Chusan, 1846》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