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爾人
富爾人 | |
---|---|
分佈地區 | |
蘇丹、乍得、中非共和國、埃及 | |
語言 | |
富爾語 | |
宗教信仰 | |
伊斯蘭教 |
富爾人(富爾語:fòòrà;阿拉伯語:فور)是居住在蘇丹西部以及乍得邊境的民族,也是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的主要民族。根據1983年的資料,人口有50萬人左右。[1]
富爾人為非洲黑人,生活地點固定,一般以種植小米為生。在富爾人的的傳統裏,是由年長者擔任村莊管理者。其語言則是富爾語,屬於尼羅-撒哈拉語系的一支。近年來,有一些富爾人開始改說阿拉伯語。多數富爾人是穆斯林,他們之所以信仰伊斯蘭教,是起源於中古時代此地區的加奈姆-博爾努帝國佔領時期。
由於定居的生活習慣,使得他們與當地的遊牧民族巴加拉人(Baggara)有所衝突。多年來一直存在着緊張的種族關係,從2003年開始,兩者與政府,以及當地一些民族發生了達爾富爾衝突。[2]
語言
[編輯]富爾語是富爾人的語言,屬於尼羅-撒哈拉語系。他們也使用阿拉伯語作為通用語。
富爾語沒有書寫或符號文字系統。現在,他們使用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來書寫這種語言。大多數富爾人以富爾語為母語交流。常見的問候語包括:
- Avilakona:早安
- Avilakamunu:晚上好
富爾人發表演講或舉行公開活動時,經常搭配沉重的鼓聲。[3]
文化和藝術
[編輯]音樂、故事和娛樂
[編輯]富爾人說故事給兒童聽,讓他們遠離外界危險、留在家中。某些故事告訴兒童如果早上出門,他們會因太陽的熱而死亡,晚上出門則會被稱為「奈亞瑪」(nyama)的動物吃掉。音樂在富爾文化很常見。音樂的主要樂器是鼓,經常伴隨着慶祝活動,奏響沉重的鼓聲。[3]
建築
[編輯]在富爾人的家居和建築中,最常見的建築為泥土建築。他們從地面上挖取黏土弄碎,與水混合,充分搓揉,加入稻草等其他物質。將濕潤的黏土堆積在木質腳手架上,或倒入各種大小的磚塊模具中,泥土在模具中乾燥成形後便完成了。這種技術應用於西蘇丹的大部分建築,如農舍、穀倉、外牆、宮殿,甚至是清真寺。泥土能吸收熱量,在寒冷的夜晚能夠取暖。然而,由於泥土難以抵抗風雨,建築物需要不斷修補。因其脆弱以及文化變遷、外來影響,泥土建築不再實用。[4]
服飾和身體藝術
[編輯]富爾人的服裝與蘇丹人的休閒服類似,例如「賈拉比亞」(jalabiya)。賈拉比亞是從頭到腳都包覆住身體的白色服裝。很久以前,當富爾部落被阿拉伯化時,富爾婦女會多次戳破下唇,直到唇部腫脹,而這樣的嘴唇被認為是美的象徵。[5]
基因
[編輯]根據古典基因標記和DNA多態性分析,富爾人與蘇丹的哈瓦茲瑪部落最為相關。這兩個族群的等位基因頻率介於亞非語系的貝扎人、賈林人和阿拉伯半島人,以及尼羅-撒哈拉語系的奴巴人和尼羅特人的基因頻率之間。[6]
大約59.4%的富爾人是E1b1b父系單倍群攜帶者。其中,68.4%屬於V32亞支系,大約6.3%屬於J1單倍群。這表明亞非語系的父系基因影響重大。剩下的富爾人主要攜帶的是A3b2譜系(31.3%),而這在尼羅特人中較為普遍。[7]
從母系遺傳的角度來看,富爾人完全屬於非洲衍生的L大型單倍群。在這些mtDNA族群中,L0a1(15.3%)和L1c(11.5%)相對為常見,表示富爾人祖先族群的基因融合不對稱,主要與亞非洲語系的男性而非女性交流基因。[8]
參考文獻
[編輯]- ^ Fur. [2007-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0).
- ^ Gettleman, Jeffrey, "Chaos in Darfur on rise as Arabs fight with Arabs", news article, The New York Times, 3 September 2007, pp 1, A7
- ^ 3.0 3.1 Hamed, Omer Ali. Personal interview. 2009-09-28.
- ^ Haberland, Eike. West African Mud Architecture: Research of the Frobenius-Institut. African Arts. 1981, 15 (1) [2023-07-19]. ISSN 0001-9933. doi:10.2307/3336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9).
- ^ Hamed, Omer Ali. Personal interview. 4 October 2009.[需要完整來源]
- ^ John S. H. Tay; N. Saha. Genetic Heterogeneity Among the Negroid and Arab Tribes of the Sudan.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1988, 76 (2): 211–215. PMID 3414791. doi:10.1002/ajpa.1330760209.
- ^ Hassan, Hisham Y.; et al. Y‐chromosome variation among Sudanese: Restricted gene flow, concordance with language, geography, and history (PDF).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2008-12, 137 (3): 316–323 [2016-09-25]. PMID 18618658. doi:10.1002/ajpa.2087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9-23).
- ^ Mohamed, Hisham Yousif Hassan. Genetic Patterns of Y-chromosome and Mitochondrial DNA Variation, with Implications to the Peopling of the Sudan. University of Khartoum. [2016-09-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