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開放弟兄會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開放弟兄會(英語:Open Brethren)是一個19世紀起源於英國和愛爾蘭的基督教組織,現在已經遍佈世界許多國家。

分佈

[編輯]

淵源

[編輯]

1848年,英國普利茅夫弟兄會(Plymouth Brethren)分裂以後,支持達秘的聚會被稱為閉關弟兄會(Exclusive Brethren),支持慕勒(George Muller)及其畢士大(Bethesda)聚會的則被稱為開放弟兄會。

馬來西亞的弟兄會有文良港福音堂、旺沙瑪珠福音堂、加影生命堂、沙登生命堂、檳城車水路福音堂、馬六甲福音堂等等。

傳教差會

[編輯]

開放弟兄會的傳教機構(Christian Missions in Many Lands ,CMML)於1836年成立,總部位於英國巴斯(Bath)。1885年開始來華傳教。

活動地區

[編輯]
九江(1893)、德安縣(1893)、南昌(1896)、建昌縣(永修縣,1896)、沙河鎮(1898)、塗家埠(1899)、安義縣(1902)、奉新縣(1903)、宜豐縣(1903)、瑞州府(高安,1903)、牯嶺、Sengmeizhan、上高縣、銅鼓。都昌縣(1918)修水、靖安縣、
石島(1889)、威海衛(1892)、文登(1898)、觀夏家(1911)、大水泊(1911)。
平泉(1897)、杜家窩鋪(1906)、熱河(承德,1906)、朝陽(1912)、塔子溝(凌源,1912)、哈達(赤峰,1912)、灤平。朝陽和塔子溝最初由倫敦會開闢於1885年,1901年移交給愛爾蘭長老會,1912年又移交給弟兄會[3]

1919年,弟兄會差會在華傳教士83人,在各省分佈情況如下:

  1. 江西36人
  2. 熱河28人
  3. 山東19人

1919年弟兄會在華受餐信徒4698人,在各省分佈情況如下:

  1. 江西551人
  2. 熱河438人
  3. 山東304人

信仰

[編輯]

信而受浸

[編輯]

領導

[編輯]

長老

[編輯]

執事

[編輯]

喀拉拉弟兄會

[編輯]

stream of 開放弟兄會的一個重要 是喀拉拉弟兄會. 喀拉拉是印度的一個邦,but has 超過500個開放或普利茅夫弟兄會教會。弟兄會成員相信這些教誨是印度聖靈獨立運動的結果。Eventually 普利茅夫弟兄會和喀拉拉弟兄會 recognized the similarities in both the 運動 and thus 喀拉拉弟兄會came to be identified as a sub-set of 開放弟兄會。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Johnstone, Patrick: "Operation World - 6th edition". Authentic Media, 2006
  2. ^ Assemblies in Canada. [2006-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13). 
  3. ^ 中華歸主666頁
  • Roy Coad, "弟兄運動的歷史", 1968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