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意大利國王號鐵甲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意大利國王」號或者其姊妹艦「葡萄牙國王」號
歷史
意大利
船名 Re d'Italia
下訂日 1859年12月14日
建造方 紐約市威廉·H·韋伯英語William H. Webb造船廠
鋪設龍骨 1861年11月21日
下水日期 1863年4月18日
完工日期 1864年9月14日
結局 1866年7月20日,在利薩海戰中被撞沉英語Ramming
技術數據
船級 意大利國王級
船型 裝甲巡航艦英語armored frigate
排水量
船長
  • 83.82米(275呎)(p/p
  • 99.61米(326呎10吋)(o/a
型寬 16.76米(55呎)
吃水 6.17米(20呎3吋)
動力輸出
動力來源
帆索方案 巴克帆裝
船速 10.6至10.8(19.6至20.0公里每小時;12.2至12.4哩每小時)
續航力 12節(22公里每小時;14哩每小時)航速下,可達1,800海里(3,300公里;2,100哩)
乘員 565名
武器裝備
  • 32門164毫米(6.5吋)來福線前膛炮
  • 6門72磅203毫米(8吋)滑膛炮
裝甲 水線裝甲帶:114毫米(4.5吋)

「意大利國王」號Re d'Italia[a]意大利皇家海軍在19世紀60年代初於美國建造的意大利國王級裝甲巡航艦英語armored frigate首艦。本艦於1861年11月在紐約的威廉·H·韋伯英語William H. Webb造船廠鋪設龍骨,1863年4月下水,並於一年後的1864年9月完工;這兩艘意大利國王級艦隻是唯一在美國建造的意大利鐵甲艦。作為船旁列炮裝甲艦[b],該艦級裝備有6門72磅炮和32門164毫米(6.5吋)炮。

「意大利國王」號最初是意大利艦隊的旗艦,但在1866年利薩海戰開始前不久,被炮塔艦「鉛錘」號取代。在這場戰鬥中,「意大利國王」號處於混戰的中心。在舵被一艘奧地利船隻損壞後,奧地利旗艦「費迪南大公馬克斯」號撞上了「意大利國王」號,並在後者艦體上撕開了一個大洞。之後「意大利國王」號迅速傾覆並沉沒,約400名船員隨艦葬身海底,包括艦長埃米利奧·法亞·迪·般奴英語Emilio Faà di Bruno

設計

[編輯]

「意大利國王」號全長99.61米(326呎10吋),舷寬16.76米(55呎),平均吃水深6.17米(20呎3吋)。通常負載情況下,本艦的排水量為5,610長噸(5,700公噸),滿載時可達5,869長噸(5,963公噸)[5]。本艦艦體採用未經過乾燥處理的生材英語Green wood進行建造,且沒有裝設水密隔艙[6]。本艦設計配備565名艦員。[5]

「意大利國王」號的推進系統由一台單脹式船用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組成,驅動一具單螺旋槳。蒸汽由四台燃煤矩形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提供,鍋爐廢氣集中從一根艦舯部英語Amidships的煙囪中排出。在使用引擎驅動時,輸出功率在1,812至1,845匹指示馬力(1,351至1,376千瓦特),提供時速10.6至10.8(19.6至20.0公里每小時;12.2至12.4哩每小時)。在10.5節(19.4公里每小時;12.1哩每小時)的航速下,本艦可以航行約1,800海里(3,300公里;2,100哩)[5]。為了進行長途航行,「意大利國王」號裝備了三根桅杆巴克帆裝[c][6]

「意大利國王」號是一艘船旁列炮鐵甲艦,主炮為6門72磅炮203毫米(8吋)炮和32門164毫米(6.5吋)來福線前膛炮英語Muzzle-loading rifle[d]。艦首裝有一個馬刺形撞角。艦體覆蓋4.75吋(121毫米)厚的熟鐵,然而方向舵和螺旋槳卻沒有裝甲保護。[5]

服役歷史

[編輯]

「意大利國王」號由威廉·H·韋伯英語William H. Webb在其位於紐約市造船廠建造。本艦於1861年11月21日鋪設龍骨,1863年4月18日下水[5]。1864年4月「意大利國王」號駛回意大利,並於同年9月18日正式加入意大利艦隊服役[9]。不到兩年後的1866年6月,在普奧戰爭爆發的同時意大利向奧地利宣戰,發起了第三次意大利獨立戰爭[10]。儘管奧地利艦隊比意大利艦隊在實力上要弱得多,意大利艦隊指揮官海軍上將卡洛·佩利翁·德·佩爾薩諾英語Carlo Pellion di Persano在戰爭最初階段還是採取了謹慎的行動方針,不願冒險與奧地利海軍直接交戰。佩爾薩諾聲稱他只是在等待從英國建造完成返回意大利本土途中的新式裝甲沖角艦「鉛錘」號,但他的不作為大大削弱了艦隊的士氣,他的許多下屬公開指責其懦弱的做法。[11]

1866年6月27日,奧地利海軍少將威廉·馮·特格特霍夫率領奧地利艦隊抵達安科納,以試圖引開意大利方面的注意力。當時,許多意大利艦隻的整備都處於混亂狀態,「意大利國王」號的煤倉發生了火災,而艦隊中其他艦隻也遇到了各種動力系統或武器方面的故障。佩爾薩諾在鐵甲艦「卡里尼亞諾王子」號上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以決定是否出兵與特格特霍夫交戰。然而此時特格特霍夫已經從安科納撤退,這使得佩爾薩諾的決定變得毫無意義。時任意大利海軍部長阿戈斯蒂諾·德普雷蒂斯敦促佩爾薩諾採取有效行動並建議他主動出擊佔領利薩島以幫助意大利軍隊內部在庫斯托扎戰役英語Battle of Custoza (1866)[e]中失利後恢復軍心。於是佩爾薩諾在7月7日離開安科納在亞得里亞海域進行了一次徒勞無獲的掃蕩行動並最終於13日返回。[12]

利薩戰役

[編輯]

1866年7月16日,佩爾薩諾率領意大利艦隊離開安科納前往利薩島並於18日抵達,隨隊還有裝載3000名士兵的運載船。意大利方面以軍艦對奧地利在島上的要塞進行炮擊,意圖在要塞被壓制後讓士兵登陸。作為回應,奧地利海軍派出特格特霍夫率領的艦隊攻擊意大利艦隻[13]。當時,「意大利國王」號是佩爾薩諾旗下第二總隊的旗艦,與它一同編隊的還有鐵甲艦「聖馬蒂諾」號岸防艦「帕萊斯特羅」號[14]。18日抵達利薩島後,佩爾薩諾派出大部分艦船轟炸維斯,但未能成功登陸。[10][15]

被「費迪南·馬克斯大公」號撞擊後,開始傾斜的「意大利國王」號[1]

7月19日早上,佩爾薩諾下令再次發動攻擊;四艘鐵甲艦強行突破維斯港的防禦,而「意大利國王」號與艦隊的其他艦隻試圖壓制外部防禦工事。第二次進攻也失敗了,但佩爾薩諾決定第二天進行第三次嘗試。包括「意大利國王」號在內的大部分意大利艦隻再次試圖摧毀外部堡壘,為登陸做準備。但在意大利艦隊發起進攻之前,通信船[f]「探險」號意大利語Esploratore (avviso)[g]傳來了特格特霍夫艦隊逼近的消息,這引發了佩爾薩諾艦隊的一片混亂。[18]

第一總隊指揮官喬瓦尼·瓦卡英語Giovanni Vacca (naval officer)海軍上將旗下的三艘艦船位於佩爾薩諾主力艦隊東北三哩處,另外三艘鐵甲艦則位於更遠的西邊。佩爾薩諾立即命令他的艦隊與瓦卡的艦隻編組,先排成並列一字編隊英語Oared vessel tactics[h],然後排成一路縱隊[i]前進。「意大利國王」號是意大利艦隊戰列線中的第四艘艦,僅跟在瓦卡的艦隻後面。在行動開始前不久,佩爾薩諾離開了他的旗艦「意大利國王」號,並轉移到「鉛錘」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Affondatore[j],然而在其他艦上的指揮官都不知道這一變化。因此,這些艦隻開始各自為戰[21]。更危險的是,由於佩爾薩諾命令「意大利國王」號停船,導致了在瓦卡的三艘艦後面與其餘艦隻之間造成了一個很明顯的戰列線缺口。特格特霍夫率領他的艦隊穿過瓦卡和與佩爾薩諾的艦船之間的空隙,試圖發動混戰,但他在第一次通過時未能撞擊到意大利艦船。隨後,奧地利艦隊轉向佩爾薩諾的艦隊,並猛烈地炮擊「意大利國王」號、「聖馬蒂諾」號和「帕萊斯特羅」號。奧地利艦隻集中火力攻擊「意大利國王」號,特別是對其艦尾進行了猛烈射擊。在試圖撞擊「意大利國王」號時,一艘奧地利艦隻摧毀了前者的舵,導致其無法操縱。[22]

「意大利國王」號的艦長埃米利奧·法亞·迪·般奴英語Emilio Faà di Bruno試圖駕駛戰船逃離混戰,但他只能使用引擎來控制艦體行動。在被另一艘奧地利鐵甲艦擋住去路後,法亞·迪·般奴命令「意大利國王」號倒車。就在「意大利國王」號幾乎快要停下來時,奧地利艦隊旗艦「費迪南·馬克斯大公」號英語SMS Erzherzog Ferdinand Max (1865)撞了上來。「費迪南·馬克斯大公」號的撞角在「意大利國王」號的艦體上撕開了一個大洞,後者迅速向左舷傾覆並沉沒。「意大利國王」號的艦員中只有166人獲救,其餘約400人隨艦沉沒,其中就包括艦長。[23][24]

腳註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1]
  2. ^ 「broadside ironclad」譯名參考自《中國軍艦圖志 1855-1911》[2],另有來源譯作「舷側列炮式鐵甲艦」[3]、「舷炮型鐵甲艦」[4]
  3. ^ 「Barque-rigged」譯名參考自《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 卷1 鐵甲艦之前 戰艦設計與演變 1815-1860》[7]
  4. ^ 譯名參考自《東方堡壘:香港軍事史1840-1970》[8]
  5. ^ 譯名待補充參考來源。
  6. ^ 譯名參考自《英漢航海詞典 試用本》[16]
  7. ^ 譯名參考自《世界艦船視覺百科全書》[17]
  8. ^ 譯名參考自《英漢直昇機術語辭典》[19]
  9. ^ 譯名參考自《英漢直昇機術語辭典》[19]
  10.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20]

引文

[編輯]
  1. ^ 1.0 1.1 張恩東 (2018),第233頁.
  2. ^ 陳悅 (2015),第234頁.
  3. ^ 李昊 (2020),第15頁.
  4. ^ 馬幼垣 (2013),第68頁.
  5. ^ 5.0 5.1 5.2 5.3 5.4 Fraccaroli (1979),第338頁.
  6. ^ 6.0 6.1 Silverstone (1984),第282頁.
  7. ^ 李昊 (2019),第110-111頁.
  8. ^ 鄺智文 & 蔡耀倫 (2018),第39頁.
  9. ^ Silverstone (1984),第302頁.
  10. ^ 10.0 10.1 Sondhaus (1994),第1頁.
  11. ^ Greene & Massignani (1998),第217–222頁.
  12. ^ Wilson (1896),第216–218頁.
  13. ^ Sondhaus (1994),第1–2頁.
  14. ^ Wilson (1896),第219頁.
  15. ^ Wilson (1896),第220頁.
  16. ^ 大連海運學院《英漢航海詞典》編寫組 (1980),第171頁.
  17. ^ 西風 (2019),第122頁.
  18. ^ Wilson (1896),第222–225, 232頁.
  19. ^ 19.0 19.1 申秋元, 姚劍華 & 程新平 (2022),第270頁.
  20. ^ 張恩東 (2018),第237頁.
  21. ^ Wilson (1896),第223–225, 231–233頁.
  22. ^ Wilson (1896),第233–235頁.
  23. ^ Wilson (1896),第236–242頁.
  24. ^ Greene & Massignani (1998),第232–233頁.

參考書目

[編輯]

拓展閱讀

[編輯]
  • Ordovini, Aldo F.; Petronio, Fulvio; Sullivan, David M. Capital Ships of the Royal Italian Navy, 1860–1918: Part I: The Formidabile, Principe di Carignano, Re d'Italia, Regina Maria Pia, Affondatore, Roma and Principe Amedeo Classes. Warship International. Vol. 51 no. 4. December 2014: 323–360. ISSN 0043-037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