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愛德華二世 (電影)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愛德華二世
Edward II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戴力·渣文
監製史特夫·克拉克-霍爾
安東尼·魯特英語Antony Root
編劇戴力·渣文
劇本肯·巴特勒
戴力·渣文
斯蒂芬·麥克布萊德
原著愛德華二世英語Edward II (play)
克里斯托弗·馬洛作品
主演
配樂西門·費雪·特納英語Simon Fisher Turner
攝影伊恩·威森英語Ian Wilson (cinematographer)
剪接喬治·阿克斯英語George Akers
製片商BBC電影
片長90分鐘
產地英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91年10月18日 (1991-10-18)(英國)
  • 1992年3月20日 (1992-03-20)(紐約)
發行商沃克泰托電影公司
預算750,000英鎊
票房694,438美元[1]

愛德華二世》(英語:Edward II)是一部於1991年上映的英國時代悲劇電影。該片由戴力·渣文執導,並由史帝芬·威汀頓英語Steven Waddington蒂達·史雲頓安德魯·蒂曼英語Andrew Tiernan主演。它改編自克里斯托弗·馬洛同名戲劇英語Edward II (play)。劇情圍繞英格蘭愛德華二世第一代康沃爾伯爵皮爾斯·加韋斯頓的着迷而展開,而由於羅渣·莫蒂默的詭計而導致兩人走向失敗。

電影以後現代主義風格上演,使用當代和中世紀混合的道具、佈景和服裝(日期「1991」有一次出現在皇家聲明中)。渣文還將戲劇中同性戀內容放在了首位,特別是增加了同性戀性愛場面,並將愛德華的軍隊描繪成抗議同性戀維權的人。

劇情

[編輯]

父親去世後,愛德華二世被任命為國王,並召喚他的朋友和情人第一代康沃爾伯爵皮爾斯·加韋斯頓從國外流亡返回英國,並送給他禮物,頭銜和永恆的愛。他們的關係是熾熱而熱情的,但卻是整個王國八卦和嘲諷的焦點。回國後,加韋斯頓對溫徹斯特主教進行了報復。溫徹斯特主教曾親自對他進行酷刑而導致他在上屆統治期間被英國驅逐。愛德華的弟弟肯特是第一個反對加韋斯頓回來的人,許多人也有同樣的意見,包括溫徹斯特主教和負責該王國軍事力量的莫蒂默伯爵。儘管如此,愛德華還是捍衛了自己的愛人,使其免受敵人的襲擊。

愛德華是一名享樂者,並無法專心於國家事務,對他的朝廷(身穿正裝的嚴肅男人和女人)感到煩亂和憤怒。伊莎貝拉女王是愛德華的法國妻子,竭盡全力將他從情人手中奪回,但丈夫卻毫不留情地拒絕了她。伊莎貝拉渴望愛情,並對加韋斯頓發生興趣,因為他通過在耳邊竊竊私語激起了伊莎貝拉的慾望,然後嘲笑她有反應。

英俊、愛享樂和投機取巧的加韋斯頓排斥國王以外的所有人。他的敵人合力以王位與流放來威脅愛德華;愛德華被迫遵守他們的意願把加韋斯頓送走。這對戀人分開時,安妮·藍妮克絲翻唱了科爾·波特的《我們說再見的時光英語Ev'ry Time We Say Goodbye》。

女王希望加韋斯頓離開後可以與丈夫復合,但他再次拒絕了她。為了重拾丈夫對她的感情,她允許加韋斯頓回來。國王和他的愛人恢復了戀愛關係,但敵人卻準備反擊。

已成為情人的伊莎貝拉和莫蒂默計劃通過愛德華和伊莎貝拉的小兒子來統治王國,也就是未來的愛德華三世。肯特試圖拯救他的哥哥時,被伊莎貝拉謀殺。貴族們很快計劃不僅要擺脫加韋斯頓,而且要擺脫國王。他們的領導人莫蒂默是一名軍人並喜愛性虐待,他親自折磨加夫斯頓和這對戀人的朋友斯賓塞(他稱其為「女男孩」)而感到非常高興。他們遭受酷刑的同時,警察與英國同性戀權利組織Outrage的成員正在發生衝突。

在加韋斯頓和斯賓塞被暗殺之後,在地牢中的愛德華受刑,被熾熱的火杵刺穿身體。但這種可怕的命運原來是噩夢,而在囚中的國王從中醒來。劊子手到來時扔掉了他的致命武器,並親了這個他原本要殺的人。

回到城堡,莫蒂默和伊莎貝拉的勝利是短暫的。國王的小兒子愛德華三世一直被父母忽略,並曾目睹了他們的爭吵。最後,愛德華三世戴上了母親的耳環和口紅,並戴隨身聽聽古典音樂時,走在囚禁他母親和莫蒂默的籠子上。

角色

[編輯]

反響

[編輯]

電影獲得好評。它目前在評價匯總網站爛番茄的「新鮮度」為100%[2]。《滾石》稱其為「來自內心穿透的吶喊」[3],而《華盛頓郵報》稱讚渣文「讓故事精簡和清晰,同時保留馬洛充滿詩意的語言」[4]。《觀察家報》稱其是「戴力·渣文最出色的電影」之一[5]。這部電影被認為是新酷兒電影英語New Queer Cinema的經典例子[6]

渣文對時代錯誤的使用引起了影評人的注意。《衛報》提到「歷史與現代」時間線穿插在服裝、愛德華二世軍隊的描繪,以及原聲帶[7]。後者有可能是時代錯誤中最令人震驚的,因為它被幾篇文章提及,但並未遭受批評。《紐約時報》寫道:「最奇怪的感動之一是出乎意料地出現了歌手安妮·藍妮克絲低調吟唱科爾·波特的《我們說再見的時光》」[8]科爾·波特因為相同愛德華二世的酷兒生活風格而隱匿同性戀身份,因為「波特害怕公眾知道了他的性取向可能會損害他的成功」[9]。跟愛德華二世相同,並「像許多男同性戀公眾形象,波特為了方便娶了一名女性」[9]。《洛杉磯時報》反映出波特「意識到,如果你在荷里活展示自我過多,很可能會失去工作——以及你的觀眾」[10]。然而,波特和愛德華二世不同的是,因為波特仍處於封閉狀態,愛德華二世願意擔王位的風險與愛人加韋斯頓一起。渣文選擇歌手安妮·藍妮克絲唱波特的歌本身就是不合時宜的;這部電影提供了一個架構,其中兩個不同的時間點交叉進行,分別是1944年和1991年,代表害怕酷兒的人[10],接着代表倡導LGBTQ+社區權利的人[11]。實際上,藍妮克絲「在向科爾·波特致敬的提升愛滋病儀式的專輯《紅熱+藍》之後,才在電影《愛德華二世》」演唱它[12]。不論波特與藍妮克絲因何原因出現在電影中,均獲得正面肯定。《華盛頓郵報》 寫道,渣文的決定「讓安妮·藍妮克絲為即將分開的加韋斯頓和他的情人演唱小夜曲,並演唱科爾·波特的《我們說再見的時光》是一個絕妙的舉動;這就是馬羅遇見MTV」[1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ox Office Mojo上《愛德華二世》的資料(英文)
  2. ^ Edward II. [2020-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4). 
  3. ^ "Edward II" 2 April 199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2010-03-29
  4. ^ "Edward II" 10 April 199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2010-03-29
  5. ^ "Edward II" 28 March 201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2010-03-29
  6. ^ Aaron, Michele. New Queer Cinema: A Critical Reader.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4. 
  7. ^ Tunzelmann, Alex von. Edward II: Derek Jarman's striking reflection on homophobia. The Guardian. 2012-08-16 [2019-12-16].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6). 
  8. ^ Holden, Stephen. Review/Film; Historical Edward II and Gay Issues Today. The New York Times. 1992-03-20 [2019-12-16].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3) (美國英語). 
  9. ^ 9.0 9.1 Terence. Queers in History: June 9: Cole Porter, Songwriter. Queers in History. 2011-06-09 [2019-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3). 
  10. ^ 10.0 10.1 Cole Porter's Secret Life. Los Angeles Times. 2000-10-15 [2019-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3). 
  11. ^ Ditzian, Eric. Annie Lennox's 'HIV Positive' Shirt Explained. MTV News. [2019-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6) (英語). 
  12. ^ 12.0 12.1 "Ev'ry Time We Say Goodbye":Song History, Commentary, Discography, Performances on Video. greatamericansongbook.net. [2019-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1). 

外部鏈接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