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房玄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房玄齡
清殿藏本房玄齡畫像
玄齡
出生579年
逝世648年8月18日(648歲—08—18)(68—69歲)
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
頭銜中書令
邢國公
兼太子詹事
尚書左僕射
梁國公
太子少師
司空
中國二十四史
次序 書名 作者
姓名 時代
1 史記 司馬遷 西漢
2 漢書 班固 東漢
3 後漢書 范曄 劉宋
4 三國志 陳壽 西晉
5 晉書 房玄齡
6 宋書 沈約 蕭梁
7 南齊書 蕭子顯
8 梁書 姚思廉
9 陳書
10 魏書 魏收 北齊
11 北齊書 李百藥
12 周書 令狐德棻
13 南史 李延壽
14 北史
15 隋書 魏徵
16 舊唐書 劉昫 後晉
17 新唐書 歐陽修 北宋
18 舊五代史 薛居正
19 新五代史 歐陽修
20 宋史 脫脫
21 遼史
22 金史
23 元史 宋濂
24 明史 張廷玉
相關 東觀漢記 劉珍 東漢
相關 新元史 柯劭忞 民國
相關 清史稿 趙爾巽 民國
相關 點校本二十四史 顧頡剛 共和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字玄齡以字行,其神道碑則作名玄齡。清朝為避聖祖諱,又作房元齡[1]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人,唐朝初年名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生平

[編輯]
房玄齡畫像

房玄齡曾祖房翼是北魏鎮遠將軍、宋安郡太守,襲爵壯武伯。祖父房熊字子繹是州主簿,父親房彥謙喜好學習,通讀《五經》,在隋朝出任涇陽縣縣令、司隸刺史,《隋書》中有傳記[2][3]

房玄齡18歲時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隋末天下大亂,房玄齡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後,為秦王參謀劃策,典管書記,是秦王得力的謀士之一。唐朝武德九年(626年),他參與玄武門之變,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並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房玄齡為中書令貞觀三年(629年)二月為尚書左僕射;貞觀十一年(637年)封梁國公;貞觀十六年(642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貞觀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648年8月18日),房玄齡病逝,諡文昭,追贈太尉

唐高宗永徽三年,玄齡次子房遺愛與其妻高陽公主被指謀反,遺愛被處死,公主被賜自盡,諸子被發配流放到嶺表。[4]玄齡嗣子遺直也被連累,被貶為銅陵尉。[5]房玄齡配享太廟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

因房玄齡善謀,而杜如晦處事果斷,因此人稱「房謀杜斷」。後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範,合稱「房、杜」。《新唐書》本傳對房的評價是「玄齡當國,夙夜勤強,任公竭節,不欲一物失所。無媢忌,聞人善,若己有之。明達吏治,而緣飾以文雅,議法處令,務為寬平。不以己長望人,取人不求備,雖卑賤皆得盡所能。或以事被讓,必稽顙請罪,畏惕,視若無所容」。

評價

[編輯]
房玄齡像

唐朝史官柳芳評:「玄齡佐太宗定天下,及終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號為賢相;然無跡可尋,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禍亂而房、不言功,善諫諍而房、杜讓其賢,英、衛善將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歸人主。為唐宗臣,宜哉!」[6]

籍貫爭議

[編輯]
房玄齡肖像

唐人墓誌所稱某地人,多指郡望所在。故房玄齡墓誌依清河房氏郡望,稱其「清河郡縣人也」。關於房玄齡故鄉籍貫所在,多有爭議。有今濟南、淄博兩說。清河房氏,認為房玄齡是今天臨淄人,根據是《唐書》中房玄齡是「齊州臨淄人」的記載。如,第六版《辭海》「房」字「房玄齡」條就認為是其為今淄博市臨淄區北人。(《辭海》583頁) 認為房玄齡是濟南人,根據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房玄齡的祖先「隨慕容德南遷,因居濟南。」 理由是隋唐的「齊州」並非時的齊郡,而是濟南郡所在地。隋朝末期,濟南郡一帶曾一度改稱臨淄郡,所以《唐書》說他是「齊州臨淄人」。[原創研究?]

家庭

[編輯]

夫人

[編輯]

子女

[編輯]
  • 房遺直,太中大夫、檢校國子司業、禮部尚書、梁國公
    • 孫:房燕客(白州司馬)
      • 曾孫:房習祖(太子舍人)
        • 玄孫:房願(718-746年)(吏部常選)
    • 孫:房隱名(博平郡司兵參軍)
      • 曾孫:房公曾(郾城縣丞)
        • 玄孫:房守獻(706-742年),字偘,十五歲襲封梁國公,歷任薛王府典籖、鄂王府功曹、滎陽郡司戶參軍。
  • 房遺愛
  • 房遺則
  • 房遺成[8]
  • 房遺忠[8]
  • 房遺義,太子舍人、穀州刺史,
    • 孫:房承先(678-715年),東海郡録事參軍。夫人吳氏
      • 曾孫:房安禹,開封縣尉、右驍衛騎曹、襄州功曹、南陽令
  • 房氏,韓王李元嘉王妃[9][10]
  • 房氏,嫁唐朝使持節、亳州諸軍事、亳州刺史鄭仁愷,封清河郡君[11]
  • 房氏,第三女,嫁唐朝左監門率府兵曹參軍王約[12]

著作

[編輯]

房玄齡監修了二十四史之一的《晉書》。

軼事

[編輯]

唐太宗曾賜給房玄齡美女,房玄齡多次拒絕不接受,唐太宗於是讓長孫皇后召見盧夫人,告知媵妾如今是有常規制度的,而且房玄齡年紀已大,唐太宗想要有所優待。盧夫人心志專一堅定不答應。唐太宗派人對她說:「如果這樣你是要不妒忌而生,還是妒忌而死?」盧夫人回答說:「寧願妒忌而死。」唐太宗於是派人倒酒給盧夫人,說:「如果這樣,可以喝下這毒酒。」盧夫人一飲而盡,沒有任何無理阻撓。唐太宗說:「我尚且都畏懼如此女子,何況房玄齡!」[13]

其他

[編輯]

房玄齡和李玄道是親戚,《舊唐書》和《新唐書》記載房玄齡是李玄道的表外甥[14][15],《資治通鑑》則記載李玄道是房玄齡的表外甥[16]

房玄齡碑

[編輯]

全稱《大唐故尚書左僕射司空太子太傅上柱國贈太尉并州都督梁文昭公之碑文》,現位於陝西醴泉縣昭陵博物館。宋趙明誠《金石錄》云:《房玄齡碑》「其後題『修國史河南公』而名姓殘缺者,褚遂良也」。褚遂良永徽三年(652年)征拜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則可推知房玄齡碑立於永徽三年之內。

大唐故尚書左僕射司空太子太傅上柱國贈太尉并州都督梁文昭公之碑文
蓋聞翊亮天儀,處師臣者參聖;丹青景化,應圖緯者鄰幾。若乃皇靈厥初,挺生元宰,(約缺四十五字) 宸之表,經綸帝績,仰代玄造之功,論道太階,獨見於文昭公矣。公諱玄齡,字喬,清河郡縣人也。昔者帝媯(約缺四十字) 海之清風;繼響承家,鎮聞韶之雅俗。曾祖翼,後魏宋安太守,襲爵壯武侯祖熊,歷清河、廣川太守。並揚光外口,上承(約缺三十四字) 司隸刺史,皇朝贈徐州都督、臨淄定公。政以禮成,教由言滿,通德之門早聞,竟發納駟之祥;清白之訓方申,終(約缺四十一字) 機,精通未兆。同後邰之克嶷,良由自然;體曲阜之多才,非因學致。遍游六藝,泛涉百家。寫延閣於靈台,(約缺四十四字) 年十有八,俯從賓貢,澹乎藏器,世莫能知。吏部侍郎高孝基,察微之士也。半面申款,拭目異(約缺四十一字) 藏書,咸成口簡。詔徵碩老,典校缺文,自非學擬更生,方膺妙選。耆如伏叟,僅得先鳴。公以富年,俄登口席。望清塵(約缺三十九字) 齊口外口。歲序纏懷,終身永切,至哉天性,獨越人靈,於時道阻昏口,思鳴待旦,竟屬碭山雲氣,發口於(約缺四十六字) 之鑑方深;在殷憂而未晞,隱如之寄斯重。太宗時稱元帥,乃命公為記室。於是臨戎習禮,奉翊司隸章;輕出余資,預表收圖之之志。皇唐之(約缺三十九字) 口口攘萬人之敵,飛箭下億丈之城。故以敷暢軍謀,弼舞干而制勝,弘宣廟略,俟傳檄以成功。豈徒日制口函,委(約缺四十一字) 人,朝口丹青,公為冠首,累加上柱國,封臨淄侯,俄而爨苞巫蠱,禍胎滋蔓。管叔阻兵,肆流言而助瘧;潘崇建策,(約缺四十字) 走魂而徇主,約沈族以酬恩。俄然內難廓清,英威纂統,引公為右庶子。沃茲三善,匡彼萬機。口口廣徒,口口斬袨,(下缺) 太宗御歷,遷中書令,封邢國公,邑三千戶,實食益州賦一千三百戶,尋以本職兼太子詹事,仍敕監口(下缺) 高祖、太宗二實錄,合卌卷,晉、梁、周、齊、陳、隋六代史,合三百廿七卷。雖復馬擅半千,談遷共終其口;班口良(約缺四十一字) 矣。俄遷尚書左僕射。當朝作紀,巨細平分;體國推誠,鴻纖必舉。持衡取正,象雨露而無心;處劇多聞,(下缺) 高祖升遐,帝不言政,吉凶機務,大小責成,園寢規摹,仰副孝思之道;山陵制度,簡(約缺四十二字) 汾口;口口令器,喻奄宅於龜蒙。公固辭裂土,詔從其義,尋加太子少師,通籍二宮,並司衡軸;交輝兩口,表儀口口(約缺三十九字) 於春風;水土斯平,致河圖於東序。洎乎今上升儲,道光守器,長琴振響,方嗣虞風,仙管流聲,且揚媧化,發明春誦,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必資奭望(約缺三十八字) 風口口口口。口口浹宇,故藉羲馭之功;少海浮霄,尚假朝宗之助。增天益峻,意在茲乎。尋而有事馬韓,將口烏服,鈎陳(約缺四十三字) 公昔從撥亂,飲雪披榛,晚贊天成,憂深責厚,罄其心力,遘此沈疴。古人有言曰:形大勞則弊,神(下缺) 太宗驚其色憂。親加察問,方依實奏。帝用憮然,馳遣良醫,並齎御藥。時方隆暑,迎至涼宮,詔遣(約缺三十八字) 口口殊不口身,愒視光陰,益深憂國。高陽公主為其子妻,附上諫書,言逾切至。御覽增慟,悲(約缺四十字) 第二子遺愛為右衛中郎將;第三子遺則為朝散大夫,使及目前,見其通顯,恩波所被,觸類無涯。粵以貞觀廿二年七月廿四日薨於(下缺) 太宗俯閱巨川,悼藏舟之夜失;今上緬惟過隙,痛愛景之宵沉。慟結兩宮,口口口口,冊贈太尉、并州都督,(約缺二十五字) 賜東園秘器一口口加羽葆鼓吹、班劍卌人,葬事所須,並令優給。仍特降旨,許為制碑。遐觀遂古,君臣之(約缺四十九字) 並出。道合神契,德洞天經。體孝為忠,自家形國。妙年從識,望瑤光而識真;弱歲踰岐,會口泉而委質。口飛龍(約缺四十四字) 山不復,逝水無追。家臣國史,相與而謀曰:「昔魯國懷僖,揚德音於雅頌;周人思邵,播美績於口謠。口以(下缺)
辰精降說,華靈誕震。台岳資神,齊光含峻。口我天綱,綿區掩俊。道契文明,聲諧遠(約缺四十六字) 聖賢同德,君臣協志。穹壤倏平,幽遐必暨。革夷從夏,羈戎口吏。明謨赫赫,雅議(約缺四十九字) 義。口郁掞詞,雕煥始發。如綸俄成,壯觀璇衡。總務玉鉉,調鼐儀形,濟濟口口,師師彌綸。(約缺四十六字) 穠華。門當魯館,邸照姬車。卜居昭儉,脫粟防奢。禮崇身約,室邇情遐。(約缺五十四字) 易口,口道難明,德暉不昧,環景齊明。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何忠禮. 略论历史上的避讳.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2年1月, 32 (1): 86 [2024-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2. ^ 《舊唐書·卷六十六·列傳第十六》:房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人。曾祖翼,後魏鎮遠將軍、宋安郡守,襲壯武伯。祖熊,字子繹,釋褐州主簿。父彥謙,好學,通涉五經,隋涇陽令,隋書有傳。
  3. ^ 《新唐書·卷九十六·列傳第二十一》:房玄齡字喬,齊州臨淄人。父彥謙,仕隋,歷司隸刺史。
  4. ^ 《舊唐書》列傳第十六
  5. ^ 《新唐書》列傳第二十一
  6. ^ 資治通鑑/卷199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18-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8) (中文). 
  7. ^ 《新唐書·卷二百五·列傳第一百三十》:房玄齡妻盧,失其世。玄齡微時,病且死,諉曰:「吾病革,君年少,不可寡居,善事後人。」盧泣入帳中,剔一目示玄齡,明無它。會玄齡良愈,禮之終身。
  8. ^ 8.0 8.1 Fang Xuanling Pedestal.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647 [10 May 2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4). 
  9. ^ 《舊唐書·卷六十六·列傳第十六》:玄齡自以居端揆十五年,女為韓王妃,男遺愛尚高陽公主,實顯貴之極,頻表辭位,優詔不許。
  10. ^ 《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五》:玄齡自以居端揆十五年,男遺愛尚上女高陽公主,女為韓王妃,深畏滿盈,上表請解機務。
  11. ^ 《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唐故密亳二州刺史贈安州都督鄭公碑》:公諱仁愷,字仁愷。鄭者宗周之圻內國,宣王封其弟友於咸林,以國為姓。京兆(闕)其都(闕)至武公定平王東遷之後,晉鄭焉依(闕八字)。濟前華後河食溱有焉。河南新鄭,是故今為熒陽人。我武公父子代為周司徒,詩人美之,其詩曰:緇衣之宜兮,弊予又改為兮(闕)。有司農(闕二字)漢有司農(闕六字)晉有司空袤,洋洋乎良史書之。清風流於四海,盛德加於百代,郁為天下甲族,搢紳士大夫靡然到今,猶鱗介之宗龜龍也。曾祖(闕)育,周議曹(闕四字)騎中(闕六字)守;祖子裕,周畢王友大丞相府倉曹武泉郡太守;父宏諒,隋安定郡法曹:並列為君子之林,稱為英俊之(闕)《易》其至矣:「知微而知章」;《詩》不云乎:「令聞(闕)令望。」楊公四葉,遠推(闕二字)這孫;杜侯五代,復見神仙之子。 公吸淳耀,滋靈液,因地美而芝蘭生,受天真而松柏茂。懷文抱質(闕三字),方機思內潛(闕二字)外(闕)拔自弱冠(闕六字)艱(闕)殆將滅性。屬隋氏爽馭,海水群飛,衣冠蕩析,既亂離而瘼矣;禮樂逃散,爭攜持而去之。聖唐載造區夏,削平宇宙,(闕)道焚林求賢命職。起家補(闕八字)宗衛錄事參軍拜(闕二字)子通事舍人,遷詹事府主簿。漢邸與鄒、枚並游,鄴園與應、劉方駕。轉幽州三水同蒲城莊二縣令。君述職二城,推明三輔覈為政(闕四字)養(闕三字)棄闢土植谷,夏長秋成,市無墮游,家安農業,魚菜不乏食,毛米無所(闕三字)望風(闕四字)黨聞名而自化。秩滿,遷萊州長史。是時也,青邱負阻,滄海揚波,迺眷行師,深惟利涉,制命公為造船使。赤馬黃龍,萬艘千軸,成之不日,望之如雲(闕十字)。以西候多虞,邊寄為重,制授公(闕)州都督府司馬,馳驛之官。都督崔餘慶,絕俗之士也,每推公清心,談不容口。屬高宗外中岱嶽預陪(闕十字)尋(闕一字)州長史(闕)之(闕二字)舊壤湫(闕四字)諮(闕)訴(闕五字)迺(闕二字)占星離疆畫野,得郊原之爽塏,當水陸之要衝。城邑洞開,閭閻對出(闕十二字)權授使持節密州諸軍事,守密州刺史(闕)。葉推良,門歸通德,有同衣錦,時論榮之。居無何,遷使持節亳州諸軍事亳州刺史。傳車驂駕,鼓吹旌旗,故人不敢私恩(闕三字)子(闕二字)相名(闕)鄉(闕三字)國霸(闕三字)大行惠化豐洽(闕)乎時。《禮》云:「及年病相成,可以致政於君,可以傳事於子。」詣闕上書,乞辭榮秩,優制許焉,從高志也。婆娑田(闕)夭偒邱墳始鳩杖而(闕二字)俄(闕)衣而(闕五字)元(闕)歲(闕三字)九月(闕二字)朔廿五日(闕二字)遘疾薨於東都惠訓里第,享年七十有六。嗚呼哀哉! 惟公五山之精,六金之英,大(闕)所成,刜鍾無聲。生而異狀,幼而殊(闕五)成(闕五字)信發(闕四字)清機虛沖默體。言出乎口,應而莫違;道存乎身,酌而罔極。延頸者日有所得,傾耳者日有所聞,節於損已,豐於濟物。四踐(闕二字)二登邑宰,三為別(闕十一字)朝(闕)夫學始於周孔,中於老莊,終於釋教,故能全耳目,逸形神,兀然體命,油然合道,彼蒼不仁殲我明哲。嗚呼哀哉!以其年十一月,與夫人合葬(闕十字)平原,禮也。垂拱二年,貝州父老迺相與而謀曰:自州辭驥足,及野送龍春,纏慕百城,行淹一紀。昔年草莽。間桃李而(闕十字)兩邑(闕九字)德逾芳神其如在。咸恐欒公之社,蓬諸何常?武侯之祠,桑田且變。廣祈時彥,奉贊徵音,迺建豐碑,式揚清德。其碑先寘於(闕十字)臨(闕八字)紀勣刊碑情深於即事,未有居諸逾於十載,猶結去思;人吏隔於存亡,仍崇頌記。雖周人緬懷於邵伯,未是過(闕十六字)豫郡(闕六字)之鎮荊州千年墮淚。 夫人清河郡君房氏,隋司隸刺史皇朝贈徐州都督臨淄定公之孫,太尉(闕二十九字)公特所鍾愛,每謂親族曰:「我女實賢明。」嚐退朝之餘,時與參謀政事。及御車有典,結鏡言歸,芬若椒(闕二十三字)匡夫(闕)范訓子知方,博綜書林,深明覺道。性純孝,初丁公憂,哀毀逾禮,迺表奏男智度、女光嚴出家,以申追福(闕二十四字)悲(闕)今日西階之葬。應天皇帝纂堯興運,嗣夏配天,遽覃錫類之恩,特降追榮之禮。神龍二年二月一日,制贈公(闕十三字)軍事安(闕七字)之贈,鴻恩被於九京;高密鄧禹之封,盛烈光於千載。有子十人:長曰愛客,萬州刺史,贈(闕)州刺史(闕四字)朝(闕二十字)朗州刺(闕二字)子真客,中散大夫晉州臨汾令;次子智度,京懿德寺僧;次子固忠,定潞許三州刺史少府少(闕五字)二(闕四字)書(闕)部侍郎;次子慈明,趙(闕六字)卿曹州刺(闕)次子信卿,左屯衛長史。八龍齊騁,六鳳群飛,讀先聖之文,行諸侯之孝。潘中郎之茹泣,顧慕修埏(闕);內史之銜(闕三字)大(闕)靈衣曳曳,容駕遲遲,當松柏之(闕二字)在桑榆之暮時。元闕(闕二字)不復睹,陰堂閉兮從此辭。迺作銘曰: 大哉宣後,詩歌中興,武公載德,緇衣是稱。迺作卿士,良哉股肱。玉鈜金干(闕),涌(闕)蒸。盛德必祀,信而有徵。(其一) 惟岳降神,生甫及申(闕二字)。純嘏,文質彬彬。道光邦國,行重彝倫。廊廟之福,社稷之臣。(其二) 肅肅端士,宦成兩宮。英英時彥(闕三字),同。舞鸞馴稚(闕二字),返風。太邱賁德,密賤推功。(其三) 魏重題輿,漢隆(闕五字)軾,三居展驥。鼇川波靜,鳥城風被。苦矢東來,白環西暨。(其四) 按節海沂,分符譙沛。明明良牧,帝庭稱最。遷(闕)獸威(闕四字)一變澆俗,翳公是賴。(其五) 歲窮鍾漏,日運(闕六字)廣德懸車。方尋三略,言從二踈。俄悲夢奠,忽愴楹書。(其六) 漢封樂毅,周禮庭堅。皇矣聖作,疇德旌賢。昭錫(闕六字)滕公之室,原氏之阡。棠陰一謝,墮淚千年。(其七)(闕三字)兮謂盛德,遵釋、老兮憲孔、墨。孝於家兮忠於國,人之英兮士之則。朱鳥南兮玄武北,日翳翳兮泉門黑(闕)。冥冥兮(闕三字)翠(闕三字)丹字刻。(其八)
  12. ^ 《三晉石刻大全 晉中市榆次區卷》8-9
  13. ^ 《隋唐嘉話·卷中》:梁公夫人至妬,太宗將賜公美人,屢辭不受。帝乃令皇后召夫人,告以媵妾之流,今有常制,且司空年暮,帝欲有所優詔之意。夫人執心不迴。帝乃令謂之曰:「若寧不妬而生,寧妬而死?」曰:「妾寧妬而死。」乃遣酌卮酒與之,曰:「若然,可飲此酖。」一舉便盡,無所留難。帝曰:「我尚畏見,何況於玄齡!」
  14. ^ 《舊唐書·卷七十二·列傳第二十二》:後遇君廓入朝,房玄齡即玄道之從甥也,玄道附書,君廓私發,不識草字,疑其謀己,懼而奔叛,玄道坐流巂州。
  15. ^ 《新唐書·卷一百零二·列傳第二十七》:君廓入朝,玄道寓書房玄齡,玄齡本甥也。
  16. ^ 《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二》:長史李玄道,房玄齡從甥也,憑君廓附書,君廓私發之,不識草書,疑其告己罪,行至渭南,殺驛吏而逃。

延伸閱讀

[編輯]
前任:
楊恭仁
唐朝中書令
626年-629年
繼任:
溫彥博
前任:
蕭瑀
唐朝尚書左僕射
629年-648年
繼任:
李世勣
前任:
長孫無忌
唐朝司空
642年-648年
繼任:
李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