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新疆易幟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疆易幟
第二次國共內戰三區革命的一部分

人民解放軍進入迪化
日期1949年9月25日-26日
地點
結果 解放軍控制新疆
領土變更 中華民國失去新疆,東突政權滅亡
參戰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毛澤東
彭德懷
王震
中華民國 蔣介石
中華民國 陶峙岳 投降
中華民國 馬呈祥
中華民國 堯樂博士
兵力
100,000 44,657

新疆易幟指的是1949年9月25日-26日,中華民國國軍駐疆部隊和新疆省政府相繼倒戈中國共產黨的事件,這也是第二次國共內戰的一部分。新疆省時為中華民國面積最大的省份,亦是其名義上控制的最後一個西北省份。至此,中共政權已佔領長江以北中國北方全部省份。其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開進新疆,收編起義部隊、接管政務,至1950年初將其全境[1]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管轄之下。

經過

[編輯]

1944年,蘇聯政府支持、插手了伊寧事變,反對國民政府的統治。後期,中國共產黨勢力開始影響新疆。1949年隨着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取得絕對優勢,夏季末,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了甘肅省一帶的河西走廊,奪取了通往新疆的道路。此時的新疆分別由兩股勢力控制着:一股是在迪化(今烏魯木齊)的中華民國國軍,另一股是蘇聯扶持下的、割踞伊犁的三區政權。在蘇聯的要求下,三區政權決定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由阿合買提江·哈斯木帶領的新疆保衛和平民主同盟代表團前往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但途中不幸墜機導致全體身亡。大部分原東突領導人同意新疆併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來同投降的國軍高層將領們,均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高官。

時任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任河西警備總司令、新疆警備總司令的陶峙岳是國軍駐疆部隊的主官,他與新疆省政府主席包爾漢主張投降中共[1]。9月24日晚12時,陶峙岳正式通電,率領河西警備司令部3.8萬名官兵投共,是為酒泉投共。25日,解放軍和平進入酒泉,酒泉易幟。在此情勢下,葉成馬呈祥等忠於中華民國的軍官當日凌晨攜家眷逃離迪化。陶峙岳代表7萬名駐疆官兵,通電易幟[2]。9月26日,新疆省政府主席包爾漢、迪化市政府市長屈武通電易幟,標誌新疆易幟[1]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在酒泉召開進疆誓師大會,王震宣佈10日開始向新疆進軍。11月,第一兵團機關在王震的率領下進入迪化。12月17日,新疆省人民政府成立。三區民族軍於12月20日正式被收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軍。30日,國軍投共部隊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1]。日後,他們大部分成為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一部分。其後,解放軍通過新疆剿匪戰役,迅速控制了新疆省的局勢。當時只有堯樂博斯烏斯滿·巴圖爾抵制共產黨,起兵反抗解放軍,但最後都被解放軍打敗。

1954年10月7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1955年,根據民族區域自治的政策,改新疆省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註釋

[編輯]
  1. ^ 民族軍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收編,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新疆和平解放纪实. 搜狐網. 2018-07-09 [2019-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6) (簡體中文). 
  2. ^ 謝德銘. 陶峙岳与酒泉起义. 責任編輯:張慧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來源:《人民政協報》. [2019-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4) (簡體中文).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