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醫院
36°04′23″N 120°19′22″E / 36.07306°N 120.32278°E 普濟醫院舊址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膠州路1號,建成於1919年,是青島老城區現存的數座第一次日佔時期所建公共建築之一。現為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院區所使用,為市北區不可移動文物。
歷史
[編輯]普濟醫院舊址所在地最初為清軍章高元部軍火庫的一部分,1897年德軍佔領青島後於1900年在附近新建彈藥庫,1914年日軍佔領青島後於1916年利用原德軍彈藥庫建築開設青島病院新町分院。
1918年,日本陸軍青島守備軍當局在新町分院東側、今膠州路上海路路口處新建普濟醫院,隸屬於青島病院,由建築師三上貞設計,耗資62萬日元(一說54000銀元[1],一說6.13萬銀元[2]),1918年10月10日開工,1919年6月30日竣工[2][3](一說1919年10月1日竣工[1]),11月開診[1]。該院主要收治中國病人,設病房4間,床位15張,醫護人員最初僅有日本醫師1名,中國醫師1名,日本看護婦2名,1920年增加日本藥劑師1名,日本看護婦1名,中國看護婦2名[1]。
1922年12月青島回歸時,日方拒絕交還青島病院所在的德國督署醫院舊址,僅將普濟醫院、新町分院等處交還中方。北洋政府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將普濟醫院與新町分院合併為膠澳商埠普濟醫院,蔡振聲任院長,陳魏任副院長,有工作人員11名。1925年軍閥張宗昌主政山東,於當年5月將普濟醫院改為青島市民衛生醫院,又稱山東陸軍總醫院,主要收治軍閥混戰期間的傷兵。同年10月,張宗昌部下祝祥本將該院改為山東衛隊司令部軍醫處。1928年張宗昌敗退、北洋政府垮台後,該院遭軍隊劫掠破壞,同年7月恢復膠澳商埠普濟醫院舊稱。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接收青島後,該院於7月改稱青島特別市普濟醫院,1931年改稱青島市市立醫院,名稱使用至今。[1][4][5][6]
1934年1月郭致文接任院長後,市立醫院有所發展。當年為接納貧苦病患免費就診,醫院決定設立施診所。1935年3月在普濟醫院舊樓後側擴建施診所,由青島市工務局設計,1936年4月10日建成開診(一說1935年10月建成[7]),並由院長郭致文撰寫《創建青島市立醫院施診所記》刻於碑上,嵌於施診所外牆[1](原碑現藏於市立醫院檔案室,施診所舊址外牆有一複製品)。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市立醫院人員撤退或遣散。1938年1月日軍第二次佔領青島後,市立醫院被日本海軍佔用,1939年3月在此創辦青島醫科大學,1940年5月劃歸日本同仁會,改名同仁會青島東亞醫科學院,1943年7月改名青島醫學專門學校(俗稱東亞醫專)。1939年,偽青島特別市公署與日本海軍商定重新開設市立醫院,1940年1月19日開診,但僅使用普濟醫院舊樓。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市立醫院及東亞醫專由國民政府接收,東亞醫專於1946年遷出醫院,由山東大學接收用於設立山東大學醫學院,原由東亞醫專佔用的部分復歸市立醫院使用。[1][4][5]
普濟醫院舊址曾長期作為市立醫院門診樓使用。1992年,市立醫院取時任衛生部常務副部長孫隆春的題詞「杏林綠苑,怡樂無窮」,將該樓命名為「綠怡院」。1993年,普濟醫院舊址西側的新門診樓建成後,該樓經過改造維護,於1994年設立特需醫療服務部。2000年,普濟醫院舊址列入青島市第一批歷史優秀建築[8]。東西快速路建設期間,普濟醫院舊址樓前的院牆、院門、門房、花壇於2002年為拓寬路面而拆除。2002年,醫療保健中心、體檢中心先後遷此。2012年8月至年底,該樓經歷維修,此後一樓為口腔中心、查體中心,二樓為院長辦公室。2013年1月10日,該建築列入市北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名錄[9]。2016年該樓改名「普濟樓」。[7]
建築特色
[編輯]普濟醫院舊址位於膠州路上海路路口西北角,建築面積563.7平方米,平面呈「一」字形(1935年擴建後為「工」字形),坐北朝南,面向觀象山,地上2層,局部3層,地下1層,有閣樓,紅瓦四面屋頂。正立面中軸對稱,中部略前突,設有高8米、進深3米的門廊,以兩座花崗岩圓柱支撐,柱頭簡單紋路裝飾,兩側有汽車坡道。門廊以上為弧形山牆,配以大面積石牆面,頂部陰刻5個橢圓形花紋,與下方五聯窗相呼應,兩側轉角為花崗岩方石砌築,頂部有石雕牽牛花紋,以及銅缽狀裝飾物(已不存)。山牆後側設四面坡攢尖頂塔樓,作為整座建築的制高點。兩側處理較簡單,主要為花崗岩蘑菇石砌基、條石窗套及檐口壓條石。整座建築佈局規整,尺度較小,體現了日本明治維新以後仿歐式建築特點。[5][6][10]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青島市市立醫院院志編委會 (編). 《青岛市市立医院院志》.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52-4375-5.
- ^ 2.0 2.1 楊來青 著; 青島市檔案館 編. 《图说老青岛·日本第一次统治时期》.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552-3052-6.
- ^ 徐飛鵬 張複合 村松伸 堀內正昭.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92. ISBN 7-112-01483-2.
- ^ 4.0 4.1 魯海. 《青岛老楼故事》.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52-1806-7.
- ^ 5.0 5.1 5.2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青島市建設委員會 (編). 《青岛优秀建筑志》.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06. ISBN 9787543625044.
- ^ 6.0 6.1 青島市文物局 (編). 《今古和声:青岛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辑录》.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010-3369-0.
- ^ 7.0 7.1 宣世英 丁華民 主編. 《生命绿洲——纪念青岛市市立医院建院百年》.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5243779.
- ^ 青島市規劃局 青島市文化局. 关于公布青岛市第二批历史优秀建筑的通知. 青島政務網. 2006-05-20 [2018-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7).
- ^ 市北區文化新聞出版局. 关于公布市北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的通知. 市北政務網. 2013-01-10 [2020-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5).
- ^ 徐飛鵬. 《青岛历史建筑(1891-1949)》.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06. ISBN 7-5436-3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