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曹操討伐袁術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曹操討伐袁術之戰
東漢末年戰事的一部分
日期197年初 - 199年夏
地點
中國淮南地區
結果 漢朝勝
參戰方
漢朝 仲氏
山越
指揮官與領導者
曹操
劉備
呂布(197年)
從仲氏叛離者:
孫策(197—199年)
吳景(197—199年)
孫賁(197—199年)
雷薄
陳蘭
袁術
袁譚(199年)
袁紹(199年)
祖郎 投降
孫策(197年初)
吳景(197年初)
孫賁(197年初)
從漢朝叛離者:
呂布(198—199年) 處決

曹操討伐袁術之戰發生於東漢末年,197年至199年由漢朝朝廷發起對僭號稱帝的袁術做出的一場討伐。最終以袁術及其仲氏政權敗亡而告終。

背景

[編輯]

對南陽和陳留的早期統治

[編輯]

相國董卓劫掠都城洛陽時象徵君權的傳國璽丟失,作為討董聯軍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部將及破虜將軍豫州刺史的孫堅意外在洛陽廢墟中找到了傳國璽並將其保管;當袁術得知孫堅得到傳國璽,便劫持孫堅的妻子,迫使孫堅將傳國璽交給他。

189年袁術在南陽建立根據地,然而其麾下頭號戰將孫堅在襄陽之戰中陣亡,迫使他向東撤退到陳留,192年開始在揚州擴大影響。之後又被與他為敵的兄長冀州袁紹兗州曹操封丘之戰重創,袁術逃到淮南九江郡壽春重新立足。[1]

在壽春崛起

[編輯]

193年起,繼承父業的孫堅之子懷義校尉孫策為袁術攻打揚州刺史劉繇會稽太守王朗等治下的江東地區[2];這使得只要孫策和其他將領忠於袁術,袁術就是中國最有權勢的軍閥之一。同時,袁術領軍試圖在徐州擴張,但被鎮東將軍劉備和自稱徐州牧的呂布阻撓而不太成功;196年呂布短暫與袁術結盟,但再叛他並將他趕回壽春。[1]

此時袁術仍自認為牢牢掌握華中華南,得知196年秋曹操控制漢獻帝並將其帶到許縣後,袁術感到行動的時機成熟。[1]197年初,袁術匆促在壽春僭號稱天子,建立了仲氏朝。[3]後來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稱,當時袁術因為畏懼曹操,所以只僭號稱天子,不敢稱帝。然而袁術此舉沒有得到支持且被廣泛視為叛漢,使折衝校尉行殄寇將軍孫策與其決裂[1],而其他軍閥有了具體的理由攻打袁術,稱他為叛將;司空錄尚書事曹操控制下的漢廷以孫策為騎都尉,向孫策和平東將軍徐州牧呂布下詔,敦促他們對袁術展開攻勢,由此孫策與曹操結盟但維持獨立。[2]

戰役

[編輯]

第一階段

[編輯]
展示190年代漢末大軍閥的地圖

袁術自稱「天子」後,孫策勸諫袁術無效,便寫信給袁術帳下的舅父廣陵太守吳景和堂兄袁術部將丹楊都尉孫賁,要他們和袁術決裂,吳景、孫賁響應孫策並倒戈投靠之,袁術因此失去了廣陵和孫策攻佔的江東地區,對華中和華南的影響力驟降。

孫策被任為明漢將軍,受命與呂布和吳郡太守、安東將軍陳瑀共同討伐袁術,陳瑀卻派遣都尉萬演等人秘密渡過長江,持印傳三十餘紐與丹楊縣、宣城縣、涇縣、陵陽縣、始安縣、黟縣、歙縣諸縣大帥祖郎焦巳嚴白虎約為內應,等孫策出兵就攻取諸郡。孫策覺察,派遣都督呂範徐逸於海西攻打陳瑀,大破之,梟首其大將陳牧,俘獲他的吏士妻兒四千人,陳瑀單騎逃奔袁紹。

同時呂布淮北擊敗袁術並在當地劫掠,袁術為扭轉情勢入侵較為富足的陳地將其併吞,用計殺了漢室陳王劉寵及其國相駱俊,但隨後被曹操率領的漢軍擊退,使袁術轉移到淮南。[4]197年秋,曹操盡取袁術在淮北的領地,袁術剩下的地盤遭受旱災、歉收,勢力愈發削弱。[1]

呂布的背叛和敗亡

[編輯]

當袁術的影響力已被削弱到微小時,反袁術聯軍出現了內訌,呂布在袁術要求下攻打左將軍豫州牧劉備,曹操支持劉備反擊,這場衝突導致了198年曹劉聯軍與呂布之間的下邳之戰;呂布處境危險,求助袁術,但袁術僅派一千騎兵相助,未至下邳即被擊敗,眼看呂布滅亡不可避免,袁術派使者煽動山越部落和匪徒頭領祖郎攻打孫策,然而孫策擊破敵軍,繼續加強自己在江東的影響。最後呂佈於199年2月7日投降曹操,並被誅殺。

仲氏皇帝的末日

[編輯]

另一方面,袁術軍的處境惡化,他的倉庫空虛,軍力也被削弱,袁術焚燒宮室,逃入潛山投奔舊部雷薄陳蘭,但雷薄、陳蘭拒絕接納,袁術寫信給袁紹,許諾一旦袁紹肯助他就轉讓帝號,袁紹派兒子青州刺史袁譚迎袁術入青州,袁術去青州途中,曹操派劉備和朱靈等人截擊,袁術只得返回淮南,曹操也派督軍御史中丞嚴象率軍去揚州討伐袁術。不久後袁術即於199年六月在回都城壽春的途中病死。[5]

後續

[編輯]

袁術死後,其家人投奔其舊部廬江太守劉勳。長史楊弘大將軍張勳計劃率本部投靠孫策,卻在廬江被劉勳截留。199年,孫策敗劉勳,克廬江,釋放了袁術的家人和部眾。

演義

[編輯]

曹操討伐袁術之戰在羅貫中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第十七回中表現如下:

袁術派張勳率軍二十萬攻呂佈於徐州。軍隊分七路:張勳領中軍,橋蕤、雷薄、韓暹居左,陳紀、陳蘭、楊奉居右。每個將領都分別受命攻陷特定城鎮。

呂布由哨探得知張勳的目標是攻克徐州;其他被攻打的城鎮有小沛沂都琅琊碣石下邳浚山。袁術軍每日前進二十里,於路劫掠鄉野。當呂布與謀士商議時,陳宮指責陳珪陳登招禍。但陳登卻笑陳宮懦弱,並獻擊敗袁術之計。呂布同意了,並命其實施。呂布上表朝廷傳達對付袁術的戰略。

呂布追擊,遭遇袁術親自率軍。馬背上的袁術身披金甲,腕懸兩刀,厲聲責罵呂布並派部將李豐出戰。戰不三合,李豐手受傷,棄槍而走。呂布麾兵衝殺並獲勝,敵軍逃散,丟下馬匹衣甲無數。袁術軍沒跑遠就遭遇關羽所部軍隊,傷亡慘重,僅率少數士兵逃走。呂布獲勝後和關羽及背叛袁術來投的韓暹、楊奉回徐州。呂佈設宴慶功並保舉楊奉為琅琊牧,韓暹為沂都牧。在陳珪建議下,他們立即各自赴任。[6]

戰敗的袁術遭到曹操、呂布、孫策圍攻。袁術乏糧,劫掠陳留。曹操親率軍隊攻袁術,並寫信給劉備、呂布、孫策,要他們協同進攻。劉備首先響應,與曹操會師時展示韓暹、楊奉的首級,稱他們在徐州任上縱兵掠民。曹操感謝劉備除掉了他們。呂布到後,曹操善言撫慰,許諾回到許昌後就給以徐州牧官印,呂布大喜過望。三軍合兵,曹操領中軍,呂布在左,劉備在右,夏侯惇于禁為先鋒。

橋蕤率袁術先鋒軍在壽春界口遭遇夏侯惇。夏侯惇出馬,戰不三合殺死橋蕤,橋蕤軍撤入城中。孫策軍奔西面而來,即將到達。其餘三軍也各攻一面,曹操攻北面,呂布攻東面,劉備攻南面。袁術見身處絕境,命李豐、樂就梁綱、陳紀率軍十萬守壽春,收拾庫藏率餘部渡淮出逃。

曹操軍每日需要大量糧食,壽春周邊又遭數年饑荒,無以接濟。因此,曹操催促軍隊速戰,壽春守軍卻試圖儘量拖延戰事。圍城一月有餘,毫無進展。曹操糧食將盡,寫信向孫策借得糧米十萬斛。此後曹操的戰略確保聯軍不停攻城以儘早結束圍城。聯軍登城破門,被圍的守軍被俘。李豐、樂就、梁綱、陳紀都被生擒並當眾處決。袁術政權所造的宮室殿宇和犯禁之物都被焚毀,城池被劫掠一空。袁術未被追殺,三軍也各自班師。

時下引用

[編輯]

此戰在光榮系列遊戲真·三國無雙5中有所表現。此劇情中玩家只能使用劉備軍,則孫策軍將以援軍出現孫策、周瑜、孫尚香。在真·三國無雙6中出現在吳傳,使用的武將是孫尚香。在真·三國無雙8中也有該劇情。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de Crespigny, Rafe.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Later Han to the Three Kingdoms (23-220 AD). Leiden: Brill. 2006: 1012–1013 [27 January 2019]. ISBN 978904741184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8). 
  2. ^ 2.0 2.1 de Crespigny (2006), 765.
  3. ^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六十二:[獻帝建安二年]……袁術稱帝於壽春,自稱仲家,……
  4. ^ 范曄後漢書》卷七十五袁術列傳:乃遣使以竊號告呂布,並為子娉布女。布執術使送許。術大怒,遣其將張勛、橋蕤攻布,大敗而還。術又率兵擊陳國,誘殺其王寵及相駱俊,曹操乃自征之。術聞大駭,即走度淮,留張勛、橋蕤於蘄陽,以拒操。操擊破斬蕤,而勳退走;《後漢書》卷五十孝明八王列傳:及獻帝初,義兵起,寵率眾屯陽夏,自稱輔漢大將軍。國相會稽駱俊素有威恩,時天下飢荒,鄰郡人多歸就之,俊傾資賑贍,並得全活。後袁術求糧於陳而俊拒絕之,術忿恚,遣客詐殺俊及寵,陳由是破敗;陳壽三國志》卷一武帝紀:袁術欲稱帝於淮南,使人告呂布。布收其使,上其書。術怒,攻布,為布所破。秋九月,術侵陳,公東征之。術聞公自來,棄軍走,留其將橋蕤、李豐、梁綱、樂就;公到,擊破蕤等,皆斬之。術走渡淮。公還許;《三國志》卷五十七駱統傳引《後漢書》謝承書曰:值袁術僭號,兄弟忿爭,天下鼎沸,群賊並起,陳與比界,奸慝四布,俊厲威武,保疆境,賊不敢犯。養濟百姓,災害不生,歲獲豐稔。後術軍眾飢困,就俊求糧。俊疾惡術,初不應答。術怒,密使人殺俊。
  5. ^ 陳壽《三國志》卷一武帝紀:袁術自敗於陳,稍困,袁譚自青州遣迎之。術欲從下邳北過,公遣劉備、朱靈要之。會術病死。
  6. ^ 《三國演義》原文第017回:「呂布得勝,邀請雲長並楊奉、韓暹等一行人馬到徐州,大排筵宴管待,軍士都有犒賞。」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