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朝鮮繪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鄭敾仁王霽色圖韓語정선 필 인왕제색도

朝鮮繪畫,又稱朝鮮畫韓國畫,是朝鮮半島傳統文化、藝術的一部分。朝鮮半島最原始的繪畫開始於遠古時期的岩刻畫。三國時期,繪畫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專門的藝術形式,出現了以繪畫為職業的畫匠。這一時期的朝鮮繪畫借鑑中國繪畫形成自己的風格,同時也影響着日本繪畫的發展。新羅統一三國後,佛教畫隨着佛教的興起而成為朝鮮繪畫的主流。高麗王朝時期,朝鮮繪畫在統一新羅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題材與風格更加豐富。朝鮮王朝時期,朝鮮繪畫進入其發展的鼎盛期,並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風格。

遠古時期

[編輯]
盤龜台岩刻畫

朝鮮半島最早的繪畫是遠古時期的岩刻畫。位於韓國蔚山廣域市蔚州郡彥陽邑韓語언양읍大谷里的盤龜台岩刻畫是這一時期的代表性岩畫。盤龜台岩刻畫描繪有鹿野豬等陸地動物和海狗海龜等海洋動物,以及獵人狩獵,漁夫乘船捕魚、捕鯨等場景。其中對捕鯨場景的描繪栩栩如生,反映出朝鮮先民的生活與習俗[1]:8-12[2]:35-42。1995年, 盤龜台岩刻畫被指定為第285號韓國國寶[3]

三國時期

[編輯]

三國時期,繪畫已經成為一種專門的藝術形式,已經出現專門從事繪畫的專業畫匠[4]:191-192[5]:148。現存三國時期的朝鮮繪畫主要是墓葬壁畫。代表性的高句麗古墓壁畫有安岳3號墓壁畫、德興里壁畫、藥水裏壁畫江西三墓壁畫等[1]:31-46[6]:25。留存的百濟古墓壁畫很少,主要有忠清南道宋山里6號古墓和扶餘郡陵山里古墓的壁畫。新羅的古墓壁畫更少,主要是慶州市天馬塚和98號古墓出土的天馬圖、騎馬人圖和瑞鳥圖等[4]:192[5]:149

高句麗古墓壁畫

三國時期的朝鮮繪畫受到中國繪畫的影響,但又形成了自身的風格,與此同時還影響着日本繪畫的發展。百濟太子阿佐在日本所畫的聖德太子像被視為百濟繪畫的精品。此外高句麗百濟都派有多名畫匠到日本作畫。[4]:192[5]:148-149[6]:33[7]:45

統一新羅

[編輯]

新羅統一三國後,隨着佛教的興盛,佛教繪畫成為朝鮮半島繪畫的主流[5]:150統一新羅還設立了掌管繪畫的機構「彩典」,朝鮮繪畫從此得到制度化地發展,出現了率居、金忠義等畫家。據說皇龍寺內的古松壁畫,芬皇寺內的觀音菩薩像和晉州斷俗寺維摩像都是出於率居之手[4]:192-194[6]:48。《三國史記》為其立傳,是朝鮮正史中唯一的一位畫家[1]:179-174[8]

金忠義是位曾在唐朝學藝的新羅畫家,曾任管理唐宮廷工藝品的少府監。唐朝畫家張彥遠曾評價他的畫技「巧絕過人,跡皆精妙」。統一新羅還有伏麻呂、飯萬呂等赴日的畫家。不過統一新羅畫家的作品都已失傳[6]:48

高麗王朝

[編輯]
高麗佛畫

高麗王朝時期,朝鮮繪畫在統一新羅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題材與風格更加多樣化,佛教、人物、山水、花鳥等一應俱全。高麗設有掌管繪畫的機構「繪畫院」,王室、貴族、僧侶都熱衷於繪畫,出現了諸如李寧韓語이녕李光弼韓語이광필 (고려)慧虛韓語혜허、徐九方等畫家。李寧在出使北宋時曾得到宋徽宗的高度評價。宋徽宗還令翰林待詔向李寧學習繪畫。李寧之子李光弼亦是位深受高麗明宗褒獎的畫家[6]:98-99[5]:150

高麗時期的山水畫代表作品主要有李寧的《禮成江圖》和《天壽寺南門圖》,無名氏的《金剛山圖》、《晉陽山水圖》、《松都八景圖》,恭愍王的《狩獵圖》,李齊賢的《騎馬渡江圖》等。高麗的佛教繪畫一般以大山大水為背景,主要代表作包括魯英的《地藏菩薩圖》,慧虛的《楊柳觀音圖》等。人物畫和肖像畫在高麗時期也很盛行,並出現了用於懸掛王族肖像畫的建築物。代表性肖像畫作品是《安珦肖像畫》[6]:98-99[5]:150-151

姜希顏的山水畫

高麗畫家除在綢緞上繪畫外,還在折傘上繪畫。來華的高麗使節經常將繪有畫的折傘作為禮品送人。傳入中國的高麗繪畫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宋代繪畫評論家郭若虛在其《圖畫見聞錄》中稱:「惟高麗國敦尚文雅,漸染華風,至於技巧之精,他國罕比。故有丹青之妙。」元人湯厚所著的《古今畫鑒》說:「高麗畫觀音像甚工」。[6]:99[1]:204

朝鮮王朝

[編輯]
張承業的《豪鷲圖》

朝鮮王朝時期是朝鮮繪畫最為繁榮的時期。建國初期,朝鮮就設立了專門掌管繪畫的「圖畫署韓語도화서」,通過全國範圍的考試選拔畫家[7]:135[1]:243。朝鮮王朝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畫家是安堅。通過借鑑郭熙馬遠夏圭等宋代中國主流畫家技法,安堅集各家之所長,形成自己的風格,成為影響後世朝鮮繪畫的一代大師。其主要代表作有《夢遊桃源圖韓語몽유도원도》、《赤壁圖》、《四時八景圖》等。這一時期的其他代表性畫家還有有着詩書畫三絕之稱的姜希顏韓語강희안,以及崔涇韓語최경李上佐韓語이상좌等人[4]:195-196[1]:243-244[7]:135[6]:197-198

16世紀,朝鮮出現了李岩韓語이암 (조선)申師任堂金禔韓語김시等一批擅長畫梅、蘭、菊、竹,以及花、鳥、魚、動物的畫家,使朝鮮繪畫的題材更加豐富。進入17世紀後,隨着朝鮮實學的興起,現實主義的畫風開始興起,發展成為朝鮮畫的獨特風格,出現了真景山水畫韓語진경산수風俗畫等寫實性繪畫。鄭敾是真景山水畫的代表性畫家,有着「東方真景山水畫家」之稱。他的代表作《金剛全圖韓語정선 필 금강전도》通過垂直線皴法描繪出其遊覽的金剛山,顯示出與中國畫截然不同的朝鮮風格。這一時期其它代表性畫家還有金明國韓語김명국 (조선)尹斗緒沈師正韓語심사정等。其中鄭敾(號謙齋)、尹斗緒(字恭齋)和沈師正(字玄齋)三人字號都有個「齋」字,而被稱為「士人三齋」。[1]:252-258[6]:198-199

朝鮮風俗畫金得臣

18世紀,朝鮮現實主義畫風達到頂峰,以現實生活為主題的風俗畫空前繁榮。宮廷風俗畫《城市全圖》(1792年)成為集風俗畫之大成作品。受其影響朝鮮又出現了《首善全圖》、《京畿監營圖》等[2]:159-162。大多數的風俗畫是以奴婢、農夫、手工業工匠、妓生等社會底層人物為主角。 金弘道金得臣申潤福趙榮祏等是朝鮮有代表性的風俗畫畫家。與此同時,朝鮮畫壇還出現了另一種復古、擬古的極端。中國的元四家吳門畫派清初四王開始在朝鮮受到追捧,代表性人物有姜世晃李麟祥韓語이인상申緯韓語신위,以及朝鮮正祖等。這種崇尚文人書卷氣的復古之風,一直延續到19世紀,並出現了金正喜張承業等代表性人物。[1]:258-265[6]:200-201

近代

[編輯]
李仲燮韓語이중섭油畫作品《白牛韓語흰 소

朝鮮繪畫史上的首幅西洋畫是朝鮮畫署畫員金斗梁(1696-1763年)所臨摹的《犬圖》。近代隨着西方文化的引進,西方繪畫開始對朝鮮繪畫產生重大影響,許多朝鮮畫家開始學習西洋畫。與此同時還有許多畫家繼續傳承傳統的朝鮮繪畫,也有些朝鮮畫家開始在兩者間尋求結合點[6]:262-263。1918年,朝鮮首家民間美術團體「西畫協會」成立[9]:318-319

1930年代,一些朝鮮畫家開始在西洋畫中採用印象派畫法和黃土色來體現本民族特色,並出現了具本雄韓語구본웅李仲燮韓語이중섭野獸派畫家,和金煥基劉永國韓語유영국抽象主義畫家。進入1940年代,朝鮮繪畫個性化風格變得更加突出,但由於日本軍國主義的統治,朝鮮繪畫的發展被中斷。[9]:318-319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吳焯. 《朝鲜半岛美术》.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0年. ISBN 978-7-3001-1930-4. 
  2. ^ 2.0 2.1 (韓)鄭炳模著; 金青龍、趙亮譯. 《韩国风俗画》.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5年. ISBN 978-7-100-11204-8. 
  3. ^ 蔚山大谷里盘龟台岩刻画. 韓國旅遊發展局. [2018-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7). 
  4. ^ 4.0 4.1 4.2 4.3 4.4 《韩国手册》. 韓國首爾: 三和印刷有限公司. 1992年. ISBN 8973750011. 
  5. ^ 5.0 5.1 5.2 5.3 5.4 5.5 安豐存; 鄭鮮日. 《韩国传统文化概览》. 延吉: 延邊大學出版社. 2016年5月. ISBN 978-7-5688-0147-8.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楊昭全. 《韩国文化史》. 濟南: 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9年6月. ISBN 978-7-5607-3874-1. 
  7. ^ 7.0 7.1 7.2 楊雨蕾等編著. 《韩国的历史与文化》.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1年6月. ISBN 978-7-306-03899-9. 
  8. ^ 韩国佛画起源. 新浪佛學. [2018-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3). 
  9. ^ 9.0 9.1 (韓)林敬淳. 《韩国文化的理解》. 由尹敬愛、 王妍翻譯. 大連: 大連出版社. 2012年1月. ISBN 978-7-5505-0190-4.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