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朱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朱權
大明
爵位寧王
籍貫南直隸鳳陽府
族裔漢族
字號號臞仙,又號涵虛子、丹丘先生
諡號
出生(1378-05-27)1378年5月27日
逝世1448年10月12日(1448歲—10—12)(70歲)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
配偶張氏
親屬朱元璋(父)
楊妃(母)
朱磐烒朱磐熚朱磐烑朱磐炷朱磐㷬(子)
著作
  • 《寧國儀範》、《家訓》、《文譜》、《詩譜》、《史斷》、《通鑑博論》、《漢唐秘史》、《琴阮啟蒙》、《神奇秘譜》、《茶譜》、《瓊林雅韻》、《神隱》、《太和正音譜》等

朱權(1378年5月27日—1448年10月12日),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初封寧王臞仙,又號涵虛子丹丘先生封地大寧(今內蒙古寧城縣),在靖難之役中被朱棣綁架,共同反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後,將朱權改封於南昌,削其藩兵。朱權只好將心思寄託於道教戲劇文學,鬱鬱而終,也為明武宗時期後代朱宸濠發動叛亂埋下伏筆。

生平

[編輯]

早年經歷

[編輯]
朱權塑像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十三歲的他被封為寧王,二年後到北方邊境的軍事重鎮大寧就藩。大寧地處喜峰口外,屬古會州之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一大鎮。朱權帶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均驍勇善戰。朱權多次會合諸王出塞作戰,在當時諸王中,有「燕王善戰,寧王善謀」之說,而二人又在邊境,友情甚篤[1][2]

建文時期

[編輯]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反叛,朱棣曾與諸將商議道:「以往我巡察塞上時,見大寧諸軍十分剽悍。如果我能獲得大寧,截斷遼東,採用邊騎助戰,便大事可成。」建文帝朱允炆害怕朱權投向朱棣,召朱權至京師,朱權抗命不至,對南京朝廷持觀望態度,被詔削三護衛。另一方面朱棣也想取得大寧騎兵助戰。當年九月,江陰侯吳高進攻永平,朱棣前往營救。吳高退兵,朱棣於是從劉家口抄小路直趨大寧,詐稱是因為窮蹙前來求救[3]

《明史》記載,朱權邀請朱棣一人騎馬入城,朱棣握住朱權的手大哭,訴說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他代為起草奏章謝罪。朱棣居住數日,朱權都誠懇相待,全無防備之心。北平精銳部隊則埋伏城外,官兵也逐漸入城,暗中勾結三衛酋長及諸守軍。朱棣這才告辭離去,朱權到郊外為其餞行,伏兵趁機而起,將朱權擁往前行。三衛弓騎及諸守軍,一呼雲集。守將朱鑑抵擋不住,力戰而死。王府妃妾世子均隨入松亭關,回到北平,大寧成了一座空城。同時收納大寧諸軍及三衛騎兵為己用,實力大增。朱權進入燕軍之後,時常為朱棣草擬檄文。朱棣對朱權許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4]

但《明太宗實錄》則記載,朱權因為抗命,已經被大寧守軍關押,朱棣攻破大寧,才救了朱權。

永樂時期

[編輯]

明成祖朱棣稱帝後,朱權請求改封南方。當他要求蘇州時,朱棣回答:「蘇州屬於畿內。」當他要求錢塘時,朱棣則說:「先父將它賜給五弟,終無結果。建文帝無道,在錢塘封其弟為王,也未能享受。建寧重慶荊州東昌都是好地,你隨意選擇吧。」永樂元年(1403年)二月,朱權改封地南昌。朱棣親自寫詩送行,命朱權以布政司為宮邸,建築規模毫無變更[5]

不久,有人告發稱朱權用巫術詛咒皇帝,並且誹謗朝廷。朱棣派人秘密調查,因查無實證,方才作罷。朱權知朱棣猜忌,故好黃老之術,「構精廬一區,鼓琴讀書其間」,藉此逃避殺戮[6]。當時南昌一帶盛行許旌陽真君忠孝淨明道,朱權退而參修淨明道,但心又忿忿不平,對朱棣耿耿於懷。

洪熙、宣德、正統時期

[編輯]

先前朱權因為封在邊境,交通不便,歲祿只有五百石。但內遷後,朱權的俸祿並無增加。

明仁宗時,法禁稍有緩解,朱權也終於得到歲祿一萬石本色的親王待遇。他於是上書,說南昌並非他的封國。仁宗回信說道:「南昌,叔父從先皇那裏受封已達二十餘年了,不是封國,那又是什麼呢?」宣德三年(1428年),朱權請求明宣宗將靠近南昌城的灌城鄉土田賜給他。宣德四年(1429年)又議論說宗室不應確定品級。明宣宗十分生氣,對朱權頗有指責之意。朱權便上書謝罪[7]

當時朱權年紀已老,有關官員大多相互傾軋,以顯示自己的威權,而朱權則整日與文學士互相往來,寄託遠志,自號臞仙。明英宗正統十三年(1448年),朱權病逝。諡獻,稱寧獻王。世子朱磐烒早死,由孫朱奠培襲爵[8]

著作

[編輯]
臞仙神奇秘譜》下卷

朱權著作豐厚,曾奉敕編輯《通鑑博論》,撰有《采芝吟[9]寧國儀範》《家訓》《文譜》《詩譜》《史斷》《通鑑博論》《漢唐秘史》《琴阮啟蒙》《神奇秘譜》《茶譜》《瓊林雅韻》《神隱》《太和正音譜》等數十種著作[10]。其中《太和正音譜》為戲劇史上重要的理論專著。

斲琴

[編輯]

明代的皇室除了琴學方面的著作,也常監制或自行斲琴。朱權所斲琴之琴與益端王朱祐檳,潞閔王朱常淓,衡恭王朱祐楎、慶王朱厚燆等合稱「四王琴」。其中朱權所製的「飛瀑連珠」曾為琴家顧梅羹收藏。[11]

家庭

[編輯]

[編輯]
  • 妃張氏,兵馬指揮張泰之女,先薨

子女

[編輯]

[編輯]
  1. 莊惠世子朱磐烒 (寧惠王),永樂二年四月冊為寧世子。永樂十五年三月東城兵馬指揮俞盛女為寧世子妃。
  2. 未名,早殤
  3. 臨川康僖王朱磐熚,宣德元年七月冊北城兵馬副指揮黃福女為臨川王妃(正統四年十二月去世)。景泰六年五月冊百戶王興女為臨川王妃。天順四年削爵。
  4. 宜春安簡王朱磐烑,永樂十二年閏九月生。宣德三年七月冊為宜春王。宣德五年十月冊金吾後衛指揮劉勛女為宜春王妃。弘治五年七月薨。年七十九歲。母王氏。
  5. 新昌安僖王朱磐炷,永樂十七年十月生。宣德五年十月冊為新昌王。正統二年二月冊孝陵衛指揮使葛覃女為新昌王妃。天順三年薨。無子除封。有二女南康縣主、雩都縣主。
  6. 信豐悼惠王朱磐㷬,宣德七年冬十月封為信豐王。正統四年正月薨。年十九歲。母尤氏。未婚無子除。

[編輯]
  1. 永新郡主,宣德二年七月封為永新郡主,配金鄉衛舍人高鶴齡。[12]
  2. 玉山郡主,宣德二年七月封為玉山郡主,配都督舍人方景祥。[12]
  3. 清江郡主,宣德二年二月封為清江郡主,配西寧衛指揮陳通弟陳逸。
  4. 奉新郡主,宣德二年二月初五冊封為奉新郡主,配王宗旭子王爽。
  5. 金溪郡主,宣德二年二月封為金溪郡主,配右軍都督韓觀弟韓輔。景泰元年八月薨。 
  6. 泰和郡主,宣德二年二月封為泰和郡主,配鄱陽縣民汪彥誠子汪湛然。
  7. 彭澤郡主,宣德二年二月封為彭澤郡主,配龍驤衛指揮王剛侄王質。
  8. 廬陵郡主(1407年6月1日—1476年7月30日)[13],宣德二年(1427年)二月封為廬陵郡主,配蘄州衛指揮田晟弟田昱。
  9. 新喻郡主,宣德二年二月封為新喻郡主,配贛州府照磨胡羽子胡光霽。
  10. 新城郡主,宣德二年二月封為新城郡主,配留守中衛指揮李俊子李瓛。
  11. 浮梁郡主,宣德二年七月封為浮梁郡主,配龍江右衛舍人俞致淵。[12]
  12. 第十二女,夭折
  13. 南豐郡主,宣德二年二月封為南豐郡主,配江西都指揮張祥子張雯。
  14. 永豐郡主,正統三年六月為永豐郡主,適孟日敬。
  15. 第十六女靖安郡主,適葛旿。

墓葬

[編輯]

朱權墓江西省新建縣石埠鄉緱嶺東麓璜源村,正統七年(1442)朱權自建生墳,屢往遊覽。1958年10月29日-11月20日,江西省文管會對其墓進行了發掘。墓前原有南極長生宮,前有南極殿,左有泰元殿和沖霄樓,右有旋璣殿和凌江樓。宮前有醉仙亭和一對6.9米高的八棱形華表,上刻道門符篆。宮後墓室隱於山中。墓室系採用青磚砌成卷拱結構,全長31.7米,寬21.45米,高4.5米,分前室、次前室、中室和後室四部分。前室用自來石頂住,二門無自來石。中室之後,有券門通後室。後牆正中有一壁龕,兩旁用紅石作八稜柱,柱下有礎,礎上有正心坊,坊上有斗拱,以支持出檐。

由於朱權晚年學道,以道冠道袍入殮,口含一枚金錢,體壓大小金錢二行,每行六枚。其他隨葬品,有金、銀、銅、錫、玉、瓷等器物,有些珍品已由故宮博物院收藏,其餘藏江西省博物館內。

墓內出土壙誌一盒,誌、蓋各一,由青石板製成,邊長91釐米,四周飾以6.5釐米寬的龍戲珠紋。[14]

[誌蓋]
故寧獻王壙誌
[誌文]
  寧王壙誌
  王諱權,
大明太祖高皇帝第拾陸子,母楊氏。王生於洪武拾壹年伍月
  初壹日。貳拾肆年肆月拾叄日,冊封爲寧王。貳拾柒年叄
  月貳拾叄日,之國大寧。永樂元年叄月初貳日,移國江西
  南昌府。王天性惇實,孝友謙恭,樂道好文,循理守法。
皇上紹承大統,以王至親,恩禮加厚,而王事
上益謹弗懈。正統拾叄年玖月拾伍日,以疾薨,享年柒拾有壹。
  訃聞,
上感悼,輟視朝三日,賜謚曰獻,遣官致祭。先是,豫營墳園於其
  國西山之原。比薨,以正統拾肆年貳月貳拾壹日葬焉。妃
  張氏,兵馬指揮張泰之女,先薨。子陸人:長莊惠世子磐烒,
  次未名,皆先卒;次臨川王磐熚;次宜春王磐烑;次新昌王
  磐炷;次信豐悼惠王磐㷬。女拾肆人,俱封郡主。孫男捌人:
  寧世孫奠培,臨川長子奠埨,宜春長子奠坫,鎮國將軍奠
  墠、奠壘、奠堵、奠壏、奠埦。孫女拾貳人,封縣主肆人,餘在室。
  曾孫拾人,未封。於乎!王以
帝室至親,藩輔老成,進德之功,逾老不倦,敬上惠下,始終一誠,
  比之古昔賢王,殆不多讓。正宜藩屏
朝廷,永膺多福,而遽至於大故,是固有命。然福壽兼全,哀榮始
  終,亦可以無憾矣。謹述大㮣,納諸幽壙,用垂不朽云。謹誌。
  正統拾肆年貳月貳拾壹日。

後代

[編輯]

朱權的後代寧王朱宸濠起事,對抗明武宗,即寧王之亂,僅僅四十三日,就被贛南巡撫王陽明平定,於是寧王封國被廢除[15]。著名畫家八大山人是他的七世孫。易堂九子之一的林時益則是他的八世孫。

因為朱宸濠事件,朝廷取消了對寧獻王朱權、寧靖王朱奠培、寧康王朱覲鈞的祭祀,明世宗登基後,更規定奏章中不再需要再避諱朱權的名字[16]

註釋

[編輯]
  1. ^ 明史》(卷117):「寧獻王權,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藩大寧。大寧在喜峰口外,古會州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權數會諸王出塞,以善謀稱。」
  2. ^ 明通鑑》(卷12):「太祖諸子,燕王善戰,寧王善謀,又在邊友於最篤。」
  3. ^ 明史》(卷117):「燕王初起兵,與諸將議曰:「曩余巡塞上,見大寧諸軍慓悍。吾得大寧,斷遼東,取邊騎助戰,大事濟矣。建文元年,朝議恐權與燕合,使入召權,權不至,坐削三護衛。其年九月,江陰侯吳高攻永平,燕王往救。高退,燕王遂自劉家口間道趨大寧,詭言窮蹙來求救。」
  4. ^ 明史》(卷117):「權邀燕王單騎入城,執手大慟,具言不得已起兵故,求代草表謝罪。居數日,疑洽不為備。北平銳卒伏城外,吏士稍稍入城,陰結三衛部長及諸戍卒。燕王辭去,權祖之郊,伏兵起,擁權行。三衛彍騎及諸戍卒,一呼畢集。守將朱鑒不能御,戰歿。王府妃妾世子皆隨入松亭關,歸北平,大寧城為空。權入燕軍,時時為燕王草檄。燕王謂權,事成,當中分天下。」
  5. ^ 明史》(卷117):「比即位,王乞改南土。請蘇州,曰:「畿內也。」請錢塘,曰:「皇考以予五弟,竟不果。建文無道,以王其弟,亦不克享。建寧、重慶、荊州、東昌皆善地,惟弟擇焉。」永樂元年二月改封南昌,帝親制詩送之,詔即布政司為邸,瓴甋規制無所更。」
  6. ^ 明史》(卷117):「已而人告權巫蠱誹謗事,密探無驗,得已。自是日韜晦,構精廬一區,鼓琴讀書其間,終成祖世得無患。」
  7. ^ 明史》(卷117):「仁宗時,法禁稍解,乃上書言南昌非其封國。帝答書曰:「南昌,叔父受之皇考已二十餘年,非封國而何?」宣德三年請乞近郭灌城鄉土田。明年又論宗室不應定品級。帝怒,頗有所詰責。權上書謝過。」
  8. ^ 明史》(卷117):「時年已老,有事多齮齕以示威重。權日與文學士相往還,托志翀舉,自號臞仙。......正統十三年薨。世子磐烒先卒,孫靖王奠培嗣。」
  9. ^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卷一
  10. ^ 明史》(卷117):「嘗奉敕輯《通鑑博論》二卷,又作家訓六篇,《寧國儀範》七十四章,漢唐秘史二卷,《史斷》一卷,《文譜》八卷,《詩譜》一卷,其他注纂數十種。」
  11. ^ 李村. 〈王爺也製琴——明代「四王琴簡述」〉. 《紫禁城》. 2013, (10): 70 [2021-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8). 
  12. ^ 12.0 12.1 12.2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九. [202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2). 
  13. ^ 陳柏泉. 明、朱郡主地券成化十二年七月. 江西出土墓志选编. 江西教育出版社. : 587. ISBN 9787539208732. 太上高皇帝敕,大明江西寧府奏敕廬陵郡主朱氏,原命生於前丁亥年四月二十五日未時,不幸終於丙申年七月初十日酉時。因往南山採藥,路逢仙人,辭酒一杯,醉而不返。 
  14. ^ 陳文華. 《江西新建明朱权墓发掘》. 《考古》. 1962, (4). CNKI KAGU196204011需註冊賬號查閱. 
  15. ^ 連結至維基文庫 明史/卷117. 維基文庫 (中文). 明日,官軍以火攻之,宸濠大敗。諸妃嬪皆赴水死,將士焚溺死者三萬餘人。宸濠及其世子、郡王、儀賓並李士實、劉養正、塗欽、王綸等俱就擒。宸濠自舉事至敗,蓋四十有三日。時帝聞宸濠反,下詔暴其罪,告宗廟,廢為庶人。逮系尚書陸完,嬖人錢寧、臧賢等,籍其家。江彬、張忠從臾帝親征,至良鄉,守仁捷奏至,檄止之。守仁已械繫宸濠等,取道浙江。帝留南京,遣許泰、朱暉及內臣張永、張忠搜捕江西餘黨,民不勝其擾。檄守仁還江西。守仁至杭州,遇張永,以俘付之,使送行在。十五年十二月,帝受所獻俘迴鑾,至通州誅之,封除。 
  16.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十》. [202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2). 

參見

[編輯]

原因:明太祖封之
明寧國國王
1391年-1448年
繼任:
孫靖王朱奠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