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夜鷺
棕夜鷺 | |
---|---|
australasiae亞種,攝於悉尼奧林匹克公園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鵜形目 Pelecaniformes |
科: | 鷺科 Ardeidae |
屬: | 夜鷺屬 Nycticorax |
種: | 棕夜鷺 N. caledonicus
|
二名法 | |
Nycticorax caledonicus (Gmelin, JF, 1789)
| |
亞種 | |
|
棕夜鷺(學名:Nycticorax caledonicus)是一種屬於鷺科(Ardeidae)夜鷺屬(Nycticorax)的鷺鳥。主要是夜行性,可見於多種棲地,包括森林、草地、海岸、珊瑚礁、沼澤地、草原和濕地。該物種長度為55到65厘米,上半身呈豐富的肉桂色,下半身為白色。棕夜鷺的種群數量穩定,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無危物種。[2]
分類
[編輯]棕夜鷺於1789年由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他修訂和擴展的卡爾·林奈的Systema Naturae中正式描述。他將其與鷺、鶴和鸛一起歸入蒼鷺屬(Ardea),並創造了二名名稱Ardea caledonica。[3]格梅林基於1875年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在他的多卷作品《A General Synopsis of Birds》中描述的「卡爾多尼亞夜鷺」進行描述。該鷺於1774年9月在詹姆斯·庫克船長的詹姆士·庫克的第二次探險期間在新喀里多尼亞島上被觀察到。隨行的博物學家約翰·賴因霍爾德·福斯特為萊瑟姆提供了該物種的描述。[4]棕夜鷺現在被歸入1817年由英國博物學家托馬斯·福斯特為黑冠夜鷺引入的夜鷺屬(Nycticorax)。[5][6]其名稱nycticorax源自古希臘語,結合了nux,nuktos意為「夜」,和korax意為「烏鴉」。這個詞曾被亞里士多德和米利都的赫西基俄斯等作者用來指代一種「厄運之鳥」,可能是一種貓頭鷹。該詞在1555年被瑞士博物學家康拉德·格斯納使用,隨後被其他作者用來指代黑冠夜鷺。[7][8]該物種的普通名稱中的「nankeen」在劍橋詞典中被定義為「一種淡黃色的棉布,最早來自中國」。這個詞起源於南京,即該材料最初製造的地方。[9]在該物種的另一名稱「赤褐夜鷺」中,「rufous」指的是紅褐色,更準確地描述了該鳥的羽毛顏色。[10]這個名稱在新畿內亞和華萊士區等地區廣泛使用。[10]
- N. c. crassirostris Vigors,1839年 - 小笠原群島(日本東部)
- N. c. manillensis Vigors,1831年 - 菲律賓和北婆羅洲
- N. c. australasiae(Vieillot,1823年) - 爪哇東至新畿內亞,西北俾斯麥群島,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 N. c. pelewensis Mathews,1926年 - 帕勞和加羅林群島(南密克羅尼西亞)
- N. c. caledonicus(Gmelin,1789年) - 大地(新喀里多尼亞)
- N. c. mandibularis Ogilvie-Grant,1888年 - 東俾斯麥群島和所羅門群島,不包括泰莫圖省(聖克魯斯群島;東南所羅門群島)
描述
[編輯]棕夜鷺是中型鷺鳥。成年雄鳥長度為55到65厘米,而雌鳥略小,長度為55到60厘米。[10]其重量範圍為810克到1014克,[11]翼展範圍為95到105厘米。[10]除了雌鳥在大多數測量中較小外,棕夜鷺的性別在外觀上相似。[11]
棕夜鷺有一個粗重的黑色喙,其長度與頭部相近。[9] 臉部呈白色,帶有肉桂色調,繁殖期的成鳥後頸和頭頂為灰黑色。[10] 在繁殖季節,頭頂通常會有兩到三根細長的白色羽毛,向下延伸至脖子。[11] 這些羽毛在新長出時會有黑色的尖端。[10] 棕夜鷺的上半身呈豐富的栗色,繁殖季節顏色更為鮮豔。[12] 下半身為白色,脖子和上胸部顏色逐漸從栗色過渡到白色。[13] 鳥的背部、尾部和上翼呈豐富的紅褐色。虹膜為稻草黃色,在繁殖季節可能帶有橙色調,而腿和腳則為奶油黃色。[10] 它們的腿相對於其他鷺鳥較短,[12] 在求偶和早期繁殖期間,腿部會變成亮粉色。[10]
幼鳥的棕夜鷺外觀與成鳥非常不同,頭頂和後頸呈黑褐色,並帶有米色條紋。[12] 上喉和下巴為白色,脖子的其餘部分有大量的褐色條紋。[11] 幼鳥的尾巴為紅褐色,腿和腳為青綠色到橄欖灰色,喙為暗橄欖黃色,尖端帶有黑色。[10] 棕夜鷺的雛鳥背部覆蓋着深棕色的絨羽,下側為白色。它們的喙為奶油色,邊緣為深灰色,腿部為橄欖色。[11]
聲音
[編輯]成年雄性棕夜鷺在夜間離開棲地時會發出qu-arck聲音,而雌鳥和幼鳥會發出較高音調的qu-ook聲音。[12] 當棲地受到驚擾時,鷺會發出短促而深沉的quock聲音。[10] 棕夜鷺在飛行時會發出嘶啞的、低沉的quok聲音,在群體覓食時會發出刺耳的叫聲。[10] 當受到威脅時,棕夜鷺會發出rok聲音,並在群體中使用此聲音。[11] 棕夜鷺的雛鳥在最初的兩週內,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以獲取食物,會發出kak-kakkak聲音進行乞食。它們在爭吵時也會發出尖叫聲。[10] 離巢後,在仍無飛行能力的時期,年幼的棕夜鷺在受到驚嚇時會發出嘈雜的高音尖叫聲。[10]
分佈和棲地
[編輯]棕夜鷺分佈廣泛,見於澳大利亞、紐西蘭、菲律賓、巴布亞新畿內亞、所羅門群島、爪哇、新喀里多尼亞、帕勞和加羅林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10] 它們原產於澳大利亞,在該國大部分地區廣泛分佈,除了西部地區,該地區少見或缺乏。[10] 棕夜鷺有六個亞種,包括博寧島夜鷺(Nycticorax caledonicus crassirostris)。這一亞種曾是小笠原群島(日本)的地方特有種,但自19世紀末以來已滅絕。[2]
棕夜鷺棲息於多種環境,包括草原、草地、森林、潟湖、海灘、珊瑚礁、沼澤、岸邊、濕地和沼澤地。它們最常見於河流和溪流附近。[13] 該物種在永久水源附近時,偏好有突出植被的棲地。[14] 棕夜鷺主要是夜行性動物,因此白天會在樹叢、灌木和蘆葦的濃密覆蓋下棲息。[12] 在更暴露的環境中,它們也會棲息於枯樹上。[11] 在城市地區,棕夜鷺偏好在柏樹和松樹等樹木中築巢和棲息。[10] 它們也居住在城市濕地、乾燥的田地、花園、池塘、機場和公園中。[11]
行為
[編輯]棕夜鷺幾乎完全是夜行性動物。它們傾向於在日落後不久離開棲地,並在黃昏到黎明之間最為活躍。[15] 它們在一般情況下很警覺,包括在棲息時,但在覓食時可能會受到捕食者的威脅。[10] 然而,該物種保持穩定且廣泛分佈,當前沒有保護措施。[2]
在澳大利亞,成年棕夜鷺被觀察到是部分遷徙性的,在冬季和重大事件如洪水和降雨時會遷徙。[12] 定期根據季節變化遷徙的種群通常向北移動,最遠可達巴布亞新畿內亞,但有些也會到達紐西蘭,以及太平洋島嶼如聖誕島、豪勳爵島和科科斯(基林)群島。[11] 其他棕夜鷺種群被分類為定居性,幾乎不遷徙。[14]
面對威脅時,雄性棕夜鷺會完全豎立起來,發出刺耳的聲音或喀嚓喀嚓地咬喙,以示威脅。[10] 當對手靠近時,雄性棕夜鷺的爭鬥行為包括指向和喀嚓喀嚓地咬喙,並揮舞其翅膀,同時蹲下並盯着對手。沒有記錄到雌性棕夜鷺的爭鬥行為。[10]
繁殖
[編輯]棕夜鷺的繁殖可以全年進行,但主要的繁殖季節在澳大利亞是從十月到五月,在爪哇是從二月到六月,而在菲律賓是從二月到五月。[11] 該物種的繁殖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覓食條件,如食物的可獲得性。[15] 棕夜鷺通常在茂密的樹林中築巢,但也會在沼澤和濕地中築巢。在沒有植被的地區,該物種還可以在洞穴和岩石懸垂下築巢。[11] 它們經常在大型混合種群的群落中繁殖,這些群落中可以包括朱䴉、普通鸕鷀、鷺科的其他物種和琵鷺。[10]
棕夜鷺的巢是用樹枝鬆散地構築而成的。[12] 這些巢通常直徑20–30厘米,高度3–4厘米,剛好能容納一窩蛋。[11] 在地面上構築的巢可能僅僅是由樹枝圍成的一圈,以防止蛋滾走。[10] 樹枝由雄鳥收集,而雌鳥則在巢中排列它們。[11] 築巢可能會在白天和夜間進行。[10]
該物種的蛋呈淡綠藍色,每窩有兩到五顆蛋。蛋的平均尺寸為長51.50毫米,寬37.20毫米。[12] 孵化通常持續21天,雙親共同孵化並照顧幼鳥。[10] 棕夜鷺的雛鳥是晚熟性的,在出生後約六到七週內飛行。[11] 雛鳥對所有接近巢穴的成鳥,包括雙親,都會表現出攻擊性。[10] 它們可能在大約兩週後離巢,並返回接受餵食。[11] 在孵化後的第三週,它們會在巢外被餵食。[10]
飲食和覓食
[編輯]棕夜鷺的主要食物包括水生動物,如淡水無脊椎動物、小龍蝦、海龜幼龜、螃蟹和魚類,如蚊魚和鯉魚。[10] 其中,小龍蝦似乎是主要的獵物。[11] 其他獵物包括青蛙、蜥蜴、老鼠,以及昆蟲如蟋蟀、水甲蟲、螞蟻、黃蜂、毛毛蟲和蜻蜓幼蟲。
棕夜鷺的雛鳥在孵化後幾小時內就開始乞食。[10] 最初,它們被餵食液體食物,幾天後開始提供半固體食物。[10] 幼鳥最初從口對口餵食,後來由成鳥反芻到巢中餵食。[11]
棕夜鷺主要在夜間和早晨覓食。[13] 它們典型的覓食行為包括緩慢行走,觀察淺水中的獵物。[12] 然而,它們也可以通過從棲木上俯衝到深水中覓食。[10] 雖然主要是夜行性動物,該物種在繁殖季節期間也在白天覓食,以確保幼鳥有足夠的食物。[15]
保護狀況
[編輯]棕夜鷺未被IUCN紅色名錄評估為易危物種,因為它不符合任何標準。[2] 該物種被評估為穩定,因為其種群趨勢波動但未下降,種群數量非常大,分佈範圍極其廣泛,估計分佈範圍達31,600,000平方公里。IUCN紅色名錄指出,基於這些原因,棕夜鷺被評估為無危物種。[2]
圖庫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Nycticorax caledonic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2016: e.T22697219A93602821 [6 February 2023]. 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22697219A93602821.en .
- ^ 2.0 2.1 2.2 2.3 2.4 BirdLife Internation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17). Species factsheet: Rufous Night Heron (Nycticorax caledonicus).
- ^ Gmelin, Johann Friedrich. Systema naturae per regna tria naturae : secundum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cum characteribus, differentiis, synonymis, locis. 1, Part 2 13th. Lipsiae [Leipzig]: Georg. Emanuel. Beer. 1789: 626 [2024-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1) (Latin).
- ^ Latham, John. A General Synopsis of Birds. 3, Part 1. London: Printed for Leigh and Sotheby. 1785: 55, No. 15 [2024-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8).
- ^ Forster, T. A Synoptical Catalogue of British Birds; intended to identify the species mentioned by different names in several catalogues already extant. Forming a book of reference to Observations on British ornithology. London: Nichols, son, and Bentley. 1817: 59 [2024-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8).
- ^ 6.0 6.1 Gill, Frank; Donsker, David; Rasmussen, Pamela (編). Ibis, spoonbills, herons, Hamerkop, Shoebill, pelicans. IOC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12.2.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August 2022 [28 Nov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3).
- ^ Gesner, Conrad. Historiae animalium liber III qui est de auium natura. Adiecti sunt ab initio indices alphabetici decem super nominibus auium in totidem linguis diuersis: & ante illos enumeratio auium eo ordiné quo in hoc volumine continentur. Zurich: Froschauer. 1555: 602–603 [2024-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8) (Latin).
- ^ Jobling, James A.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2010: 277. ISBN 978-1-4081-2501-4.
- ^ 9.0 9.1 Phillimore, Robyn.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a great egret and nankeen night heron colony at the Perth Zoo. Theses: Doctorates and Masters. 2001 [2024-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8).
-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Marchant, S.; Higgins, P.G. (編). Paradise shelduck. Handbook of Australian, New Zealand & Antarctic Birds. Volume 1: Ratites to ducks; Part B, Australian pelican to ducks (PDF). Melbourne, Victor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953–954, 1030–1037; plate 74 [2024-08-06]. ISBN 978-0-19-553068-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12-11).
-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HeronConservation (2020). Rufous Night Heron. https://www.heronconservation.org/herons-of-the-world/list-of-herons/rufous-night-her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Frost, P.G.H. (2013). Nankeen night her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Miskelly, C.M. (ed.) New Zealand Birds Online.
- ^ 13.0 13.1 13.2 Centennial Parklands (2017). Nankeen Night Her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ttps://www.centennialparklands.com.au/Visit/Environment/Birds/Nankeen-Night-Her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14.0 14.1 Gonzalez, D., Scott, A. & Miles, M. (2011). Bir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 『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native vertebrate fauna under climate change to inform wetland and floodplain management of the River Murray in South Australia』.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South Australian Murray-Darling Basin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Board. Page 68.
- ^ 15.0 15.1 15.2 Museums Victoria (2016). Nycticorax caledonicus Nankeen Night-heron in Museums Victoria Collectio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外部連結
[編輯]這是一篇鵜形目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