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性旋生
爆發性氣旋(英語:explosive cyclogenesis)又稱炸彈氣旋(bomb cyclone),學術名詞是「驟強暴風雪」(bombogenesis)[1],是指一種溫帶氣旋急劇增強的現象,在增強的過程當中會帶來不亞於熱帶氣旋的破壞力[2]。這個氣象名詞在1980年由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教授弗雷德里克·桑德斯(Frederick Sanders)所提出,之後氣象界開始針對此種現象進行研究與分析[3]。
定義
[編輯]由於熱帶氣旋的快速發展是正常的,並非所謂的炸彈低壓。炸彈低壓的定義是針對溫帶氣旋在24小時之內中心氣壓下降24百帕以上的溫帶氣旋[註 1]。
形成原因
[編輯]考慮到科里奧利力會隨着緯度升高而逐漸增加,即使為相同的壓力梯度,溫帶氣旋的中心風速也相對較弱。每時間下降的壓力(sin φ / sin 60°)可以透過緯度的乘法校正定義(φ=緯度)[4]。例如在秋田市(北緯約40度)以上的天空中,當24百帕×sin(40°)/ sin(60°)= 17.8百帕左右的空氣壓力維持24小時,就會被稱為是炸彈低壓[5]。
影響時間
[編輯]在日本,冬季常受到極地低壓的影響,在每年的2月至3月轉變為溫帶氣旋侵襲,而「炸彈低壓」的影響時間則是落在每年的4月至5月,從日本海北部至日本北部都是「炸彈低壓」的影響區,並以日本東北地方三陸為最常受「炸彈低壓」的侵襲[6]。而在北美地區則是以復活節前後為最常受「炸彈低壓」的影響時間[7]。
預報因素
[編輯]「炸彈低壓」的用法當中並不會在日本氣象廳的天氣預報中出現[8],而日本氣象廳改以使用「急遽增強的溫帶氣旋」來描述「炸彈低壓」[9]。在民間的天氣報導當中也會使用不同的用法,例如讀賣新聞使用「猛烈低氣壓」[10]以代替「炸彈低壓」的使用。
衍生現象
[編輯]由於炸彈低壓的發展速度過快,常常伴隨暴風、風暴潮等劇烈天氣災害[11]。 在北美洲,炸彈低壓可能與極地渦旋、北極氣團交互影響下,使風暴增強,[12]例如2018年北美暴風雪。 除此之外,還有可能引發地震的P波與S波[13]。
參考資料
[編輯]- 註腳
- ^ 主要以12及24小時為評測基準。
- 參照
- ^ 林孝儒. 什麼是「炸彈氣旋」?《蘋果》1分鐘帶你搞懂. 蘋果日報. 2018-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6).
- ^ Bomb cyclones ravage northwestern Atlanti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ack Williams、USATODAY、2005年5月20日
- ^ Sanders, F. and Gyakum, J. R. Synoptic-Dynamic Climatology of the "Bomb".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980, 108 (10): 1589–1606. doi:10.1175/1520-0493(1980)108<1589:SDCOT>2.0.CO;2.
- ^ Baker, Laura. Sting Jets in Extratropical Cyclones (學位論文). University of Reading. 2011.
- ^ The Bomb. blog.ametsoc.org. 2010年10月27日 [21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4月19日).
- ^ 日本近海の爆弾低気圧活動と大規模循環場との相互作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吉池聡樹、川村隆一、第6回「異常気象と長期変動」研究集會講演要旨、富山大學気象學・気候力學分野(川村研究室)
- ^ 中村尚、三瓶岳昭、「寒候期における極東域の低気圧活動の特徴(2004年度秋季大會シンポジウム「極東域の溫帯低気圧」の報告)」 天気 52(10), 760-76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5-10-31
- ^ 予報用語について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気象庁
- ^ 気圧配置 気圧・高気圧・低気圧に関する用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気象庁
- ^ 爆弾低気圧は“禁止語”ですか。. 読売新聞. [2013-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1).
- ^ 猿渡亜由未、渡部靖憲、日本海上の爆弾低気圧に起因する高波の発達機構」土木學會論文集B2(海岸工學) 71(2), I_1537-I_1542, 20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炸彈氣旋與極地渦旋--今年冬季的天氣為什麼這麼可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國家地理 National Geographic 雜誌中文版官網 2018-01-10
- ^ 西田究、高木涼太、「大西洋の爆弾低気圧によって勵起された脈動実體波」PDF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