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貝格戰役 (1807年)
外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科爾貝格圍城戰(德語:Belagerung Kolbergs)發生於1807年拿破崙戰爭中的第四次反法同盟期間。法蘭西第一帝國和法國衛星國的部隊在征服普魯士王國絕大部分的領土後,開始圍攻科爾貝格城,該地為這波美拉尼亞省僅存由普魯士人控制的堡壘。圍攻最終因反法同盟在弗里德蘭戰役中潰敗後簽訂條約,以無結果告終。
普魯士王國在1806年10月的耶拿-奧爾施泰特戰役中失利後,全國軍隊陷入潰敗狀態,法軍快速向北進軍波美拉尼亞,該省最堅固的斯德丁要塞在無抵抗的情況下投降,並使該省被法軍近乎佔領,僅剩科爾貝格仍繼續抵抗。
由圖利埃指揮的部隊主要由意大利王國軍組成,於3月中旬開始抵達科爾貝格。法軍圍城總指揮為路易·亨利·盧瓦宗(英語:Louis Henri Loison)將軍;普軍要塞駐軍指揮則由格奈森瑙擔任。4月初,法軍部隊指揮權曾短暫交給莫蒂埃元帥,他在施特拉爾松德之圍期間曾率領部隊前往科爾貝格,但在施特拉爾松德出現變故後奉命返回。
由於守軍放水淹沒了科爾貝格的西部,交戰集中在要塞的東部前場。英國和瑞典戰艦從鄰近的波羅的海協助防禦。6月下旬,拿破崙下令增加圍城部隊以貢獻該要塞。攻城部隊隨後集中攻佔了北方的港口。7月2日,當俄羅斯帝國在弗里德蘭戰役中戰敗後,該地的軍事行動結束。在二十多座普魯士要塞中,科爾貝格是少數在戰爭前仍未被法軍佔領的要塞之一。這場戰鬥後來被普魯士王國神化,並成為納粹宣傳機器的一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座城市因紀念德意志民族對法國入侵軍的抵抗而聞名,而在1945年成為波蘭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後,它開始成為波蘭軍隊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