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欽托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法國克萊蒙費朗市內的維欽托利騎馬銅像,弗雷德里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

維欽托利拉丁語Vercingetorix,約前82年-前46年),又譯韋辛格托里克斯,是高盧阿維爾尼人的部落首領,曾領導高盧人羅馬統治的最後反抗。

維欽托利是阿維爾尼首領之子,在高盧戰爭末期,他領導高盧人民試圖將入侵的凱撒及其軍隊趕出高盧,並曾擊敗過尤利烏斯·凱撒。在前52年的阿萊西亞之戰中敗北,隨後被押送羅馬關押,並在前46年凱撒慶祝勝利儀式期間處決。

他被遺忘直至19世紀時期,他作為高盧世界代表的形象在拿破崙三世時期得到了廣泛強調;然後,作為法德對抗的一部分,他在當時史學的重要部分體現了法國最高級別的神話和民族人物。1870年至1950年間,一代又一代學童所了解的法國歷史使他成為國家的第一任領導人。

生平

[編輯]

一手來源

[編輯]

關於維欽托利生活的歷史文獻很少,需要批評和解釋,特別是根據考古學。除了凱撒的同時期敘事之外,它們主要歸功於在事件發生後很長時間寫作的作家,包括斯特拉波[1]普魯塔克[2]弗羅魯斯總結蒂托·李維[3]卡西烏斯·狄奧[4]。因此,維欽托利最為人所知的是尤利烏斯·凱撒(Julius Caesar)在其戰役中為羅馬元老院撰寫的關於高盧戰爭的評論,並在阿萊西亞最終戰勝高盧人後匯編。與維欽托利相關的所有要素都包含在《評論》的第七卷中。

然而,在過去四十年中,高盧羅馬法國考古學的重大進步為更好地理解人物及其背景提供了大量元素。

起源

[編輯]

出生

[編輯]

根據斯特拉波的說法,維欽托利可能出生在奧弗涅,靠近日爾戈維亞。人們還可以想到斯特拉波提到的內莫索斯鎮[5],它有時被推測為今天的克萊蒙費朗,但最近的考古發掘似乎揭示了奧弗涅的首都不是在克萊蒙費朗,而是在科朗。它們揭示了利馬涅地區的特殊城市化及其多中心發展;在尤利烏斯·凱撒的時代,似乎有三個設防的城市共存:日爾戈維亞、貢多勒和科朗。然而,可能會有新的發現。

他的出生日期也不得而知,除非從凱撒的文本中推斷出,該文本提到了公元前52年的維欽托利是一名成年人。[註 1]在羅馬法中,30歲以下的人可以推斷出他出生於公元前80年左右[6]:278,按照慣例也保留了公元前82年出生的可能性。

維欽托利是阿維爾尼貴族塞爾蒂洛斯的兒子[7],阿維爾尼是最強大的高盧民族之一,在公元前2世紀末反對羅馬。據報道,他的父親因試圖為自己的利益恢復王權而被阿維爾尼貴族處死(Principatum Galliae Totius)[7]。王權制度在公元前120年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貴族制度。公元前,羅馬強加了征服者的條件,並俘虜了奧朗日附近最後一位戰敗的國王比圖伊托斯。這種對君主制的拒絕無疑與對譴責與羅馬簽訂的條約的恐懼一樣重要,羅馬是60年來人民和平與利益的源泉。

名字

[編輯]

普魯塔克在《傑出人物的平行生活》中的《凱撒傳》將他的名字改為「Ουεργεντοριξ」(Ouerguén'torix);斯特拉波以Ὀυερκιγγέτοριξ(Ouerkiggétorix)的形式提到了他。但凱撒本人和許多硬幣都提到了確切的名字:VERCINGETORIXS。對羅馬歷史學家弗羅魯斯來說,他的名字「似乎是為了製造恐怖」。[8]

在19世紀高盧人和維欽托利被「重新發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有學者質疑「維欽托利(Vercingétorix)」是否是一個人的名字,或者在阿爾維尼[註 2]語言中是否意味着「酋長」。因此,儒勒·米什萊在他的《法國歷史》中稱之為「le」維欽托利[9]。在高盧歷史上,會有幾位這樣命名的國王,這可以解釋帶有該銘文的高盧硬幣的相對豐富性和分佈。然而問題在於,「維欽托利」甚至在被授予國王頭銜之前就已經有了這個名字。

法國國家圖書館博物館收藏的金斯塔特上的維欽托利頭像

根據凱爾特語言學家皮埃爾·伊夫·朗貝爾(Pierre-Yves Lambert)[10]的說法,拉丁字母「x」對應於希臘字母Χ,因此發音為柔和的西班牙語jota,因此發音為東希臘χ(希臘字母表肯定是由東希臘的福西亞到達高盧的),也就是說,用音符[x]表示的低沉、輕快的摩擦輔音

Ουερκιγγέτοριχς(用拉丁語寫成Vercingetorixs,發音為ouérkinguétorikhs,或更可能是ouérkinguétori/x/s)的含義是:「步兵的偉大國王」[10]。Veros在前綴中縮寫為ver,意思是「大」;Rixs的意思是「國王」。Cingetos既指「步行者」又指「戰士」,因此指「步兵」(步兵一詞可能是通用的),即「戰士之王」[11],因此指「將軍」。

與Critognatos和Bratronos(高盧銘文)一起,他的名字的含義與他所知的身份之間的一致性是主要論點,即高盧人在身份變化時,或至少在成年時,會取一個「男性名字」,而不是「出生名字」——可能只是冰島式的父名(例如,Nantonicnos代表「Nantonos之子」)。根據這一假設,維欽托利出生名應該是Celtillicnos(「Celtillos之子」),在領導反羅馬起義並獲得該名稱之前,他可能有一個名字。

羅馬人的盟友

[編輯]

根據塞爾什·勒維永的說法,維欽托利可能和當時的許多高盧貴族一樣,在拿起武器反對凱撒之前與凱撒打過交道;他能夠向他發送關於高盧局勢的報告;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凱撒形容維欽托利是一種狡猾的性格;對於梵尚·吉沙爾來說,維欽托利是一個飽受折磨的高盧人,一個最終反抗的凱撒麾下軍官。克里斯蒂安·古迪諾在評論一個傳統時說,維欽托利希望得到凱撒的寬恕,「因為他們是朋友」,他解釋說,維欽托利一定是羅馬人的盟友領袖,因為凱撒有很多盟友;而他選擇背叛,因此被處決了。[12]

高盧戰爭

[編輯]

公元前1世紀的高盧

[編輯]
紅色代表愛杜依人的區域,暗紅色代表愛杜依人的盟友,灰色代表愛杜依人的敵對勢力——阿維爾尼人和賽夸尼人

在公元前61年索洛尼翁戰役中,阿洛布羅基人戰敗,納博訥最終被征服。而阿基坦、比利時高盧和凱爾特高盧,被一些羅馬作家稱為「長毛高盧」,與其他高盧民族完全格格不入-仍然是獨立於羅馬的領土。凱撒當時是山南高盧和山北高盧(納博訥)的總督。「高盧地區分為三個部分,」他寫道:阿基坦、凱爾特和比利時。

羅馬人在公元前125-122年跨越阿爾卑斯山征服法國南部,許多貿易條約概述了高盧與羅馬的重要聯繫。高盧由60多個民族組成,其中一些非常著名,如阿維爾尼人、愛杜依人塞夸尼人雷米人。總的來說,這些領土人口稠密,約有1000萬居民。[13]

自公元前2世紀中期以來,特別是在羅馬征服南法之後,愛杜依人宣誓效忠羅馬,並與羅馬建立了非常牢固的商業、政治和軍事聯繫。傳統上,統治中央山丘的強大部族阿維爾尼人反對羅馬,零星衝突一直持續到公元前121年阿維爾尼人戰敗。[14]:169-171

高盧戰爭

[編輯]

公元前58年,維欽托利是一個30歲以下的年輕人(拉丁語中的成年人),貴族出身,處於戰鬥年齡,當時凱撒以遷移海爾維第人到桑通日為藉口,在阿里奧維斯圖斯日耳曼人日益增長的壓力下,率領他的羅馬軍團和高盧盟軍特遣隊入侵高盧,以幫助羅馬的傳統臣民愛杜依人,後者當時受到日耳曼人的威脅[15]。他想讓高盧人民服從羅馬的權威,為他的榮耀服務,並沒收他們傳奇般的財富。

維欽托利隨後接受了兵器訓練,像許多貴族的兒子一樣,可能在這個時間段加入凱撒的軍事隨行人員,成為其中一名contubernales(「帳篷同伴」)。他可能是由阿維爾尼人自由地送到凱撒身邊並率領一支高盧騎兵中隊,而不是像卡西烏斯·迪奧在描述他們的友誼時所提議的,維欽托利作為人質(羅馬通常的做法是確保被要求作為人質的國家的忠誠或中立)。兩位著名歷史學家揚·勒·博埃克[16]和保羅·馬丁[17]認可了維欽托利身為尤利烏斯·凱撒前騎兵軍官的論述。凱撒訓練他學習羅馬戰爭策略[註 3],以換取他對國家和「長毛高盧」實踐的合作和知識。他將是根據公元前120年簽訂的協議徵用的阿維爾尼騎士團的指揮官。

凱撒高盧戰爭的行進方向

高盧戰爭開始並持續了六年多,凱撒成功地帶領羅馬軍團越過萊茵河進入布列塔尼(現在的英國)。它包括每年針對不服從部落的諸多戰役。

公元前58年,凱撒決定進行干預,以防止阿里奧維斯圖斯的日耳曼人威脅高盧的和平,在阿爾薩斯米盧斯附近擊敗了他,並在萊茵河上的高盧人和日耳曼人之間建立了幾個世紀的邊界。沒有羅馬人的支持,他們再也不能過河在高盧地區定居。[14]:171

公元前57年,凱撒率領軍隊快速朝着東北方向移動,並決定與在埃納河畔集結了大量士兵的貝爾蓋人(比利時人)作戰。他把自己關在自己的營地里,等待着看到不團結產生效果,然後他面對博多格納托斯的內爾維人,然後是貝洛瓦克人英語Bellovaci接連取勝。印象深刻的是,阿摩里卡依次屈服。高盧被征服,戰爭結束,羅馬用十天的狂歡來慶祝英雄。[14]:172

然而,凱撒仍然留在高盧,從公元前56年開始必須面對不斷興起的抵抗,特別是對稅收的抵抗,以及強大的莫爾比昂維納特人及其在阿摩里卡和海峽對岸的盟友布列塔尼人的叛亂。對維納特人的懲罰是無情的,精英被壓制,人民被奴役。

在公元前54-53年的冬季,默茲河埃布龍人的一次新的叛亂成功地消滅了一個軍團,迫使凱撒動員了大約十個軍團,他毫不猶豫地幾乎消滅了這個部族。零星的叛亂,如卡努特人或塞農人的叛亂,在53年春天爆發。卡努特人在奧爾良屠殺了羅馬商人,塞農人首領阿科(Acco)受到酷刑,凱撒的副官拉比埃努斯(Labienus)擊敗了特雷維里人[18]:275

公元前53年冬天,凱撒抵達山內高盧(意大利北部),這是他的軍事指揮部之一。高盧人知道羅馬發生政治危機,正在嘗試新的起義。維欽托利現在是他的對手[18]:65

公元前52年高盧起義首領維欽托利

[編輯]

奪取權力

[編輯]

維欽托利想利用羅馬在公元前53年帕提亞人粉碎克拉蘇軍團導致羅馬經歷的非常困難的局面,第一次三巨頭同盟的結束,以及在厭倦了這些年戰爭的高盧人中醞釀的不滿情緒,維欽托利摒棄了與羅馬的聯盟,再次要求獨立,這對他的父親來說是致命的:

對失去獨立的怨恨和對羅馬統治的厭倦使高盧迅速發展,而且每天都變得更加強烈,因為這種統治每天都變得更加壓迫。[19]

在公元前53-52年的冬天,羅馬商人在奧爾良被卡爾努特人屠殺。在這一事件後,維欽托利在阿維爾尼人中掌權,並成為反羅馬派的領導人,特別是由於他的演講藝術在高盧人和他接觸過的羅馬人中都很受歡迎。在公元前53年末和公元前52年初,幾個與羅馬人結盟的傳統高盧軍隊開始叛逃,並在維欽托利的旗幟下集結[6]:288

對維欽托利騎士加冕和阿萊西亞圍攻戰的時代錯置(中世紀)描繪

根據凱撒的說法,奧爾良屠殺之前高盧人舉行了「在卡爾努特樹林中」的秘密會議。在會議上,高盧整體起義的計劃似乎已經制定。然而,凱撒沒有指出出席這次會議的任何高盧人的名字。根據古蒂諾的說法,「這些語句必須非常謹慎地閱讀」,凱撒的敘述形成一個類似於撒路斯提烏斯描述的喀提林陰謀的經典橋段。無論如何,奧爾良大屠殺直接讓維欽托利出現在凱撒的記敘中[20]。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維欽托利聲稱擁有強大的政治地位,可能與他父親的立場相似。根據凱撒的說法,他召集了諸多武裝追隨者[20]

效仿的例子是:塞爾蒂洛斯的兒子維欽托利,阿維爾尼人,一個年輕人,他是該國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他的父親擁有高盧帝國,因為渴望成為皇室成員而被他的同胞殺害,他召集了他的追隨者,毫不費力地煽動他們。

但維欽托利與阿維爾尼貴族寡頭發生了衝突,他的叔叔戈班尼提奧為首,他可能負責處決維欽托利的父親,並將他趕出城市。叔叔和侄子之間的這種對立並非偶然:對塞爾日·勒維永來說,這是由高盧的親屬關係體系決定的,其中「親屬關係最好涉及母親一方,即親屬關係體系中最複雜的部分,但也產生了最靈活和最有效的交換公式」[21]。因此,戈班尼提奧反對維欽托利有政治原因,但也可以通過親屬關係系統的人類學來解釋。

維欽托利被驅逐出日爾戈維亞,在農村集結軍隊,幾天後返回,動員人民,成為真正的最高指揮官:他加冕為國王,並向高盧的主要部族派遣使者。根據羅賓·西格爾的說法[22],凱撒在這篇關於奪取權力的敘述中使用的詞彙對他的羅馬讀者來說非常有內涵和意義:他選擇的詞語非常熟悉,但也吸引了這些讀者的預期反應:維欽托利被描繪成一個擁有巨大權力的人,但描述他的鄉村支持者的短語使用了在羅馬參議員眼中可能會使他名譽掃地的術語:凱撒的術語實際上是在同一時期用來描述喀提林或克洛狄烏斯支持者的術語:因此,凱撒否認維欽托利的任何政治合法性,並將他描繪成一個危險的人。

維欽托利的策略

[編輯]

在整個前53年,維欽托利展示了真正的軍事和政治天賦,並為最有才華的羅馬戰略家之一提供了關注。他的行動有兩種形式:他利用焦土政策,以騷擾戰爭的形式組織抵抗(高盧地形非常適合這場戰爭),因為他意識到羅馬軍隊非常依賴後勤補給,[23] 他努力聯合儘可能多的高盧部落對抗尤利烏斯·凱撒。

公元前52年1月,他在高盧各部族中設立了多個聯絡點,試圖團結他們,並毫不猶豫地通過交換人質來保證聯盟。他試圖將自己介入羅馬人的盟友愛杜依人(位於現在的索恩-盧瓦爾省),或者至少使他們中立。他派遣他的一個盟友卡杜爾卡·盧克特里奧斯(Cadurchus Lucterios)前往南部的納博訥,並在那裏成功地找到魯特尼人及其盟友。因此,納博訥地區受到直接威脅。維欽托利自己成功地為自己的事業爭取到了愛杜依聯盟常駐成員比圖里吉人。他很快促成了高盧中部和西部人民反對總督的聯盟。[6]:291

凱撒意識到高盧起義迫在眉睫的危險,中斷了他在西阿爾卑斯山的逗留,並於1月底趕赴納博訥,以恢復信心。在一次大膽的戰術行動中,他穿越了積雪覆蓋的塞文山脈,威脅着阿維爾尼國家,並從那裏迅速到達了更北的阿格丁庫姆(桑斯)。2月,他在那裏找到六個軍團,他們在冬季駐紮,以對抗蔓延到高盧中部的叛亂。另外四個軍團仍然分佈在特雷維里和日耳曼人邊境。

前52年春季的戰役

[編輯]

維欽托利實施了他的戰略:避免與軍團的直接對抗,通過製造「連續的固定膿腫」並通過焦土政策消除其以居民為食的所有能力,通過追逐耗死羅馬軍隊[24]:322

維欽托利看到凱撒集中力量,他重新開始進攻,面對與羅馬結盟的波伊人,尤其是愛杜依聯盟的成員,考驗了他的力量,挑戰唯一反抗他的高盧部族。他把陣勢放在戈爾戈比納(桑塞爾附近)的城堡前面。但尤利烏斯·凱撒的戰略天賦和智慧使他能夠受益於波伊人、雷米人蘭斯地區)以及最重要的愛杜依人的後勤援助,與所有長期不願加入阿維爾尼軍隊和高盧聯盟的人達成協議。

因此,凱撒在穿過被蹂躪的布里(Brie)後,成功地佔領了凱納布姆(奧爾良)市,他搶劫並焚燒城池,然後穿過了索洛涅(Sologne),並圍攻未被燒毀的阿瓦里庫姆(布爾日)。人們想知道高盧人保護這座城市的原因,因為在此之前不久,有20多座比圖里吉城市被燒毀。凱撒說,維欽托利被想要保護這座城市的比圖里吉貴族捨棄了。克里斯蒂安·古迪諾在總結史學辯論時,傾向於維欽托利的一種蓄意策略,他希望「定置」軍團:將他們暴露在高盧人的消耗戰中,在一個被認為堅不可摧的地方進行長時間圍攻,以便在他們充分削弱時更好地摧毀他們。

由於凱撒出色的圍攻技巧,這一策略失敗了,儘管氣候不適宜,但他毫不猶豫地創建了一個由他的軍團根深蒂固的營地,並在數周后成功地攻破戈爾戈比納。成千上萬的守衛者被消滅[6]:297

愛杜依聯盟的終結(前52年4月-5月)

[編輯]

維欽托利要求不同的部族為他提供士兵……類似的措施使他能夠彌補阿瓦里庫姆的損失。尼蒂奧布羅格斯(阿讓附近)國王特烏托馬托斯(Teutomatos)的父親從參議院獲得朋友的頭銜,他帶着一支強大的騎兵和僱傭兵隊伍來到阿基坦加入他的行列。[25]

雖然阿瓦里庫姆的陷落無疑是維欽托利的挫折,但他的部分戰略即將成功:軍團逐步陷入困境,尤其是羅馬的盟友開始改變立場。對凱撒更具威脅性的是,愛杜依人似乎即將加入高盧聯盟。事實上,科托斯(Cotos)領導的親羅馬派失去了權力,取而代之的是康維克托利塔維斯(Convictolitavis),這是一個強大的家族,就像公元前55年凱撒處死的前愛杜依領袖杜姆諾里克斯(Dumnorix)一樣。在幾周內,猶豫不決的愛杜依人轉向支持維欽托利。

與此同時,其他的聯盟部族,如帕里西人和塞農人起義,迫使凱撒派遣拉比埃努斯和兩個軍團恢復秩序。[6]:299

日爾戈維亞的勝利,前52年6月

[編輯]
日爾戈維亞城堡的城牆

然後,維欽托利沿着阿列河右岸北上;凱撒在左岸追趕他。

維欽托利貫徹他的戰術,將自己佈陣在日爾戈維亞,靠近現在的克萊蒙費朗。凱撒在他的評論中聲稱,他實現了「擊退高盧人的狂妄,恢復本方人的勇氣」的目標,同時將他的損失限制在700名軍團士兵,而其他作者則報告了凱撒令人不安的挫折:普魯塔克說,「一切都很好,直到愛杜依人出現在戰場。他們加入叛軍,導致凱撒的軍隊中出現深深的沮喪。因此,他選擇拔營。」[6]:304

凱撒向西北方行進與拉比埃努斯的軍隊會合,鎮壓塞農人的叛亂。與此同時,叛亂正在蔓延。維欽托利成功地恢復了他作為阿維爾尼首領的頭銜,並團結了愛杜依人支持他的事業。他試圖將他們派遣至羅馬省份,以完成破壞凱撒後方穩定的任務,但他未能成功。

維欽托利在比布拉克特[26]成為高盧聯盟的戰爭首領。大部分高盧民族在其歷史上第一次統一。他可能想最終擊敗凱撒,並相信他的優勢,儘管他可能有一半軍隊尚未到達(他們將組成阿萊西亞之戰的後備軍)。

阿萊西亞的投降,前52年9月

[編輯]

尤利烏斯·凱撒重新集結了他的軍隊,組建了12個新的軍團,超過50,000人,但他失去了所有的高盧輔助部隊。他試圖奪回羅馬省份,然後是意大利北部。維欽托利不想讓他逃脫,因此派遣他的騎兵在距離阿萊西亞幾公里的地方與凱撒的日耳曼騎兵作戰:這場戰鬥對日耳曼騎兵有利。[6]:306

維欽托利將高盧軍隊(根據凱撒的說法是有80,000名戰士)聚集在曼杜比人的奧皮杜姆阿萊西亞。他要求所有高盧人提供增援。這支大規模救援部隊,根據凱撒[註 4]的說法,它將達到250,000多名騎兵和步兵。

《19世紀民族主義史學》當中反應維欽托利向凱撒放下武器投降的畫面,收藏於勒皮的克羅扎蒂耶博物館

與此同時,凱撒將他的十個軍團部署在周圍的營地,並在堡壘周圍建造了一座巨大的雙層防禦工事,以防止高盧人外逃和補給,並保護自己免受外部高盧軍隊的攻擊。[6]:312

維欽托利在大約40天的圍困後被擊敗,他的部隊因飢餓而陷入絕境。高盧增援部隊最終抵達,發動了一系列由萊摩維斯人或愛杜依人首領領導的襲擊:羅馬人接近投降的狀態,但圍困沒有被打破,公元前52年9月25日或者9月26日晚上發生了月食,這場月食除了阻礙軍事行動外,還使維欽托利的部隊士氣低落,月食被高盧人視為不祥事件,這是阿蘭·戴伯和大衛·羅梅夫在《阿萊西亞圍攻的最後日子》一書中的論述。[27]

在高盧領導人派遣談判代表處理投降問題後,凱撒作出回應,要求在其軍隊撤出的第二天,即公元前52年9月27日,交出武器和領導人。根據幾位作者[28]的說法,維欽托利被交給了他(Vercingetorix deditur,arma proiciuntur,「一個人獻出維欽托利(或「維欽托利自我獻出」)[29]根據神話,他在奉獻行為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以換取阿萊西亞倖存者的生命。高盧人被解除武裝,離開城堡,然後被俘虜[6]:327。根據普魯塔克的說法[30],阿維爾尼首領在儀式上繞着舞台旋轉,勝利者站在他的貴人凳(sella curulis)上,然後踏上地面,一言不發地將武器(劍、投槍和頭盔)和裝飾品(圓牌、飾環)扔到腳下。根據迪奧·卡西烏斯(Dion Cassius)的說法[31],高盧首領跪在凱撒的膝蓋上,向他祈禱,向他伸出雙手。根據弗洛魯斯的說法,維欽托利跪下伸出雙手說:「看,」他說,「你(凱撒)贏了,你,最勇敢的人,一個勇敢的人!(可能是虛構的引用)[32]。因此,這一場景被呈現為一種獻祭儀式,凱爾特人和日耳曼人都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33]

亨利·馬丁(Henri Martin)領導的19世紀法國民族主義史學依賴於普魯塔克的美化版本,將這一經典的投降儀式視為一位英勇的年輕高盧首領對悲慘命運的犧牲,同時抹去了勝利者凱撒的形象,他怨恨無情:高盧首領騎着白馬離開阿萊西亞,穿過羅馬防線,和排成一排的部隊進入羅馬營地。站在凱撒面前,他輕蔑地(最後的挑戰)將武器扔到勝利者的腳下,成為埃皮納勒的形象。[34]

克里斯蒂安·古迪諾強烈反對這種情況,他認為這種情況不切實際。將阿萊西亞投降的故事與公元前57年阿杜亞都契人英語Atuatuci投降的故事進行比較。他假設維欽托利在凱撒提到的外交交涉後被解除武裝。當維欽托利離開奧皮杜姆時,他的軍隊將武器扔到城牆上,以便尤利烏斯·凱撒能夠親眼看到他們解除武裝的現實。讓-路易·布呂諾認為,他可能不是單獨到達的,而是被百夫長用鎖鏈鎖住的。[35]:301

這一失敗既源於敵人的後勤優勢,也源於民眾與不習慣共同戰鬥的各高盧領導人之間缺乏理解,以及動員救援部隊的拖延。

高盧聯盟的剩餘部分首先由援軍首領盧克特里烏斯(Lucterios)領導抵抗,直到公元前51年烏克塞洛杜努姆(Uxellodunum)陷落。在那裏,這座城市經歷了可怕的懲罰:那些拿起武器對抗羅馬的人的手被截斷(可能是左手,戴着盾牌,在軍事行動中服役,但很少用在工作中,當然也不是雙手全部截斷,希爾提烏斯記錄中的manus一詞是單數)。

維欽托利之死

[編輯]

尤利烏斯·凱撒展示了維欽托利作為戰利品,象徵着他在高盧的長期軍事行動,以期他在羅馬取得勝利,這種向人群展示埃米利烏斯·保盧斯將軍的傑出俘虜的方式[35]:309。他被關押在馬梅爾定監獄,直到凱撒在前46年8月到9月舉行凱旋式[30][31]然而,我們必須謹慎看待這一版本,羅馬沒有虐待戰敗領導人的習慣,事實上,重要的是讓他們富有健康,這樣羅馬軍隊的勝利只會更加偉大。[36]

在羅馬凱旋式的遊行中,被著名將軍擊敗的首領跟隨參議院議員遊行,通常在儀式結束時處決他們。因此,維欽托利這一場合展出,被鎖在凱撒的戰車後面[37]。由於沒有一位與凱撒同時代的歷史學家提到過阿維爾尼人的處決,人們可能從古代就懷疑他是否真的被處死,並認為維欽托利和他的前任阿維爾納國王比圖伊圖斯一樣,享有自由制度。他最後幾年住在別墅里,而不是地牢裏,最終在參議院的壓力下被處決,違背了尤利烏斯·凱撒的意願。事實上,重要的是要記住這兩個相互欽佩的人所表現出的文化和遠見,因此他們可能是朋友[36]。讓-路易·布呂諾認為,政治必要性優先於所有其他考慮:凱撒會讓維欽托利的獄卒在監獄裏勒死他,可能是在凱旋式後的幾個小時內,從而使他的象徵性敵人成為贖罪的受害者(這將是一個慷慨的姿態,避免了他遭受的許多殘酷折磨)。通過這次謹慎的死亡,他將抹去阿維爾尼首領的英雄命運[35]:311。以前在教科書中教授的經典版本採用了在深坑中緩慢痛苦或飢餓死亡的理論,他的屍體隨後在被扔進台伯河之前公開暴露在哀傷階梯上[38]

羅馬圖里亞努姆(馬梅爾定監獄)展出的(現代)石桌列出了被監禁和處決的囚犯名單。維欽托利標註為decapitato(「斬首」)。

維欽托利的形象

[編輯]

由於從未發現代表維欽托利的古代雕塑,19世紀的畫家、插圖畫家和雕塑家,如巴托爾迪,不得不展開想像進行創作。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受到了尤利烏斯·凱撒[註 5]和古代作家[註 6]文學描述的啟發,將高盧人描繪成高大、毛茸茸、留着鬍子,但出土的高盧硬幣則描繪他們面部相當清爽(無須)、短髮和捲髮。

唯一已知的可能代表維欽托利生前的物品是硬幣。自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讓-巴普蒂斯特·科爾貝爾·德·博略(Jean-Baptiste Colbert de Beaulieu)挖掘的古幣徹底改變了高盧貨幣學,已經有25枚斯塔特(金幣)以維欽托利的名義出現,以及兩枚銅幣。這些硬幣很有趣,因為它們上面是一幅名為維欽托利的突出肖像,面部無須,頭髮短而捲曲[39],與傳統教學圖像中的大鬍子頭盔戰士相反。

維欽托利頭像斯塔特,收藏於里昂美術館錢幣部

因此,我們是否必須能得出結論,這些錢幣上出現的輪廓-沒有任何特殊性-代表了維欽托利?一些學者的回答是否定的,他們傾向於希臘化的形象[註 7],一個可能是太陽神阿波羅[40]。布里吉特·菲舍爾(Brigitte Fischer)追隨讓·巴蒂斯特·科爾貝爾·德·博略的腳步,認為這些硬幣上面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形象,模仿了馬其頓腓力二世的形象[6]:232。另一方面,讓-路易·布呂諾認為,這些斯塔特確實是維欽托利的唯一形象代表:據他說,如果腓力二世斯塔特上的阿波羅形象被公元前3世紀的高盧貨幣雕刻師用作模型。但在公元前1世紀的情況不再如此。事實上,在維欽托利的斯塔特上,銘文出現在肖像下方-與腓力二世的斯塔特不同-表明這確實是高盧首領的肖像。[35]:132-133

羅馬出土的前48年的第納爾,正面有一個可能是維欽托利或者代表被征服的高盧民族的形象,反面有勝利女神維多利亞

自相矛盾的是,維欽托利的真實面目可能並未出現在高盧硬幣上,而是出現在公元前48年鑄造的羅馬第納爾上。由L.霍斯蒂略斯·薩塞爾納發行 [41]。它展示了一幅高盧首領的肖像[註 8],他疲憊不堪,瘦弱的臉,長發,留着鬍鬚和山羊鬍,頭後戴着一個帶棘刺的高盧盾牌。另一面顯示了一個御夫駕駛着一個雙輪戰車,上面是一個裸體的高盧戰士,揮舞着長矛,手持盾牌。注意到這枚硬幣是尤利烏斯·凱撒的一位親戚在維欽托利被囚禁在羅馬時鑄造的,一些錢幣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維欽托利本人的肖像。[42]事實上,在這種貨幣誕生時,維欽托利是羅馬最著名的高盧人,很可能成為雕刻師的典範。其他人認為,這幅肖像描繪了一個比當時(約32歲)的維欽托利年長的人物,並認為這是寓意「羅馬戰勝了高盧人」。[43]

羅馬人自豪地在他們的硬幣上展示了戰敗民族的戰利品(戴着鐐銬的戰士)或他們著名的象徵(武器、凱爾特戰爭小號),[44]但貨幣上面出現敵人首領實屬少見。霍斯蒂略斯·薩塞爾納的設計可以解釋為希望呈現一個非凡的人物,高盧人的統一者維欽托利。他瘦弱的肖像要麼反映了他四年的艱苦囚禁,要麼反映了他願意展現出一個有聲望的敵人虛弱和絕望的一面。

考古學家讓-路易斯·布呂諾提醒我們,在任何情況下,維欽托利的肖像都不符合高盧人的傳統造型,他們帶着斗篷,赤裸軀幹,頭髮濃密(蓬鬆,有時留着髮髻,長着垂下的鬍子)。事實上,阿維爾尼貴族早已放棄了這套服裝,轉而採用馬賽(希臘)或羅馬的時尚,即擁有乾淨無毛的臉龐和短髮,並穿着羅馬長袍。[35]:257

法國歷史中的維欽托利

[編輯]

直到19世紀,法國歷史學家將他們的工作重點放在法蘭克人的起源(例如,所謂的特洛伊王朝起源)和第一批墨洛溫國王上。然而,一些歷史學家試圖闡明高盧人的起源,並從純粹的歷史角度或從政治思想的角度闡釋維欽托利:例如,西皮翁·迪普萊(1569-1661),在1619年出版的《高盧人回憶錄》(第373-388頁)。

1581年,《王子對人民的合法權力和人民對王子的權力條約》的作者(化名)以維欽托利為例,支持其作品的主要論點:「安比奧里克斯,埃布隆或列格昂的國王,承認在高盧王國時期,合法集會的人民對國王的權力不亞於國王對人民。這也出現在維欽托利身上,他在人民議會面前證明了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第120頁)。

1629年,讓·鮑丹在《共和國的六本書》中談到了維欽托利。

19世紀,維欽托利的形象被「重新發現」,高盧人對法國歷史的重要性也凸顯出來。這一重新發現是阿梅代·蒂埃里(Amédée Thierry)的作品,他於1828年出版了《高盧歷史》(Historire des Gaulois depuis les temps des plus récules),其中維欽托利被稱為「高盧獨立」的捍衛者[45]。儘管他密切關注凱撒的文本,但他給出了一個生動而浪漫的版本,使他的作品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第二帝國時期,奧馬勒公爵於1858年在《兩世界評論》[46]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其中他重新考慮了保皇派史學,通過墨洛溫王朝(以克洛維國王為第一位)、加洛林王朝和卡佩王朝介紹了法國,並宣佈維欽托利是「第一個法國人」[47]。亨利·馬丁(Henri Martin)在其《法國人民史》(Historire de France Popularire,1867年至1875年)中以「民族」的方式慶祝了高盧人的藍色眼睛和金色頭髮及其領導人,包括維欽托利。另一位歷史學家雷米·馬萊(Rémi Mallet)寫道:「亨利·馬丁成功地為法國和法國人民提供了真實而富有同情心的祖先[…]。他成功地普及並明確承認了維欽托利的存在。」

反應高盧戰爭的畫作,愛杜依貴族利塔維庫斯背棄羅馬盟約前往日爾戈維亞支持維欽托利,泰奧多爾·夏塞里奧作於1838-1840年,收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拿破崙三世的「幸福」失敗

[編輯]
位於阿利斯聖雷娜的維欽托利雕像,位於阿萊西亞的遺址上

拿破崙三世在他的《尤利烏斯·凱撒傳》(1865-1866年)中寫道,他打算為行使威權辯護,並表明「凱撒主義給人民帶來幸福」[48]:「在紀念維欽托利的同時,我們不允許哀嘆他的失敗。讓我們欽佩這位高盧領導人對國家獨立的真誠熱愛。但我們不要忘記,正是羅馬軍隊的勝利造就了我們的文明:制度、習俗、語言,一切都來自征服。因此,我們更多的是勝利者的子孫,而不是被征服者的子孫。」1865年,拿破崙三世在阿爾及利亞發表演講,告訴阿爾及利亞人,被擊敗後,他們將像高盧人一樣,以新的秩序復興新的文明。與維欽托利一樣,他們的失敗以勝利開始。

然而,在研究尤利烏斯·凱撒的過程中,拿破崙三世對高盧產生了興趣,他認為凱撒是「野蠻人」土地上文明的載體。它有助於重新發現和展示高盧人民的歷史。

1866年,皇帝在勃艮第第戎西北60公里的阿利斯聖雷娜,由埃梅·米萊(Aimé Millet)豎立了一座7米高的維欽托利雕像,這座雕像據稱是由歐仁·斯托菲爾上校在阿萊西亞圍攻戰的地點挖掘的。在由建築師歐仁·維奧萊-勒-杜克設計的基座上,我們可以看到:

統一的高盧

形成一個國家, 由同一精神驅動,

可以挑戰宇宙。[49]

在歐洲民族主義的鼎盛時期,維欽托利的形象將在塑造法國的民族刻板印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就像德國的阿米尼烏斯一樣。[50]

第三共和國的高盧英雄

[編輯]

最重要的是,在第三共和國時期利用維欽托利,堅持其作為抵抗侵略者的英雄角色,並象徵着法國的本質。這一宣傳旨在通過在1870年輸給新統一的普魯士和德國之後激起復仇主義情緒來提升法蘭西愛國主義。高盧愛國者反抗侵略者的形象在教科書中得到了放大,其中包括一篇文章:「高盧被羅馬人征服,儘管我們歷史上第一位英雄高盧·維欽托利進行了英勇的防禦。」[51]這一歷史願景在著名的《兩個孩子的環法自行車賽》書中被G·布魯諾所接受,該書於1877年出版,在接下來的三十年中印刷了700萬份,其中一章讓年輕的阿爾薩斯人與奧弗涅的一名學生對話:

你想擁有哪一個,年輕的高盧人的英雄靈魂,你祖先的捍衛者,還是羅馬征服者雄心勃勃、麻木不仁的靈魂? -哦!朱利安讀到這篇文章後激動地喊道:我毫不猶豫,我寧願忍受維欽托利所遭受的一切,也不願像凱撒那樣殘忍。

直到卡米爾·朱利安(Camille Jullian)於1901年出版了《維欽托利》一書,才最終形成了維欽托利的現代形象。[52]卡米爾·朱利安寫道:「所有國家和所有傾向的歷史學家,那些只蔑視高盧人弱點的人,那些因思想的幻影而忘記人類生活的人,以及那些拒絕尋找英雄的人,他們是以高盧的名義鞭笞法國的德國人,法國人害怕屈服於他們的愛國主義,他們都對維欽托利的犧牲表示尊重。如果他失敗了,那主要是其他人的錯。[…]在他和凱撒之間,我毫不猶豫,他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指揮人們,取悅眾神。但正如詩人所說,當時的神並不喜歡被征服的國家。[53]」正如法蘭西公學院卡米爾·朱利安的繼任者阿爾貝·格雷尼耶(Albert Grenier)所說:「在尋找維欽托利時,朱利安找到了高盧。」從那時起,它不斷被澄清,儘管人們已經看到,關於他的生活的確切細節仍然主要基於對凱撒傑出的政治文本的批判性閱讀。

今天,與促使他晉升為民族英雄的歷史環境相去甚遠,維欽托利的形象仍然是法國民族身份的有力象徵之一,其靈感來自於記憶中僵化的早期史學傳統。毫無疑問,比其他任何東西都更重要的是,關於法國人起源知識的不確定性維持了它所包含的神話部分[54]

人物角色和表現

[編輯]

隨着高盧人和維欽托利從歷史上消失了18個多世紀,直到19世紀才在雕像或繪畫中出現。我們必須等到1865年,才能看到官方的紀念性雕像,分別位於阿利斯聖雷娜(米萊作,1865年)和克萊蒙費朗(弗雷德里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作,1903年)。在20世紀,維欽托利和尤利烏斯·凱撒在德龍省歐特里沃奇特的郵差薛瓦勒之理想宮的三座榮譽雕像中的兩座雕像中獲得了同等的地位。

19世紀創作了許多維欽托利、埃皮納勒圖像和繪畫作品:貝爾旦在1867年沙龍、沙特魯瑟在1877年沙龍,穆利在1886年沙龍、塞戈凡在1911年沙龍。

作為多姆山省的激進人物,埃蒂安·克萊門特爾(Étienne Clémentel)與歌詞作者約瑟夫·亨利·盧威克(Joseph Henri Louwyck)和作曲家約瑟夫·康特盧布(JosephCanteloube)一起為他創作了一部四幕抒情史詩,於1933年6月26日在加尼耶歌劇院(Opéra Garnier)首演。

維欽托利向凱撒投降,亨利-保羅·莫特畫作,1886年

漫畫

[編輯]

勒內·戈西尼(RenéGoscinny)和阿爾伯特·烏德佐(Albert Uderzo)創作的《阿斯泰利克斯歷險記》(Asterix)系列的許多卷都提到了這一點。此外,幾張專輯再現了阿萊西亞戰役後阿維爾尼國王投降的場景。在1959年出版並於1961年作為專輯發行的第一卷《高盧人阿斯泰利克斯》(Asterix le Gaulois)的開場場景中,維欽托利被描繪成不是「往自己腳下」而是向尤利烏斯·凱撒的腳扔武器,這是對萊昂內爾·羅瓦耶(Lionel Royer)繪畫的「圖形模仿」。作為一個「令人反感和顛覆性的新奇」[55],這一「關鍵場景」在1968年出版的第十一卷《阿維爾尼之盾》中幾乎完全相同:羅馬將軍高喊「哇!」然後跳起來,抱着疼痛的四肢,而高盧首領則穿着尊嚴的衣服,面容冷漠,雙臂交叉。荒謬描寫的目標是凱撒,但保留了維欽托利,他的盾牌-防禦武器的象徵,因此高盧抵抗運動的優點-構成了冒險的麥高芬[56]。這種描述並沒有抹去民族神話「在佔領期間最近的抵抗中復興」。

維欽托利在1971年出版的第十七卷《神之領域》中以非常不同的方式出現。專輯中的一個篇章描繪了阿維爾尼國王的順從態度,他跪下,低着頭,以羅馬的方式向勝利者致敬,這與凱撒在他的顧問面前描繪場景的觀點一致。在這種情況下,獨裁者以第三人稱單數談論他,暗喻他在高盧戰記中使用的風格。

小說家皮埃爾·馬爾萊(Pierre Marlet)得出結論,阿斯特里克斯系列「並沒有摧毀維欽托利的神話,但它通過將殘酷的勝利者變成小丑,與傳統的聖徒傳記保持距離。」[56]

直到2019年,該系列的第三十八部作品《維欽托利之女》才被提及。這張專輯出現在該系列60周年之際,是讓-伊夫·費里(Jean-Yves Ferri)和迪迪埃·康拉德(Didier Conrad)二人組的第四張專輯,他們在2013年烏德佐之後接手了該系列,也是第一張在標題中使用維欽托利名稱的專輯。在這張專輯中,阿斯特里克斯村迎來了一個名叫阿德雷娜琳的年輕女孩,她由兩名阿維爾尼戰士護送,被介紹為偉大的高盧首領的女兒,之前在阿萊西亞被擊敗。[57]

雅克·馬丁(Jacques Martin)撰寫和繪製的漫畫系列《阿利克斯》(Alix),其中角色出現了兩次,第一次出現在1956年出版的《金獅身人面像》第二卷中,在專輯開始時目睹了阿萊西亞戰役,最終導致維欽托利投降併入獄;然後,顯示他長着黑色長髮和鬍子,這符合當時藝術對高盧人物的描繪。第二次出現在同名專輯《維欽托利》中,這是1985年發行的第18卷,以維欽托利在龐培和凱撒之間的鬥爭中的角色為中心,講述了他在阿萊西亞戰敗後入獄後可能遭遇命運的虛構事件。這一次,他的外表與他第一次露面大不相同:他剃光了臉,捲曲的紅髮,並短得多;這一變化的原因是,由於考古發現,他與現在已知的高盧貴族的形象更加一致,以及他在阿萊西亞戰役後被監禁在羅馬經過梳洗。

拉魯斯出版的《漫畫法國歷史》的第一張專輯名為《從維欽托利到維京人》,第一部分是高盧戰爭的換位,名為《維欽托利-凱撒》(第一張專輯於1976年10月1日發行)。

Vae Victis!系列第11卷,《凱爾蒂爾-維欽托利》於2001年出版,專門獻給他。本系列的其餘部分描述了高盧戰爭的一些情節,從阿瓦里庫姆圍攻到阿萊西亞圍攻。在本系列中,「維欽托利」一詞被視為一個標題,而不是一個專有名稱,角色被稱為凱爾蒂爾(Celtill)。這個角色也出現在該系列的其他劇集中,可以一窺他在成為阿維爾尼國王之前的生活。

西爾維奧·盧奇薩諾(Silvio Luccisano)、讓·路易斯·羅德里格斯(Jean-Louis Rodriguez)、克里斯托弗·昂薩爾(Christophe Ansar)、讓-瑪麗·米肖(Jean-Marie Michaud)、洛朗·利貝薩爾(Laurent Libessart)、埃里亞梅爾(Eriamel)和盧多維奇·戈博(Ludovic Gobbo)的專輯《阿萊西亞》(Alésia)於2011年9月由阿索爾歷史與漫畫公司(Assor Hist&BD)和阿萊西亞公園博物館聯合出版,主要關注阿萊西亞之戰的細節。

維欽托利作為尤利烏斯·凱撒初期的盟友出現在塔里克和文森特·蓬佩蒂(Vincent Pompetti)於2012年出版的《高盧戰爭》第一卷中。

埃里克·亞當(Éric Adam)、迪迪埃·康瓦爾(Didier Convard)、斯特凡·布爾丹(Stéphane Bourdin)和弗雷德·維尼奧(Fred Vignaux)的專輯《維欽托利》是由格萊納(Glénat)出版的「他們創造了歷史(Ils ont fait l『Historire)」系列中獻給他的。它講述了高盧戰爭的事件。

西爾維奧·盧奇薩諾(Silvio Luccisano)、讓-路易·羅德里格斯(Jean-Louis Rodriguez)和克里斯托弗·昂薩爾(Christophe Ansar)的專輯《日爾戈維亞》(Gergovie)講述了阿瓦里庫姆和日爾戈維亞圍攻戰。

影視作品

[編輯]
  • 1909年:夏爾·帕泰(Charles Pathé)製作的無聲短片《維欽托利》於1909年1月8日在巴黎上映,場景豐富多彩。[58]
  • 1967年:雷·戈森斯(Ray Goossens)執導的法國-比利時動畫電影《高盧人阿斯特里克斯》(Asterix le Gaulois)一開始,維欽托利在尤利烏斯·凱撒腳下短暫露面,就像動畫改編的專輯一樣。迄今為止,維欽托利唯一一次出現在動畫電影就是在《阿斯特里克斯歷險記》系列影片中。
  • 2001年:雅克·多夫曼(Jacques Dorfmann)和克里斯托弗·朗貝爾(Christophe Lambert)主演的法國電影《維欽托利:德魯伊國王傳奇》。
  • 2002年:烏里·埃德爾執導電影《尤利烏斯·凱撒》,德國演員海諾·費爾希飾演維欽托利。
  • 2005年:《羅馬》:在HBO製作的這部美國電視連續劇中,喬瓦尼·卡爾卡尼奧(Giovanni Calcagno)飾演的維欽托利出現在第1季的兩集中:第1集《鷹旗迷蹤》和第10集《非凡卓越》。
  • 2007年:《維欽托利:勇士之王,民族英雄,最後的高盧人…》,由熱羅姆·普里厄拍攝的紀錄片三部曲,藝術DVD出版。
  • 2011年:《阿萊西亞,裸王的夢想》,由吉勒·布斯塔尼和克里斯蒂安·布斯塔尼執導,卡洛·勃蘭特飾演尤利烏斯·凱撒。這部電影是在阿萊西亞遺址的阿萊西亞博物館公園永久展覽的一部分。[59]
  • 2014年:《歷史的秘密-尤利烏斯·凱撒或羅馬的榮耀》,由斯特凡·貝恩介紹的歷史文獻片。
  • 2015年:《最後的高盧人》,塞繆爾·蒂爾曼(Samuel Tilman)的動畫紀錄片,羅曼·奧格勞(Romain Ogerau)給維欽托利配音。
  • 2021年:《羅馬人對陣高盧人,一戰定乾坤》,由托馬斯·里什執導,史蒂芬·傑佐·旺尼耶編劇的紀錄片,製作RMC發現頻道製作。[60]
  • 2023年:《歷史的秘密-維欽托利,高盧第一人》,由斯特凡·貝恩介紹,朱利安·普瓦諾製作,薩繆爾·格勞梅飾演維欽托利。

文學

[編輯]
  • 喬治·波爾多諾夫,《維欽托利:法國歷史的真正開端》,巴黎,皮格馬利翁/G.瓦特勒出版社,2001年,227頁(ISBN 978-2-857-04514-4
  • 羅傑·卡拉蒂尼,《法國歷史上的大騙局 第1卷:從維欽托利到拿破崙》,塞納河畔訥伊,拉豐出版社,2004年,298頁(ISBN 978-2-749-90181-7
  • 讓·馬爾卡萊,《維欽托利》,巴黎,阿歇特出版社,1982年,272頁(ISBN 2-010-08692-9
  • 讓-米歇爾·蒂博,《維欽托利》,巴黎,普隆出版社,1994年,355頁(ISBN 2-259-02723-7
  • 讓·塞維蘭,《維欽托利》,羅伯特·拉豐出版社,1992年(ISBN:9782221038215)
  • 喬治·博爾多諾夫,《維欽托利》,口袋出版社,2000年(ISBN 9782266105897
  • 弗朗索瓦·米熱阿,《他的名字將是維欽托利》,羅伯特·拉豐,2006年(ISBN 9782221103746
  • 卡米耶·朱利安,《維欽托利》,塔蘭迪爾,2012年(ISBN:9782847349771)
  • 丹尼埃爾·波爾特,《維欽托利:讓凱撒顫抖的男人》,橢圓出版社,2013年,(ISBN 9782729876531
  • 讓-路易·布呂諾,《維欽托利》,加利馬爾出版社,2018年,(ISBN 9782070178926

電子遊戲

[編輯]

這三款電子遊戲都是為在個人電腦上玩而設計的即時策略遊戲。在這三場發生在古羅馬時期的遊戲中,維欽托利作為高盧人的領袖和羅馬戰役中的敵人出現,從凱撒的視角追溯了高盧戰爭。

錢幣學

[編輯]

維欽托利出現在2012年由巴黎錢幣博物館發行的10歐元銀幣上,代表他的家鄉奧弗涅

維欽托利出現在2012年由阿萊西亞博物館公園發行的紀念獎章上,可在現場購買。他的上身以艾梅·米萊(AiméMillet)於1866年雕刻的阿利斯聖雷娜(Alise-Sainte-Reine)雕像的姿勢為藍本。

另見

[編輯]

備註

[編輯]
  1. ^ Adulescentia是行使法官職位之前的年齡:30歲是一個人在羅馬成為真正成年人的年齡,也是一個人可以申請榮譽課程的第一個法官職位的年齡。
  2. ^ 維欽托利很可能不是一個專有名稱,而是一個頭銜,意思是「非常強大的國王」或「超級戰士國王」。
  3. ^ 維欽托利通過領導焦土戰術或在戰爭戰役中建立「羅馬式」的高盧營地來實施這些策略。
  4. ^ 根據凱撒的說法,有250,000名步兵和8,000名騎兵;根據普魯塔克的說法,300,000名戰士。
  5. ^ 《高盧戰記》的描述
  6. ^ 維吉爾埃涅阿斯紀第8卷
  7. ^ 在馬薩利亞(古馬賽)的古代硬幣上發現了非常相似的肖像,與維欽托利無關。
  8. ^ 他高貴地披着一件帶腓骨的帕盧達門圖姆(古羅馬貴族使用的斗篷)

參考來源

[編輯]
  1. ^ 《地理學》第4卷,第2-3章
  2. ^ 《凱撒傳》第25-27卷
  3. ^ 《蒂托·李維概述》第1卷,第45章
  4. ^ 《羅馬史》第40卷,第41章
  5. ^ 2-3. Géographie IV. 由F. Lasserre翻譯. Paris: CUF. 1966: 148. Les Arvernes sont fixés au bord de la Loire. Leur capitale est Nemossus, qui est située sur le fleuve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Christian Goudineau. Le dossier Vercingétorix. Arles: Actes Sud. 2009. 
  7. ^ 7.0 7.1 Emmanuel Arbabe. Du peuple à la cité : vie politique et institutions en Gaule chevelue depuis l'indépendance jusqu'à la fin des Julio-Claudiens (學位論文). Paris I. 2013-03-12. 
  8. ^ Florus. 罗马史 3. 由J. Pierrot翻譯. 1826. 
  9. ^ Le catalogue de l'exposition Vercingétorix et Alésia. 1994: 201. dans la deuxième édition de son histoire de France, publiée en 1869, Jules Michelet, parlait encore « du Vercingétorix des Arvernes » 
  10. ^ 10.0 10.1 Pierre-Yves Lambert. La langue gauloise. Description linguistique, commentaire d'inscriptions choisies. Éditions Errance. 2002. ISBN 978-2877722247. 
  11. ^ Xavier Delamarre. Les noms du compagnon en gaulois. Essays in Honour of Anders Ahlqvist 2. Studia Celtica Fennica: 47-52. 2005 [2024-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3). 
  12. ^ Jérôme Prieur. Le roi des guerriers. Vercingétorix. 2012. DVD Arte Éditions (法語). 
  13. ^ Pierre Cabannes. De l'an 58 à l'an 50 avant J.-C.. Les grandes dates de l'Histoire de France. Seuil. 2005. Cette valeur [10 millions d'habitants] est une estimation couramment évoquée (cf. manuel scolaire de 6e sur l'Antiquité, Bordas, 1970) mais nombre de spécialistes modernes évitent tout chiffrage en raison de leur grande incertitude. 
  14. ^ 14.0 14.1 14.2 Karl Ferdinand Werner. Histoire de France Tome.1 : Les origines. Fayard. 1984. 
  15. ^ Georges Duby. La Gaule avant la conquête romaine. Histoire de la France: Des origines à nos jours. Histoire. Larousse. 1970. ISBN 9782036015197. 
  16. ^ Yann Le Bohec. César, chef de guerre : César stratège et tacticien. Paris: Éditions Tallandier. 2015: 511. ISBN 979-10-210-0449-8. 
  17. ^ Paul Marius Martin. Vercingétorix : le politique, le stratège. Paris: Perrin. 2009: 263. ISBN 978-2-262-03070-4. 
  18. ^ 18.0 18.1 Jean-Louis Brunaux. Les Gaulois. Les Belles Lettres. 2005. 
  19. ^ Amédée Thierry. Histoire des Gaulois. 1828: 27. 
  20. ^ 20.0 20.1 凱撒,高盧戰記,第7卷第1章第4節
  21. ^ Serge Lewuillon. Vercingétorix ou le mirage d'Alésia. Bruxelles: Éditions Complexe. 1999: 100. ISBN 2-87027-712-1. 
  22. ^ R. Seager. Caesar and Gaul : some perspective on the Bellum Gallicum. F. Cairns; E. Fantham (編). Caesar against Liberty. Perspectives on his Autocracy. Cambridge. 2003: 19-34. 
  23. ^ Henri Soulhol. Vers Alésia, sur les traces de César et de Vercingétorix : interprétation stratégique et tactique de la Guerre des Gaules. Éd. des Écrivains. 2000: 321. 
  24. ^ Henry Soulhol. Le dossier Vercingétorix. 
  25. ^ 《高盧戰記》第7卷,第31節
  26. ^ 《高盧戰記》,第7卷,第63節
  27. ^ Alain Deyber; David Romeuf. Les derniers jours du siège d'Alésia : 22-27 septembre 52 av. J.-C.. 2019. ISBN 978-2-917575-85-7. 
  28. ^ Jean-Louis Brunaux. Alésia : 27 septembre 52 av. J.-C.. Les Journées qui ont fait la France. Éditions Gallimard. 2012: 384. ISBN 978-2-07-012357-5. 
  29. ^ 凱撒,《高盧戰記》,第7卷,第89節:凱撒命令把武器交給他,把首領帶到他身邊。他把座位放在營地前:首領們被帶到那裏;我們把維欽托利交給他,把武器扔到他的腳下。他把囚犯作為戰利品分發給全軍,每人分一人。」凱撒對維欽托利投降的簡潔描述使法國民族主義史學能夠為高盧英雄的利益創造一個場景。
  30. ^ 30.0 30.1 普魯塔克,《凱撒傳》,第30卷
  31. ^ 31.0 31.1 卡西烏斯·迪奧,《羅馬史》,第11卷,第41章
  32. ^ 弗洛魯斯,《羅馬史綱要》,第1卷,45章第3節
  33. ^ Paul M. Martin. Vercingétorix devant César : quatre récits pour une reddition. L'Histoire. 1989, 119: 87. 
  34. ^ Jean-Paul Demoule. On a retrouvé l'histoire de France : Comment l'archéologie raconte notre passé. Éditions Robert Laffont. 2012: 333. ISBN 978-2-221-11157-4. 
  35. ^ 35.0 35.1 35.2 35.3 35.4 Jean-Louis Brunaux. Vercingétorix. NRF biographies. Paris: Gallimard. 2018. ISBN 978-2-07-017892-6. 
  36. ^ 36.0 36.1 Jacques Harmand. Vercingétorix. Paris: Fayard. 1984: 420. ISBN 978-2-213-01368-8. 
  37. ^ Christian Goudineau. Vercingétorix, loser magnifique. Le Point. 2010-07-15 [2024-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1). 
  38. ^ Luciano Canfora. César, le dictateur démocrate. Paris: Flammarion. 2001: 75. 
  39. ^ Jean Babelon. Les Monnaies racontent l'histoire. Fayard. 1963: 81. 
  40. ^ J.-B. Colbert de Beaulieu; B. Fischer. Recueil des inscriptions gauloises, IV. Les légendes monétaires. Gallia. 1998. 
  41. ^ Sear. Roman Coins Vol. 1.. Millenium Edition. : 153. 
  42. ^ Les images des gaulois sur les monnaies romaines. sacra-moneta.com. 2017-04-11 [2024-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0). 
  43. ^ Ernest Babelon. Vercingétorix, étude d'iconographie numismatique. Lulu. 2013: 34. ISBN 978-1-291-47296-7. 
  44. ^ Celtes et monnaies. [2024-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30). 
  45. ^ Sylvie Caucanas; Rémy Cazals; Pascal Payen. Retrouver, imaginer, utiliser l'Antiquité. Éditions Privat. 2001: 55. ISBN 978-2-7089-0520-7. 
  46. ^ Duc d'Aumale. Alesia, Études sur la septième campagne de César dans les Gaules. Revue des Deux Mondes. 1858, 15: 64-146. 
  47. ^ André Simon. Vercingétorix et l'idéologie française. Imago. 1989: 30. 
  48. ^ Napoléon III. Histoire de Jules César. 
  49. ^ 凱撒,《高盧戰記》,第7卷,第29章
  50. ^ Alfred Grosser. La France semblable et différente. Paris: Alvik. 2005: 13. ISBN 978-2-914833-25-7. 
  51. ^ Ernest Lavisse. Histoire de France. cours moyens. 1884. 
  52. ^ Jullian, Camille. Vercingétorix. Paris: Hachette. : 406 [2024-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3). 
  53. ^ Histoire de la Gaule, t. 3, 1908-1920
  54. ^ Bruno Tranchant. Vercingétorix ou l’archétype du héros national. [2024-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1). 
  55. ^ André Stoll. Astérix, l'épopée burlesque de la Franc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78: 33. ISBN 2-87027-019-4. 
  56. ^ 56.0 56.1 Pierre Marlet. Le sceptre de Tintin et le bouclier d'Astérix confrontés à leur mythe national. Mythe et bande dessinée. Littératur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Blaise Pascal. 2007: 111-128. ISBN 978-2-84516-332-4. 
  57. ^ La fille de Vercingétorix. Cf. Astérix : Le 38e. 20 minutes. [2024-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1). 
  58. ^ Raymond Chirat; Éric Le Roy. Catalogue des films français de fiction de 1908 à 1918.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 musée du cinéma. 1995. 
  59. ^ Alésia, le rêve d'un roi nu. AlloCiné. 2017-07-17 [2024-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8). 
  60. ^ Romains contre Gaulois : la bataille décisive. rmcbfmplay.com. 2024-01-01 [2024-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