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吧
網絡咖啡廳(英語:internet café或cybercafé,簡稱網吧或網咖),是一種提供互聯網連接服務的公共場所,絕大部分又有提供餐飲服務。世界上第一家網吧於 1994 年 4 月由電腦科學家 Min-Ho Jung 在韓國首爾創立,後來發展成為韓國的電腦遊戲室。 .[1] 在一些國家,網吧為那些沒有電腦和上網條件的人們提供了一個經濟、便捷的觸網機會。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國家,網吧更多是作為一種休閒娛樂場所,方便人們聚在一起打遊戲或進行臨時的團隊辦公。網吧通常會售賣飲料和小吃,但基本上不會售賣酒精類飲品。
現狀
[編輯]網吧通常將若干臺電腦組成一個區域網絡,早期以T1、E1等數據專線,現在則以ADSL、電纜或光纖等方式接入互聯網。
在發展中的國家,網吧可以給家中沒有電腦和網絡器材的民眾上網。例如不丹辛布隨處可見供顧客上網的小餐飲店。在歐美國家,網吧也通常是給顧客收發電子郵件、辦公、傳送即時訊息的地方。但亞洲發達國家或地區的大多數人口都擁有電腦網絡,網吧成為玩網絡遊戲的交流場所,現在網吧已經達到有獨特共用的平台,可以選用各種網絡遊戲,「玩網絡遊戲」已經成為亞洲地區對於網吧的代名詞。
在家用電腦和移動互聯終端逐漸普及的衝擊下,不少網吧在向裝修精緻、環境優雅的「網咖」轉變。網咖,顧名思義就是網吧+咖啡,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普通網吧,最初的角色與功能主要是為商務人士提供舒適又便捷的上網環境。隨着時代的推進,網咖逐漸成為兼具娛樂與休閒功能為一體的新型業態。近年,隨着中國等地網吧市場格局的轉變,以「網吧+水吧」為經營核心的網咖模式走在行業前列進入人們視野,並逐步呈現出取代傳統網吧模式的發展勢頭。
另外還有互聯網亭,供人短時間內使用互聯網的地方,常常在機場及旅館的大廳可見,台灣的捷運站提供wifi無線網絡,並在車站內安裝可供擺放手提電腦的枱子供上網使用。北美洲的汽車餐廳也常常有互聯網亭的設置。
最近互聯網訪問的需求增加,很多酒店、酒吧和咖啡館有互聯網或無線上網的設置,因此網吧和普通咖啡館之間的區別漸漸消失。特別是歐洲國家,因為越來越多的咖啡館提供相同的服務,使得純網吧的數量逐漸減少,一個例子是德國。發展的原因是比較高的互聯網普及率,廣泛的使用手提電腦、平板電腦和智能電話等及較多的無線上網點數量。因為如果沒有提供電腦不成網吧,很多在德國的咖啡館提供無線上網,但是沒有終端。另外,在德國網吧內規則亦很多,因為成立網吧的規章之後,規定18歲以下人士禁止進入。
而且新加坡和洛杉磯的網吧常常有限制,因為洛杉磯有網吧滋生幫派的例子。
中國大陸
[編輯]1996年11月15日,實華開公司在北京首都體育館旁邊開設了宣傳中的中國第一家網吧——實華開網絡咖啡屋。也有說法認為中國大陸第一家網吧誕生於1997年。1998年,瑞得線上就在北京貴賓樓飯店建了一家網吧,當時叫網絡咖啡屋,主要提供高檔的商務服務,後又在其他五星級飯店建了三家網吧。鑑於中國大陸在互聯網時代早期的特殊情況,網絡普及與人民收入不成正比,致使許多家裏買不起電腦的人紛紛湧入網吧體驗網上衝浪,特別是未成年人居多。雖然大陸政府也有要求網吧不能開在學校附近200米範圍內(國法函2003<188>號[a]),但除了少數大城市,很多地方並不遵守這個規定。許多網吧開在學校附近的小巷中,甚至並排數十家。政府也增加規定網吧在凌晨12點之後便不能營業,其實許多網吧在12點之後關閉店門,繼續營業通宵。許多網吧直接打出通宵上網有優惠的宣傳詞,公開通宵營業。
隨着網絡遊戲的逐漸發展,青少年因為網絡而發生問題的事件逐漸增多。雖然責任不全在於網吧,但中國大陸政府還是下令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現時中國大陸推行網吧實名制,年滿18周歲的顧客需憑本人身份證進行登記才可上網。每個合法登記的網吧都必須在門口懸掛「未成年人禁止入內」的警告牌,並有舉報電話,如有違規,則要處以較高罰款,嚴重者將取消營運資格。但實際極少有人舉報,文化監管部門一般只是不定期抽查城市繁華地帶的網吧,對社區及偏遠地區的網吧一般不查。某些大型網吧也與文化監管部門人員通氣,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在中國大陸,一些達不到政府要求、無照經營的非法網吧被稱作「黑網吧」,它們通常沒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沒有合適的火災逃生通道、允許未成年人進入打遊戲甚至瀏覽色情網站等。這些黑網吧是政府部門打擊和取締的對象。達到標準的網吧大多規模較大,環境舒適設有空調,並有餐飲等服務。一些網吧還會舉辦小範圍的電競比賽,並設有獎品,以吸引顧客。
曾經一度出現過「綠色網吧」,即政府出面,專為未成年人開設。但可瀏覽內容經過嚴格過濾,並且有專人看管。可以玩的遊戲也僅限於「綠色遊戲」,綠色遊戲即所謂沒有暴力、血腥、色情等內容,不會引起沉迷的遊戲。但就大陸綠色遊戲開發來說,綠色遊戲一般都比較無趣,缺乏吸引玩家的元素。因此,綠色網吧一直處於低迷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大陸,「网吧」不一定等同於「網咖」。中國大陸的「網咖」通常會提供比一般網吧更為高端的服務,如提供咖啡、奶茶、西點、休息、辦公等服務,電腦組態也更為高端,還會根據不同上網人群的需求單獨開闢不同的區域[2]。
香港
[編輯]在香港互聯網興起之時,亦曾出現一種「色情網吧」,借「指導用戶使用網絡瀏覽」為名,而在密室內進行非法性交易。一些少女因為想賺快錢而於色情網吧工作,成為性工作者。但這種「特殊服務」隨着互聯網泡沫爆破而式微。
台灣
[編輯]在台灣,根據Internet Café的英文名字而產生了「網咖」的名字,首家網吧「超新星網絡咖啡廳」於1990年代在台灣大學附近設立,開業者曾留學英國,將此概念帶回並在地經營。當時並未流行線上遊戲,因此網吧是純粹供上網用,並供應咖啡等點心,有些還提供列印、傳真、影印、掃描及會議室等等的商務服務。1990年代後期起開始流行線上遊戲,並有連鎖店興起,「戰略高手」為其中規模最大者。傳統有些僅提供漫畫內閱服務的店,例如「漫畫王」也開始提供網吧服務。
而寬頻網絡服務普及化、手提電腦趨於平價後,有些咖啡館、速食店等亦開始提供免費或收費的有線無線上網服務,網吧的客源逐漸變成以玩線上遊戲為大宗,不再像早期是以純粹上網及商務為主。
年輕人對於網吧的熱衷已經引起家長與政府的恐懼,而着手進行網吧管理的法律制定,台北市政府規定網吧不能開設於學校200公尺範圍以內,而新北市政府是400公尺範圍且全天禁止未滿18歲者進入,意欲使網吧逐步遠離學生與年輕族群,但網吧業者反駁,這些政策為基於社會既定刻版印象所導致,不能全部怪罪他們。台灣的網吧文化很獨特,除了聯機對戰的聲光娛樂外,大部份網吧都會供應餐點、飲料給客戶來作為增值服務,一邊上網、一邊進食,所以網吧主要的經濟來源並非以上網費用為主,這只佔30%,飲料與餐點才是主要經濟來源。部份網吧還提供包廂以及淋浴洗衣設施,費用低於旅館,而成為一些旅行者過夜睡眠的去處。
日本
[編輯]目前有網吧難民存在因素。
常見問題
[編輯]- 長期在網吧滯留的網吧難民。
- 因為遊戲成癮,例如在網吧玩MMORPG,玩到暴斃[來源請求]。
- 因為網吧消費者的匿名性,因此有時成為網絡犯罪的溫床。網吧業者為了自保,可能加裝錄影監控器材,或是推行會員制,或加強查驗顧客的身份證件。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20대 컴퓨터 엔지니어 정민호, 국내 최초 인터넷 카페 오픈 [Min-Ho Jung, Early 20’s Computer Engineer, Opens Korea's First Internet Cafe]. 전자신문. 1994-04-09 [2024-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3) (韓語).
- ^ 網咖,你是網吧請來的救兵嗎?(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網易
來源
[編輯]- China Tightening Control Over Internet Cafes, 2003. Reuters, June 10.
- Hong, J. and L. Huang (2005). "A split and swaying approach to building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case of Internet cafes in China."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2(4): 377-393.
- John Flinn (1991). "High-Tech Small Talk at City's cafes", The San Francisco Examiner, Front Page.
- Katherine Bishop (1992). "The Electronic Coffeehouse", New York Times.
- John Boudreau (1993). "A Cuppa and a Computer", Washington Post, Front Page.
- Marian Salzman (1995). "SFnet Leads Cyber Revolution", San Francisco Examiner.
- SFnet.or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ress Archive.
- Stewart (2000). Cafematics: the Cybercafe and the Community, in Community Informatics: Enabling Communities wit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ed M. Gurstein. Idea Group, TorontoPDF (202 KB)
- Sonia Liff and Anne Sofie Laegran (2003) Cybercafés: debating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Internet access in a café environment, New Media & Society Vol 5 (3)PDF
- Anne-Sofie Lagran and James Stewart(2003), Nerdy, trendy or healthy? Configuring the Internet cafe, New Media & Society Vol 5 (3) 35PDF
- Madanmohan Rao(1999), Bringing the Net to the Masses: cybercafes in Latin America
- Connected for development-Information Kiosks & Sustainability - UN ICT TaskForce Series 4
- ITU 'Global Indicators Workshop on Community Access to ICTs' di Mexico City, 16-19 November 20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Here's to the Techies Who Lunch, New York Times, August 27, 199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report on Yahoo's best cafes, 2004.
- Xiao, Q., 2003. China’s Internet Revolution. USC Annenberg Online Journalism Review.
註腳
[編輯]- ^ 根據國務院法制辦(國法函2003<188>號)的復函解釋:200米範圍是指自中小學圍牆或者校園邊界的任意一點向外沿直線延伸200米的區域,是網吧及娛樂場所與學校直線的最短距離
外部連結
[編輯]- World of Internetcaf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德文)
- 捷特崴網吧系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繁體中文)
- 大都會網路科技公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繁體中文)
- 大暘資訊有限公司 SowinSoft(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