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群眾動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群眾動員(也稱為社會動員或民眾動員)是指作為爭議性政治的一部分而動員平民。群眾動員是通過面對面交流,在國家和地方層面吸引廣泛合作夥伴和盟友,以提高對特定發展目標的認知與需求。機構、社區網絡、公民和宗教團體等成員以協調的方式工作,與特定人群進行對話,傳達有計劃的信息。換句話說,社會動員尋求通過一系列參與相互關聯和互補努力的參與者來促進變革。

該過程通常採取大型公眾集會的形式,例如群眾集會遊行示威。這些集會通常是抗議行動的一部分。群眾動員通常被基層社會運動(包括革命運動)使用,但也可以成為精英和國家本身的工具。

埃里卡·切諾韋斯 (Erica Chenoweth) 對 200 多場暴力革命和 100 多場非暴力運動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公民抗命是影響公共政策的最有力方式。研究發現,只要有大約 3.5% 的人口積極參與,就能確保政治發生重大變化[1][2]。活動家兼研究員凱爾·R·馬修斯 (Kyle R Matthews) 質疑這些與政權更迭有關的發現是否適用於其他類型的運動,例如「反抗滅絕」。[3]

群眾動員的大規模動員

[編輯]

社會運動是因特定社會或政治問題而組織的集體行動,旨在引發變革或提升公眾意識。[4] 不同的社會運動試圖讓公眾和政客意識到不同的社會問題。對於社會運動來說,解決集體行動問題很重要。當社會運動為了整個社會的利益而抗議時,個人更容易不去抗議。個人會從結果中受益,但不會因為參加抗議而承擔任何風險,這種現象稱為搭便車問題,即個人期待從集體行動中受益而不願承擔參與的成本。[5]社會運動必須說服人們加入運動來解決這個問題。

實例

[編輯]

反對美國參與越南戰爭。在越南戰爭期間,反戰社會運動由學生和退伍軍人組成,他們質疑戰爭的正當性,要求美國撤軍。為應對這些抗議,尼克遜總統呼籲支持戰爭的『沉默的大多數』組織反抗議活動。

黃背心運動是一場起源於巴黎的社會運動。抗議活動始於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宣佈提高燃油稅,抗議者認為這是對工人階級的徵稅,他們覺得工人階級是必須開車上班的農村人。[6]起初,這場運動取得了成功。很多人加入了運動,大多數人都支持它。[7]隨着時間推移,部分抗議者訴諸暴力,導致民眾支持度下降,運動內部出現分裂。[8]

政府群眾動員

[編輯]

政府可以推動群眾動員,以支持其倡導的事業。許多政府都試圖動員民眾參加選舉和其他投票活動。特別是,對於任何國家的政黨來說,動員選民以獲得對其政黨的支持都很重要,這會影響總體投票率。

實例

[編輯]

納粹德國運用群眾動員手段來贏得對其政策的支持。納粹黨通過群眾集會、遊行和其他集會動員民眾。這些活動激發了人們的情緒

朝鮮經常使用群眾動員手段說服人民在重要事件和節日期間公開表達忠誠。動員還用於為建築、農業工作、保持公共場所清潔和緊急救災等任務招募勞動力。群眾動員還用於獲取硬通貨。參加動員活動是強制性的,未能出席可能會受到處罰。然而,對於某些人來說,可以通過賄賂來逃避義務。[9]

群眾動員在社交媒體中的使用

[編輯]

社交媒體對群眾動員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網絡樂觀主義者認為,社交媒體使抗議活動更容易組織起來。政治思想在社交媒體上傳播迅速,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在線政治行動。魯伊格魯克指出了互聯網有助於在獨裁政權下動員民眾的四種機制。[10]

  • 這降低了反對派的風險。在網上積極參與政治活動的風險比在街頭活動的風險要小。反對派可以在網上開會並組織抗議活動,而不必在實體場所會面。
  • 它可以改變公民的態度。當獨立於政府的新聞可以在網上傳播時,人們將對政府有一個更誠實的印象。從長遠來看,即使是對生活感到滿意的人也會變得政治活躍,並被動員起來抗議政權。
  • 它減少了個人的不確定性。當人們看到很多人會參加抗議時,他們更傾向於加入。當抗議人數眾多時,受到懲罰的風險較低。
  • 戲劇性的視頻和圖片如果在網上分享,就會被更多人看到。看到這些圖片的人更傾向於加入抗議活動。

網絡悲觀主義者指出了這些在線行動的影響。通過點讚或分享政治帖子,有人可能會認為他們在政治上很活躍,但他們實際上並沒有做任何有效的事情。這種無用的激進主義或懶人行動主義對社會運動的總體目標沒有貢獻,不僅如此它還增加了集體行動問題。有人可能認為他們已經為這一事業做出了貢獻,因此他們不太可能去參加實際的抗議活動。[11]

國家也使用社交媒體來監督社會。威權國家使用社交媒體來追蹤和懲罰活動家和政治對手。[12] 國家主導的互聯網提供商可以利用壟斷地位向特工部門提供有關互聯網行為的信息,[13]當然如果政府面臨大規模動員,這些提供商還可以關閉互聯網,就像阿拉伯之春中發生的那樣。

為了在當局視線之外組織起來,人們使用加密的在線消息服務,如 WhatsAppTelegram,當然虛擬專用網絡也可以使用。

阿拉伯之春

[編輯]

阿拉伯之春阿拉伯世界自 2010年12月18日開始的示威抗議革命浪潮突尼斯[14]埃及[15]利比亞[16]也門[17]的統治者被迫下台;巴林[18]敘利亞[19]爆發了國內起義;阿爾及利亞[20]伊拉克[21]約旦[22]科威特[23]摩洛哥[24]阿曼[25]爆發了大規模抗議活動;黎巴嫩[26]毛里塔尼亞沙特阿拉伯[27]西撒哈拉[28]也發生了小規模抗議活動。 2011-05 在以色列[29]邊境發生的衝突以及伊朗胡齊斯坦省[30]阿拉伯少數民族的抗議活動也是受該地區 "阿拉伯之春 "的啟發。

面對國家的鎮壓企圖和互聯網審查制度,這些抗議活動分享了主要是公民抵抗的技巧,其中包括罷工、示威、遊行、集會等持續運動,以及使用社交媒體來組織、溝通和提高認識。[31]

非暴力與暴力策略

[編輯]

多納泰拉-德拉波爾塔和西德尼-塔羅認為,在集體行動周期的衰退階段產生暴力的機制是社會運動不同部門之間競爭的結果。他們共同形成了一種理論,即隨着群眾動員的逐漸結束,政治暴力的規模和強度都會上升。[32]

實例

[編輯]

意大利

[編輯]

西德尼-塔羅在研究 1965 年至 1975 年間意大利發生的群眾抗議浪潮時指出,"在周期的最後階段,蓄意對他人使用暴力的情況有所增加。但這種增加是群眾抗議減少的結果,而不是群眾抗議擴大的結果。事實上,直到 1972 年至 1933 年,當所有其他形式的集體行動都已衰退時,蓄意針對他人的暴力行為才變得普遍起來"。「所有這些使他有力地得出結論:「有組織的暴力是解散的產物。」多納泰拉-德拉波爾塔在對 1960 年至 1990 年間意大利和德國的政治暴力和抗議周期進行比較分析時堅持認為,「當群眾動員減少時,運動又回到了更多的制度性集體行動形式,而小團體則訴諸於更有組織的暴力形式」。

蘇聯

[編輯]

馬克-R-貝辛格(Mark R. Beissinger)在其關於 1987 年至 1992 年期間蘇聯抗議和民族主義暴力周期的研究中也發現了這種模式,但在這種情況下,暴力的形式是種族社區衝突而非恐怖主義。正如他所說,「蘇聯暴力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與爭奪共和國間邊界的非暴力動員的衰落有關」。

俄羅斯

[編輯]

19 世紀 70 年代,「民粹主義者 」或 「虛無主義者」(無政府主義的俄國變種)組織了所謂的 「人民朝聖 」活動,由城市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小團體深入小村莊,向農民宣傳革命的必要性。然而,他們的努力在農民中收效甚微,正是在這一慘痛經歷之後,他們做出了採取恐怖主義策略的重大決定。

參考資料

[編輯]
  1. ^ 《3.5%法則": 少數人如何改變世界》,BBC 作者:大衛-羅布森,2019 年 5 月 14 日
  2. ^ 如果 3.5% 的美國人加入氣候抗議活動,改變就會發生,Vice.com,作者:傑夫-登比基,2019 年 10 月 8 日
  3. ^ Matthews, Kyle R. 社会运动与(错误)使用研究成果: 灭绝叛乱和 3.5% 规则. 公共圖書館社會變革圖書館. 2021-11-29 (澳大利亞英語). 
  4. ^ Glasberg, Davita Silfen. 政治社会学:压迫、反抗与国家. 松樹堡出版社. 2011. ISBN 9781412980401. 
  5. ^ Baumol, William J. 福利经济学和国家理论. 哈佛大學出版社. 1952. 
  6. ^ Baulaigue, Michel. 留尼旺岛的紧张局势:黄马甲的民众力量 141 (4): 133–139. 2018. doi:10.3917/soc.141.0133. 
  7. ^ Canevarolo, Eva. 成为 "青年红色分子". SSRN 工作文件系列. 2019. doi:10.2139/ssrn.3352613. 
  8. ^ 在法国,民众对黄背心的支持逐渐降温.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9. ^ 北朝鲜群众动员的一生. 國際新焦點. 2015-8-16 [2015-8-18]. 
  10. ^ shush, K. 从网络到街头:独裁政权下的互联网与抗议. Democratization. 2017: 498–520. 
  11. ^ USAIDS. @AIDS (PDF). 
  12. ^ Rød, Espen Geelmuyden; Weidmann, Nils B. 赋予活动家权力还是赋予独裁者权力?专制政权的互联网. 和平研究雜誌. 2015-02-13, 52 (3): 338–351. ISSN 0022-3433. doi:10.1177/0022343314555782. 10921511. 
  13. ^ Boas, Taylor C.; Kalathil, Shanthi. 专制政权下的互联网和国家控制:中国、古巴和反革命. 第一個周一. 2001-08-06, 6 (8). doi:10.5210/fm.v6i8.876可免費查閱 (美國英語). 
  14. ^ Al Jazeera. Tunisia's Ben Ali flees amid unrest [突尼斯本·阿里在動亂中逃亡]. 2011-01-15 (英語). 
  15. ^ Peterson, Scott. Egypt's revolution redefines what's possible in the Arab world [埃及革命重新定義了阿拉伯世界的可能性]. [2011-02-11] (英語). 
  16. ^ Spencer, Richard. Libya: civil war breaks out as Gaddafi mounts rearguard fight [利比亞:卡扎菲發動後衛戰,內戰爆發].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11-02-23] (英語). 
  17. ^ Bakri, Nada; Goodman, J. David. Thousands in Yemen Protest Against the Government [也門數千人抗議政府]. [2011-01-28] (英語). 
  18. ^ Protester killed in Bahrain "Day of Rage" [巴林「憤怒日」抗議者被殺害]. Reuters. [2016-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1) (英語). 
  19. ^ 'It Will Not Stop': Syrian Uprising Continues Despite Crackdown [「不會停止」:敘利亞起義儘管遭到鎮壓仍繼續]. [2011-03-28] (英語). 
  20. ^ Algeria protest draws thousands [阿爾及利亞抗議活動吸引數千人]. 加拿大廣播電視台. 2011-02-12 (英語). 
  21. ^ McCrummen, Stephanie. 13 killed in Iraq's 'Day of Rage' protests [伊拉克「憤怒日」抗議活動造成 13 人死亡]. The Washington Post (Baghdad). [2011-02-25] (英語). 
  22. ^ Thousands protest in Jordan [約旦數千人抗議]. Al Jazeera (英語). 
  23. ^ Kuwaiti stateless protest for third day [科威特無國籍人士抗議活動進入第三天]. [2011-02-20] (英語). 
  24. ^ Morocco King on holiday as people consider revolt [摩洛哥國王休假,民眾考慮起義]. 2011-02-01 [2011-01-30] (英語). 
  25. ^ Vaidya, Sunil. One dead, dozen injured as Oman protest turns ugly [阿曼抗議活動升級 一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Gulf News. [2011-02-27] (英語). 
  26. ^ Lebanon: Protests against Sectarian Political System [黎巴嫩:抗議宗派政治制度]. [2011-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08) (英語). 
  27. ^ Man dies after setting himself on fire in Saudi Arabia [沙特阿拉伯男子自焚身亡]. BBC News. [2011-01-23] (英語). 
  28. ^ New clashes in occupied Western Sahara [西撒哈拉被佔領地區發生新衝突]. Afrol. [2011-02-27] (英語). 
  29. ^ Donnison, Jon. Palestinians emboldened by Arab Spring [巴勒斯坦人因「阿拉伯之春」而膽大妄為]. BBC News. [2011-05-16] (英語). 
  30. ^ [1]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1-20.
  31. ^ The Arab Uprising's Cascading Effects. 2011 [2011]. 
  32. ^ Accounting for nationalist violence in affluent countries, Calle Robles, Luis de la 的博士論文。胡安·馬奇研究所。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