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薦福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薦福寺正門
鐘樓,雁塔晨鐘 (關中八景之一)
小雁塔屬於密檐式磚塔

薦福寺或稱大薦福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門外的友誼西路上,寺內坐落着著名的小雁塔,現在是西安博物院的一部分。

歷史沿革

[編輯]

薦福寺原先是中宗李顯即位前的舊宅,684年農曆三月二十日(這一天正是唐高宗李治病逝百日)改建為寺院,以為高宗追獻冥福,取名「獻福寺」。到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改稱「薦福寺」,並賜御書薦福寺匾額。著名的小雁塔建於景龍年間(707年~710年),當時塔院並不在寺內而是與寺門相對,但依舊是薦福寺的一部分。景龍四年三月三日,被認為是十一面觀音化身泗州僧伽大師,駐薦福寺圓寂時,世壽八十三歲。中宗即令於薦福寺起塔漆身。

薦福寺與大慈恩寺一起在皇家的庇護下走向興盛。唐武宗會昌毀佛時,薦福寺為少數被敕令保留的佛寺之一[1],由盛至衰。唐末的的兵火戰亂中,薦福寺屢遭破壞,寺院毀廢,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從北宋哲宗元祐年間的文字記錄來看,這時薦福寺已遷入塔院內,與小雁塔成為整體。

明代開始了薦福寺的中興,曾有五次大規模的整修,基本上維先進保留的格局。明宣德元年(1426年)陝西西寧衛弘覺寺番僧勺思吉蒙欽錫度牒,到薦福寺住坐,見這裏殿堂荒廢,遂發願重修。正統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勺思吉向朝廷乞賜寺名。如今的「敕賜薦福寺」就是當年英宗皇帝的親筆。

朝時薦福寺又多次修繕,以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整修規模最大。晚清時期由建造了藏經樓和南山門等。辛亥革命後,薦福寺伴隨着戰亂再次走向低落,並受到了戰火的摧殘。1926年~1949年5月薦福寺長期被國軍佔住。其間天主教會的英國人曾開設過苦兒院來收容戰爭孤兒。但1938年後就成為軍營,小雁塔也成為高級軍事指揮部。胡宗南撤離後,中央黨校五分部進駐。1949年至1957年寺內殿宇被黨校、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派出所、農業技術推廣站、電影放映隊等機關佔用。1958年後文物部門接管了薦福寺,開始了對薦福寺和小雁塔的修復。1964年~1965年對寺、塔多處進行了加固和修復,基本保持了古物的原貌。文革期間,薦福寺的東、西院又被小學和部隊佔用,直到1989年以後才清退乾淨。

建築特色

[編輯]

唐朝時的薦福寺是由王府改造而成,因此那時應是多層庭院佈局。今日的薦福寺已成為西安一處有名的園林。主要建築自南而北如下:

  • 山門:晚清建造,歇山式藍色琉璃瓦頂,南刻「敕賜薦福寺」,北刻「最勝法門」。
  • 慈氏閣:明代修建的重檐歇山式樓台,重檐間懸明代英宗的「敕賜薦福寺」木匾。
  • 大雄寶殿:清代建造,單檐硬山頂。
  • 鼓樓、鐘樓:清代時建造,鐘樓內保存着「雁塔晨鐘」的金代古鐘。
  • 藏經樓:晚清建造,重檐歇山式。
  • 小雁塔:見小雁塔
  • 白衣閣:明代創建,清代重修,為單檐歇山式樓台,「白衣閣」石匾額為明代所留。

收藏文物

[編輯]
  • 石刻:薦福寺存有大量石刻,以明清的碑刻居多,最早的是小雁塔塔底南北弓形青石門楣,上有唐代石刻。
  • 古鐘:現保存於鐘樓內,金代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造,重8000公斤,有銘文約千字。民國時期,此鐘被「某軍駐寺時毀裂」,使「雁塔晨鐘」絕響多年。1993年西安市小雁塔文管所主持焊修了裂痕。1998年又重新鑄了一口新鍾供遊人敲擊。

另外,寺內鐘樓旁的鐵架上還懸有一口明弘治七年(1494年)造的小鐵鐘。

  • 古槐:寺中千年古槐10餘棵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卷18上):「秋七月庚子,敕並省天下佛寺。中書門下條疏聞奏:『據令式,諸上州國忌日官吏行香於寺,其上州望各留寺一所,有列聖尊容,便令移於寺內;其下州寺並廢。其上都、東都兩街請留十寺,寺僧十人。』敕曰:『上州合留寺,工作精妙者留之;如破落,亦宜廢毀。其合行香日,官吏宜於道觀。其上都、下都每街留寺兩所,寺留僧三十人。上都左街留慈恩、薦福,右街留西明、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