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五年計劃
五年計劃(俄語:пятилетка,羅馬化:pyatiletka)是蘇聯在史達林統治時期全國性的經濟計劃,目標是令蘇聯的經濟迅速發展。該計劃是由史達林推展,由蘇聯國家計劃委員會(Госплан)在生產理論的基礎上制訂細節及執行,成為蘇聯共產黨經濟發展的總方針。自1928年發起至1991年蘇聯解體共實行了十三個五年計劃。
背景
[編輯]長久以來,俄國相比其他的歐洲鄰國,在經濟發展上都處於落後形勢,包括在工業生產上處於甚低水平;農業的生產方式仍處於落伍、欠缺機械化的小農生產(在二十世紀初期仍使用木犁或石犁),反映俄國在經濟上的嚴重衰弱,加上蘇聯立國後搖擺不定的經濟生產政策,白軍和紅軍的內戰、對外貿易的停止,都使蘇聯的經濟更進一步受到破壞。而面對立國初期國際環境針對蘇聯的孤立、三十年代西鄰的德國及東鄰的日本反共主義興起,英法的綏靖政策及美國的孤立主義均使蘇聯對外的憂患意識加強,希望培養足夠的經濟實力,以應付外部威脅。1929年,蘇聯全國年產汽車不到100輛,可見即使其國內城市內部交通,也只能依靠有軌電車,沒有公交汽車的來源。這一年蘇聯開始建設高爾基汽車廠(GAZ)。史大林在1931年曾表示:
“ | 我們比先進國家落後於50或100年。我們必須在十年內趕上這個差距。我們必須要做到這一點,否則我們會被摧毀。 | ” |
可見五年計劃的推行背後有強烈的自強意識。
內容
[編輯]第一個五年計劃
[編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目標,是農業集體化。史達林認為工業的進步須由農業基礎上加以支持。故此史達林將大量小農莊合併成大型「集體農場」,以推動現代化耕作。於1929年,集體農場數目有57000個;翌年則增加至8萬多個;自1931年開始,集體農場數一直維持至20萬個以上。
第二個五年計劃
[編輯]第二個五年計劃在1933年至1937年推行,其主要目標則由農業轉為發展重工業,史太林為煤、鐵、鋼等工業生產定下高額生產目標,及下令興建發電站、礦井及油田,又改進運輸設施。結果在短短數年間工業產量有大幅度提升,以鋼產量為例,1938年的鋼產量比一次大戰前增加近三倍、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百多倍,僅次於美國和德國,比英國和法國的產量總和高(參看表三);同年蘇聯在世界製造業產量的佔有率僅次於美國、德國及英國,位列第四(參看表四);工業產量的提升帶動能源耗用量比一次大戰前增加三倍有餘、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十二倍,同樣僅次於美國、德國及英國(參看表五)。而烏拉爾地區及西伯利亞地帶則建設了一批新興的工業城市,推動城市化的發展(參看表六)。在「二五」計劃期間,蘇聯總共有4500個大企業建成投入生產;工業總產值增長了120%,其中重工業增長了139%,輕工業增長了100%,農業總產值由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負增長,增長了54%;國民收入增長了109%,人民的工資基金增加了1.5倍,集體農莊農民收入增長了2倍多,到1937年,大工業總產值比1932年增加了1倍,比1913年增加了7倍,大工業特別是機器製造工業的增長,使國民經濟各部門獲得了技術上的重新裝備。1937年蘇聯的的工業總產值佔世界的10.6%,僅次於美國。超過德國、英國、法國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成分已取得了徹底勝利,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製成為蘇聯社會的經濟基礎,公有經濟在國民經濟的比例佔到99.8%。
年份 | 1913年 | 1920年 | 1930年 | 1938年 | 1940年 |
---|---|---|---|---|---|
蘇聯 | 480 | 16 | 590 | 1800 | 1770 |
美國 | 3180 | 4230 | 4140 | 2880 | 6080 |
德國 | 1400 | 760 | 1150 | 2320 | 1900 |
英國 | 650 | 920 | 740 | 1050 | 數據不詳 |
法國 | 350 | 270 | 940 | 610 | 440 |
意大利 | 93 | 73 | 170 | 230 | 100 |
日本 | 25 | 84 | 230 | 700 | 數據不詳 |
年份 | 1928年 | 1938年 |
---|---|---|
蘇聯 | 5.3% | 9.0% |
美國 | 39.3% | 31.4% |
德國 | 11.6% | 12.7% |
英國 | 9.9% | 10.7% |
法國 | 6.0% | 4.4% |
意大利 | 2.7% | 2.8% |
年份 | 1913年 | 1920年 | 1930年 | 1938年 |
---|---|---|---|---|
蘇聯 | 5400 | 1430 | 6500 | 17700 |
美國 | 54100 | 69400 | 76200 | 69700 |
英國 | 19500 | 21200 | 18400 | 19600 |
德國 | 18700 | 15900 | 17700 | 22800 |
法國 | 6250 | 6500 | 9750 | 8400 |
日本 | 2300 | 3400 | 5580 | 9650 |
意大利 | 1100 | 1430 | 2400 | 2780 |
年份 | 1920年 | 1928年 | 1938年 |
---|---|---|---|
蘇聯 | 3.1% | 7.1% | 20.2% |
美國 | 25.9% | 28.7% | 32.8% |
英國 | 37.3% | 38.2% | 39.2% |
德國 | 35.7% | 34.4% | 30.2% |
法國 | 15.1% | 15.3% | 15.0% |
意大利 | 13.2% | 16.1% | 18.2% |
日本 | 11.6% | 15.6% | 28.6% |
第三個五年計劃
[編輯]面對德國、日本及意大利的擴軍及隨後國際局勢的升溫,1938年開始的第三個五年計劃則集中發展軍事工業。史太林通過發展一些和軍工業近似的民用工業,以為即將到來的戰爭作準備,譬如擴大農用履帶拖拉機的生產,以便在戰時可於短時間內利用其生產線來生產輕型坦克,又或以擴大飛機生產以準備生產戰機。1938年開始,蘇聯的飛機生產較上年度增加一倍有餘,達7500架,翌年開始更保持在10000架以上(參看表七);1940年,蘇聯的武器生產額僅次於德國,達五十億美元,已等同於英美兩國武器生產額的總和(當時蘇聯並未參戰,而英德正在開戰),1941年更為列強之首(參看表八)。第三個五年計劃在1941年因德軍入侵而中斷。
年份 | 1937年 | 1938年 | 1939年 | 1940年 | 1941年 | 1942年 |
---|---|---|---|---|---|---|
飛機產量 | 3578 | 7500 | 10382 | 10565 | 15735 | 25436 |
年份 | 1940年 | 1941年 |
---|---|---|
蘇聯 | 50 | 85 |
美國 | 15 | 45 |
英國 | 35 | 65 |
德國 | 60 | 60 |
日本 | 10 | 20 |
意大利 | 7.5 | 10 |
第四個及第五個五年計劃(1945年—1955年)
[編輯]史達林曾於1945年表示,蘇聯將要在1960年成為領先的工業強國。但在1945年時,蘇聯受到二次大戰的影響導致先前許多建設都受到摧毀。根據官方統計,有9萬8000個集體農場遭到洗劫,共損失13萬7000台牽引機、4萬9000台聯合收割機、700萬匹馬、1700萬頭牛、2000萬頭豬及2700萬頭羊;在35,000個工廠和工廠中,25%的資本設備被銷毀;在70,666個村莊和4,710個城鎮(40%的城市住房)中,有600萬棟建築物,其中包括4萬所醫院,其中2500萬人無家可歸;大約40%的鐵路軌道被摧毀;官方750萬軍人死亡,加上600萬平民,但可能有3000萬人死亡。 1945年,採礦和冶金佔1940年水平的40%,電力下降到52%,生鐵26 %和鋼45%;糧食產量是1940年水平的60%。在波蘭之後,蘇聯遭受了戰爭的重創。由於蘇聯在戰爭中造成大量傷亡(2000至3000萬人),長期勞動力短缺阻礙了重建工作。此外,1946年是自1891年以來最乾旱的一年,收成很差。美國和蘇聯未能就美國貸款援助重建的條款達成一致,這是冷戰迅速升級的一個促成因素。然而,蘇聯確實獲得了德國的賠償,並使東歐國家作出回報,以換取蘇聯人將他們從納粹分子手中解放出來。 1949年,成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在經濟上將東歐集團國家聯繫起來。第四個計劃資本支出的三分之一用於烏克蘭,烏克蘭在農業和工業上都很重要,而且是戰爭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第六個五年計劃(1956年—1958年)
[編輯]第六個五年計劃於1956年在領導人赫魯曉夫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布爾加寧領導下的雙重領導期間啟動,但由於過於樂觀的目標,它在兩年後被放棄。
第七個五年計劃(1959年—1965年)
[編輯]該計劃又稱七年計劃
第八個五年計劃(1966年—1970年)
[編輯]第九個五年計劃(1971年—1975年)
[編輯]第十個五年計劃(1976年—1981年)
[編輯]第十一個五年計劃(1981年—1985年)
[編輯]第十二個五年計劃(1986年—1990年)
[編輯]第十三個五年計劃(1991年)
[編輯]整體特徵
[編輯]史太林模式的五年計劃存在着對經濟系統的高度控制,在產業所有權及管理方面,1936年國有制單位佔有全國工業產值的百分之九十七,農業產值的百分之七十六(集體農莊佔有另外的百分之二十);中央對國有企業佔有百分之九十;地方則只佔有百分之十,存在着高度集中化。另外在實際生產上,中央的指令也貫徹整個生產過程,企業主管由中央委派、國有企業的財政預算及年度計劃由中央審批、國家指令代替市場原則、按政府需要生產及分配資源,譬如以重工業優先,指令性經濟計劃完全體現其中。
結果
[編輯]顯然,五年計劃成功令俄國迅速進行工業化,在1940年,鋼、煤、石油、電力產量都達至新高(之後才因德軍入侵而有所回落),蘇聯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強工業國;而在東部興建新的工業城市則有助西伯利亞及烏拉山脈地區的開發。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同時,輕工業也得到一定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得到改善。提前一年完成的蘇聯1929~1932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中生產資料生產年均增長28.5%,消費品生產(第二部類)年均增長速度也達11.7%,(《經濟史》第3卷第285頁)。1933~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蘇聯工業的消費品生產又比1932年增長100%,年均增長高達14.7%。1935年首先取消了麵包和麵粉、米的配給制,後來又取消了按定額發放的其它食品的配給制。1936年初,工業品也採取了類似的措施。與1932年相比,蘇聯1937年通過零售商品流轉渠道供應的重要日用工業品和食品增長情況如下:針織外衣增長2.86倍,針織內衣3.08倍,砂糖1.92倍,動物脂肪1.59倍,糖果點心0.81倍,灌腸和熏制食品3.90倍,靴子1.18倍,長、短褲子0.97倍,自行車3.2倍,留聲機10.7倍,手錶7.2倍。消費品的銷售額有了很大的增長。(《經濟史》第4卷第611頁、第610頁)。
年份 | 1913年 | 1928年 | 1938年 |
---|---|---|---|
蘇聯 | 20 | 20 | 38 |
美國 | 126 | 182 | 167 |
英國 | 115 | 122 | 157 |
德國 | 85 | 128 | 144 |
法國 | 39 | 59 | 82 |
意大利 | 26 | 44 | 61 |
日本 | 20 | 30 | 51 |
其他國家實施的五年計劃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年計劃
- 尼泊爾五年計劃
- 白俄羅斯五年計劃(由盧卡申科提出)
- 越南五年計劃
- 韓國五年計劃
- 印度五年計劃
- 馬來西亞五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