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應擾亂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観応の擾乱 |
假名 | かんのうのじょうらん |
平文式羅馬字 | Kannō Jōran |
觀應擾亂(日語:観応の擾乱)是發生在日本南北朝時期北朝室町幕府的內部派系鬥爭。由於足利尊氏在觀應三年(1352年)擊敗足利直義,因此這次事件被命名為「觀應之亂」。
背景
[編輯]足利直義與高師直的對立
[編輯]室町幕府成立初期,足利家家督足利尊氏與其弟足利直義共掌幕府政事,當世稱二人為「兩將軍」,政所、侍所等部門由足利尊氏管轄,問注所、禪律方等則由足利直義管轄。足利尊氏主掌象徵與旗下武士主從關係的支配權 ,足利直義則執掌行政、司法等相關職務,形成二頭政治。另一方面,下野高氏為足利氏的譜代家臣,高師直為足利家執事,其弟高師泰為侍所頭人,二人時常在前線作戰,立下赫赫戰功;貞和4年(1348)正月四條畷之戰中,高師直更率軍攻陷南朝大本營吉野,迫使後村上天皇撤往賀名生,此戰使高師直聲名大噪。
相較於着重恢復幕府秩序,尊重公家及寺社的足利直義,高師直、師泰兄弟黨可謂是更加現實主義,習慣於用武力解決問題,《太平記》更記載,高氏兄弟黨表示用木頭或黃金刻的雕像就可以取代天皇。足利直義與高師直矛盾最深處為領地的知行,南北朝時期,時常出現武士強佔寺社、本所的領地,足利直義提出許多政策處理此問題以回應公家社會的要求,然,對於在前線作戰的武士來說,從戰場附近的莊園、公領強徵糧草可以確保軍隊的軍糧無虞,高師直故主張要打破現有的莊園制的秩序,將更多土地的相關權益分配給武士。而高氏兄弟黨於幕府內權勢的上升也引起畠山國清、細川顯氏等將領的反感。
高師直軍事政變
[編輯]貞和5年(1349)閏6月,畠山直宗、上杉重能、禪僧大同妙喆向足利直義進言應彈劾高師直、高師泰。而後,足利直義與足利尊氏商討此事,最終,高師直執事的職位遭罷免,改由高師直外甥高師世暫代此職。《太平記》更記載足利直義欲暗殺高師直,然《園太暦》並無此記載。
貞和5年(1349)8月初,高師直從前線回京,並聚集大量武士在其宅邸,足利直義見此,深怕高師直加害於己,8月13日逃往足利尊氏宅邸避難。8月14日,高師直率軍包圍足利尊氏宅邸,要求引渡畠山直宗等人 (御所巻) 。而後,在足利尊氏居中斡旋下,以畠山直宗及上杉重能流放、足利尊氏嫡子足利義詮代替足利直義行使政務、高師直重任執事,上述三個條件為前提,足利直義與高師直達成和解。然畠山直宗及上杉重能於流放越前的途中被殺害,足利直義也被迫隱退,最終出家,法號惠源。《園太暦》記載,此政變為足利尊氏與高師直串通好的;然,現今學者看法不一,有認為足利尊氏此舉係為了確保足利義詮的地位,也有認為足利尊氏只是見機行事。
足利直冬
[編輯]貞和5年(1349)4月,足利直冬前往西國赴任長門探題,途中停留於備後國鞆浦。足利直冬與生父足利尊氏關係不佳,反而與養父足利直義交好。足利直冬聽聞足利直義失勢,企圖上洛,但遭到赤松則村阻止。高師直乘勢下令討伐足利直冬,足利直冬逃往九州。
經過
[編輯]足利直義反擊
[編輯]逃往九州的足利直冬在當地擴張其勢力,中國地方也有許多武士響應其號召,見此,觀應元年(1350)6月,足利尊氏命高師泰追討之,然,高師泰於石見國與支持足利直冬的武士苦戰,直冬派聲勢大漲,少貳氏、大友氏等九州豪族紛紛倒向足利直冬。10月28日,足利尊氏率軍親征足利直冬,命足利義詮留守京都;而足利直義則於10月26日逃出京都。
足利直義先逃往大和國,號召全國武士討伐高師直、師泰,而後於11月21日,前往河內國,接收畠山國清的庇護。11月23日,據《園太暦》記載,足利直義投誠南朝。在足利直義的號召下,石塔頼房、細川顯氏、桃井直常、斯波高經等人紛紛舉兵;關東地區,上杉憲顯驅逐同為關東執事的高師冬(高師直親族),加入直義一方。大和國、河內國、和泉國、紀伊國等南朝武士也支持足利直義。
高師直之死
[編輯]觀應2年(1351)正月,足利直義率軍向京都邁進,足利義詮棄守京都,前去與足利尊氏匯合。足利尊氏擊敗桃井直常,但是支持足利直義的武士越來越多,足利尊氏先是撤退至丹波,而後又撤退至播磨;東國方面,高師冬遭直義方武士襲擊,最終在甲斐自害。2月,足利尊氏再次向京都進軍,然於播磨光明寺合戰及攝津國打出浜之戰接連敗於直義一方。
觀應2年(1351)2月22日,足利尊氏與足利直義以高師直、師泰兄弟黨出家為條件和談。2月26日,高氏兄弟被押送至京都,然,於攝津武庫川遭上杉能憲、上杉重季攔截,高氏兄弟黨被誅殺。而後,足利直義作為足利義詮的輔佐重返政壇,足利直冬就任九州探題。
足利尊氏與足利直義的對立
[編輯]觀應2年(1351)3月2日,足利尊氏與足利直義於京都會談,足利尊氏以勝利者的姿態賞賜足利直義旗下武士,更要求要處死殺害高氏兄弟的上杉重季(最終改為處以流刑)。足利直義回歸政壇,負責輔佐足利義詮,然作為幕府行政、司法相關職務的引付眾多由直義派的武士擔任,足利義詮對此安排非常不滿。7月19日,因與足利義詮不合,足利直義向足利尊氏表達辭退政務的意向,不過被足利尊氏挽留。雖然足利直義成功剷除政敵高師直,仍有不少武士反對足利直義,3月末,直義派的奉行人齋藤利泰遭人暗殺;5月,桃井直常也遭人襲擊。足利直義與仁木頼章、佐佐木道譽等尊氏派武士也因領地的關係而有矛盾。
觀應2年(1351)7月28日,足利尊氏以討伐近江佐佐木道譽為由出京,隔日,足利義詮也出京追討播磨的赤松則祐。然,兩軍突然殺回京都,夾擊足利直義,足利直義見此,逃往越前國金崎。8月6日,足利尊氏派遣使者至足利直義處,命其返回京都處理政務,足利直義拒絕。9月,足利尊氏於近江擊敗畠山國清、桃井直常、石塔頼房等直義派武士,而後,足利尊氏與足利直義展開和談,但因主戰派桃井直常的反對,最終談判破局。此期間,畠山國清、斯波高經等武士紛紛背棄足利直義,再加上先前細川顯氏也投靠尊氏陣營,足利直義聲勢大減。11月,足利直義撤往鎌倉,就此,足利尊氏成功壓制近畿地方直義派勢力。
正平一統
[編輯]雖然平定近畿地區,然足利直義於關東、北陸等地區仍很有引響力,況,足利直冬仍於西國擴張其勢力。足利尊氏故轉而與南朝和談,而後,北朝崇光天皇與直仁親王遭到廢黜,並停止使用北朝「觀應」的年號,統一使用南朝的年號「正平」,南朝則承認足利尊氏武家棟樑的地位,並下達追討足利直義的綸旨,史稱正平一統。
與南朝和談完後,足利尊氏向鐮倉進軍,足利尊氏先後在駿河國、伊豆國、相模國擊敗足利直義,正平7年(1352)正月,足利直義向足利尊氏投降,兄弟二人返回鐮倉,足利直義被軟禁。2月26日,足利直義突然死亡,《太平記》記載足利直義是被毒殺。
後續
[編輯]正平7年(1352)閏2月,南朝後村上天皇進入京都周邊的八幡,而後,南朝大臣北畠親房率軍進入京都,將足利義詮驅逐至近江;關東方面,宗良親王、新田義興等人攻陷鎌倉。足利義詮見和談已破局,恢復「觀應」年號,號召全國武士反擊,3月,接連奪回鎌倉及京都,5月,後村上天皇退回南朝根據地賀名生。8月17,北朝彌仁踐祚,為後光嚴天皇。
觀應之亂,足利直義雖然去世,然足利直冬、石塔義房、桃井直常、山名時氏、吉良滿貞等直義派武士仍不願投降足利尊氏,不少人決定歸順南朝,持續南北朝的戰事。
參考文獻
[編輯]- 新田一郎 (法學者)『日本の歴史(11) 太平記の時代』(講談社、2001年)講談社學術文庫、2009年、ISBN 4-06-268911-1
- 鄭樑生『日本中世史』三民書局、2009年5月、ISBN 9789571447919
- 本鄉和人『NHK さかのぼり日本史(8) 室町・鎌倉 「武士の世」の幕開け』NHK出版、2012年、ISBN 978-4-1408-1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