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逆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左手小指甲皺襞左側的肉刺

逆剝甲周倒刺),俗稱倒嵌皮倒嵌倒刺倒戧刺肉刺倒裂刺,是在手指腳趾指甲左右側甲褶或其手指近端甲褶英語Eponychium(proximal nail fold, PNF)撕裂脫垂的條狀表皮。肉刺的端頭由死去的表皮細胞組成,這個部分並無知覺感,但其後連接的是皮層更深處的新表皮乃至真皮的活細胞,因此自由擺動的肉刺端頭常會給人們帶來不舒適的感受。

形成原因

[編輯]

逆剝的形成原因不是缺乏維生素[1],除運動、工作過程中造成的外傷以外,主要成因是指甲周邊的皮膚過於乾燥或皮膚受到乾濕冷暖的刺激和因長期摩擦、受壓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多在空氣乾燥的冬季出現。日常生活中多在洗過熱水澡浴後、皮膚被擦乾後出現。肉刺普遍見於婦女與兒童(多因咬指甲過度),少見於壯年男子(工作外傷除外)、老年人群。

應對方法

[編輯]

如果對逆剝的從連着的表皮撕斷,因為逆剝韌性較強且形狀似圓錐,越往下撕韌性越強、面積越大,時常會對底皮組織造成更大的損傷,甚至流血,若不對傷口消毒治療,可能導致甲溝炎。正確的處理方法是採用乾淨剪刀或指甲剪切除肉刺的白色端頭部分,達到肉刺不影響手指正常工作的目的即可。必要時,洗手後塗抹保水的護膚品。

參閱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