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非利卡人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非利卡人
Paul KrugerLouis Botha
J. B. M. HertzogJan SmutsEugene Marais
André BrinkCharlize Theron
總人口
約280萬至350萬[1]
分佈地區
 南非2,710,461 (2011年)[2]
 納米比亞92,400 (2003年)[3]
 贊比亞≈41,000 (2006年)[a]
 英國≈40,000 (2006年)[a]
 博茨瓦納≈20,000 (2010年)[4]
 斯威士蘭≈13,000 (2006年)[a]
 澳洲5,079 (2011年)[b]
 紐西蘭1,197 (2013年)[c]
 阿根廷≈400 (1985年)[7]
語言
第一語言
南非語,部分使用南非英語的阿非利卡人將南非語作第二語言
第二或第三語言
南非英語德語荷蘭語班圖語支
宗教信仰
新教歸正宗荷蘭歸正會),少部分信仰羅馬天主教[8]
相關族群
非洲英國僑民英語British diaspora in Africa · 有色人 · 南非白人 · 荷蘭人 · 弗拉芒人 · 法國人 · 德國人

阿非利卡人阿非利卡語Afrikaners,英語:Afrikaners),原稱布爾人阿非利卡語Boere,英語:Boer),為南非納米比亞白人移民後裔。其種族來源以17世紀至19世紀移居南非荷蘭移民和少量法國胡格諾教徒為主,還有德國人、弗拉芒人華隆人的血統在內。他們說南非語(又稱阿非利卡語),多信仰基督新教歸正宗。根據2011年的統計,人數約為280萬。

早期歷史

[編輯]

1602年,六十家荷蘭商行合夥成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荷蘭聯合省議會賦予它壟斷東印度貿易的專利權。根據尼德蘭聯合省議會的授權,東印度公司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組建自己的船隊、可以獨立地對外締結條約協議,可以對外宣戰、媾和。荷蘭東印度公司迅速壟斷了西歐和香料群島之間的往來貿易,經營東印度群島的胡椒、肉桂、豆蔻、丁香等商品,以及中國和日本的茶葉、絲綢、瓷器、漆器。荷蘭商船隊的單次航程通常需要八九個月,穿越印度洋和大西洋兩個大洋。為了補給淡水、蔬菜、水果和新鮮肉類等給養,需要在中途建立若干供應站。1598年,荷蘭人佔領了西印度洋一個濕熱的火山島,以當時的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執政官——毛里茨·奧蘭治親王的名字,將其命名為毛里裘斯島。荷蘭人在這裏建立了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商船供應站。但是由於島上鼠害猖獗,以及偏離當時的主要航線,毛里裘斯島的生產和供給能力已嫌不足,荷蘭人決定在好望角建立一個更大規模的中途補給站。

1652年4月,荷蘭船長揚·范里貝克載着第一批153名荷蘭移民抵達好望角的桌灣,建立了南非的第一個荷蘭殖民地——開普敦。這些移民都是東印度公司的僱員,根據東印度公司下達的指令來種植作物、飼養牲畜,產品由東印度公司定價收購。不久,一些荷蘭僱員為了擺脫東印度公司對他們的控制,開始向內地移民。不久之後,更多的荷蘭人和受迫害的法國胡格諾教徒前來定居。他們以開普敦為中心,向四周擴散,將商船補給站擴大為開普殖民地。開普敦取代了毛里裘斯,成為來往於兩大洋的船隻最重要的中途補給基地。1710年,荷蘭人正式拋棄了毛里裘斯島,全力經營開普殖民地。

為了建立向商船供應產品的農場和牧場,荷蘭移民從好望角向內地遷移擴張,圈佔土著人的大片土地,驅趕當地的土著黑人勞動,自己成為奴隸主。這些荷蘭、法國和德國移民的後裔逐漸形成統一的種族,操夾雜法語、德語、馬來語和科薩語的荷蘭文方言,被稱為布爾人(Boer,意為「農民」),但其自稱為阿非利卡人(原意為非洲定居者)。至19世紀中葉,定居在南非的荷蘭移民後裔數量已經達兩萬一千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歐洲白人定居者中達24%。

牛車大遷徙

[編輯]
布爾人的牛車大遷徙

1795年,法國軍隊入侵荷蘭,建立了巴達維亞共和國,成為法國的一個附庸國。英國隨即佔領了法國和荷蘭的眾多海外殖民地。在流亡英國的荷蘭政府同意下,開普殖民地也被英軍佔領。1802年,因拿破崙馬侖哥戰役中獲勝,奧地利被迫同法國簽訂和約,反法聯盟瓦解。在這種局勢下,英國也不得不與法國簽訂《亞眠和約》,英國撤出馬耳他,不干涉荷蘭、德意志、意大利的內政,承認法國在歐洲佔領的領土,撤出在海外佔領的殖民地。開普殖民地也歸還給巴達維亞共和國。不久,英國重新同法國開戰,於1806年捲土重來,再次佔領了開普殖民地。在1814年至1815年的維也納和會上,英國在向荷蘭支付了六百萬英鎊的補償款後,把開普地區據為己有。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英國有三十多萬復員的士兵和水手湧入國內的勞力市場,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為了緩解國內的就業壓力,英國決定向地廣人稀的澳洲加拿大南非組織移民。移民到開普的英國人很快便在數量上壓倒了已經移民到這裏一百多年的南非荷蘭人。這時的英國在全世界實行自由貿易政策,要將帝國的所有殖民地變成英國工業品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而開普殖民地的經濟基礎,是建立在布爾人牧場主免費獲得大片土地、並對當地黑人實行奴隸制度這種落後的經濟形態下的,顯然不符合英國的自由資本主義經濟政策。

19世紀30年代,英國人宣佈開普殖民地的土地為「皇家土地」,不再允許布爾人農場主們免費佔據、開發,而實行土地拍賣制度,同時限制布爾人向奧蘭治河以北移居,此外,英國還在1834年宣佈廢除開普殖民地的奴隸制度,並用嚴格的殖民地官吏任用制度取代了布爾人的傳統自治議會。英國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者在南非宣傳的「人人平等」思想招致抱有種族主義思想的布爾農場主的反感。他們表示:「如果讓奴隸享有與基督徒平等的地位,那麼我們寧願離開。」

1836年春天,大批對英國殖民政策感到不安和不滿的布爾人農場主們拋棄了自己的牧場、房子,駕着牛車,趕着牲口,帶着全部家當和奴隸,離開原先居住的赫克斯河谷和布立德河谷(在開普敦附近),開始向南非內陸地區的大遷徙。大遷徙斷斷續續持續了四年,參加大遷徙的布爾家庭組成若干個自衛民團。牛車既是運輸工具,又是家,又是禮拜堂。夜間遷徙者把牛車圍成首尾相接的圓陣,組成防禦工事,提防當地的祖魯人科薩人的進攻。這次遷徙被稱為「牛車大遷徙」(Groote Trek)。

早期的布爾共和國

[編輯]

遷出開普的布爾人遷徙者分為兩路,一路向東北的納塔爾地區前進,在民團司令官安德列斯·比勒陀利烏斯(老比勒陀利烏斯)的指揮下,戰勝了當地的祖魯人,於1840年在納塔爾地區成立了納塔利亞共和國,首都為彼得馬里茨堡。1842年,英國人以布爾人同受英國保護的土著酋長國交戰為由,在德班港登陸,於1843年包圍了彼得馬里茨堡,吞併了納塔利亞共和國。當地的布爾人不願意接受英國的統治,在老比勒陀利烏斯的帶領下,再次向西邊的內陸高原地帶遷移。

第二路布爾人遷徙大軍則向北,一部分越過法爾河,與從納塔爾向西遷徙的布爾人會合,建立了幾個名為「共和國」的小殖民區,如萊登堡共和國、溫堡共和國。通過同當地部落和土著王國的戰鬥,這些小殖民區最終在1849年合併,建立了南非共和國(又稱德蘭士瓦共和國),德蘭士瓦的意思為「越過法爾河」。其首都被命名為普勒陀尼亞,以紀念帶領布爾人擺脫英國統治的老比勒陀利烏斯。老比勒陀利烏斯以布爾人的代表自居,出面和英國人談判,德蘭士瓦共和國的獨立在1852年獲得了英國的承認。一年之後,老比勒陀利烏斯去世,其子馬蒂納斯·韋塞爾·比勒陀利烏斯(小比勒陀利烏斯)出任德蘭士瓦首屆總統,最終建立了現代意義上的德蘭士瓦國家。

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另外一部分佈爾人留在了奧蘭治河以北、法爾河以南的地區,他們建立了自治政府,接受納塔利亞共和國的領導,在納塔利亞共和國滅亡後,這裏的布爾人於1844年宣佈獨立,並在1854年同英國簽訂《布隆方丹協定》,建立了獨立的奧蘭治自由邦,首都為布隆方丹。小比勒陀利烏斯幾次試圖吞併奧蘭治自由邦,統一布爾人國家,但是因德蘭士瓦內部的權利鬥爭而未能實現,所以南非得以維持兩個布爾人國家長時間並存的局面。

兩次布爾戰爭

[編輯]

民族的形成

[編輯]

在1877年至1880年英國統治德蘭士瓦的三年期間,布爾人的民族情緒高漲,德蘭士瓦和開普兩地的布爾人聯合起來,於1880年在開普敦成立了民族主義組織——阿非利卡人大會英語Afrikaner Bond,並且在獨立的奧蘭治自由邦共和國也發展了分會。布爾戰爭期間,英屬開普殖民地和納塔爾省的阿非利卡人居民普遍參加德蘭士瓦和奧蘭治的軍隊,或為其游擊隊提供幫助。

布爾戰爭結束後,英國採取與阿非利卡人和解的政策。1906年,在揚·克里斯蒂安·史末資將軍的努力下,德蘭士瓦獲得自治地位,1907年奧蘭治河殖民地也獲得了自治地位,恢復了奧蘭治自由邦的舊名。1909年,為了統一南非的殖民地財政、關稅、鐵路,英國國會通過了《1909年南非法案》。1909年9月20日,英王愛德華七世批准了議會提出的建立南非聯邦的法案。1910年5月31日,由開普、德蘭士瓦、奧蘭治自由邦和納塔爾共同組成的南非聯邦成立,南非成為與澳洲、紐西蘭和加拿大一樣的自治領地。為了妥協舊英屬殖民地和新吞併各行省之間的利益關係,南非聯邦的首都也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分別設在開普敦、普勒陀尼亞和布隆方丹。此時居住在南非四個殖民地的阿非利卡人已有60萬人,遠遠超過英裔白人的數量。他們具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加爾文派改革教會)和語言(由荷蘭語演化而成的阿非利卡語);英布戰爭大大促進其民族認同的心理狀態的形成,南非聯邦的成立則使他們合併成為單一國家。經歷了長期演化和認同過程,在布爾戰爭之後,南非的荷裔移民後裔終於形成為一個統一的阿非利卡人民族。南非聯邦成立後,原來各殖民地中的阿非利卡人政黨很快結合成單一的政黨——南非黨英語South African Party,由路易·博塔任主席。在1910年9月的南非第一次普選中,南非黨得到阿非利卡人農場主的一致支持,擊敗英裔的聯邦黨英語Unionist Party (South Africa),在1911年11月正式成立南非聯邦政府。

混血阿非利卡人

[編輯]

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結束後,在一部分阿非利卡人當中出現了擴大種族範圍的傾向,鼓勵以阿非利堪斯語為第一語言的南非和納米比亞籍有色人宣佈自己為阿非利卡人。在阿非利堪斯語中,黑人、印度人等非白人人種被稱為「kleurlinge」,而這些操阿非利堪斯語的有色人種則被稱為「bruine afrikaners」(棕色阿非利卡人)或「bruinmense」(棕色人種)。他們在種族隔離時期的南非也被稱為混血人種,或巴斯特人(Bastera,意為「雜種」),納米比亞的雷霍博斯人(Rehobothers)與其來源相同。

南非和納米比亞的混血人種出現於18世紀下半葉,是遷徙到南非內地的布爾農民與祖魯、科薩、納馬等土著民族婦女通婚的結果。他們操阿非利堪斯語,起荷蘭名,信仰加爾文教派。在南非和德屬西南非,混血人種曾與布爾人一同展開對黑人的戰爭,作為報酬,他們被允許保留自己的土地。

考慮到南非殖民時期和種族隔離時期不同種族間的嚴格界限,白種阿非利卡人的這種態度可以被認為是一種進步。但是操阿非利堪斯語的有色人種並不認為自己與白阿非利卡人屬於同一種族,因為經過漫長的隔離,他們已經發展出了完全不同的種族文化。同時,「阿非利卡人」這個詞語的種族主義背景容易令人產生不愉快的聯想。這些人傾向於用更加中立的形容詞格「阿非利堪斯人」(Afrikaanses)來稱呼自己。

阿非利卡人與布爾人

[編輯]

目前仍然有相當一部分阿非利卡人仍然用「布爾人」這一稱呼。這些人大多是居住在原英屬開普省範圍之外的布爾共和國公民後裔,他們的祖先包括1690年遷出荷蘭東印度公司開普領地的布爾人和1836年「大遷移」的布爾人。「阿非利卡人」的叫法在1930年代得到南非聯邦政府(當時為英國自治領)的鼓勵,因為這個稱呼不會使人聯想到著名的兩個布爾共和國,因此有一種「民族統一」的語感。但是那些堅持拒絕與英國人和解的德蘭士瓦和奧蘭治後裔則堅決拒絕自己被稱為「阿非利卡人」。他們認為自己的祖先比留在英國殖民地的阿非利卡人更加珍視自由,在遇到殖民企圖時奮起抵抗,因此不應與那些甘受英國殖民統治的阿非利卡人劃為同一民族。

著名阿非利卡人列表

[編輯]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1.0 1.1 1.2 Ethnologue
  2. ^ The 2011 Australian Census records 5,079 Australian residents who explicitly identify as Afrikaner (that is, excluding those who identified as "African" or "South African"), while 35,031 identified as Afrikaans speakers.[5]
  3. ^ The 2013 New Zealand census records 1,197 New Zealand residents who explicitly identify as Afrikaner (that is, excluding those who identified as "African" or "South African"), while 27,387 identified as Afrikaans speakers.[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Afrikaners constitute nearly three million out of approximately 53 million inhabitants of 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plus as many as half a million in diaspora." Afrikan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Unrepresented Nations and Peoples Organization. Retrieved 24 August 2014.
  2. ^ Census 2011: Census in brief (PDF). Pretoria: Statistics South Africa. 2012: 26. ISBN 978062141388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13 May 2015).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described themselves as white in terms of population group and specified their first language as Afrikaans in South Africa's 2011 Census was 2,710,461. The total white population with a first language specified was 4,461,409 and the total population was 51,770,560.
  3. ^ Demographics. Namibiagovernment.com. [18 March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8). 
  4. ^ Chris McIntyre. Botswana: Okavango Delta - Chobe - Northern Kalahari 2010. Bradt Travel Guides Ltd. 2010: 37. ISBN 978-1-84162-308-5. 
  5. ^ The People of Australia: Statistics from the 2011 Census – Department of Immigration and Border Protection. p. 29, p. 55. Retrieved 8 August 2014.
  6. ^ 2013 Census QuickStats about culture and identity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5 January 2015. (Excel file) – Statistics New Zealand. Retrieved 8 August 2014.
  7. ^ ANTON FERREIRA. Settlers Fled Political Turmoil in S. Africa : Boers: netherlanders. Los Angeles Times (Articles.latimes.com). Reuters. 22 December 1985 [12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 
  8. ^ Geskiedenis Katolieke Afrikaners. [2022-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