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靜寄廬

座標36°03′34.5″N 120°18′25″E / 36.059583°N 120.30694°E / 36.059583; 120.3069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靜寄廬
太平路75號靜寄廬,2022年3月
概要
地點青島市市南區
地址太平路75號
起造1912年
擁有者劉錦藻

36°03′34.5″N 120°18′25″E / 36.059583°N 120.30694°E / 36.059583; 120.30694靜寄廬」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75號,建於1912年,為清末富商劉錦藻在青島修建的寓所。

歷史

[編輯]
第一次日佔時期1910年代的靜寄廬與右側的太平路73號

辛亥革命後,眾多前清官商攜家眷到當時尚為德國勢力範圍的青島避居。1912年4月,浙江富商劉錦藻到青島,與吳郁生等人遊覽嶗山,感嘆道「余向登煙臺,樂其山清海曠,此地更盛」,便計劃在青島購地建宅居住。5月,劉錦藻重返青島,在青島灣畔的「黑嵐山」[註 1]購地建宅,同年臘月建成,取名「靜寄廬」,並作《靜寄廬落成喜賦》。[1]

劉錦藻在青島遊山玩水、詠詩作賦之餘,續修《清續文獻通考》,編修南潯劉氏家譜,並與周馥呂海寰徐世昌等一眾前清官員交遊甚密。徐世昌在其日記中記錄1913年8月30日午後到訪劉錦藻宅第,名士王舟瑤在青島時也曾作《題劉澄如同年靜寄廬》詩二首。1913年,劉錦藻將四子劉承植送入靜寄廬西側不遠處的德華大學預科班學習德語。除靜寄廬外,劉錦藻還擁有今中山路101-105號等地產。1914年6月,劉錦藻被任命為參政院參政,雖經當時已任國務卿的徐世昌及周馥等人勸說,劉錦藻堅辭不受。[1]

1914年7月一戰爆發後,劉錦藻原以為青島不至於成為戰場,8月末日本對德國宣戰、封鎖青島海路後,才與家眷匆忙乘火車逃往上海。日德青島戰役結束後,劉錦藻得知「寓宅無恙,乃大幸也」,但從此再未踏足青島,僅在1927年3月由上海乘船北上大連探望女兒從青島經過時,於船上「泊視靜寄廬」。[1]

張充和1936年在靜寄廬院內留影

劉錦藻一家離青後,在靜寄廬設分賬房管理在青產業,同時將靜寄廬用於出租或留給家人親友旅青使用。其長子劉承干在《求恕齋日記》中記敘,1935年夏「乘車至太平路75號靜寄廬,憶已未到此倏十七年矣。萬瓦鱗鱗,其宏麗向不如前」。1936年7月,張充和與大弟張宗和到青島度假,經朋友許寶騄介紹在靜寄廬一間向南的大房間裏借宿,張宗和曾記述:「房子很大,就是太舊了。牆上有斑點,抽水馬桶不靈,浴缸的管子也破了,紗窗一碰就破。」[1][2]

1945年抗戰結束後,太平路75號為山東省田賦糧食管理處青島儲運處所使用。1949年4月,山東省田賦糧食管理處由上海遷至此處[註 2][3],同年6月2日由解放軍青島市軍管會接管[4]。太平路75號現為民居。

建築特色

[編輯]

「靜寄廬」坐落於高出路面5米的山坡上,樓高2層,體量方正,花崗岩築基,紅瓦四坡屋頂,正立面兩端分別凸出角樓和山牆。樓前院落內建有觀景平台,條石鋪地,邊緣設寶瓶欄杆與花園相隔,欄杆角柱雕有動植物吉祥紋樣[1][5]

相關條目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應指太平路75號所在的海拔20米的小丘,其名可能與附近的「黑瀾」礁石有關。
  2. ^ 國民政府山東省政府濟南戰役先後遷至南京、上海、青島。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劉逸忱, 太平路75号“静寄庐”别墅轶事, 青島畫報 (2022年第6期) (青島日報報業集團), 2022, (2022年第6期) [2022-07-01], ISSN 1004-7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8) 
  2. ^ 張文艷. 一位因爱而来,一位获得重生 苏州名门张氏姐妹张兆和与张充和在青岛的幸福时光. 半島都市報. 2019-02-26. 
  3. ^ 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編). 第五篇 粮食机构,第一章 机构,第一节 省级粮食机构. 《山东省志·粮食志》. 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1994. ISBN 7-209-01529-9. 
  4. ^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五篇 粮食机构、队伍,第一章 机构. 《青岛市志·粮食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2000. ISBN 7-5011-4900-3. 
  5. ^ 海水碧连天 小楼静悠悠. 青報網. 201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