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颶風伊萬對小安地列斯群島和南美洲的影響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颶風伊萬
Hurricane Ivan
三級颶風(美國
颶風伊萬行經小安地列斯群島的衛星圖像
風速1分鐘持續 120英里/小時(195公里/小時)
陣風: 135英里/小時(215公里/小時)
死亡直接造成44人喪生
損失$11億(2004年美元
影響地區向風群島(特別是格林納達)、委內瑞拉
2004年大西洋颶風季的一部分
歷史

影響

其它維基資源

颶風伊萬對小安地列斯群島和南美洲的影響為共計45人死亡,經濟損失超過12.47億美元(2005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18.5億美元),其中又以格林納達最為嚴重,是近半個世紀以來當地受颶風破壞最為嚴重的一次。這場風暴源於10月5日的一股東風波,之後經爆發性增強成為大型颶風,於9月7日以每小時205公里風速在小安地列斯群島以南近海掠過。當時颶風中心向外延伸260公里外風力仍有熱帶風暴強度,向外延伸110公里外風力則有颶風強度[1]風眼的北部也在格林納達上空經過。

受創最為嚴重的格林納達遭受了價值高達11億美元(2004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17.7億美元)的破壞,相當於該國兩年的GDP。颶風令超過1.4萬戶民房受損,其中30%被徹底摧毀,導致約1.8萬人無家可歸,島上共有39人遇難。委內瑞拉北部因伊萬致使至少3人喪生,還造成了中等程度破壞。千里達島巴巴多斯各有一人死亡,風暴名稱「伊萬」(Ivan)也因此予以退役[2]

防災措施

[編輯]

風暴持續初期,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對其行進路徑的預計比實際情況更為偏北。9月5日晚,巴巴多斯政府向該國管轄地區發佈了颶風觀察預警。之後不久,聖盧西亞收到了颶風觀察預警,格林納達及其附屬地區都收到了熱帶風暴觀察預警。隨着颶風朝南小安地列斯群島逼近,越來越多的島嶼收到了觀察預警,到伊萬最終經過該群島前24小時,巴巴多斯、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盧西亞、多巴哥島和格林納達都處在颶風警告生效狀態下,千里達島也處於熱帶風暴警告生效狀態。由於伊萬的實際路徑比之前的預計偏南,偏北面一些島嶼上的颶風警告相應降級為熱帶風暴警告,到9月7日晚颶風風眼從格林納達附近經過時,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千里達島、多巴哥島以及格林納達都處於颶風警告生效狀態。之後委內瑞拉北海岸到哥倫比亞瓜希拉半島之間地區都收到了熱帶風暴警告[3]

生活在法爾孔州蘇克瑞州瑪格麗塔島沿海地區的委內瑞拉公民轉移到了更加安全的地點[4],成千上萬的居民因這場颶風而撤離。邁克蒂亞西蒙·玻利瓦爾國際機場以及另外三所內地機場予以關閉。委內瑞拉石油公司暫時關閉了位於庫拉索的煉油廠,還有兩個港口短暫封閉,導致石油交貨兩次受到延遲[5]瓦萊羅能源關閉了設立在阿魯巴的最大規模煉油廠[6]千里達及多巴哥的石油公司在颶風來襲前停止採油,並將海上鑽井平台的工作人員撤離,大西洋液化天然氣公司中止了天然氣出口[4]。多巴哥開設了七個避難所,約有560人前去躲避,其中大部分是低洼地區居民。此外,風暴途經當天,大部分學校和商戶都予以關閉[7]。該國的兩所主要機場也予關閉,還有一家航空公司取消了所有的航班[8]

格林納達有上千人疏散到應急避難所[4],其中包括生活在首都低洼地區的數百位居民[9]。一些避難所在颶風來襲期間受到破壞,在其中躲避的災民為此不得不逃往別處[4]。總體來說,該國居民對官方的建議和公告沒有採取多少行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島上死亡人數較多[2]。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有上千位居民撤離到了28個應急避難所[10][11]。巴巴多斯政府關閉了學校和政府大樓,並在颶風來臨前開設避難所。為了儘量降低風險,島上的電網也暫時予以關停[12]。聖盧西亞開設了4個避難所[11],許多人在風暴來襲期間前來躲避[4]

影響

[編輯]

委內瑞拉、千里達和多巴哥,以及ABC群島

[編輯]

颶風伊萬給委內瑞拉北部沿海帶去了強降雨和約4米高的風暴潮,有60套民房受到破壞[13]。瑪格麗塔島上出現的持續風速最強,達到每小時42公里,法爾孔州瓦爾加斯州阿拉瓜州卡拉波波州安索阿特吉州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14]。洶湧的海浪令十艘船隻傾覆,多個海灘被迫封閉,有一人在衝浪時淹死[15]。內陸地區還有兩人因河流泛濫溺水而死[16]卡拉卡斯附近另有一人死於強風導致的牆壁倒塌[17]。風雨交加之下,共有21套房屋被毀,還掀開了多個屋頂,1376人受到影響,其中80人無家可歸。此外還出現了停電和缺水的報道[16]。整場颶風共造成該國127人受傷[14],報告的死亡人數則在3[2]到5人不等[14]。起初還有新聞報道稱近海的三艘船上共有28人失蹤[13]

多巴哥出現了時速74公里的中等強度陣風[2],颳倒了一些樹木,導致7個村莊停電[18],超過30%的地區失去了電力供應[7]。該島有20個村莊受到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破壞,至少45戶民宅失去了屋頂[3]。颶風直接對當地近千人產生影響,致使22人流離失所[2],還有一位女性因被風颳倒的樹木砸中導致傷重不治[17]。海浪估計高達20米[18],導致至少一幢房屋倒塌並掉落大海[3]。非正式統計數據顯示,島上在風暴經過期間的降雨量最高達到411毫米[3],引發了幾起泥石流。加上此外出現的一些農作物受損的報道,多巴哥受到的總體損失約為490萬美元(2004年美元,相當於790萬2024年美元)[2],不過與其鄰近的千里達島受到的破壞很小[10]

仍在繼續增強的颶風伊萬於9月9日在ABC群島以北約130公里處經過,狂風吹飛了屋頂的瓦片,還產生了強烈的涌浪,多個沿海設施受到影響。風暴中逐漸發展的螺旋狀雨帶給阿魯巴帶去了傾盆大雨,導致了洪災和價值110萬美元(2004年美元,相當於177萬2024年美元)的結構性破壞。[19][20]

格林納達

[編輯]
格林納達受到的破壞

颶風伊萬從格林納達之南近海掠過,給島上帶去了狂風,薩林斯角國際機場測得的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195公里,陣風時速更高達215公里,風暴途經期間的降雨量達到134毫米[2]。該國的六個中偏南面的四個所受打擊最為嚴重,這四個區中包含全國80%的人口[21]

強風對格林納達的超過1.4萬個家庭造成影響[3],全國90%的房屋受損,其中30%被徹底摧毀[22]首都聖佐治受到嚴重破壞[3],所有的主要建築不是受損就是被毀[9]。整個島上85%的建築物在伊萬途經期間受損或被毀[23],其中包括該國的緊急行動中心[4]和一幢建於17世紀的監獄,許多囚犯因此得以在風暴來襲期間短暫逃離[3]。全國有75所小學或中學受損或被毀,僅有兩所仍然可以展開教學工作[24]。整個格林納達的電力和自來水供應全部中斷[22]

旅遊業也受到負面影響,估計有60%的酒店房間受損[24]。狂風吹倒了島上80%的肉豆蔻[3],其它農作物損失在60%到90%不等[24]。估計有1.8萬人在這場颶風過後流離失所,還有約700人受傷[22]。伊萬是繼1955年颶風珍妮特以來對格林納達破壞最為嚴重的颶風[3],該國共有39人遇難,經濟損失達11億美元(2004年美元,相當於17.7億2024年美元)[2],相當於其兩年的國內生產總值[24],其中約45%屬於房屋毀損[21]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巴巴多斯和其他地區

[編輯]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沿岸部分區域的浪高達到6米[4],沖毀了兩套民房[3],風暴潮摧毀了19戶家宅,另有40套受損[10]尤寧島Union Island)上有一家醫院的屋頂受損,該島北部受到海浪的嚴重破壞[8]。棕櫚島(Palm Island)和卡里亞庫和小馬提尼克也受到了中等程度的破壞[7]。島上超過三分之二的區域因狂風導致停電[3]香蕉作物也受到破壞[25]。該國共計遭受了4000萬美元的損失(2004年美元,相當於6452萬2024年美元)[3]

巴巴多斯出現的最大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12公里,陣風時速達到149公里[2],許多樹木和屋頂受損[12]。共計有531套房屋受損[26],其中43套被完全摧毀[2]。此外還有4間酒店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27]。島上大部分區域停電[4],但在政府部門的迅速響應下很快就得以恢復[10]。風暴帶來的降水較少,大部分地區降雨量不足25毫米[2]。風暴潮和海浪導致海岸受到侵蝕,大部分沿海公路嚴重受損。該國有一人喪生[3],受到的損失估計超過500萬美元(2004年美元,相當於807萬2024年美元)[2]

聖盧西亞南部沿海地區因強風和大浪而出現中等程度破壞,多套房屋受損,香蕉作物也受到損失[2],還出現了一些屋頂受到輕度破壞的報道[10]。全島受到經濟損失共計約為260萬美元(2004年美元,相當於419萬2024年美元)[3],還有三人因颶風受到重傷,不過幸運的是沒有出現人員傷亡[8]多米尼克出現的風速達到每小時69公里[3]馬提尼克瓜德羅普西南部受到颶風所產生大浪的輕度破壞[2]

與其他地區不同的是,開曼群島在颶風伊萬來襲前沒有中斷電力供應。9月12日凌晨1:40左右,供電系統完全癱瘓。發電廠和供電線路都受到破壞,其中輸電線路、配電站和配電網受到的影響較為嚴重。此外,距海岸457米的海底電纜也受到了破壞。[28]

善後

[編輯]

巴巴多斯政府設立颶風伊萬住房恢復計劃,為那些沒有可用資金的災民修復或重建成了190套房屋,約90戶家庭申請了小幅但需立即着手進行的修整,其他則需要大規模的重建。這一計劃於2006年初結束,共計耗費500萬美元(2004年美元,相當於807萬2024年美元)。[26]

格林納達受到的破壞

多個鄰國對格林納達展開災後援助。圭亞那政府運來了價值約25萬美元(2004年美元,相當於40.3萬2024年美元)的糖,還有100名該國軍人協助重建,恢復秩序。千里達及多巴哥派出190名警察安圭拉政府送來1230箱飲用水。加勒比國家組成的委員會意識到地方政府無法提供格林納達在善後工作中所需要的資源,於是向國際社會尋求援助[29]美國國際開發署在颶風伊萬經過格林納達南部不到一天後就調配了約256噸飲用水,500卷塑料布,四個容量1萬升的儲水囊,以及一套淨水設備[30],之後數星期內,美國國際開發署共計提供了600萬美元(2004年美元,相當於968萬2024年美元)的援助,主要用於重建和恢復[31]。颶風過後的幾個星期時間裏,歐洲聯盟委員會人道主義援助辦公室提供了300萬歐元的援助。一年後,當地的住房重建和防災準備工作由於由於受到颶風艾米莉的衝擊而仍然面臨困難,歐聯委員會人道主義援助辦公室為此在2005年9月再次向格林納達提供了120萬歐元的援助[32]。颶風過去九個月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與格林納達總理舉行會晤後開始向該國提供重建援助並處理外債[33],2007年,中國政府出資在聖佐治附近建設了一個耗資4000萬美元(2007年美元,相當於5878萬2024年美元)的板球體育場[34]。2005年7月,加勒比開發銀行接受格林納達政府的請求,向該國提供了1000萬美元(2004年美元,相當於1613萬2024年美元)的貸款,主要用於協助住房、商業和環境領域的長遠發展[35]。格林納達的應急救災工作得到泛美救災響應工作組的協調,於2005年7月中止[36]

颶風過去後的幾天內,格林納達緊急行動中心暫時阻止救援物資入境,以求確保這些物品的安全,不過這一做法很快就予以取消,多架載有物資的飛機在日間飛抵重新開放的機場。風暴過後立即出現了嚴重的搶劫犯罪事件,警察部門為此對夜間實行宵禁[9]。颶風過後的第一個星期里,由於沒有行之有效的援助分配製度,災民獲得救災物資的進度很慢[37]。30個官方避難所和另外準備的17個避難所一共安置了5000位災民[9]。數以千計的居民因這場颶風失業,所有的企業都在風暴後關停[33]。颶風來襲兩個月後,有65所學校已經重新開放,其中有一些主要用作避難所,島上的供電和供水也陸續恢復[31]。風暴過境一年後,所有的學校都已恢復工作,大部分建築物都已經過臨時性的修整[38]。官方估算認為,島上約有1萬套房屋需要徹底重建,還有另外2.2萬套需要修理[24]。格林納達政府計劃在颶風過後的一年內重建1000套住房[38]。此外,颶風過後當地還有數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2]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Avila. Hurricane Ivan Public Advisory Twenty-Two.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 [2014-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Twenty-Seventh Session RA IV Hurricane Committee (PDF). 2005 [2008-06-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6-2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Stacy Stewart. Hurricane Iva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 [2014-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Linda Hutchinson-Jafar. Hurricane Ivan devastates isle of Grenada. Reuters Foundation. 2004-09-07 [2014-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3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 ^ Hurricane Ivan moves away; Rangel says situation under control. VENews. 2004-09-10. 
  6. ^ Geoffrey Smith. Hurricane Ivan tears into Caribbean isles: 20 reported dead. Bloomberg. 2004-09-09. 
  7. ^ 7.0 7.1 7.2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Caribbean: Hurricane Ivan Preliminary Appeal No. 21/04. ReliefWeb. 2004 [2014-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8. ^ 8.0 8.1 8.2 Hurricane Ivan leaves four possible deaths, trail of destruction. BBC. 2004-09-07. 
  9. ^ 9.0 9.1 9.2 9.3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Caribbean: Hurricane Ivan Preliminary Appeal No. 21/04 Operations Update No. 2. ReliefWeb. 2004 [2014-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3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Caribbean: Hurricane Ivan Information Bulletin (PDF).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2004 [2014-04-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5-2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1. ^ 11.0 11.1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 Hurricane Ivan OCHA Situation Report No. 3. ReliefWeb. 2004 [2014-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2. ^ 12.0 12.1 Eric Nurse. Houses bear the brunt of Hurricane Ivan. Associated Press. 2004-09-07 [2014-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3. ^ 13.0 13.1 Hurricane Ivan Kills 24 on Grenada. ReliefWeb. Deutsche Presse Agentur. 2004-09-08 [2014-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4. ^ 14.0 14.1 14.2 Cinco muertos y 127 damnificados dejó huracán Iván. Ministario del Poder Popular para la Comunicación y la Información, Gobierno Boliariano de Venezuela. 2004-09-10. 
  15. ^ El huracán Iván provoca un muerto en la costa de Venezuela. Europe Press. 2004-09-09 [2014-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6. ^ 16.0 16.1 Cuatro muertes en Venezuela por paso de Iván. El Universal (Caracas). 2004-09-09 [2011-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7. ^ 17.0 17.1 Agence France-Presse. Hurricane Ivan kills at least 14 in Caribbean. Reliefweb. 2004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8. ^ 18.0 18.1 Earl Manmohan. Tobago Suffers Blows. Trinidad Express. 2004-09-08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 ^ Hurricanes and tropical storms in the Netherlands Antilles and Aruba (PD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of the Netherlands Antilles and Aruba: 19. [2014-05-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6-1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 ^ Orkaan Ivan gedraagt zich op Curaçao als gewone storm. Trouw. De Persgroep Nederland. 2004-09-10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3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1. ^ 21.0 21.1 John Wilson. Hurricane Ivan Grenada Community Revitalization (PDF). 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004 [2012-02-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2-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2. ^ 22.0 22.1 22.2 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Grenada Hurricane Ivan Reconstruction Program Quarterly Report 31 Mar 2005. ReliefWeb. 2005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3. ^ Direct Relief International. Grenada: Direct Relief's programme activities update Jun 2006. ReliefWeb. 2006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 Grenada Rebuilds. ReliefWeb. 2005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5. ^ Eric Green. World Bank Join U.S. in Aiding Caribbean Hurricane Victims; Aid will go to nations hit by Hurricanes Frances, Ivan. Washington File. 2004-09-16. 
  26. ^ 26.0 26.1 Government of Barbados. Barbados: Hurricane Ivan housing recovery project winding-up. ReliefWeb. 2006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7. ^ Kitty Bean Yancey. Grenada, Grand Cayman, Grand Bahama feel the pain. USA Today. 2004-09-17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8. ^ The Impact of the Hurricane (PDF): 33. [2014-05-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5-0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9. ^ Miranda La Rose. One hundred soldiers headed for Grenada. Stabroek News. 2004-09-17 [2007-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3-11).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05-03-11
  30. ^ USAID Press Office. U.S. Providing Assistance to Grenada. USAID. 2004 [201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1. ^ 31.0 31.1 USAID. Caribbean Hurricane Update. USAID. 2004 [200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2. ^ European Commission — Humanitarian Aid Office. Guyana and Grenada: European Commission approves about €2.2 million in humanitarian aid. ReliefWeb. 2005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3. ^ 33.0 33.1 Government of Grenada. More Assistance from China. ReliefWeb. 2005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4. ^ Associated Press. Grenada: Bandleader Loses Job in Chinese Anthem Gaffe.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7-02-08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5. ^ Caribbean Development Bank. CDB secures USD 10 million loan from IDB for reconstructure,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in Grenada. ReliefWeb. 2005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6. ^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Pan American Disaster Response Unit Appeal No. 05AA040 Annual Report. ReliefWeb. 2006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7. ^ CTV Television Network. People in Grenada frustrated by lack of aid. CTV Globe Media. 2004 [200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0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8. ^ 38.0 38.1 United Nations News Service. Island after the hurricane: Grenada struggles to recover from devastation. ReliefWeb. 2005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