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高崗饒漱石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高崗饒漱石事件,簡稱高饒事件,是指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的一起黨內高層的政治鬥爭事件,延續至1955年結束。因涉事主人公高崗、饒漱石而得名。高崗不僅是陝甘紅軍及根據地的創建者之一,事發時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任國家計劃委員會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要職。饒漱石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職務,最終兩人在政治上被定性為「陰謀分裂黨」、「奪取黨和國家最高權力」,並結成一個「反黨聯盟」。二人被罷黜官職、開除出黨,1954年高崗在軟禁中自殺身亡,饒漱石被長期關押至1975年病逝,由於二人身居高位,此案件又波及多位高級幹部,並在此後的中共政治鬥爭中多次發酵。

背景起因

[編輯]

1952年秋,為了即將施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央要削減地方權力,調高崗饒漱石鄧子恢鄧小平習仲勛等地方軍政第一要員進北京,史稱「五馬進京」。其中,高崗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國家計劃委員會主席、饒漱石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

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建立,權力仍然在調整中。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因為稅率改制等問題對劉少奇周恩來不滿,並將這個想法透露給高崗。「高饒事件的實質是他們(高崗、饒漱石等人)試圖把劉少奇和周恩來從中共的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上拉下來。主要的目標是劉少奇。」[1]高崗奪權的關鍵因素是他對毛澤東態度的估計,「毛澤東在1953年初期與高崗的幾次私下談話中表示了這種(主要是經濟建設和發展農業合作社方面)不滿。不管毛澤東的意圖是什麼,高崗把這看成是一種信任他的信號和反對劉和周的機會。」[2][3][4]

1953年6月至8月,高崗在全國財經工作會議期間,攻擊薄一波劉少奇。同年9月,饒漱石在第二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以批安子文來對抗劉少奇、周恩來[5]

1953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不點名批評高崗:「北京有兩個司令部,一個是以我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陽風、燒陽火;一個是以別人為司令的司令部,就是刮陰風、燒陰火,一股地下水。究竟是政出一門,還是政出多門?」[6][7]在高、饒被批之後,兩人分別為對方說情,被毛認為兩人串通。

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

[編輯]

1954年2月中共七屆四中全會,18日發表了《全體會議公報》其中闡述了一致通過《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周恩來、陳雲在其中發言暗批高崗「獨立王國」[8]

同年8月17日,高崗吞服大量安眠藥自殺身亡。1955年1月,饒漱石被正式逮捕[10]

正式定性「反黨聯盟」

[編輯]

1955年3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通過了《關於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的決議》,開除高崗、饒漱石的黨籍[11]。 決議中,對於高饒反黨聯盟的定性主要有三[12]

  1. 1953年6月至8月的全國財經工作會議期間,高崗「大大施展他的陰謀活動。他和他的追隨者不但在會議上為了有意製造黨內糾紛而發表種種無原則的言論,並且在會外大肆散播各種流言蜚語破壞中央的威信,特別是攻擊中央書記處書記劉少奇同志和周恩來同志,同時鼓吹他自己……投機分子饒漱石也就是在這時同高崗站在一起反對黨中央。」
  2. 饒漱石「在九、十月間舉行的第二次全國組織會議上,展開了直接反對劉少奇和反對黨中央的鬥爭。在全國組織會議上,原東北局組織部長張秀山同志在發言中向中央組織部一九五三年以前的工作進行了惡意的攻擊。後來查明,張秀山這個發言,是高崗反黨宗派久已準備好了的。饒漱石因為這些發言起了反對中央的作用,表示極為滿意和興奮。原來他的目的就是要反對劉少奇同志和反對黨中央。」
  3.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毛澤東同志依照前例提出他休假期間委託劉少奇同志代理中央領導工作的時候,高崗就出面反對,並且私自活動,要求由他來擔任黨中央的總書記或副主席,要求改換政務院總理的人選,即是說要由他來擔任政務院總理。這樣就充分暴露了他的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權的野心。」

饒案又與潘漢年揚帆所涉案件合稱為饒潘揚案。1980年代,潘漢年、揚帆等涉案人員獲得平反,但饒漱石至今未獲正式平反

影響及評價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卷),第88頁
  2. ^ Frederick C. Teiwes, 'Extract from Mao and his Lieutenants', in G. Benton (eds), Mao Zedo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Volume II) (New York, 2008), p. 93-94.
  3. ^ Frederick C. Teiwes, Politics At Mao's Court: Gao Gang and Party Factionalism in the Early 1950s (New York, 1990), p. 37.
  4. ^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卷),第89頁
  5. ^ 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1953年9月16日-10月27日).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4-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6) (中文(簡體)). 
  6. ^ 高崗傳,第333頁
  7. ^ Barnouin, Barbara and Yu Changgen. Zhou Enlai: A Political Life.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6. ISBN 962-996-280-2. Retrieved on March 12, 2011. p.166
  8. ^ Barnouin, Barbara and Yu Changgen. Zhou Enlai: A Political Life.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6. ISBN 962-996-280-2. Retrieved on March 12, 2011. p.167
  9. ^ 《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黨史黨建政工教研室 (國防大學出版社). 1986: 265 (中文(簡體)). 
  10. ^ 林彪1953年卷入高岗饶漱石事件始末披露. 騰訊. [2013-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1). 
  11. ^ 高岗、饶漱石事件. 上海市第十八中學. [2013-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8). 
  12. ^ 《關於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的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