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論刻薄的魂靈
本頁簡而言之:請盡量以冷靜口吻指出對方的錯誤。 |
不過最初多人的勸告未明確指出其為破壞,你給他發了個警告模板,直接對着他說「你在破壞」,在其封禁後你又稱其「無知」、「錯誤」,也難怪他在解封後會偏偏刪除你的留言了。他的行為不當是一回事,你提醒時的用詞是另一回事,直接說出一系列較為負面的詞彙和嚴厲的指控別人不見得就願意接受。就好比一個人做錯事了,你直接罵他,難道對方就願意接受嗎?雖然你還沒到說髒話的程度就是了。
——日期20220626,Mosowai封禁案就其游戲維基規則後展開的討論
概要
[編輯]在維基百科上有許多因對站務不熟悉、不文明或其他行爲而造成麻煩,以至於封鎖禁止的用戶;這時,人們往往會出於「義憤填膺」使用過激,以至於刻薄的口吻指責該名用戶。這類留言有些不見得是顯而易見的不文明言論(如「閣下犯了蠢貨式的錯誤」之類)但使用較爲負面的詞匯或嚴厲的指責。誠然,直言不諱地指出他的錯誤有時確實比漢弗萊·阿普比式的委婉和客氣要更有力一點。但在此過程中,即使是就事論事,使用過度嚴厲的指責或運用不當的詞匯也將導致幾個問題:
- 激化矛盾以至於對方拒不接受。
- 帶偏討論的整體格調從而變爲情緒宣泄,對社群文明和諧溝通的氛圍並無幫助。
- 激怒對方為報復這類言行,轉而成爲對社群更有害的破壞者。
雖然不可否認有些用戶在被別人用這類指責後被真正「罵醒了」。但社群內部各個編輯的性格因出於人類環境及成長方面的各異,我們不能也不會要求每人做到「百分之百的接受涵括著情緒化的批評」。也有一類用戶以LTA爲例單純來找樂子的破壞者,但用這類語調不能阻止他者的娛樂心態,本質上也沒有與其溝通的必要。
而當一個用戶持續不接受別人的意見,也不意味着您可以刻薄的留言對其批判。當以合理的、持續時間較長的溝通不能喚醒他認知上的錯誤,這時您使用更爲嚴厲措辭不見得會更加有效。客觀意義上,用冷靜語調並不會帶來壞處,而用負面用詞的批評則有損害社群文明氛圍的疑慮。我們也只需思考一個哲學命題:
- 一個禮貌、冷靜和剋制的人,理論上是不可能因他基於這些特質的言行,而讓對方變得更不禮貌、冷靜和剋制的;而一個情緒化的,運用過激言行的人,確有可能讓對方也變得情緒化、使用過激的言行。
因此,當嘗試與封禁者溝通時,請時刻保持情緒上的剋制,嘗試運用妥當的措辭,然後再直言不諱的指出對方的錯誤,並以此給出自己的意見。
例子
[編輯]下開例子大約的確脫不開「就事論事」的範疇,但其言語情緒宣泄大於引導用戶從善的目的。請勿使用高壓的態度應對犯錯的用戶:
- 請停止展現你對社群方針指引的無知,並持續扭曲有關指引以達到符合自己利益的行爲。
- 朽木不可雕也,請在封禁的時間反省自己的過錯。
- 你可以繼續這類擾亂,讓大家認識到你的無知。
參見
[編輯]明例
[編輯]- 五大支柱之以禮相待、相互尊重:「維基人是講求文明的——就算您不同意其他維基人的觀點,仍請尊重他們,避免人身攻擊或以無差別的概括言論攻擊其他維基人。在進行討論時,請以達成共識為重,並以保持開放、好客和包容的心態參與討論。在討論白熱化時,請保持冷靜,避免編輯戰或違反「回退不過三」原則。」
- 文明及不文明行爲的後果:「[...]這類交互嚇跑其他的貢獻者,分散其他維基人本來可以去做更重要事情的精力,從而削弱整個維基社群。這樣的失禮行為使人平生怨氣,心灰意冷,甚至離開;或者激怒對方,導致衝突升級。同時,大家失去相互的真誠與信任,會更沒有能力去解決現有或者將來的爭執。如果懂禮貌都不守就更加激怒對方。」
- 維基禮儀的原則:「[...]儘管在激烈爭論中很難做到,即使其他編輯並不如您所期望地那樣文明禮讓,這個方法至少幫助你不必遭致更廣泛的衝突及人身攻擊。您自己也可積極主動地做到文明:出面調解並抑制反擊——每個人都會感激您(或至少他們應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