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臺灣教育專案/政大世界民族誌學習作業/鋼舌鼓
此條目的語調或風格或許不適合百科全書。 (2018年3月9日) |
鋼舌鼓,(英語:Steel tongue drum),與手碟非常類似,但不完全相同,鋼舌鼓有很多原型,在台灣比較常見的是手碟。 此鼓的名稱的由來之一為,鋼舌鼓表面的分隔線,長得很像舌頭的形狀。[1] [2]
簡述
[編輯]鋼舌鼓的原型,最有名的是Jim Doble的鯨魚鼓,和Felle Vega的Tambiro[3] 。在2007年的二月,Dennis Havlena[4] 受Tambiro的外型特色[5]和Hang音調設計的啟發,以一個未使用過的20磅丙烷罐,創建了一個圓形十字形佈局的鋼製舌鼓。 而「Hank drum(漢克鼓)」這個名字來自「Hang」和「tank」的組合。
反過來,Dennis Havlena的樂器也激發了其他鋼製舌鼓的發明。 目前,世界各地有很多版本的鋼製舌鼓供應商。[6]
製作方式
[編輯]第一步驟
鋼舌鼓可以由一個空的(通常20磅)瓦斯桶製成,切記一定要用全新的瓦斯桶來製作,首先先將瓦斯桶翻轉過來,將底座切斷;再將七到十個舌片沿徑向切入罐的底部,形成儀器的頂部。如果覺得要切割瓦斯桶太麻煩,也可以由用碟形封頭(外觀很像電鍋蓋的金屬盤子)來取代。 鋼舌鼓的音調會因為製作時,切割的瓦斯桶長度不同,或者是藉由增加釹磁鐵,來增加鋼舌鼓的重量,而有不同,也就是說每一個鋼舌鼓,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鋼舌鼓通常會被調整為五聲音階,但可以調整為全音音階、半音音階,或者是製作者所選擇的音階。
第二步驟
把裏面的空氣釋放出來,用螺絲刀釋放罐內的空氣壓力,通過轉動閥門側面的螺絲。 然後用一個大型活動扳手和桿子來移動它,利用槓桿原理能夠幫助我們,使我們有辦法一邊握住鼓,一邊轉動扳手。如果覺得太抽象,可以去參考圖片
第三步驟
透過焊接的技術,把瓦斯上的提把的部分取下來,這樣子瓦斯桶的上半部分,就成了鋼舌鼓的表面,記得一定要使表面為平整。
第四步驟 把鋼舌鼓的舌片設計好後,畫到紙上(也可以直接去網絡上,下載鋼舌骨的模板),接着貼在瓦斯桶的表面,透過焊接去製作你要的聲音範圍。
第五步驟 測試聲音,並且做一些微調。
彈奏方式
[編輯]之所以可以彈奏是因為,鋼舌鼓內部的的磁鐵,透過移動裏面磁鐵的位置,可以改變聲音的高低,此外還可以自己外加磁鐵,這樣可以讓聲音有更多變化。藉由把磁鐵移到鼓的中間,可以會降低音調,反之,把磁鐵移向外側,可以使音調提高,因此只要適當的調整內部磁鐵的位置,可以有不同的共鳴效果。
不同的尺寸有不同的名稱,跟手掌差不多大的名字為della,再大一號的名字為luna bell,12吋的則稱為domina,14寸的為dominus。
因為鋼舌鼓是沒有弦的樂器,但是透過像是撥結他或者其他有弦樂器的動作,可以聽出不同的鋼舌鼓有幾個全音,鼓聲與鐘聲有些相像。[7]
參考資料
[編輯]-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HHLmwORr3Y&t=18s
- ^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353916
- ^ YouTube Video: Felle Vega with his Tambiro
- ^ Instructions for making a Hank Drum by Dennis Havlena
- ^ Dennis Havlena: Make a "Tambiro"
-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eel_tongue_drum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uBPKSnsxc&index=10&list=WL&t=47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FZ9krrAaVI&index=8&list=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