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儒
张开儒 | |
---|---|
籍贯 | 云南巧家 |
张开儒(1869年6月1日—1935年7月7日[1])字藻林,云南省东川府巧家厅(今巧家县)人,清末民初军人,滇军领导人之一。
生平
[编辑]清末至护国战争
[编辑]1885年(光绪11年),张开儒中秀才。1901年(光绪27年),到昆明入五华书院学习。后入武备学堂学习军事。
1904年(光绪30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入东京振武学校、陆军士官学校。1905年(光绪3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刊行革命派的雑志《民报》及《云南》雑志。1908年(光绪34年),毕业于陆士步兵科,归国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兼提调。1911年(宣统3年)10月,为响应武昌起义,昆明的革命派举行重九起义,张开儒参加起义。
云南军政府成立后,张开儒任援川军第1梯团副梯团长兼联队长(梯团长谢汝翼)。该军远征四川省支援当地的革命派。1913年(民国2年),任滇军迤南边防第1旅上校旅长,驻开花(今文山市)。1915年(民国4年)12月,护国战争爆发,张开儒任护国军第2军第1梯团长(军长李烈钧),远征广西省、广东省。
护法战争之后
[编辑]1916年(民国5年)6月,护国战争结束后,张开儒驻扎广东省韶关。同年,护国军第2军改编为滇军第3师、第4师,他任第3师师长,兼任南韶连镇守使。1917年(民国6年)9月,孙文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张开儒被非常国会选任为军政府陆军总长[2]。他因为军饷等事,与李烈钧及桂系交恶[3],突于12月6日声言率第3师回云南[4],又抨击李烈钧“断送多数人之头颅,以成少数之功勋”[5]。张开儒当选总长后,迟迟未有上任,但到了1918年(民国7年)2月,他宣布就职[3],因此与孙文的军政府关系日深。是年5月,大元帅制改为总裁制(7总裁集体领导制),孙文失势,张开儒遭总裁之一唐继尧(滇军)排斥,被罢免各项职务,并被逮捕收监。
1920年(民国9年)11月,随着旧桂系的主席总裁岑春煊失势,张开儒获释,被任命为护法滇军总司令。但是,被粤军陈炯明部解除了武装。1921年(民国10年)2月,孙文任命张开儒担任云南北伐军副总司令。
1922年(民国11年)3月,顾品珍遭到驱逐并战死,唐继尧回云南重掌大权,张开儒率顾品珍余部赴广西柳州。同年6月,陈炯明同孙文决裂,张开儒率部赴广东讨伐陈炯明。途中,在广西桂平,张开儒的部下杨希闵夺取了张开儒的军权。
1923年(民国12年)4月,张开儒任孙文的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参谋长。同年10月,改任参军长,获授陆军上将。1924年(民国13年)9月,任大本营高等顾问,不久辞任。此后赴澳门寓居。1927年(民国16年)回到昆明,任云南省政府顾问,为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建言。
1935年(民国24年)7月7日,张开儒在昆明逝世。享年67岁。
参考文献
[编辑]-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中的条目:张开儒(简体中文)
- ^ 非常國會選舉六部總長. 时事新报 (上海). 1917-09-16.
- ^ 3.0 3.1 粵海最近之潮流. 神州日报 (上海). 1918-02-20.
滇军师长之张开儒,则因筹饷及擅杀林虎属官贺鑫常一案,与桂军诸人并林虎李烈钧等感情甚恶,既处孤立之势,自不能不结纳粤军,遂因与军政府日益接近……自军政府之成立,有虚名无实力,滇军将领虽较与接近,固未尝受其命令,故张开儒久授陆军总长,从未就职,忽于长堤八旗会馆行就职式,并发宣言书……谨于本月六日上午十时,在八旗会馆滇军第五军办事处行就职式,同时启用陆军总长印信
- ^ 粵省最近消息. 时事新报 (上海). 1917-12-17.
- ^ 粵聞彚誌. 时事新报 (上海). 1917-12-18.
- 徐友春主编.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刘寿林等编. 民国職官年表. 中华书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中华民国军政府
| |||
---|---|---|---|
广东大元帅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