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季风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0年4月4日) |
此条目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
东北季风是因为强大的冷高压在北半球的秋冬季节盘据蒙古、西伯利亚,顺着高压梯度的空气流动以及科氏力的影响(加强了行星风系的作用)。在中国东岸,北纬30度以南地区,东北风盛行称为东北季风。[1]。在中国华北地区风向是西北,华中地区转为正北,华南以南转为东北,故称东北季风。此季风因为发源于陆地上,因此带来的都是较为干燥寒冷的气候,但是若经过海洋携带水汽,则容易在迎风面地区降雨,如台湾北部、海南东北部、越南东岸等地区。东北季风的气候影响,可及于赤道地区的新加坡一带。东北季风不等同冷锋,西南季风不等同暖锋,虽然两者间有其相关性。
台湾的东北季风
[编辑]每年秋季后,高压在寒冷的欧亚大陆上发展,寒冷而干燥的空气自中国海洋吹来,一直到远离陆地抵达洋面之后,吸收较多的水分。在中国东岸,北纬30度以南地区,东北风盛行(风强而频率高)称为东北季风。冬天,高气压南下,伴随前缘的冷锋面通过东海到达台湾附近海域时,即带来东北季风,其风力常相当强劲。台湾北部及东北部在受东北季风影响的季节里,经常呈现阴霾有小雨的天气。[1]
东北季风在台湾造成的特殊景观现象
[编辑]台湾因东北季风造成的有名的气候现象:风飞沙、九降风,影响住民的生活。而北部山区生物的北降现象则是气候造成的生态影响。
1. 风吹砂:南台湾的沙岸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之下,海边的砂砾堆积在陆地地区的特殊景象,在恒春地区龙磐草原到佳乐水一带甚为显著。
2. 九降风:东北季风在登陆北部地区时,遇到迎风面降雨的情形,到达新竹、苗栗一带的时候,因为先前已有降雨,此时的风就变得又干又冷,强劲的风力直逼台风的程度。新竹有名的米粉就是靠着九降风风干制造的。
3. 北降现象:指原本应出现在高纬度(较北,温带)、中高海拔的物种,因地形、气候原因而出现于低海拔的现象。例如台湾北部山区(如阳明山系)普遍分布的野鸭椿、山菊原生于中高海拔或较高纬度的温带地区,但在阳明山区的低海拔即有分布,主要是受到东北季风的影响。又如,阳明山系山顶(海拔约1000米)的箭竹草原,一般只出现在约2500米以上的高山(台湾中央山脉),亦是因东北季风造成的强风及低温所影响。
台湾的志书里提到先民观察到的东北季风现象。
《诸罗县志》:“南风壮而顺,北风烈而严;南风多闻,北风罕断...”
《诸罗县志》:“九月则北风初烈,或至连月,俗称九降风。”
《淡水厅志》:“重阳前后忌九庙风,又名九降风。凡飓风多挟雨,九降恒不雨。每望浪色如银,播空叠起,名曰起白马,不可行。”
《淡水厅志》:“八九月后,雨少风多,其威愈烈,扫叶卷箨,尘沙蔽天,常经旬不止。”
香港的东北季风
[编辑]九月初至中旬,夏季季候风减弱,副热带高压脊开始南下,华北地区的冷性高压增强,偏北气流开始从长江北边向东南移动,东北季候风形成[3]。
当东北季风风力达到强风或以上程度,香港天文台便会发出强烈季候风信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