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充装置
外观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4年7月15日) |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4年7月15日) |
特充装置又名预填充型胰岛素注射装置,在不同地区归属于不同的分类进行管理,比如在美国属于医疗器械,而在欧洲属于药品组件。
发展历史
[编辑]特充装置最早出现于二战期间,上世纪50年代,特充装置再次被推向市场,主要是用于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注射。过去5、6年得到了飞速发展: 2006年,特充装置销量约为14亿支,2010年销量超过24亿支。据估计,今后5年,特充装置的销量将不断增加,同时将更多地与安全针头和自动注射器注射器整合。
促进发展的因素
[编辑]-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这些解决方案快速、方便、成本低且风险低,并且他们同时销售了药物和器材,还减少了相关的报批手续,节省了大量人力、时间资源;
- 对于患者来说,患者对注射装置的精确性和简便性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基于对生活质量和经济因素的双重考虑,更多的患者倾向于在家里进行治疗和注射,因此这种简便易学的注射装置大受欢迎。这其实是社会和经济进步的一种体现。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生产商将把液体剂型的药品装入特充装置中,不但增加了临床使用率,极大方便了患者,也减少了生产企业在审批方面的投入,造成了双赢的局面。
分类和组成
[编辑]特充装置可以储存药物,同时进行普通注射,可分为以下两类:
- 带注射针的特充装置:多为针头嵌入式,由带注射针的针管、针头护帽、活塞和推杆组成。
- 不带注射针的特充装置:分为两类锥头式和螺旋头式,前者由由不带注射针的针管、锥头护帽、活塞和推杆组成,后者由不带注射针的针管、螺旋头护帽、螺旋头、活塞和推杆组成。
装置特点
[编辑]- 方便易用:对于医护人员而言,非常容易教会非专业人士进行注射,对于家属或患者来说,该装置简便易学。
- 注射剂量准确:剂量设定和调节及剂量显示窗都极大提高了注射的准确性,更好地辅助治疗。
- 经济学效应:通过使用特充装置,大部分患者可以在家注射,减少了住院和到门诊的次数,大大节省了住院费用和注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