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嗣立
外观
萧嗣立 | |
---|---|
大明颍州知州 | |
籍贯 | 广东广州府番禺县 |
字号 | 字而权 |
逝世 | 崇祯十四年(1641年) |
出身 | |
|
萧嗣立(16世纪—1641年),字而权,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萧嗣立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广东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授颍上知县,判案精明,其时蝗虫肆虐,唯独不入颍上,人们比为像鲁恭治理中牟一样,流寇日渐为患,他卖去妻子的发簪犒赏士兵,招募广东人制火器守城,贼人得知后都相戒勿犯,肆意攻城者都悉数歼灭,颍上人写下《守城纪实》记录。八年(1635年)颍州和霍丘失守,秋天入侵颍上,他固守城告池,并向山东按察司副使、兵备颍州谢肇玄告急,对方发兵五百人守卫,流寇退却,漕运总督朱大典以当地是陵寝重地,特荐表萧嗣立担任颍州知州[2]。
萧嗣立到任颍州后,先修葺城池、整顿学宫、创立衙宇仓库,又招集流民给牛种耕作,同时修复被贼人毁坏的西湖,颍州人歌颂他,歌谣中有“五袴再歌新日月,三刀重整旧山河”的句子,地方习俗多不合古礼,他刻下家礼易简编教育人民。崇祯十二年(1639年)他兼署寿州事务,张献忠来犯,他和里居当地的方震孺招募死士连夜闯入贼营,斩杀其枭帅,获得不少马匹衣甲,三次奉旨录功;十四年(1641年)正月河南贼过天星、袁老山等人包围颍州,贼人侦察时遥见天神执刀骑赤马巡城,大惊逃遁,官军追斩敌方数千人,他在城上卧食八十余日,衣不解带,因劳成病,临终前依旧三次大呼追贼,后来方震孺巡按广东,将其劳绩上报两院,举入乡贤祠,从祀广州府学[1]。
引用
[编辑]- ^ 1.0 1.1 同治《番禺县志·卷四十二·列传十一》:萧嗣立,字而权,万厯四十六年举人,事继母孝,为颍上知县,发奸摘伏如神,崇正朝江北蝗不入其境,时比之鲁中牟,流寇日炽,嗣立脱室人簪珥以犒士,募粤人制火器为守城具,贼闻之相戒勿犯,有狂逞者悉歼灭,颍人著《守城纪实》以志焉,颍州失守,总漕朱大典以陵寝重地需人,特表嗣立知颍州,修城池、整学宫、创衙宇、缮仓库,抚集流亡给牛种使耕作,时西湖毁于寇,力为修复,州人诵德,有“五袴再歌新日月,三刀重整旧山河”之语。州俗多悖古礼,纂刻家礼易简编以晓之,十二年兼署寿州,张献忠来犯,嗣立与乡官方震孺募死士夜斫贼营,斩其枭帅,获马匹衣甲无算,三奉旨录其功;十四年春正月河南贼数十万,所谓过天星、袁老山者五股合围颍,贼侦探遥见天神执刀骑赤马巡城,大惊遁去,追斩数千,嗣立卧食城上八十余日,衣不解带以劳成病,属纩时犹呼追贼者三,后震孺按广东,悉其劳绩闻之两院举入乡贤,从祀郡学。 据府志、阮通志参修
- ^ 光绪《颍上县志·卷八·宦业》:知县萧嗣立,南敏举人,崇正八年春流寇陷颍州霍邱,秋复掠颍上,嗣立缮城固守告急于颍州道谢肇元,肇元请发兵五百以守之,寇退,论功陞颍州知州。
参考文献
[编辑]- 同治《番禺县志》·卷四十二·列传十一
- 光绪《颍上县志》·卷八·宦业
官衔 | ||
---|---|---|
前任: 张俊英 |
明朝颍上县知县 1631年-1635年 |
继任: 廖维义 |
前任: 蒋嘉祯 |
明朝颍州知州 崇祯年间-1641年 |
继任: 任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