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和64式7.62毫米自动步枪
外观
丰和64式步枪 64式7.62mm小銃 | |
---|---|
类型 | 战斗步枪 |
原产地 | 日本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64年[1]- |
使用方 | 陆上自卫队、 航空自卫队、特殊急袭部队(狙击型) 日本海上保安厅 |
参与战争/冲突 | 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铜金义一[2]、横井由之介 岩下源蔵、津野瀬光男 |
研发日期 | 1957年 |
生产商 | 丰和工业 |
生产日期 | 1964年-? |
衍生型 | 狙击型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4.4千克(9.7磅) |
长度 | 990毫米(38.98寸) |
枪管长度 | 450毫米(17.72寸) |
子弹 | 7.62×51毫米NATO |
口径 | 7.62毫米(.308寸) |
枪机 | 短行程气动式活塞、枪机偏转式 |
发射模式 | 半自动、全自动,可击发调变 |
射速 | 500发/分钟 |
枪口初速 | 700米/秒 |
有效射程 | 400米(437.45 码) |
供弹方式 | 20发弹匣 |
瞄具 | 机械瞄具:折叠式金属瞄准具 |
丰和64式步枪,简称“64式”,是一款使用于日本自卫队与日本海上保安厅的气动式战斗步枪,64式使用7.62×51毫米NATO弹药及可拆卸式的20发弹匣。由于日本法令的限制,64式步枪从未输出到其他国家,仅日本国内使用。现此枪逐渐被较先进的89式步枪以及后来的20式步枪取代,但仍有大批64式服役于自卫队与日本海上保安厅。
研发历史
[编辑]日本自卫队成立后决定自行设计一型适合日本士兵体型的自动步枪以取代当时使用的美制M1加兰德步枪。
主要设计师为铜金义一、横井由之介、岩下源蔵、津野瀬光男,由丰和工业负责开发。
64式步枪在测试靶场内的准确度表现优于美制M14自动步枪,不过部队实际使用时反映准确度时好时坏,非常不稳定,且由于过于复杂的内部结构导致过多的故障,使用的部队对其可靠度大为怀疑。
64式步枪使用减量10%的7.62×51毫米NATO特制弹药以满足日本士兵对后座力的要求,同时在自动射击时的枪口上扬也得到了降低。
特征
[编辑]- 射击方式:64式的发射模式为:ア(安全)→タ(半自动)→レ(全自动)。ア(アンゼンソウチ(安全装置)/安全/Safety device(Safety position))→タ(タンシャ(単射)/半自动/semi-auto) → レ(レンシャ(連射)/全自动/Full auto)或アタレ(Atare);同时日文的Atare(当たれ)意为“命中目标”(Hit the target)。
狙击型
[编辑]64式步枪可加装光学瞄准镜成为狙击步枪,不过由于镜座设计不良只有一只固定螺丝,瞄准镜极易移位,影响准确性。加上日本自卫队的狙击步枪与瞄准镜集中使用,狙击手没有个人专属的步枪、瞄准镜,使得狙击手无法控制瞄准镜保持于归零状态。目前日本自卫队狙击步枪已换装美制M24狙击步枪。
-
陆上自卫队丰和64式7.62毫米狙击步枪
目前发展
[编辑]由于预算的限制,航空自卫队、海上保安厅与其他自卫队的二线后备部队仍旧使用64式步枪,第一线战斗部队已换装丰和89式步枪。部分日本自卫队的成员认为64式步枪的传统铣制钢质枪身与木质枪托是过时与过重的设计。日本警察的特殊急袭部队曾短暂的使用过64式作为狙击步枪。
流行文化
[编辑]登场作品
[编辑]- 《奇幻自卫队》
- 《战国自卫队1549》
- 《战国自卫队・关原之战》
- 《宣战布告 (小说)》
- 《超人力霸王THE NEXT》
- 《次元舰队》
- 《哥斯拉》
- 《死魂曲2》
- 《图书馆战争》
- 《卡美拉》(平成三部曲)
- 《刀剑神域Alicization》:为克莱因在GGO所使用的武器。
- 《少女前线》
- 《蔚蓝档案》:桑上佳穗的固有武器“战略领袖的诀窍”原型。
相关条目
[编辑]外部参考
[编辑]- (日语)—HOWA TYPE64 7.62mm RIFLE
- 64式 7.62mm小銃. [2009-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7).
- 64式7.62mm小銃. [2009-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2).
- HOWA Type 64. [2009-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8).
- Howa Type 64. [2009-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8).
- ^ Brief History , HOWA MACHINE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June 21, 2008.
- ^ Howa Type 64 7.62 mm automatic rifle (Japan), RIFL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July 29,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