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如那查拉山
阿如那查拉山 | |
---|---|
最高点 | |
海拔 | 980米(3,220英尺) |
坐标 | 12°11′N 79°02′E / 12.18°N 79.04°E |
地理 | |
位置 | 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蒂鲁瓦纳马莱区 |
阿如那查拉(Arunachala)是印度泰米尔纳德邦蒂鲁瓦纳马莱的一座山丘,巨石遍布,当地方言意指红色的圣山,[1]国内有译为圣炬山[2]的,因此本文均简称为圣炬山;原文的别名繁多,有Arunagiri、Annamalai Hill、Arunachalam、Arunai、Sonagiri 和 Sonachalam。
圣炬山是南印度五个主要的湿婆圣地之一。[3] 山脚下有一间湿婆神庙-Annamalaiyar神庙。[4] 每年一到泰米尔历的Karthigai月(落在西元历的十月到十二月),在Tiruvannamalai举行Karthikai Deepam圣火庆典,并在山顶持续二十天燃烧圣火以纪念伟大的湿婆神将光明还给这个世界。此外每个月的满月前夕,从印度各地前来Tiruvannamalai的数十万的信仰者一同进行满月绕山,全程14公里皆赤脚行走,常可看见印度人是全家一起绕山,包含年长者及小小孩,十分虔诚。人们将此奉献给湿婆神并寻求祂的祝福。
圣炬山也是拉玛那·马哈希信徒的重要据点,因山脚下座落着拉玛那修道院。
宗教文本中关于阿如那查拉的参考资料
[编辑]关于神庙,相传一回创造之神梵天和维护之神毗湿奴在争论谁的地位较高,为了平息纷争,主神湿婆显化出一道光束,形成圣炬山。[5]
《室犍陀往世书》[6]的大自在天犍度(梵语 Maheśvara Khaṇḍa)一节中,广博仙人钜细靡遗地描述了圣炬山的神妙。[7]
几个世纪以来,许多圣贤纷纷被吸引到这座山来,著名人物包括湿婆圣人Manickavachagar、Appar、Sambandar和Sundarar。而在15世纪,Guhai Namasivaya、古鲁Namasivaya和Virupaksha提婆也从卡纳塔克邦前来定居于此。[5] Namasivaya圣人住在圣炬山的一个洞穴,该穴位至今仍众所周知。Virupaksha提婆住在一个形如种子字“唵”的较高洞窟,同样声名远播。[8]而拉玛那·马哈希则从1899年到1916年常驻圣山东南斜坡的另一个洞穴。[9]
《圣炬山颂》[10]上面提到:
另一篇由室利·拉玛那·马哈希从梵文翻译为泰米尔版的《圣炬山颂》则赞道:
被问及圣炬山的圣洁何特别之有,拉玛那·马哈希回答:其他Kailas、Kasi和吉登伯勒姆一类的圣地之所以神圣是因为这些地方是湿婆神的居所,而圣炬山则是湿婆神本身。[12][13]然而,正如上述《圣炬山颂》诗节所言,圣炬山是神秘的圣境。它是赐予阇那(真我蕴藏的知识)的圣山,因为多数人有许多其他欲望,不是真要阇那,因此圣炬山总是相对显为人知。但对那少数寻求阇那的人,圣炬山却总是透过某些方法吸引他们。
- “圣炬山的石头都是林伽。它确为主神湿婆的居所。群树都是因陀罗天的许愿树。水波荡漾的恒河水流过我主湿婆纠缠的发结。在那里,所有的食物都是诸神的仙馔密酒。绕着圣炬山朝行就是绕着全世界朝行了。在那里,口里吐出来的言语自会变成神圣经文,而在那里睡着自会超越妄想直抵三摩地境界。这世上还有其他像这样的圣地吗?”
朝山仪式
[编辑]绕行阿如那查拉的朝山仪式称之为 Giri Pradakshina(梵文)或 Giri Valam(泰米尔语)。绕着圣炬山朝行(pradakshina)在多方面均有好处。[16]一般说来,朝山都是赤脚采顺时钟方向前进的,山在右侧。拉玛那·马哈希曾解释过 pradakshina 的字面意思为何及应如何进行:“pra 意指除去所有的罪恶;da 意指满足所有的欲望;kshi 指不再落入轮回;na 指透过阇那解脱。若依仪式朝山,走一步便能得着世间的快乐,走两步便能得着天堂的快乐,走三步便能领受Satyaloka(梵天的居所)的福份。朝山时可以噤语(mouna),也可以一边冥思、持咒或一边拜赞,借此时刻忆念起主神,且当像怀胎九月的女人那般缓步推移。”[17]
香客们在整年中都会从事一种名为 giri valam 的实修,意指绕行山脚下的Annamalaiyar神庙和周长14公里的圣炬山朝拜,这被视为一种简单、有效的瑜伽。赤足从神庙开始朝山的活动也被视为神圣之举。[18]根据泰米尔纳德邦遗产保护法[19]条款,印度中央政府透过最高法院要求泰米尔纳德邦政府指挥girivalam路径。[20]周长14公里的圣炬山沿途共有八个较小的林伽神龛,每一个都跟月亮星座有关。整体被称为Ashta林伽(意指八林伽),亦被视为girivalam途中的崇拜仪式之一。[21]
林伽 | 月亮星座 |
因陀罗林伽 | Vṛṣabha、Tulā (金牛座、天秤座) |
阿耆尼林伽 | Siṃha (狮子座) |
阎摩林伽 | Vṛścika (天蝎座) |
Niruthi林伽 | Meṣa (白羊座) |
伐楼拿林伽 | Makara, Kumbha (摩羯座、宝瓶座) |
伐由林伽 | Karka (巨蟹座) |
俱毗罗林伽 | Dhanuṣa, Mīna (人马座、双鱼座) |
Eesaniya林伽 | Mithuna, Kanyā (双子座、室女座) |
每年到了Karthikai庆典(11/15~12/14)的第十日,信众们会将Annamalaiyar神庙点燃的圣火余烬装罐,连同布做的灯芯带到圣炬山顶。圣炬山五峰顶巅放了一大锅装满数百加仑的酥油和樟脑混和物。待日落月升的六点钟一到,准时点燃山巅、神庙旗杆、拉玛那修道院的灯火,伴随着大批群众吟咏圣炬山湿婆主神的颂赞声。[5]方圆数百哩都能看到山顶的火光。拉玛那·马哈希曾如此描述过这个活动的意义:
神庙
[编辑]神庙以其巨大的Gopuram(南印度神庙入口常有的纪念塔)而闻名,有些甚至高达66米。Annamalaiyar神庙由三组套叠的矩形墙壁组成,各自兴建于不同时期;最内层的墙可追溯到11世纪,后续再由毗奢耶那伽罗王朝(存在于14到17世纪之间)的诸国王翻新。该庙以壁面上一些非凡的刻工著称。较奇特的是披着象皮跳舞的湿婆主神雕刻。[23]
倡议圣炬山名列世界遗产
[编辑]将圣炬山列入世界遗产的倡议始于2012年,因为那个时间点就是圣炬山的关键时刻了。发起人Peter Berking先生表示:“如果我们现在不做点什么,在这座古老山丘上可能就会出现更多的人造建筑了。开发的压力是不得不然,迟早的问题。”
同时,这也是人类开发导致灵性中心环境恶化的世界性趋势,他接着说:“我们已见证到Tirupathi神庙的开发了,若连那里都沦陷了,那这里也难逃一劫。”
呼求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是基于此一事实—圣炬山乃是每年来自全球各地数百万名汇聚到此的求道者他们心目中的灵性中心。备受尊重的湿婆圣人及经文中强调的那些横跨各世纪的其他圣人们,亦凸显了此一事实。当国际社群努力为后人保存这类灵性中心之际,世界遗产计划认定此举是在符合最佳利益的前提下而为。
泰米尔纳德邦除了有马马拉普拉姆的卓拉王朝神庙群及其他类似遗迹外,Berking也觉得圣炬山也堪称世界文化遗产。他还列出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好处,如下:
- 圣炬山将会在良好保护下留存给后代子孙。
- 当地的观光业将蓬勃发展。
- 有关当局将明白永续发展的重要性。
- 印度的国际旅客将多了一个游程选择。
- 本地人将因此沾光。
而保存圣炬山所需的实际措施将由UNESCO、地方及邦政府、国家当局协力完成。倡议委员会也会提供所有必要的资讯。
参见
[编辑]注记
[编辑]- ^ 蔡神鑫。《真我与我:印度灵性导师拉玛那尊者的生平与教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红桌文化。2014/04/16出版
- ^ 《印度尋祕之旅:在印度遇見馬哈希》. [2016-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孤独星球,《南印度》(原题South India)2009年版,页418。Sarina Singh、Amy Karafin、Anirban Mahapatra:“欢迎来到蒂鲁瓦纳马莱。此地位于韦洛尔以南约85公里处,邻侧与满布巨石的圣炬山相连,这里也是湿婆的五大“元素”城市之一(意指五种自然元素,地、水、火、风、乙太),此处供奉的是祂的火形化身-Arunachaleswar(见框内文字,...)”
- ^ 蒂魯瓦納馬萊的Annamalaiyar Kovil. Tamilnadu.com. 5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5).
- ^ 5.0 5.1 5.2 A. R. Natarajan,阿如那查拉-从梨俱吠陀到拉玛那·马哈希
- ^ 原题Skanda Pura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广博仙人-Skanda Purana。Maheśvara Khaṇḍa,Arunācala Māhātmya-第一册,G. V. Tagare博士翻译、注解
- ^ 寧靜力. [2015-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2).
- ^ A. R. Natarajan,《时间相度内的无时间性》(原题Timeless in Time),拉玛那·马哈希
- ^ 原题Arunachala Mahatmyam
- ^ James Michael,英译本(1982)《圣炬山颂》(原题Arunachala Mahatmyam),《山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页75-8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Venkataramiah Munagala (1936)《与拉玛那·马哈希对话》(原题Talks with Sri Ramana Maharshi),(第143篇对话录),(ISBN 81-88018-07-4) 拉玛那修道院,蒂鲁瓦纳马莱 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Venkataramiah Munagala, (1936) Talks with Sri Ramana Maharshi PDF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9-28.
- ^ 译者 Butler R (2012)《圣炬山颂》,Saiva Ellappa Navalar,平装本和 pdf 电子书请上 www.lulu.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Jayaraman J.,《圣炬山往事书精选:小品》(原题 Extract from Sri Arunachala Puranam: Vignett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 R. Natarajan,阿如那查拉-从梨俱吠陀到拉玛那·马哈希
- ^ Suri Nagamma,与拉玛那·马哈希的通信纪录
- ^ Melton 2008
- ^ 原题Tamil Nadu Heritage Conservation Act
- ^ Gaur 2006, p. 21
- ^ Goodman 2002, pp. 38-39
- ^ 拉瑪那·馬哈希合集.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2).
- ^ 《南印度手册》(原题South India Handbook),Roma Bradnock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