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阴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阴戎,又称阴地之戎,中国古代部落国家,是为允姓之戎的分支,居住在河南阴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至河南省一带)而得名,据杜预注,阴地指在黄河以南,熊耳山以北的地带,相当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商州市至河南省嵩县之间。介于晋国与楚国之间,阴戎在春秋时期成为晋国楚国的附庸,之后消失。在有些记载中,被等同于伊洛之戎陆浑

历史

[编辑]

据《左传》记载,阴戎与陆浑有相同祖先,同为允姓之戎[1][2],因居住在河南山北,其地称阴地[3],因地得名[4]。《后汉书》将他们归类为西羌[5]

前533年(鲁昭公九年),晋国在阴戎协助下,攻打东周的领地,颖地[1]。据古代注疏,阴戎即陆浑戎[6]

前523年,楚国将归附楚国的阴戎迁至下阴[7]

学术考证

[编辑]

学者杨宪益饶宗颐等主张阴戎与陆浑戎等允姓之戎塞种余太山主张允姓之戎西迁后成为塞种先祖。而塞种与吐火罗人皆源自原始印欧人[8][9]。曾宪法认为塞种人起源于克里米亚半岛与黑海北岸,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东扩至罗布泊[10]

中华民国学者刘节考证,允字古字与羌、姜相近,因此允姓之戎即姜姓之戎,皆源于羌族。陆浑与阴戎虽分别有源自姜姓与允姓两种不同说法,但不冲突[1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冉光荣等人[12]认为阴戎与伊洛之戎皆为古代羌族。黄烈等学者支持此说。

学者陈炫玮认为,阴戎等九个族群,后来被晋国迁居一处,被合称九州之戎[13]

学者林沄指出,西戎人群是由华夏人群分裂出来的一支[14][15]

注释

[编辑]
  1. ^ 1.0 1.1 《左传》〈昭公九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晋梁丙,张趯,率阴戎伐颍。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先王居梼杌于四裔,以御螭魅,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使偪我诸姬,入我郊甸,则戎焉取之。’”
  2. ^ 杜预注:“允姓,阴戎之祖,与三苗俱放三危者。瓜州,今敦煌。”
  3. ^ 《左传》〈宣公二年〉:“秦师伐晋,以报崇也,遂围焦、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杜预注:“阴地,晋河南山北,自上洛以东,至陆浑。”
  4. ^ 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然陆浑戎与阴戎,种姓虽同,居住地则有别。陆浑城在今河南嵩县北三十里,阴戎则在晋国阴地。”
  5. ^ 《后汉书》〈西羌传〉:“后九年,陆浑戎自瓜州迁于伊川,允姓戎迁于渭汭,东及轘辕。在河南山北者号曰阴戎,阴戎之种遂以滋广。”
  6. ^ 《春秋左传正义》:“阴戎,陆浑之戎。颍,周邑。”
  7. ^ 《左传》〈昭公十九年〉:“十九年,春,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竹添光鸿注:“概阴地之戎迁于此。”杨伯峻注:“阴,谓阴地之戎。”
  8. ^ 余太山,〈贵霜的族名、族源和族属〉,发表于《文史》第38辑,1994年。
  9. ^ 余太山《塞种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页138-141。
  10. ^ 曾宪法《先秦时期塞种人之族源及其东渐问题》
  11. ^ 刘节《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台湾正忠书局,1948年出版。
  12. ^ 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等著《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
  13. ^ 陈炫玮《考古发现与左传文献研究》:“其中九州之戎,过去或以为仅为陆浑戎一族,笔者考证其族群共包括了陆浑戎、扬戎、拒戎、泉戎、皋戎、伊雒之戎、姜戎、茅戎、阴戎等九族。”
  14. ^ 《农业类型的演变与戎狄族群的兴起》指出“晚商以前北方地区皆为华夏族群的活动地域,所谓‘戎狄’族群应当是下一历史阶段里从华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华夏与戎狄在血缘上本亦同源。”
  15. ^ 林沄《戎狄非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