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东风-21中程弹道导弹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初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初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对反舰弹道导弹的质疑
[编辑]下列无来源文字移动自条目正文的版本50264447,如需要讨论请在此进行--Leon3289(留言) 2018年7月5日 (四) 13:43 (UTC)
弹道导弹一般是用来攻击固定不动的无法运动的目标、如建筑物、雷达站、油库等设施,对于移动目标虽然现代化先进的导弹有了机动改变轨道和中段飞行的导弹制导技术,但是在末段也就是弹头重返大气层阶段中程以上的弹道导弹通常以音速7~10倍以上的返回大气层,因为高速磨擦空气的缘故,在弹头外侧会形成一层因高温而电离化的高温气体层,此一高温离子化气体层将阻断电波信号,过去载人太空船在突入大气层降落地球之时都曾经遇过这种情况,此又被称为黑障现象,是物体突破大气层时必然出现的现像,在黑障状态下通讯电磁波将会被完全屏蔽,因此难以实现导弹的导引和控制,此时不管外来导引信号或是导弹本身的主动探测信号都无法产生作用,即为弹头在黑障状态下将无法实现导弹制导追击机动目标,此时唯有惯性导引系统还能够正常运作,也由于此原因限制了弹道导弹只能用来攻击固定目标。如果弹头无法接收外界的导引信号就无法确定即时的航母位置,如果弹头无法发出主动探测信号就无法锁定目标攻击。此一电磁波无法突破黑障障碍的物理定律至今中国方面未曾公布要如何克服。
出口沙特的DF21B据核查称配置了微波段的GPS末端制导。因DF21为中程导弹,最高飞行速度较洲际导弹的18-22mach低,为8-10mach。洲际导弹和航天飞机分别以20和24mach再入大气时,因与空气撞击产生等离子层,不过等离子产生条件极为苛刻,航天飞机因有翼可维持较长时间于高空稀薄空气下减速,当速度降至12mach时,即可利用位于尾翼的天线通过微波频段与中继卫星或地面联系。洲际导弹和无翼的太空舱会较快坠入空气稠密的大气层,当速度降至10mach时,即便在稠密大气中,与空气分子撞击已不足以产生等离子,而成为热分子。等离子层对短波有较强反射作用,短波通讯即利用太阳风高速粒子与高空大气撞击产生的等离子层反射,加强通讯距离。而等离子层对微波的阻碍大为降低,地面与卫星即通常使用C和Ku波段的微波,穿透大气等离子层通讯。热分子层则对广泛频率的无线电通讯无阻碍作用,仅会影响红外制导。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东风-21中程弹道导弹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strategycenter.net/research/pubID.165/pub_detail.asp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209015512/http://strategycenter.net/research/pubID.165/pub_detail.asp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