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埃奇韦尔路站 (环线、区域线和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

坐标51°31′12″N 0°10′04″W / 51.52°N 0.167778°W / 51.52; -0.167778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埃奇韦尔路
Edgware Road
伦敦地铁
面向十字路口的出入口
位置西敏市
埃奇韦尔路
地理坐标51°31′12″N 0°10′04″W / 51.52°N 0.167778°W / 51.52; -0.167778WGS84
运营者伦敦地铁
换乘方式马里波恩 [1]
埃奇韦尔路 伦敦地铁
站台4
2017年 7.15 百万[2]
2018年 6.49 百万[2]
2019年 6.74 百万[2]
重要事件
1863年1月10日车站启用
服务
收费区1英语List of stations in London fare zone 1
车站列表
埃奇韦尔路站 (环线、区域线和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在伦敦城中心的位置
埃奇韦尔路站 (环线、区域线和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
埃奇韦尔路站 (环线、区域线和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
 埃奇韦尔路站 (环线、区域线和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在Central London的位置
位置
地图

埃奇韦尔路站(英语:Edgware Road tube station)是英国伦敦地铁环线区域线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的会让车站,位于伦敦城中心的埃奇韦尔路地区,属于伦敦轨道运输第1收费区。埃奇韦尔路站和贝克卢线埃奇韦尔路站同名,但不是同一建筑,两者大约有150米的里程,分别位于马里波恩路的南、北侧[3]

车站布置

[编辑]

本站位于明挖的浅型坑道中,并非位于地下隧道。本站是区域线埃奇韦尔路支线的北端总站。除了个别班次外,现时所有以本站为起点的区域线列车均会于温布尔登站终到,因此前往里士满伊灵大道上敏斯特的乘客需于伯爵宫站换乘。

在本站以东,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和环线共轨。在本站以西,所以线路的下一站均是帕丁顿站。然而,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和环线(途经列车)会前往位于帕丁顿车站北侧的帕丁顿站,区域线和环线(始发 / 终到列车)则会前往南侧的帕丁顿站

自2009年12月起,环线列车在单一旅程中会停靠本站两次。来自哈默史密斯的顺时针列车会首先以本站作中途站,然后经维多利亚站返回本站,并以本站作总站。逆时针列车则会于本站开出,经维多利亚站后亦会于本站停靠,然后前往哈默史密斯。现时由环线维多利亚站至本站一段并没有顺时针列车前往贝克街以东的车站,因此若乘客不愿乘搭逆时针列车,就需于本站换乘来自哈默史密斯的顺时针列车。

在正常情况下,本站的1号月台供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的东行列车和环线的顺时针列车停靠,乘客可于此月台乘搭列车前往贝克街、国王十字、利物浦街等车站。2号月台为区域线月台,供前往伯爵宫温布尔登站的列车使用。3号月台供前往高街肯辛顿、维多利亚站的环线逆时针列车使用。4号月台则是西行月台,供前往哈默史密斯的环线、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列车使用。在特别情况下,列车使用的月台可能有异:东行列车可使用1、2或3号月台,西行列车则可使用2、3或4号月台。

历史

[编辑]
一列大都会铁路列车正离开本站,前往帕丁顿站

早于1851年,就有计划兴建铁路连接大西部铁路帕丁顿车站和大北部铁路的国王十字车站,并于本站位置设中途站[4][5]。本站随着大都会铁路首阶段(帕丁顿法灵顿)于1863年1月10日通车而启用[6]

1871年7月1日起,大都会铁路与区域铁路公司共同开设内环线服务。由于沼泽门街站以东至市长官邸站一段铁路尚未落成,内环线(实质未成环)列车服务为沼泽门街站至市长官邸站,途经高街肯辛顿和本站,每十分钟一班车[7]。1884年10月6日,内环线随着市长官邸站和阿尔德门站一段铁路通车而得以闭合成环,因此本站亦于同日起提供内环线顺、逆时针的列车服务(与2009年12月13日前环线线路相同)[8]

1933年7月1日,所有在伦敦经营地下铁路的公司被公有化,其资产转移至政府成立的伦敦客运委员会[9]。因此本站的地铁服务改由伦敦客运委员会提供。

为了缓解区域线白教堂以东路段的拥挤情况,伦敦客运委员会于1936年将部分大都会线直通东伦敦线(哈默史密斯—新十字/新十字门)的列车服务改为直通区域线(哈默史密斯—巴金)[10] 。本站开始提供前往巴金的列车服务。1939年11月,大都会线哈默史密斯—巴金的列车服务缩短为哈默史密斯—白教堂,同时阿克斯桥阿尔德门的列车服务延长为阿克斯桥—巴金[11]

由于运作问题,伦敦客运委员会于1941年将大都会线列车服务重新改为哈默史密斯—巴金及阿克斯桥—阿尔德门[11]。本站重新提供前往巴金的列车服务。

1990年7月30日,大都会线哈默史密斯至巴金的列车服务获升格独立成线,称为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10]。本站亦因此成为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的车站。

列车服务

[编辑]
本站月台

环线

[编辑]

2009年12月13日前,环线走线为一完整的环,线路全长20.75公里,一共服务27个车站。为了使哈默史密斯支线的列车班次更为平均和频密[12],环线于2009年12月13日起改为增加服务本站至哈默史密斯一段,顺时针列车走完整个环后就会以本站为总站,逆时针列车则会于走完整个环线后续驶至哈默史密斯为总站[13]。自此环线线路类似Ꝺ形。

本站的环线班次(每小时)为[14]:

  • 6班 逆时针 经 高街肯辛顿、维多利亚
  • 6班 顺时针 经 贝克街、国王十字
  • 6班 逆时针 往哈默史密斯

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

[编辑]

本站的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班次(每小时)为[14]:

  • 6班 西行 往哈默史密斯
  • 6班 东行 往巴金

区域线

[编辑]

本站的区域线班次(每小时)为[15]:

  • 6班 往温布尔登

车站艺术

[编辑]
本站变电站外部的艺术作品

在2010年代早期,为了将区域线、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和环线的列车更换为伦敦地铁S7型列车伦敦交通局于本站旁边兴建了一座大型变电站以提升受流功率[16][17]。变电站由一幅名为“包装纸”、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搪瓷艺术品所覆盖,设计灵感为当区的历史。艺术品于2012年11月揭幕[18][19]

接驳交通

[编辑]

伦敦交通局于此站设出闸换乘机制,使用牡蛎卡或其他非接触式支付系统于指定时间内在本站与另一埃奇韦尔路站 / 马里波恩站间转线,计算车资时会被视作一程车程[1]

伦敦公交18、27、205号及通宵线路N18、N205号均途经本站。

邻近地标

[编辑]

相邻车站

[编辑]
前一站 伦敦地铁 后一站
 哈默史密斯
 哈默史密斯
环线
  往 埃奇韦尔路,经国王十字
 巴金
汉默史密斯及城市线
起迄站 环线
起迄站 区域线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Out-of-Station-Interchange. TfL.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4). 
  2. ^ 2.0 2.1 2.2 Customer metrics: entries and exits. London Underground performance update. Transport for London. 2003–2010 [2011-05-08]. 
  3. ^ Call to rename twin Tube stations. BBC News. 14 September 2007 [2021-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1). 
  4. ^ Day & Reed 2010,第9页.
  5. ^ Wolmar 2012,第30页.
  6. ^ Day & Reed 2010,第14页.
  7. ^ Jackson 1986,第56页.
  8. ^ Day & Reed 2010,第28页.
  9. ^ Wolmar 2004,第266页.
  10. ^ 10.0 10.1 Rose 2007.
  11. ^ 11.0 11.1 Horne 2003,第65页.
  12. ^ Circle Line extended to the west. 5 March 2009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0). 
  13. ^ Services on London Underground's Circle line to be extended to Hammersmith. Transport for London. 5 March 2009 [25 Februar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6). 
  14. ^ 14.0 14.1 Archived copy (PDF). [10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11 November 2016). 
  15. ^ Archived copy (PDF). [10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11 November 2016). 
  16. ^ Ford, Jason. TfL funds underground power. The Engineer. 2009-12-18 [2020-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美国英语). 
  17. ^ TfL Sub-Surface Lines Power Upgrade | PRS Architects. www.prsarchitects.com. [2020-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9). 
  18. ^ Marylebone's waterways, transport systems, architecture and nature inspire Art on the Underground's largest artwork at Edgware Road Tube station. Transport for London. 19 November 2012 [2020-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9) (英国英语). 
  19. ^ Edgware Road substation by Jacqueline Poncelet - Icon Magazine. iconeye. [2020-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英国英语). 

参考书籍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