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摩星岭海傍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傍村位于五零年代的域多利道。

历史

[编辑]

在1950年代,沿着域多利道,在近坚尼地城段,在山的一边,建有一平房区,名叫公民村[1] ,村屋以水泥建成,分为一区、二区至五区。在三区对面的海傍,零星的散布着二三十间木屋,居民都互相认识,无水无电,生活简朴。小孩在山边捉荔枝蝉,捉金丝猫(一种小蜘蛛),在海边游水、钩鱼、捉蟹,倒也多采多姿。1960年初,大东仓失火,政府在三区海傍,找到一块地,让十八伙的火灾居民,分两面,以排屋型式,建成了十八间木屋,当时就命名十八间,十八间连接了三区及四区的木屋区。接着在各区僭建木屋的人越来越多,在三区木屋中,有人开了一间士多,取名永正,在四区亦有一间,名叫松记,都是卖日用品,汽水飮品及零食,当时居民仍未有水电供应,士多的冰柜是烧火水的,相信见过这种不用电的冰柜的人不多。士多成了居民聚集及交流的地方,有感于居民得不到邮递服务,或可能由于生意上的需要,永正士多的东主,在域多利道的路傍,树立了一个信箱,写上海傍村信箱,自此以后,居民用海傍村及自己本屋的门牌号码,就可以经海傍村信箱接收信件,信件是由永正士多的东主收取,放在士多一挂箱中,居民自己要到士多查看是否有寄给自己的信件。此后,区内居民集体向电力公司申请供电,向电话公司申请接线,及与政府部门的接触,都用上海傍村之名。渐渐地海傍村之名就被确认了。

香港医学博物馆[2]有资料记载,香港自1894年起,鼠疫黑死病)为患十多年,死了很多人。当时疫区中心在上环的太平山街。政府派人四出搜查病患者,将他们送到西区的病院,又或是海中心的一只病船隔离(没法医治,只是等待死亡)。待人死后就掉到摩星岭山边埋葬,相信是一处乱葬冈。在海傍村通往海边的通道中,有一个很大面积的平台,平台周围,以花冈石砌成,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在这海傍山边,建造这一平台。但有一居住在平台傍老街坊常埋怨大雨过后,会有人骨从台内被冲出来。以此推论,乱葬冈很有可能就在海傍村内。 在海傍村对下,有一个小滩,滩内有两块一大一小相邻的岩石突岀水面,石面颇为平整,是海傍村的孩子及年青人的跳水台及钓鱼台,现在这小滩被“泳庐冬泳团”和“金钟冬泳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采用为自资兴建和管理的泳棚。泳棚建了一伸延到海边供泳客下水的木桥,不少摄影发烧友在这桥上影日落或拍婚纱照。这桥在海中的桥趸,正是当年海傍村孩子的大跳水石,泳屋名“泳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建在当年海傍村十八间的位置。

村中全是劳苦大众,除了大部分于西环的鱼栏,菜栏或工厂工作外,亦有在家中作小型工业如制炼花生油和制造打包用的铁码的,做小贩的如卖生菓,卖鸡,卖晨早白粥,卖午间糖水等,后来亦有大圣擘挂门的国术师傅,在村中惟一的石屋,设馆授徒。早期村中孩子受教育的机会不多,有些在钟声慈善社的小学读夜学,大部分都是小学毕业后就当童工帮补家计,到六零年尾,七零年初,社会生活程度,普遍提高,有些幸运的,可以上中学,但能完成中学的,为数仍然不多。然亦有例外的,村内有一家,有两个孩子上了大学。

一九八三年台风爱伦袭港,摩星岭的另一条村发生严重的山泥倾泻,一位消防队长因为救人而失去了一条腿,他就是后来的伤健剑击金牌运动员张伟良。那场灾难之后,政府清拆了整个木屋区,海傍村就成了历史。

环境

[编辑]

域多利道坚尼地城近电车总站,在卑路乍街加多近街交界开始,沿着海岸线,途经大口环,钢线湾等地,直到近华富村的薄抉扶林道。在五零年代,在坚尼地城的起点,最著名的地标在左面是永别亭[3],右面是菜栏及鱼虾栏,永别亭相信是东华三院物业,是亲友送葬,与死者道别的地方,沿着域多利道,有东华义庒及华人永远坟场。永别亭在五零年代尾拆卸,改建为唐楼,在街角的地铺,名亚洲士多,还有一间梁松记士多,在那年代,绝大部分西环尾及摩星岭的居民,都曾光顾亚洲及梁松记士多。这里就是坚尼地城电车终站,在电车终站傍就是菜栏及鱼虾栏,是港岛蔬菜及鱼虾批发市场。向摩星岭方向走不远,左面是加惠民道,在两路交界处,是八达中学,是西环尾唯一的中学,吕明才小学及及警察宿舍,在那年代还未在加惠民道岀现。

继续向摩星岭向走约一百米,右面靠海的有两间朩厂,约在现时的赛马会诊所及圣路家堂对面,其中一间名叫茂盛朩厂,另一间名昌隆木厂,当时摩星岭的木屋居民,到两间朩厂买朩头木尾,用作煮饭的柴。茂盛朩厂的隔邻,是钟声慈善社游泳棚[4],在游泳棚的建筑物内,曾经有一个戏棚,可上演粤剧,也是播放电映的地方,在当年是坚尼地城及摩星岭区内唯一的电影院。游泳棚的对面是钟声慈善社小学,日间分上下午班,是收费学校,夜学是免费,造福西区的贫家子弟。钟声慈善社小学是香港白花油创办人颜玉莹筹款兴建[5],,故在校舍外墙,有“颜玉莹楼”的提字。小学的左面是圣路家堂,是一基督教传道所,右面是道慈佛社[6],香火倒很鼎盛。沿着域多利道再向上走,就是金银贸易场泳棚[4],马路的对面,是摩星岭街坊福利会的会址。这里就是域多利道的第一区,公民村在山边,即马路的左面,木屋在马路的右面,即海边。金银贸易场泳棚在域多道的出口,有一粥档,在马路的对面,有一小咖啡档,老板曾是补鞋匠,所以人人都称“补鞋佬的咖啡档”。金银贸易场泳棚的右邻,有一仓库,名叫大东仓,里面也住有不少人。在泳棚对开的海面,每年端年节,都有龙舟竞渡。

再向上走就是二区、三区至五区,在六零年代中,政府进行扩阔域多利道的工程,那时域多利道多了很多筑路工人,有一家姓郭的在三区后来的海傍村在域多利道的出口,每朝摆一小档,卖白粥,油器(油炸鬼,牛脷酥等)及猪胀粉,当时的价钱是白粥五仙一碗,油炸鬼五仙一条,这小小的粥档,为附近街坊及筑路工人提供方便及廉价的早餐。 在五区的山边有一区天主教的洁心修院,经常向附近的朩屋居民派发救济奶粉麦米粉麺条面包,洁心修院后来曾发展为地区名幼稚园[7]。在马路的另一边有胶鞋厂及染布厂,胶鞋厂名叫步安,提供不少工作职位。在五区有一条长长的斜路从马路申延到海边。这里居住的人很有点隐士的味道。虽同是木屋,但建得较为精致,门前种的花树也特别美。有些屋子会在十月时悬挂青天白日旗。据知五零年代政府将住在一区、二区山边的国民党滞港军人迁往九龙调景岭,相信这些隐士可能是不愿搬迁的人,在第五区另建居所,隐居起来。

在1960年代,当时每年的环岛竞步[8],必定路经域多利道,沿路有不少居民,观看竞步健儿的英姿,为健儿们喝啋打气。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香港平房区
  2. ^ 存档副本. [201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9). 
  3. ^ Om22.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3). 
  4. ^ 4.0 4.1 泳棚
  5. ^ 存档副本. [2020-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27). 
  6. ^ [1][永久失效链接]
  7. ^ 存档副本 (PDF). [2012-04-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13). 
  8. ^ 存档副本. [2021-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