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
福寿螺 | |
---|---|
一只直径八公分的福寿螺的外壳(Pomacea canaliculata)的从五个角度看的外观。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
纲: | 腹足纲 Gastropoda |
目: | 主扭舌目 Architaenioglossa |
科: | 苹果螺科 Ampullariidae |
属: | 福寿螺属 Pomacea |
种: | 福寿螺 P. canaliculata
|
二名法 | |
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 1819)
|
福寿螺(学名: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一种大型有鳃和腮盖的淡水螺,为苹果螺科腹足纲软体动物[2]。苹果螺科旧属中腹足目[3],今属新进腹足类[4]。福寿螺为雌雄异体,可从壳口分辨雌雄,雄螺口盖外缘有略为外翻的情形,而雌螺则否。本物种由让-巴蒂斯特·拉马克于1819年描述。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本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根廷巴达贡[2]的内格罗河(亦作“黑河”)流域。福寿螺体内很容易生长寄生虫,体内寄生虫可高达7000条。由于成长速度快,被许多国家视为入侵物种及农业害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ISSG)列为全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5]。
名称
[编辑]金蜗牛(siput gondang emas)学名桶瓶螺(Pomacea canaliculata),在原产地南美洲称为金苹果螺(golden apple snail,简称GAS),在中国称为福寿螺或南美螺。其他的名字还有金宝螺、苹果螺、大瓶螺。台湾农民俗称夭寿螺,“夭寿”一词有“短命早死、过分的、恶毒的”之意[6]。
简介
[编辑]是杂食性生物,主要喜欢吃嫩幼的植物,偶尔吃小型节肢动物。在很多地方是入侵物种和农业害虫,对水稻、水边种植的甘薯等半水栖植物有危害。因为其成长速度快,也曾被养殖食用,但因肉质不受喜爱故未大量普及。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东住血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
外壳
[编辑]外形类似田螺。螺壳鱼味短圆球形右旋,有5-6个螺层,壳的体层膨大,螺塔低,缝合沟深,脐孔小,口盖角质,呈黄褐色到黑褐色。壳面光滑,一般的颜色为褐绿色,壳表有褐色带,但壳色及褐色带的变异颇大,不是每一个体都有明显褐色带,也有白化品种。成熟的螺壳高约7公分,长度不超过15公分。壳背上有气囊,可以辅助呼吸和帮助福寿螺在水面上漂浮。
特性
[编辑]福寿螺的繁殖能力强。其卵呈粉红色球粒状,有毒[7][8]。卵块产于离水面上之固形物如石头、土堤上,通常沿着植物的茎产卵,借此躲避水中天敌鱼类的觅食,确保卵不被全灭,而卵块的大小随母螺的体积而异,小者含数十粒,大者数百粒,约两星期可孵化,卵呈圆形,直径2.3公分左右,初产下粉红色,2~3天后呈鲜红色,孵化前由灰白色至灰黑色叠成葡萄状长椭圆形,含卵粒数10粒至300余粒,且一年可繁殖两个世代,卵孵化后二个月后又可以进行交配产卵,每只雌螺可产下6~8块卵块,每只雌螺一年之产卵块数可达 20~30个,因此在防治上是一大难题。
福寿螺因具肺及鳃之呼吸功能,对环境之适应能力极强,除盐水和半淡盐水地区外,任何有水的沟渠湖沼均可生存。 在干燥季节或温度低于20℃跟高于30℃以上,螺体可潜入泥中或杂草丛下,紧闭壳盖进入休眠状态。其休眠期可达六个月以上,一旦遇到水时或适当环境,即会打破休眠苏醒,继续活动。
现其卵可被生物科技萃取出虾红素,但现又衍生一隐忧:过量繁殖、供过于求及生产环节若有疏失,怕又再引起生态浩劫。此外,福寿螺对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度亦比其他原生螺类为高,有福寿螺存在的水体,其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的机会会增加[9]。
分布
[编辑]本物种的分布基本在热带及亚热带[10],在南美洲的阿根廷(见阿根廷非海洋软体动物列表)、玻利维亚(见玻利维亚非海洋软体动物列表)、巴拉圭(见巴拉圭非海洋软体动物列表、乌拉圭(见乌拉圭非海洋软体动物列表、巴西(见巴西非海洋软体动物列表)[11],最南的生长纪录位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南部的Paso de las Piedras 水库[12]。
非原生分布
[编辑]本物种除了在南美洲,分布最广泛的地域首推美国,一般随水族箱饲养者弃养而散布。当中比较严重的地区计有:印地安纳州科西阿斯科县的沃瓦西湖;[13]阿拉巴马州莫比尔的朗安公园和三哩溪[14][15];亚拉巴马州鲍德温县临近莫比尔-滕察河三角洲的一个池塘[15];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小韦基瓦河;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的一个湖[16];圣迭戈县的米拉玛水库和亚利桑那州尤马的一个池塘。在夏威夷州及加州亦有相当数量的生长点[17]。
1979年原籍高雄美浓的阿根廷黄姓女华侨,私自引入台湾一盒福寿螺卵孵化,以金宝螺之名推广养殖,一只母螺曾叫价800台币。曾短期养殖福寿螺,后因螺肉有寄生虫,且味道不鲜美,被大量丢置水道。由于繁殖速度极快,并喜欢啃食植物的嫩茎与幼叶,影响农作物收成,造成约新台币51亿的损失。
本物种早于1981年就已在中国大陆出现[18]。分布原点位于南部广东省的中山市[19],其它亚洲国家和地区像日本也曾发生福寿螺过度繁殖事件。在泰国,福寿螺的生长已经威胁到原生于当地稻田的两个同属苹果螺科的可食用瓶螺属物种的生存空间[20]。
而智利虽然同样位于南美洲,但不是福寿螺生长的地方,直到2009年才首度有发现[21]。
防治
[编辑]生物防治法
[编辑]- 鲤鱼[22]:经相关研究发现,鲤鱼可抑制未发育成熟的福寿螺,但对已成熟的福寿螺抑制作用不大,对于抑制福寿螺的产卵频率也无正面帮助。且在运用鲤鱼作为生物防治的方法时,也应注意是否会降低该地的生物多样性。
- 青鱼[23]:比鲤鱼还来得更有防治效果。骨上具有一列咽头齿,借着这些咽头齿和头骨腹面的一个角质厚垫(咽磨)的咬合来切割或咀嚼吸入口中的食物。乌鰡仅摄食螺肉部分,螺壳则排出口外,因此经其取食后的螺贝残骸极为细碎。
- 合鸭农法[24]:经由育种的鸭子,可以放入稻田内吃害虫及杂草与福寿螺卵等,但不吃水稻,鸭粪会成为有机肥料。
- 鳖:鳖为水生杂食动物,喜食动物性饵料。幼鳖以水生昆虫、水蚯蚓、蝌蚪、小虾等为食。成鳖摄食田螺类、蛤蜊等软体动物、鱼、虾以及动物尸体(因追不到鱼),也食蔬菜、水果、杂粮等植物性饲料。此外,鳖的嘴尖而小,较容易啄出螺肉,比起嘴巴扁而宽的鸭子,更能有效防治。
- 埃及圣鹮:虽是台湾外来种鸟类,但经观察发现会捕食福寿螺。
- 柴棺龟[25]:台湾原生种类,经观察发现会捕食福寿螺。
- 光润金线蛭[26][27][28]:有捕食福寿螺之习性、纪录。
- 大田鳖:经观察发现会捕食福寿螺,通霄地区有用于稻田福寿螺防治,水质要求高,不可与农药混用。
生态农法
[编辑]福寿螺主要是用鳃呼吸,所以它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水里活动,它们会将秧苗压到水里去吃,只在产卵时候才会离开水面下蛋。
了解福寿螺的生活习性后,可在插秧时把水放掉,保持田土湿润而不积水的状态,减少福寿螺水中移动,一直等到秧苗40到50公分高之后,再慢慢把水放满,这时候福寿螺出来活动发现稻子已经老化很难吃,于是就会开始去吃田间的杂草。
诱捕法
[编辑]利用福寿螺本身的生活习性,以陷阱和饵料进行诱捕,2015年初春有一团队“农田里的科学计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着手研究测试。
参考资料
[编辑]- ^ Pomacea canaliculat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2012-12-01].
- ^ 2.0 2.1 巫文隆; 李彦铮. 福壽螺在台灣. 台灣入侵種生物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 128–137 [2022-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中文(繁体)).
- ^ Pomacea canaliculata. ITIS.
- ^ Bouchet, P.; Rocroi, J.-P.; Frýda, J.; Hausdorf, B.; Ponder, W.; Valdés, Á. & Warén, A.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or of gastropod families. Malacologia (Hackenheim, Germany: ConchBooks). 2005, 47 (1–2): 1–397. ISBN 3-925919-72-4. OCLC 61351079. OL 42989175M. S2CID 83847814.
- ^ 100 of the World's Worst Invasive Alien Species. Global Invasive Species Database. 2008-10-27 (英语).
- ^ 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教育部
- ^ 福寿螺卵中的蛋白组成,其中就包括PcPV2. [2022-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2).
- ^ PcPV2的英文维基
- ^ 王涵; 申丽洁; 李伟; 薛士鹏; 王彦. 云南省大理市洱海周边地区淡水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调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1-11, 32 (11): 1174–5 [2018-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中文(简体)).
- ^ Ihering, H. Las especies de Ampullaria' en la Argentina" [阿根廷的苹果螺属物种]. I Reunión Nac Soc Arg Cs Nat (Actas) (Tucumán, Argentina). 1919: 329–350 (西班牙语).
- ^ Cowie, R. H.; Thiengo, S. C. The apple snails of the Americas (Mollusca: Gastropoda: Ampullariidae: Asolene, Felipponea, Marisa, Pomacea, Pomella): a nomenclatural and type catalog. Malacologia. 2003, 45: 41–100.
- ^ Martín, P. R.; Estebenet, A. L.; Cazzaniga, N. J.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omacea canaliculata (Gastropoda: Ampullariidae) along its southernmost natural limit. Malacologia. 2001, 43: 13–23.
- ^ "Channeled Applesnail." Aquatic Invasive Species. Indiana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16 June 2005. Web. 9 Nov. 2013. <http://www.in.gov/dnr/files/CHANNELED_APPLE_SNAIL.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D. Shelton, pers. comm. In: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08. Pomacea canaliculata. USGS Nonindigenous Aquatic Species Database, Gainesville, FL. Revision Date: 2/4/2008
- ^ 15.0 15.1 Ben Raines. Amazonian apple snails found in Baldwin pond. Press Register. 2011-01-29 [2011-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1).
- ^ J. Bernatis, pers. comm. In: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08. Pomacea canaliculata. USGS Nonindigenous Aquatic Species Database, Gainesville, FL. Revision Date: 2/4/2008
- ^ Howells, R. Pomacea canaliculata. Gainesville, FL (USA): USGS Nonindigenous Aquatic Species Database. 2008-02-04 (英语).
- ^ map of distribution in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7).
- ^ Lv S., Zhang Y., Liu H-X., Hu L., Yang K', et al. 2009. Invasive Snails and an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First National Survey on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in Chi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3(2): e368. doi:10.1371/journal.pntd.0000368 doi/10.1371/journal.pntd.0000368.g004 figure 4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09-07.
- ^ ?. Heavy Predation on Freshwater Bryozoans by the Golden Apple Snail, 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 1822 (Ampullariidae). The Natural History Journal of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2006-05, 6 (1): 31–36 (英语).
- ^ Jackson, Douglas; Jackson, Donald. Registro de 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 1822) (AMPULLARIIDAE), molusco exótico para el norte de Chile. Gayana. 2009, 73 (1): 40–44. doi:10.4067/s0717-65382009000100006 (西班牙语).
- ^ 其他-福壽螺. [2016-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 ^ 廖君达. 青魚在福壽螺生物防治上的應用. 农政与农情. 2003年8月, (113) [2017-11-05]. ISSN 1021-307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 ^ 有機稻鴨共作經驗談. [2016-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2).
- ^ 台灣原生龜 入侵種福壽螺剋星. [2016-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 ^ 爱吃福寿螺 台湾常见的光润金线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远见杂志2018-03-07(2022/6/21阅览)
- ^ 像极小黄瓜、小玉西瓜....“光润金线蛭”萌萌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电子报2022/06/15(2022/6/21阅览)
- ^ Whitmania laevis (Baird, 1869) | 台湾生命大百科 2020-07-02更新(2022/6/21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