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湾宪兵队 (日治时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宪队台湾日治时期宪兵部队,主要负责维持军纪等军事警察事务,并兼责行政及司法警察事务,宪兵队本部位在台北市乃木町(现在台北宪兵队所在街廓)。台湾的宪兵在日治前期由台湾总督指挥,而台湾最初尚无警察编制时,完全依靠宪兵维持治安及扫荡反抗势力[1]。1895年8月,“台湾宪兵队”成立,其在不久后于1897年9月被裁撤而改隶属东京的“宪兵司令部”,并将台湾分属三个宪兵队。1904年,台湾的三处宪兵队统一为“第十三宪兵队”,并在1907年改称“台湾宪兵队”。1919年10月后,台湾宪兵队改由台湾军司令部指挥并隶属“宪兵队”,并在1940年改为宪兵队下的“台北宪兵队”、“台南宪兵队”。1942年5月,成立“台湾宪兵队司令部”,而台湾宪兵队自宪兵队独立,下辖台北、台南宪兵队。1945年3月,改在五州三厅各设置8处宪兵队。

台湾的宪兵人数在日治初期最多接近四千人[1],在1897年时设有28个宪兵分队,之后因警察逐渐充实、治安平稳,宪兵编制逐渐缩编,在1904年时仅剩4个宪兵分队。

台湾总督府指挥时期 (1895-1919)

[编辑]

在日本领有台湾前即设立了台湾的宪兵制度,在1895年5月公告的《台湾总督府条例》中,在总督府陆军局下设有“宪兵部”,但仅有人员配置,下设部长、副官各1人,准士官4人,并无其他规定。在1895年6月,即有280位宪兵随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基隆港上岸来台;另外,有16位宪兵跟随近卫师团澳底登陆台湾,但此时的宪兵隶属兵站(后勤)司令部。

台湾宪兵队成立 (1895年)

[编辑]

1895年8月,在东京组成了“台湾宪兵队”,并分为三个区队,在台北为“宪兵第二区队”,在彰化为“宪兵第一区队”,在台南为“宪兵第三区队”,之后则在凤山增设“宪兵第四区队”,而宪兵由“台湾宪兵队长”统辖。此时台湾的宪兵约有3,400多人。同时,兵站司令部副属的宪兵也逐渐扩张,在1895年8月改称“台湾兵站监部”,约有210位宪兵人员,但皆在1896年3月返回日本。

1896年5月25日实施《台湾宪兵队条例》,台湾宪兵队的区队改成与台湾守备混成第一旅团守备管区相同的3个区队(第一区队位于台北、第二区队位于台中、第三区队位于台南),下设5处宪兵分队。台湾的宪兵由陆军大臣管辖,由台湾总督统率,台湾宪兵的军事警察事务由军务局长负责,行政及司法警察事务由民政局长负责;在地方的军事守备由混成旅团长、守备队长指挥,行政及司法警察则由县知事、岛司、支厅长、法院检察官指挥。此时的宪兵主要负责搜索镇压反抗势力,没收兵器、从事户口调查等事务。在1897年实施三段警备制后,由宪兵负责扫荡反抗势力,并辅助警察的一般行政事务。[2]

台湾宪兵队裁撤改隶宪兵司令部 (1897年-)

[编辑]

1897年9月22日《台湾宪兵队条例》废止,台湾宪兵队本部因此裁撤,台湾的宪兵始适用日本内地的《宪兵队条例》,改由东京的“宪兵司令部”总管,但仍有部分台湾特例的内容,例如:台湾的宪兵隶属于台湾总督而非陆军大臣,在地方的行政及司法警察事务方面,受县知事、厅长、法院检察官指挥,其他事务则受旅团长、要塞司令官、守备队长指挥。台湾的宪兵由台湾总督在宪兵管区的枢纽地带订定“宪兵警察区”,设置“宪兵分队”,必要时可在宪兵警察区内在设置“宪兵分屯大队”[2]。此时,原本的第一、二、三区队改为第八、九、十宪兵队如下[3]

  • 第8宪兵队:下辖10个宪兵分队
  • 第9宪兵队:下辖8个宪兵分队
  • 第10宪兵队:下辖10个宪兵分队[4]

1898年11月29日,《宪兵队条例》修正,并因应日本内地增设师团,调整为15个宪兵队管区,而随着台湾治安稳定且地方的警察逐渐充实,宪兵屯所在1899年11月后逐渐被裁撤,此时的宪兵队配置如下:

台湾的宪兵队配置(1899年11月)[5]
宪兵队 宪兵警察区
第13宪兵队 台北、基隆、宜兰、大嵙崁、新竹宪兵警察区
第14宪兵队 台中、彰化、斗六、他里雾宪兵警察区
第15宪兵队 嘉义、台南、澎湖岛支部、蕃薯藔、噍吧哖、凤山、万丹、恒春、卑南宪兵警察区

台湾宪兵的特例事项在1901年4月废除,于是取消宪兵警察区等制度,台湾宪兵的制度在此后与内地宪兵完全相同,此时台湾设有3个宪兵队及下辖15个宪兵分队、32个宪兵屯所,配置如下:

台湾的宪兵队配置(1901年5月)[6]
宪兵队 宪兵分队 宪兵屯所
名称 位置 名称 位置 位置
第13宪兵队 台北北门街 台北宪兵分队 台北北门街 沪尾永吉街、台北北门街、艋舺后街仔、大稻埕杜厝街
基隆宪兵分队 基隆哨船头街 基隆哨船头街、顶双溪街
新竹宪兵分队 新竹武营头街 新竹武营头街、大嵙崁街
宜兰宪兵分队 五四结庄 五四结庄、苏澳街
第14宪兵队 台中小北门街 台中宪兵分队 台中大墩街 台中大墩街、苗栗街埔里社街
彰化宪兵分队 彰化西门街 彰化西门街、北斗街南投街
斗六宪兵分队 斗六街 斗六街林圯埔街西螺街
北港宪兵分队 北港街 北港街
第15宪兵队 台南市街下大埕街 嘉义宪兵分队 嘉义大街 嘉义大街、新营庄
台南宪兵分队 台南市街做箴街 台南做箴街、效忠里十二公社(安平)
蕃薯藔宪兵分队 蕃薯藔街 蕃薯藔街噍吧哖街
凤山宪兵分队 凤山大唐街 凤山大唐街、打狗哨船头街、东港街
恒春宪兵分队 恒春南门街 恒春南门街
卑南宪兵分队 卑南新街 卑南新街
澎湖岛宪兵分队 东西澳南街 澎湖岛东西澳南街

1902年2月10日,增设“万丹宪兵分队”,下辖“万丹、东港宪兵屯所”,并裁撤卑南宪兵分队[7];同年7月8日,北港宪兵分队改为彰化宪兵分队下的“北港宪兵屯所”,南投宪兵屯所则改为“南投宪兵分队”[8];同年8月1日,宜兰宪兵分队本部及宪兵屯所移至宜兰街,埔里社宪兵屯所改隶南投宪兵分队,裁撤东港宪兵屯所,增设“渔翁岛宪兵屯所”[9]

1903年3月26日,第13宪兵分队本部、台北宪兵分队本部由北门街改至府后街[10];同年4月18日,第14宪兵队下增设“苗栗宪兵分队”,并裁撤南投宪兵分队[11];同年6月4日,第14宪兵分队本部从大墩移到小北门,台南宪兵分队移到下大埕[12]。1904年3月2日,将台湾的宪兵队改为“第13宪兵队”,宪兵人数亦大幅缩减,下设台北、台南、台南、澎湖岛宪兵分队,宪兵分队下改设“宪兵分遣所[13]

台湾的宪兵队配置(1904年3月)[13]
宪兵队 宪兵分队 宪兵分遣所
名称 位置 名称 位置 位置
第13宪兵队 台北府后街 台北宪兵分队 台北府后街 基隆街、宜兰街、沪尾街、大嵙崁街、新竹武营头街
台中宪兵分队 台中小北门街 苗栗街、彰化街、埔里社街
台南宪兵分队 台南市街清水寺街 斗六街、林圯埔街、嘉义文昌阁街、凤山大唐街、蕃薯藔街、噍吧哖街、石光见庄、打狗哨船头街、恒春南门街
澎湖岛宪兵分队 澎湖岛东西澳南街 -

1904年4月24日,裁撤苗栗、彰化宪兵分遣所,恒春宪兵分遣所改至恒春东门街[14];同年10月10日,裁撤噍吧哖宪兵分遣所[15];同年10月20日,裁撤石光见宪兵分遣所[16]。1907年7月1日,增设“花莲港宪兵分队”,台中宪兵分队改为台北宪兵分队下的“台中宪兵分遣所”,分遣所仅剩基隆、台中、埔里社、凤山、璞石阁、卑南等五处[17]

台湾宪兵队再设立 (1907年)

[编辑]

1907年10月21日,第十三宪兵队改称“台湾宪兵队[18]。1908年2月13日,增设宜兰、大嵙崁、蕃薯藔(约在现今旗山公共体育场南侧)、恒春宪兵分遣所(后改建为恒春庄役场)[19][20];同年3月28日,增设“斗六宪兵分遣所”(原址为斗六高中[21]。1911年7月6日,裁撤斗六宪兵分遣所[22]。1912年6月14日,裁撤凤山宪兵分遣所[23]。1913年12月14日,除了台北宪兵分队下的基隆、台中宪兵分遣所,其余宪兵分遣所皆被裁撤[24]。1919年5月1日,台南宪兵分队下增设“打狗宪兵驻在所”[25]。1919年8月25日,宪兵司令部下设立“宪兵队”,管辖日本内地、台湾及南满州的宪兵队,设立“朝鲜宪兵队”管辖朝鲜地区的宪兵队[26]

台湾的宪兵队配置(1919年8月)
宪兵队 宪兵分队 宪兵分遣所
宪兵队

台湾宪兵队

台北宪兵分队 基隆宪兵分遣所

台中宪兵分遣所

台南宪兵分队 打狗宪兵驻在所
花莲港宪兵分队 -
澎湖岛宪兵分队 -

台湾军司令部指挥时期 (1919-1942)

[编辑]

台湾自1919年10月进入文官总督时期,台湾宪兵队从台湾总督改由台湾军司令部指挥[1],但仍隶属于位于东京的宪兵队。1920年9月,增设“基隆宪兵分队”,花莲宪兵分队则改为宪兵分遣所[27]。1927年5月28日,增设“屏东宪兵分遣所”[28]。1929年6月,宪兵分队下的分遣所、驻在所皆改称“宪兵分遣队[29]。1938年1月,增设“高雄宪兵分队”、“嘉义宪兵分遣队”[30]

台湾宪兵队配置(1938年1月)[30]
宪兵队 宪兵分队 备注
名称 管辖区域
宪兵队

台湾宪兵队

基隆宪兵分队 原址位在日新町,现为基隆宪兵队
台北宪兵分队 原味在乃木町,现为台北市宪兵队,北侧土地现为远东百货
台中宪兵分遣队 台中州 原址位在干城町,现为宪兵203指挥部
嘉义宪兵分遣队 台南州嘉义市嘉义郡北港郡虎尾郡斗六郡 原址位在新富町,现为嘉义宪兵队
台南宪兵分队 台南州 原址位在清水町,战后为台南宪兵队,后拆除改建为民宅
高雄宪兵分队 原位在高雄市役所西侧,现为高雄国际会议中心
屏东宪兵分遣队 高雄州屏东市屏东郡旗山郡东港郡潮州郡恒春郡 原址位在荣町,现为屏东宪兵队
花莲港宪兵分遣队 花莲港厅 现为花莲宪兵队
澎湖岛宪兵分队 澎湖厅 现为历史建筑澎湖厅宪兵队

1938年12月1日,高雄宪兵分队下增设“冈山分驻所”、“台东分驻所”[31]。1940年8月1日,宪兵队下的台湾宪兵队改为“台北宪兵队”、“台南宪兵队”[32]

台湾宪兵队司令部指挥时期 (1942-1945)

[编辑]

1942年5月19日,设立“台湾宪兵队司令部”,位于台北市旭町[33],负责统筹全台湾的宪兵事务,以强化战时维持治安、防谍保密[34]。同年5月23日,台北、台南自宪兵队独立并另设“台湾宪兵队”,下辖台北、台南宪兵队[35]。1944年9月6日,增设花莲港宪兵队[36]。1945年3月,改设置台北地区、新竹地区、台中地区、台南地区、高雄地区、花莲港地区、台东地区、澎湖岛地区等8处宪兵队[37]

台湾宪兵队配置(1944年9月)[37]
宪兵队 管辖范围 分遣队
台湾宪兵队 台北宪兵队 台北州、台中州、新竹州 未知
台南宪兵队 台南州、高雄州、澎湖厅
花莲港宪兵队 花莲港厅、台东厅

二战后,台湾宪兵队司令部解散,台湾宪兵改由台湾军司令部管辖,依旧负责维持治安、日本军纪取缔,以及处理与中国宪兵的接收事务,直到1946年陆续引扬回日本[38][39]

宪兵队长

[编辑]

历届台湾宪兵队长

[编辑]

终战时各地区宪兵队长

[编辑]
  • 台北地区宪兵队长:伊藤长三郎 中佐
  • 新竹地区宪兵队长:牛山晴登 少佐
  • 台中地区宪兵队长:高宫广治 少佐
  • 台南地区宪兵队长:加藤清一 中佐
  • 高雄地区宪兵队长:平井秋雄 少佐
  • 花莲港地区宪兵队长:宫原正嘉 少佐
  • 台东地区宪兵队长:石森松太郎 少佐
  • 澎湖岛地区宪兵队长:志苫昂 大尉[37]

现存设施

[编辑]
澎湖厅宪兵队

纪念碑

[编辑]
  • 圆山宪兵忠魂碑:位于圆山公园
  • 金山宪兵殉难忠魂碑:位于金包里公园,以纪念1895年12月31日,金包里宪兵屯所遭攻击导致8人去世之事[40]
  • 日本宪兵殉难碑:位于南投中寮,以纪念1898年3月23日,南投宪兵队分队宪兵遭攻击之事。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館藏介紹 臺灣憲兵隊史.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 ^ 2.0 2.1 永吉大佐、万喜八郎、藤井慎二、沼川佐吉. 臺灣憲兵隊史. 1932. 
  3. ^ 台湾憲兵隊換称の件. 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 [2021-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9). 
  4. ^ 平時編制中改正(台湾憲兵隊編制). 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 [2021-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9). 
  5. ^ 府令第125號. 台湾总督府报. 1899-11-30. 
  6. ^ 府令第30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01-05-24. 
  7. ^ 府令第11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02-02-10. 
  8. ^ 府令第59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02-07-08. 
  9. ^ 府令第64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02-08-01. 
  10. ^ 府令第18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03-03-26. 
  11. ^ 府令第25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03-04-18. 
  12. ^ 府令第40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03-06-04. 
  13. ^ 13.0 13.1 府令第21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04-03-02. 
  14. ^ 府令第46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04-04-23. 
  15. ^ 府令第74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04-09-30. 
  16. ^ 府令第75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04-10-12. 
  17. ^ 府令第43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07-06-22. 
  18. ^ 第十三憲兵隊改稱. 台湾总督府报. 1906-10-26. 
  19. ^ 杨怡莹. 清代至日治時期恆春城內空間變遷研究(1875-1945).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建筑与古迹保存研究所. 2008. 
  20. ^ 府令第7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08-02-13. 
  21. ^ 府令第18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08-03-25. 
  22. ^ 府令第52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11-07-05. 
  23. ^ 府令第61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12-06-14. 
  24. ^ 府令第104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13-12-14. 
  25. ^ 府令第61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19-05-01. 
  26. ^ 陸軍省令第25號. 官报. 1919-08-20. 
  27. ^ 臺灣憲兵隊配置及憲兵分隊管區表. 官报. 1920-09-02. 
  28. ^ 臺灣憲兵隊屏東憲兵分遣所設置. 官报. 1927-09-17. 
  29. ^ 臺灣憲兵隊配置及憲兵分隊管區表中改正. 官报. 1929-06-05. 
  30. ^ 30.0 30.1 臺灣憲兵隊分隊管區變更. 官报. 1938-01-14. 
  31. ^ 台湾憲兵隊配置定員変更の件. 1938 [2021-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9). 
  32. ^ 陸軍省令第24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40-08-01. 
  33. ^ 憲兵隊司令部設置. 官报. 1942-06-16. 
  34. ^ 台湾总督府官房文书课. 諭告訓達類聚─臺灣憲兵隊司令部開廳式に於ける長谷川總督祝辭. 1944-03-29. 
  35. ^ 陸軍省令第32號. 台湾总督府官报. 1942-06-17. 
  36. ^ 昭和15年陸軍省令第24号憲兵隊管区左の通改正す. 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 [2021-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9). 
  37. ^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戦史資料調書 台湾憲兵隊司令部. 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 [2021-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9). 
  38. ^ 台湾方面部隊(1). 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 [2021-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3). 
  39. ^ 台湾方面部隊略歴(2). 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 [2021-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9). 
  40. ^ 原, 干洲. 臺灣史蹟(附)主要市街史竝概況名所舊蹟. 拓务评论台湾支社、勤劳ご富源社.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