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迈克尔·伊格纳季耶夫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尊敬的
迈克尔·伊格纳季耶夫
Michael Ignatieff
PC CM
加拿大官方反对党领袖
任期
2008年12月10日—2011年5月2日
君主伊丽莎白二世
首相哈珀
前任迪翁
继任林顿
加拿大自由党 加拿大自由党党领
任期
2008年12月10日—2011年5月25日
前任迪翁
继任李博(临时)
加拿大国会下议院
怡陶碧谷-湖滨选区议员
任期
2006年—2011年
前任Jean Augustine
继任Bernard Trottier
个人资料
出生 (1947-05-12) 1947年5月12日77岁)
加拿大多伦多
政党加拿大自由党 加拿大自由党
配偶Susan Barrowclough
1977年结婚—1997年结束)

Zsuzsanna Zsohar1999年结婚)
专业作家

麦克·格兰特·伊格纳季耶夫(英语:Michael Grant Ignatieff,加拿大华人译作叶礼庭,1947年5月12日),是中欧大学前校长加拿大自由党前任党魁,曾担任加拿大国会下议院官方反对党领袖。他是国际著名的学者、教授、作家、和新闻从业员,在国际学界公认人权、民主、公共安全、国际事务的权威。

教育经历

[编辑]

伊格纳季耶夫于1947年在多伦多出生,为家中长子。父亲乔治(George Ignatieff)是俄罗斯出生的加拿大外交官,母亲则是加拿大出生的杰西·艾莉森·格兰特。伊格纳季耶夫的童年时期,随着父亲在外交职位上的晋升,一家人经常移居国外。

1959年,11岁的伊格纳季耶夫回到加拿大,入读上加拿大学院(Upper Canada College),1965年毕业。[1] 伊格纳季耶夫在1965年联邦选举期间自愿加入自由党,在同年联邦大选中协助自由党皮尔逊总理在约克南选区拉票。毕业后,他到多伦多大学三一学院修读历史[2],期间曾于《环球邮报》担任兼职记者[3],并担任自由党全国青年组织者和特鲁多总理领导竞选活动的代表。本科毕业后,他到牛津大学进修,其间深受以赛亚·伯林的影响。1969年毕业后到哈佛大学历史系进修,1976年获颁博士学位。大学毕业之后,他第一份工作是1976年至1978年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学出任历史学助理教授。

职业生涯

[编辑]

英国

[编辑]

1978年至1984年,他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担任高级研究员。之后他移居伦敦,开始专注于作家和记者的职业生涯。他的著作《俄罗斯相册》记录了他的家族在十九世纪俄罗斯以及随后的流亡经历的历史,并荣获1987年非小说类总督奖和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在加拿大的海涅曼奖。

在英国生活期间,他广泛旅行,作为广播电视播音员而闻名。1990年至1993年,他还是《观察家报》的编辑专栏作家。他的纪录片系列《血统与归属:新民族主义之旅》于1993年在BBC播出,荣获加拿大双子座奖。他后来将这个系列改编成书《血统与归属:新民族主义之旅》,详细描述了冷战后时期民族主义的危险。该书荣获戈登·蒙塔多最佳加拿大社会问题书籍奖和多伦多大学莱昂内尔·格尔伯奖。[4]他还创作了小说《疤痕组织》,该小说入围1994年布克奖。1998年,他参加了BBC广播电台长期讨论系列《我们的时代》的第一个小组,同年出版的《以赛亚·柏林》传记入围犹太季刊非小说类文学奖和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

美国

[编辑]

2000年,他受哈佛大学任命为肯尼迪政府学院卡尔人权政策学院(Carr Centre for Human Rights Policy)院长。[5]加雷斯·埃文斯一起帮助为国际干预和国家主权委员会准备报告《保护的责任》。 该报告探讨了国际社会参与在科索沃和卢旺达的作用,并倡导在未来人道主义危机中建立“人道主义”干预框架。2000年,他发表了题为《权利革命》的梅西讲座(Massey Lectures),该讲座于当年晚些时候出版。

他2003年出版的《帝国精简版:波士尼亚、科索沃和阿富汗的国家建设》一书认为,美国有责任通过国家建设以及必要时的军事力量来创建一个“人道主义帝国”。[6]伊格纳季耶夫的干预主义方针导致他支持2003年入侵伊拉克[7]伊格纳季耶夫表示,为了国际安全和人权的利益,美国有责任竭尽全力推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胡申。

2004年,他出版了《小恶:恐怖时代的政治伦理》,一部分析911后世界人权的哲学著作。 伊格纳季耶夫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对恐怖嫌疑人进行无限期拘留或强制审讯,以打击恐怖主义。[8][9]该书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但也为他招致了一些批评。

2005年在都柏林举行的国际特赦组织演讲中,他主张“如果没有美国的领导,我们就不会有国际人权”。[10]2005年,他受到《查禁目录》编辑委员会同事的批评,人权倡导者康纳·吉尔蒂称伊格纳季耶夫属于“为侵犯人权行为而焦头烂额、道歉的辩护者”。伊格纳季耶夫以辞去索引编辑委员会的职务作为回应[11],并坚称他支持完全禁止酷刑。[12]

加拿大

[编辑]

2004年,三名自由党要员前往麻省剑桥市游说伊格纳季耶夫返回加拿大角逐国会下议院议席并考虑角逐下届党魁[13]。2005年左右,伊格纳季耶夫被频繁地提及为下一届加拿大联邦选举的自由党候选人,有关其政治生涯开始的谣言四起。他离开哈佛大学,成为多伦多大学杰克曼人权政策教授和多伦多大学芒克国际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14]在2005年3月自由党党大会演说中,他提醒党员继续捍卫自由党的重要宗指,包括慷慨、国家团结、独立主权、平等公义、以及选择的果断和统治的意志。2005年11月,伊格纳季耶夫宣布寻求自由党候选人资格,在2006年联邦大选中代表该党角逐多伦多怡陶碧谷湖滨区国会议员。

2006年1月23日,伊格纳季耶夫当选为怡陶碧谷湖滨区(Etobicoke-Lakeshore)国会议员。自由党在该届大选失去执政地位后,党魁保罗·馬丁请辞,而伊格纳季耶夫则于同年4月7日宣布竞选自由党党魁。同年12月的自由党大会上,迪翁击败伊格纳季耶夫成为党魁[15]。迪翁在党大会后委任伊格纳季耶夫为副党魁[16]

他继续撰写有关伊拉克的主题并表示“萨达姆·胡申在伊拉克对库尔德人和什叶派所做的事情”足以为入侵提供理由。[17][18]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伊拉克战争的支持开始减弱,最终完全放弃了对战争的支持。在2007年《纽约时报杂志》的一篇文章中,他写道:“伊拉克正在发生的灾难谴责了一位总统的政治判断,但它也谴责了许多其他人的判断,包括我自己,曾作为评论员支持入侵。”伊格纳季耶夫归咎于一般学者和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即“将特定事实概括和解释为某个大思想的实例”,而在政治领域“细节比笼统更重要”。[19]哈佛大学研究人权和人道主义干预的历史学家塞缪尔·莫因(Samuel Moyn)认为,伊格纳季耶夫是那些通过为伊拉克战争辩护而“玷污了自己的声誉”的人之一,并称他后来的公开道歉“令人尴尬地空洞”。[20]

2008年12月10日,伊格纳季耶夫于自由党党团会议上获选为临时党魁,接替提早离任的迪翁[21]。2009年4月自由党大会正式获任命为党魁。

2011年联邦大选,伊格纳季耶夫领导的自由党于大选中失利,下议院议席由上届(2008年)的77席下降至34席,仅获得18.9%的选票,为该党有史以来最差表现,而自由党首次成为第三大党,并失去官方反对党地位。伊格纳季耶夫亦同时失去议席[22]。选举翌日,伊格纳季耶夫宣布辞去自由党党魁一职[23],并转往多伦多大学任教[24]

重返美国

[编辑]

2013年1月,伊格纳季耶夫重新加入哈佛肯尼迪学院,并在多伦多和马萨诸塞州剑桥之间往返。[25]2014年,伊格纳季耶夫全职返回哈佛大学,并离开多伦多大学,于7月起担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新闻、政治和公共政策爱德华·R·默罗(Edward R. Murrow)讲席教授。[26]

匈牙利

[编辑]

2016年5月,麦可·伊格纳蒂耶夫接替约翰·沙特克,成为匈牙利布达佩斯中欧大学第五任校长[27]伊格纳季耶夫领导了该大学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中欧大学指责匈牙利政府挑战其继续在匈牙利运营的合法权利。[28]伊格纳季耶夫和中欧大学的立场是,匈牙利政府的干预是右翼总理维克多·欧尔班与该大学的主要捐助者、富有的金融家乔治·索罗斯之间更广泛仇恨的一部分。[29]伊格纳季耶夫的个人立场是,匈牙利政府和中欧大学之间的紧张关系是欧洲民主理想与欧洲保守右翼独裁倾向之间更广泛紧张关系的一部分。[30]

奥地利

[编辑]

2019年,伊格纳季耶夫因其对捍卫民主的贡献而被授予丹·大卫奖。[31]2021年7月31日,伊格纳季耶夫辞去中欧大学校长职务,由沙利尼·兰德里亚接任,并于2022年1月重返课堂,担任中欧大学历史学系教授。[32]

家庭

[编辑]

叶礼庭许多祖先都是加拿大和俄罗斯著名历史人物。其曾祖父及祖父均世袭伯爵爵位。曾祖父尼古拉·伊格那提耶夫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第一任内政大臣。祖父保罗·伊格纳季耶夫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最后一任教育大臣[1],也是唯一未被革命党在十月革命中枪决的沙俄末朝大臣,并于1925年携同一家抵达加拿大。父亲乔治·伊格纳季耶夫在加拿大联邦政府任职外交官,其后一路迁升,仕途顺遂,曾任加拿大驻南斯拉夫、北约以及驻联合国大使。

伊格纳季耶夫与其妻苏巧兰(Zsuzsanna Zsohar)在英国广播公司工作时认识。他与前妻育有两名子女,叶理敖(Theo)和叶索菲(Sophie)。

著作

[编辑]

小说

[编辑]
  • Asya, 1991
  • Scar Tissue, 1993
  • Charlie Johnson in the Flames, 2005

非小说

[编辑]
  • A Just Measure of Pain: Penitentiaries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80-1850, 1978
  • The Needs of Strangers, 1984
  • The Russian Album, 1987
  • Blood and Belonging: Journeys Into the New Nationalism, 1994
  • Warrior's Honour: Ethnic War and the Modern Conscience, 1997
  • Isaiah Berlin: A Life, 1998
  • Virtual War: Kosovo and Beyond, 2000
  • The Rights Revolution, Viking, 2000
  • Human Rights as Politics and Idolatry, Anansi Press Ltd, 2001
  • Empire Lite: Nation-Building in Bosnia, Kosovo and Afghanistan, Minerva, 2003
  • The Lesser Evil: Political Ethics in an Age of Terro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and Human Rights (e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中文译作

[编辑]
  • 自由主义思想大师-以撒‧柏林传, 高毅‧高煜译,台北:立绪,1998
  • 虚拟战争从科索沃谈起,吴福生、黄俊彦译,台北:国防部史政编译局,民国90年7月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Valpy, Michael. Being Michael Ignatieff. Toronto: 环球邮报. 2006年8月26日 [201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2月8日). 
  2. ^ Canadian Who's Who, 2005, p. 629, col. 1. [201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8). 
  3. ^ January 24, 2001. Bulletin.uwaterloo.ca. 2001-01-24 [2010-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4. ^ The Lionel Gelber Prize. [2015-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30). 
  5. ^ Michael Ignatieff. Carnegie Council for Ethics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08-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10). 
  6. ^ Empire Lite: Nation-Building in Bosnia, Kosovo and Afghanistan, Minerva, 2003
  7. ^ Ignatieff, Michael. 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04-03-14 [2015-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5). 
  8. ^ McQuaig, Linda. Sidekicks to American Empire. Random House. 2007 [202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9. ^ Worldbeaters: Michael Ignatieff. New Internationalist Magazine.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6). 
  10. ^ Program Information, Amnesty Lecture 2005: Michael Ignatieff at Trinity College Dublin, Ireland. Radio4all.net. 2005-01-13 [2010-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11. ^ Craig Offman. The great bright hope. Financial Times. 2006-01-20 [202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12. ^ Ignatieff, Michael. If torture works.... Prospect. April 2006 [2015-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0). 
  13. ^ Global TV News (2008)."Election2008 Key Candidates Michael Ignatieff." Global.Retrieved on: March 17,2010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0-04-23.
  14. ^ Ignatieff To Leave For Canadian Professorship. Harvard Crimson. [202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30). 
  15. ^ 加拿大前环境部长迪翁当选自由党领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2006年12月3日
  16. ^ Ignatieff tapped as Liberal deputy leader. CBC News Online. 2006-12-18 [201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1). 
  17. ^ Ignatieff, Michael. Canada and the World. The Globe and Mail (Toronto). 2006-03-30 [2015-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18. ^ Finlay, Mary Lou; Budd, Barbara. As it Happens. CBC Radio. 2006-04-07 [2006-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22). 
  19. ^ Ignatieff, Michael. Getting Iraq Wrong. The New York Times. 2007-04-05 [2007-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20. ^ Moyn, Samuel. Human Rights and the Uses of History. New York: Verso. 2014: 48. ISBN 978-1781682630. OCLC 892893476. 
  21. ^ 加拿大反对党自由党任命临时领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2008年12月11日
  22. ^ 翻天覆地. 温哥华星岛日报. 2011年5月3日 [2011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10日). 
  23. ^ Ignatieff resigns after Liberal defeat. The Globe and Mail. 2011年5月3日 [2011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0月8日). 
  24. ^ Ignatieff Michael Ignatieff jumps 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The Globe and Mail. 2011年5月5日 [2011年5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月17日). 
  25. ^ Dunn, Marj. Michael Ignatieff returns to Harvard. Toronto Sun. 2012-09-07 [2012-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1). 
  26. ^ Michael Ignatieff gets full-time Harvard job. The Globe and Mail. 2014-06-24 [2014-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27. ^ Michael Ignatieff Elected 5th President and Rector of CEU.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Newsroom. 2016-05-05 [2016-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6). 
  28. ^ Liberal Hungarian university warns Viktor Orbán could force it abroad. The Guardian. 2018-05-15 [201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30). 
  29. ^ Liberal Hungarian university warns Viktor Orbán could force it abroad. The Guardian. 2018-05-15 [201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30). 
  30. ^ Europe's future hangs in balance, says head of a Budapest university. The Guardian. 2018-09-09 [201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31. ^ Laureates 2019. www.dandavidprize.org. [2020-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英国英语). 
  32. ^ Message from the Rector. www.ceu.edu. [2021-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英国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