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M4高速牵引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4高速牵引车
弋引M59加农炮的M4高速牵引车
类型火炮牵引车
原产地 美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42 - 1990年代
使用方使用国家
参与战争/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
朝鲜战争
印巴战争
中东战争
生产历史
研发者艾利斯-查默斯公司英语Allis-Chalmers
研发日期1940 - 1942
生产商艾利斯-查默斯公司
生产日期1943年3月 - 1945年8月
制造数量5,811辆
基本规格
重量14,288千克(31,500磅)
长度210英寸(5.33米)
宽度97英寸(2.46米)
高度99英寸(2.51米)(不含机枪)
操作人数1
载员11

主武器1挺M2HB重机枪
备弹500发
发动机沃基肖145GZ直立式6汽缸汽油引擎
排气量13,400cc
210匹马力/每分钟转速2,100转
功率/重量14.7匹马力/吨
变速手排变速箱,前进3档、倒退1档
悬挂垂直弹簧平衡式悬吊
燃料容量473 L(125 US gal)
作战范围100 mi(160 km)
速度35 mph(56 km/h)

M4高速牵引车(M4 High-Speed Tractor)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开发的火炮牵引车,二战后随着美援军备转移给世界各地亲美国家,为非常常见的牵引炮机动车辆工具,直到1990年代仍有使用纪录。

开发历史

[编辑]

虽然美国在20世纪初做为汽车发展的先进国家,但美国陆军到1939年欧战爆发时对于机械化部队尚未完成一套统一性的发展指导。但是纳粹德国闪电战的成功,让美军层峰得出了必需让陆军部队尽可能全部运用车辆进行战术与战略机动的共识。所有部队意味着从步兵、战车、后勤、甚至是各型大炮都需要可以与装甲部队进行等速度行军的能力。

就后见之明来看,自走炮是机械化炮兵的最佳解答,但是在1940年时,美军的自走炮只存在于兵工厂工程师的绘图桌上,距离投入战场尚无可靠时间表。因此美军决定开发一系列轻、重型不等的高速牵引车实践野战轻炮到重炮的拖弋需求。所谓的高速是与驼兽的行军速度相比,而非是以机械车辆的标准对比。

M4高速牵引车的原型代号T9。它是艾利斯-查默斯公司英语Allis-Chalmers在1941年10月由开始量产但却已经落伍的M2A1轻战车底盘改造,这个改造工程测试非常顺利。但是因为M2轻战车产线升级成M3司徒亚特战车,因此T9也依循主流更换新型底盘,编号T9E1,1942年12月出厂,沿袭了大部分的T9经验,T9E1很快的完成测试,并在1943年完成制式化进入量产,[1]美军代号“18t HSP M4”(18吨级高速牵引车M4式)。

技术概述及量产

[编辑]

M4高速牵引车在1943年3月至1945年6月间量产了5,552辆,至8月盟军胜利时量产了5,811辆,是美军在二战期间产制总数最庞大的一款炮兵牵引车,但其它同盟国并没有从租借法案中要求美国提供的纪录。它的牵引力标准是18,000磅至30,000磅区间(8,165至13,608公斤),最大可达17.4公吨,可拖曳包括M2加农炮M1式8吋榴弹炮M1式90高射炮等军团级野战重炮。

车辆设计分成三个区块,前车舱是人员乘坐区,包括驾驶在内可搭乘12人,车顶的M49C环形枪架装有自卫防御用的0.5英寸高平两用机枪。中车舱是引擎区,两侧配置了大型散热鳍。后车舱则是弹药存放区,储放高射炮弹的车型可携带90发(不分3吋或90毫米炮弹)、155毫米炮弹与药包30发、203毫米炮弹与药包20发、240毫米炮弹12发。弹药存放区无装甲顶盖,仅使用防水布遮盖车棚。车尾装有绞盘,最大拉力13吨,钢缆长度超过9.1米,后期型的车尾有部分加装可吊挂10吨重物品的起重机,降低炮组搬运炮弹的负荷。[1]

M4高速牵引车的悬吊系统虽然承袭M3轻战车,但是引擎则使用功率较低的沃基肖145GZ汽油引擎,搭配前进3档、倒退1档的手动变速箱,牵引车的驱动轮则是使用M4中战车的零件,因此履带与M4相同运用宽419毫米的T49履带,履带配有橡胶块避免破坏道路。

二战期间,由于太平洋战场较不适合野战重炮使用,大部分的M4高速牵引车与军团级野战重炮在欧洲战场搭配运用。

二战后,大量的M4高速牵引车援引共同防御援助法案下,作为军援火炮配套转让到世界各地,有些则以过剩军品的方式让售,在各国军队陆续以自走炮取代炮兵牵引车后开始除役,美军则有259辆在1945年量产的M4A1高速牵引车在改造后搭配M40自走炮的弹药车,还有一部分M4高速牵引车转用于野战地对空导弹部队,作为MIM-23鹰式导弹的搭配拖弋工具,持续使用到1960年代。[1]除役后的M4高速牵引车在欧洲有部分改装为消防车运用,在美国则作为林业的伐木运输车,有大约500辆被改造成装有大型钻头的凿岩机车,称为Finning Tank Drill。

使用国家

[编辑]
 巴西
 德国
 希腊
 以色列
 日本
 韩国
 荷兰
 巴基斯坦
 美国
 中华民国
 南斯拉夫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Trewhitt, Philip. Armoured Fighting Vehicles. p 307: Dempsey-Parr. 1999. ISBN 1-84084-328-4.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