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2008D
外观
SN 2008D | |
---|---|
观测资料 (历元 J2000) | |
超新星种类 | Ibc |
所在星系 | NGC 2770 |
所在星座 | 天猫座 |
赤经 | 09h 09m 30.55s |
赤纬 | 33° 08′ 20.81″ |
发现日期 | 2008年1月9日 |
距离 | 27 Mpc(88 Mly) |
物理特征 | |
原来恒星 | 不详 |
原来恒星种类 | 不详 |
色指数(B-V) | 不详 |
重要资料 | 第一颗在形成后的很早期就 被X-射线侦测到的超新星。 |
SN 2008D是被NASA的雨燕卫星(Swift_Gamma-Ray_Burst_Mission)以X-射线侦测而发现的超新星。在2008年1月9日,卡内基普林斯顿的艾丽西亚索德堡和伊多伯杰,与在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的江国兴和英国的汤姆玛卡隆分别都使用这颗卫星在距离8,800万光年远的NGC 2770研究于2007年12月31日爆发的SN 2007uy时意外发现这颗超新星,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在爆炸之际就观察到了超新星(虽然,实际上是在它爆炸之后8,800万年才观测到)[1],他们提醒其他8个在轨道与地基的天文台观测与记录此一事件。
这颗超新星被确认为Ibc超新星。从SN 2008D爆炸中抛出的物质经测定其速度超过10,000公里/秒,爆炸也偏离了中心,使得一边气体向外移动的速度比另一边要快。这是第一次观测到超新星诞生时的X-射线爆发模式(大约在爆发后5分钟)。现在既然知道要寻找什么模式的x-射线,预计下一代的X-射线卫星每年将可发现数百颗的超新星,也将能搜寻到被预测会伴随着超新星爆炸的恒星核心塌缩和中子星诞生一并产生的中微子和重力波爆发。
"超新星是大质量恒星 -质量大于太阳8倍的恒星- 的爆炸,它的核心在核燃料用尽后塌缩成为中子星或黑洞。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使得恒星被炸毁。在这之前,观测到的现象都是在最初爆炸后数天的结果" [2][3][4]。
参考资料
[编辑]- ^ Soderberg, Alicia; Berger, Edo; Page, K. L.; Schady, P.; Parrent, J.; Pooley, D.; Wang, X.-Y.; Ofek, E. O.; Cucchiara, A.; Rau, A., An extremely luminous X-ray outburst at the birth of a supernova, Nature, May 22, 2008, 453 (7194): 469–474, doi:10.1038/nature069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 ^ Supernova birth seen for first time. [200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8).
- ^ Birth cry of a supernova. [200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25).
- ^ Reuters, Supernova caught exploding on camera, 21 May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