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谢南光
外观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初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延伸阅读
[编辑]- 自条目内文移动,提供有兴趣的读者深入研究。默然(留言) 2018年6月28日 (四) 02:55 (UTC)
硕博士论文
[编辑]资料列表
使用“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查询,目前(2014/9/15)已知的有:
- 柳书琴,〈荆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学活动与文化抗争〉,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论文,2000年。
- 伊藤干彦,〈日治时代后期台湾政治思想之研究--析论台湾抗日运动者的抗日思想〉,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博士论文,2004年。
- 赖婉蓉,〈谢春木及其作品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文化及语言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9年。
论文集论文
[编辑]资料列表
使用“台湾文史哲论文集篇目索引系统”查询,目前(2014/9/15)已知的有:
- 陈万益,〈于无声处听惊雷—析论台湾小说第一篇〈可怕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
期刊论文
[编辑]资料列表
使用“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查询,目前(2014/9/15)已知的有:
- 张恒豪,〈评追风[谢春木]及其小说《她要往何处去》 〉,1991年10月《国文天地》。
- 何义麟,〈被遗忘的半山--谢南光〉(上)(下),分别刊载1994年2月与10日的《台湾史料研究》。
- 何义麟,〈台湾知识人の对日观--谢南光と王白渊を中心として〉(日文论文),刊载在1999年6月的《淡江史学》。
- 康原,〈台湾新文学的实验者谢春木先生 〉,2000年6月《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馆刊》。
- 柳书琴,〈帝都的忧郁--谢春木的变调之旅 〉,2001年2月政治大学《台湾文学学报》。[1]
- 萧水顺,〈谢春木:台湾新诗的肇基者--细论追风与台湾新诗的终极导向 〉,2006年8月《彰化文献》。
- 赖婉蓉,〈追寻战后初期谢南光--从谢氏评论及其相关新闻出发 〉,刊载在2009年12月《彰化文献》。
- 黄种祥,〈谢春木、台湾革命同盟会与中华民国在台湾〉,2013年11月《海外华人研究》。
书籍
[编辑]资料列表
使用“台湾书目整合查询系统”查询,目前(2014/9/15)已知的有:
- 柳书琴,《荆棘之道:台湾旅日青年的文学活动与文化抗争》,2009年联经出版。
- ^ 该文的电子档目前已经放在清大台文所教师个人网页上,网址:http://www.tl.nthu.edu.tw/people/writing_journal.php?Sn=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