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紅
一點紅 |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類植物 Asterids |
目: | 菊目 Asterales |
科: | 菊科 Asteraceae |
屬: | 一點紅屬 Emilia |
種: | 一點紅 E. sonchifolia
|
二名法 | |
Emilia sonchifolia | |
異名[1] | |
異名列表
|
一點紅(學名:Emilia sonchifolia), 又名紅背葉、羊蹄草、野木耳菜、花古帽(貴州)、牛奶奶、紅頭草(雲南)、葉下紅、片紅青、紅背果(海南)、紫背草(台灣),是菊科一點紅屬的熱帶開花物種[2]。本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熱帶地區,是亞洲本土的原生植物 (例如中國,印度,東南亞等),並成功歸化於非洲,澳大利亞,美洲和各種海洋島嶼等地[3]。
一點紅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分支,可高達40公分(15.5英寸)。葉形呈大頭羽狀分裂狀,長達10公分(4英寸),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時會變得略帶紫色。頭花可呈粉紅色至紫色[3]。
它的莖柔軟直立,覆有細毛。植物生長到20至70公分高,帶有分枝的軸莖。本種的葉柄會變異成翼狀。莖部基端的葉呈圓形或橢圓形,長4至16公分,寬1至8公分。莖部頂端的葉小於莖下端的葉子,並大多是粗齒狀[4]。
花序通常是二分的(dichotomous),約3到6枚有柄的花頭和苞片,苞片呈輪狀排列。甕形頭花由30-60朵小花組成,外部的小花是雌性,內部的小花是兩性的(雄蕊和柱頭都有)。花色多樣,如紫色,猩紅色,紅色,粉色,橙色,白色或淡紫色。它的果實是橢圓形的,紅棕色或灰白色,有長達8毫米的白毛,果實成熟後乾燥不開裂。[4]
植物生態
[編輯]一點紅約在90天內完成其生命週期(包含發芽到凋零的過程)。
種子由瘦果的顏色分成兩種。[4]首先,是花頭小花的外圈,產生紅色和棕色的瘦果。其次是內部灰白色的雌雄同體小花。[5]大多數種子適合在27°C發芽,但從外部小花發育的種子會在深色的樹蔭下發芽。植物只會從地表附近的種子中發芽,然而,約4%的種子可以在深埋4公分時發芽。一項研究表明,當種植在土壤下0.5公分處時,29%的種子會發芽,而埋在1公分處時,只有3%的種子發芽。[4][6]種子帶有一簇毛,是利用風作為傳播媒介。
影響
[編輯]一點紅通常被認為雜草作物。在大多數地區,皆不認定其有害的。然而,在一些棉花產區,它被視為最有問題的雜草。它對特定作物有一定的影響,如萵苣重量減少70%和芥末白菜減少30%,番茄果實減產18%。與一點紅相關的病原體也會對某些作物產生影響。種子是野油菜黃單胞菌(英語:Xanthomonas campestris)的宿主,引起巴西和古巴的豆類細菌感染。
棲息地
[編輯]一點紅可以從海平面到1000米的任何地方生長。它從熱帶地區到草原,廢棄區域,路邊和部分陰影區,原野、路旁、 園圃、荒地及田邊都可見著。它耐受酸性物質。
分布
[編輯]本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熱帶地區,如亞洲、中國、印度、東南亞、非洲、澳大利亞、美洲,和太平洋諸島都有它的存在[3][7][8][9][10][11][12]。
醫學用途
[編輯]一點紅在在印度和中國是中藥的一種。它也被當作是印度喀拉拉邦(Kerala)的十大聖花之一,統稱為Dasapushpam。在越南,它已被傳統醫學用於治療發燒、喉嚨痛、痢疾[3]、腹瀉、濕疹等,並作為被蛇咬傷的解毒劑[13]。無論是生的或熟的葉子和嫩枝皆可使用。而葉子必須在植物開花之前採收[14]。一點紅的幼葉在爪哇島和波多黎各則被當作食物食用[4]。
控制方法
[編輯]一點紅被歸類為在許多農作物田間生長的雜草,但它可以通過使用某些化學藥劑來控制。例如,在水稻中,播種後在土壤中加入丙草胺(普拉草)和二甲基甲醯胺的混合物以及哌草磷與除草靈或樂滅草的混合物,控制一點紅在8-12週內的生長狀況。在大豆田中,使用苯達松(bentazone,一種觸殺性除草劑),氟磺胺草醚(fomensafen,一種田苗後除草劑)和sethoxydim的混合物來控制一點紅的生長。此外,草脫淨曾被用於控制甘蔗作物田地中一點紅的生長[4],但由於對環境的影響,在多數國家或地區已遭限制或禁用[15]。
毒性
[編輯]一點紅含有致瘤性的雙稠吡咯啶生物鹼(pyrrolizidine alkaloids),可能造成肝臟中毒的現象。[16]
圖片
[編輯]-
一點紅的葉片,攝於海得拉巴 (印度)
-
一點紅的花朵,攝於海得拉巴
-
生長於東南亞的個體
參考文獻
[編輯]- ^ Emilia sonchifolia record n° 95932. African Plants Database. South African National Biodiversity Institute, the Conservatoire et Jardin botaniques de la Ville de Genève and Tela Botanica. [2008-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8).
- ^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Service (NRCS). PLANTS Profile, Emilia sonchifolia. The PLANTS Database. 美國農業部. [2008-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9).
- ^ 3.0 3.1 3.2 3.3 Flora of China, 一点红 yi dian hong, Emilia sonchifolia (Linnaeus) Candolle.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3).
- ^ 4.0 4.1 4.2 4.3 4.4 4.5 Emilia sonchifolia (red tasselflower). CABI. CABI. [2017-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 ^ Marks, M.K, and C Akosim. 「Achene dimorphism and germination in three composite weeds.」 Invasive Species Compendium, CABI, www.cabi.org/isc/abstract/19840767937.
- ^ Pemadasa M; Kangatharalingam N, 1977. Factors affecting germination of some Compositaes. Ceylo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12:157-168.
- ^ Atlas of Living Australia.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Biota of North America Program 2014 county distribution map.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0).
- ^ Nicolson, D. H. 1980. Summary of cytological information on Emilia and the taxonomy of four Pacific taxa of Emilia (Asteraceae: Senecioneae). Systematic Botany 5(4): 391–407
- ^ Nelson, C. H. 2008. Catálogo de las Plantas Vasculares de Honduras 1–1576. Secretaria de Recursos Naturales y Ambiente, Tegucigalpa
- ^ Berendsohn, W.G. & A.E. Araniva de González. 1989. Listado básico de la Flora Salvadorensis: Dicotyledonae, Sympetalae (pro parte): Labiatae, Bignoniaceae, Acanthaceae, Pedaliaceae, Martyniaceae, Gesneriaceae, Compositae. Cuscatlania 1(3): 290–1–290–13
- ^ Humbert, H. 1963. Composées. Flore de Madagascar et des Comores 189: 623–911
- ^ Tanaka, Yoshitaka; Van Ke, Nguyen. Edible Wild Plants of Vietnam: The Bountiful Garden. Thailand: Orchid Press. 2007: 43. ISBN 9745240893.
- ^ DC, L. Emilia sonchifolia. Plants For A Future. Plants For A Future. [2017-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 ^ 濫用除草劑 美國各地水井檢測出6種污染物. TEIA-環境資訊中心. [2018-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 ^ Fu, P.P., Yang, Y.C., Xia, Q., Chou, M.C., Cui, Y.Y., Lin G., "Pyrrolizidine alkaloids-tumorigenic components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and dietary supplements", 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 Vol. 10, No. 4, 2002, pp. 198-211 [1][永久失效連結]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 《植物名實圖考·紫背草》,出自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