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世界地球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地球日
約翰·麥克尼爾為第一屆地球日設計的地球之旗
意義倡導環境保護
日期4月22日
開始日期1970年4月22日
時長一天
頻率一年一度

地球日(英語:Earth Day)定於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最早的地球日活動是1970年代美國校園興起的環保運動,1990年代這項活動從美國走向世界,成為全世界環保主義者的節日和環境保護宣傳日,在這天不同國籍的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宣傳和實踐環境保護的觀念。

起源與發展

[編輯]

最初的地球日選擇在春分節氣,這一天是地球的生日,也就是地球誕生的日子,陽光可以同時照耀在南極點和北極點上,這代表了世界的平等,同時也象徵著人類要拋開彼此間的爭議和不同,和諧共存。傳統上在很多國家都有慶祝春分節氣的傳統。早期聯合國也在每年的春分舉行地球日的活動。

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英語Gaylord Nelson在美國各大學舉行演講會,籌劃在次年的4月22日組織以反對越戰為主題的校園運動,但是在1969年西雅圖召開的籌備會議上,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提出將運動定位在於全美國的、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草根運動。1970年4月22日在美國各地總共有超過2000萬人參與了環境保護運動,這次運動的成功使得在每年4月22日組織環保活動成為一種慣例,在美國地球日這個名號也隨之從春分日移動到了4月22日,地球日的主題也轉而更加趨向於環境保護。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1970年4月22日在美國發生的第一屆地球日活動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規模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這次運動催化了人類現代環境保護運動的發展,促進了已開發國家環境保護立法的進程,並且直接催生了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而1970年活動的組織者丹尼斯·海斯也被人們稱為地球日之父。

由於環境保護運動在世界範圍內的興起,1990年第二十屆地球日活動的組織者希望將這一美國國內的運動向世界範圍擴展,為此他們致函中國美國英國三國領導人和聯合國秘書長,呼籲他們採取措施,舉行會晤締結關於環境保護議題的多邊協議,協力扭轉環境惡化的趨勢;同時地球日的組織者還呼籲全世界願意致力環境保護的政府在1990年4月22日各自動員國民開展環境保護運動。地球日活動組織者的倡議得到了亞洲非洲美洲歐洲許多國家和眾多國際性組織的響應,最終在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有來自140多個國家的逾2億人參與了地球日的活動。從此地球日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

相關作品

[編輯]

地球之旗的主要圖案是將阿波羅17號拍攝的「藍色彈珠」照片放置在深藍色的背景上,它是由約翰·麥克尼爾於1969年為首屆地球日活動設計的,現在這面旗幟是環境保護運動的象徵。

標誌

[編輯]

地球日的標誌是白色背景上綠色希臘字母ΘΘ

紀念

[編輯]
  • 2016年4月22日,Google首頁有五種不同版本標誌,以慶祝地球日。[1]
  • 2020年4月22日,Google首頁推出蜜蜂授粉遊戲,以慶祝地球日屆滿50週年紀念。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2016地球日,google首頁的那些生態系面臨了哪些環境挑戰呢?. PanSci 泛科學. 2016-04-22 [2017-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8)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