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道
道教 |
---|
道教主題 |
五斗米道又稱正一盟威之道(正一道)、天師道,是道教最早的兩大派別之一(另一派為太平道),即今日道教龍虎山正一派的前身。據史書記載,在東漢順帝時期,由張道陵在蜀郡鶴鳴山(今四川成都市大邑縣北)創立。據《後漢書》、《三國志》記載,凡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稱為「米巫」、「米賊」、「米道」。另外,也有人認為,這個名稱也可能和崇拜五方星斗(南斗、北斗等)和斗姆有關,五斗米就是「五斗姆」(另一說法是五斗崇拜和蜀地的彌教結合而成,即「五斗彌」教)。因教徒尊張道陵為天師,又稱「天師道」。
歷史
[編輯]五斗米道初入道者稱為「鬼卒」,骨幹稱為「祭酒」,並以「治」為傳教單位。張道陵死後,傳其子張衡,衡死後,傳子張魯。東漢末年,張魯自命諸侯,佔據漢中,建立持續達近30年政教合一的政權,後投降曹操。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張脩在漢中創立了五斗米道,而張魯只是繼承人。因為,曹丕所作的《典略》記載:「靈帝熹平中,妖賊大起, 三輔有駱曜,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脩。駱曜教民緬匿法,角為太平道,脩為五斗⋯脩法,略與角同⋯⋯后角被誅,修亦亡,及魯在漢中,因其民信行脩業,遂增飾之。」在提到靈帝時妖賊大起時,提到了張脩和五斗米道,但沒有提及張道陵和張衡父子。
西晉後,五斗米道逐漸分化,一部分傳播於士族與官吏中,另一部分仍秘密活動於農民中。東晉後期,五斗米道領袖孫恩、盧循領導了長達十餘年的民變,世稱「孫恩盧循之亂」。北魏時,嵩山道士寇謙之「革新」五斗米道,自稱奉太上老君之命,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偽法」 ,創立新天師道。此後五斗米道改稱天師道。並得到太武帝的讚許。唐宋以後的道教正一派,上承三張世系,以江西龍虎山天師府為中心,是為江南各符籙道派之正宗。
內容
[編輯]五斗米道以老子為教主,基本經典是《道德經》和張陵編寫的『老子想爾注』,是一種多神教,以長生不老或成仙為其最高目標。其道術主要是通過章表,符咒招神驅鬼(例如用三官手書來治病),以及行氣、導引、房中術等。主要活動在成都周圍,道士能替信徒上章向三清、玉帝、三官。
戒律
[編輯]五斗米道的戒律主要要求教徒不能酗酒、殺生、邪淫、偷盜。教徒必須在一定的時候到治所集會,接受佈道,聽講「科禁威儀」,回家向家人傳達,共同遵守。
二十四治
[編輯]張道陵為五斗米道創設了二十四治,也就是24個教區。
上治八品 | 陽平治、鹿堂山治、鶴鳴山治、漓沅山治、葛王貴山治、更除治、秦中治、真多治。 |
中治八品 | 昌利治、隸上治、湧泉治、稠禾更治、北平治、本竹治、蒙秦治、平蓋治。 |
下治八品 | 雲台山治、濜口治、後城治、公慕治、平剛治、主簿山治、玉局治、北邙治。 |
當時的地理分佈為:
所在郡 | 名稱 |
---|---|
蜀郡 | 陽平治、鹿堂治、鶴鳴治、漓沅山治、葛貴山治 |
廣漢郡 | 更除治、秦中治、真多治、昌利治、隸上治 |
遂寧郡 | 湧泉治 |
犍為郡 | 稠稉治、北平治、本竹治、平蓋治、平剛治 |
越巂郡 | 蒙秦治 |
巴西郡 | 雲台治 |
漢中郡 | 濜口治、後城治、公慕治 |
成都南門左 | 主簿治、玉局治 |
雒陽 | 北邙治 |
每個治由「祭酒」主持教務,稱為「都功」。其中以陽平、鹿堂、鶴鳴為最上三治。而陽平治則為二十四治之首治,「都功」由張天師擔任,因此張天師持「陽平治都功印」。
治乃行政概念,並非按地理劃分,例如陽平治的位置,即隨張天師的遷移而改變,所以當後代張天師遷徙到江西廣信府貴溪縣龍虎山時,亦稱之為「陽平治」。
參看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 石泰安:〈公元2世紀政治的宗教的道教運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