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五畿七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畿內 東海道 東山道 北陸道
山陰道 山陽道 南海道 西海道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五畿七道
假名ごきしちどう
平文式羅馬字Goki shichitō

五畿七道是古代日本律令制下的行政區劃制度,乃效仿唐朝行政區劃的產物。五畿效仿唐朝京畿都畿的設置,是位於今近畿地方的五個令制國的統稱,又稱畿內。七道效仿唐朝貞觀十道,按照從畿內通往全國的七條驛道的走向,將全國劃分為七個區分地域的。目前主流觀點認為天武天皇在位時該制度正式確立[1]。另外,1869年北海道成立,隨之產生了「五畿八道」的說法。

五畿

[編輯]

五畿包括山城大和攝津河內和泉等五國,此五國是大和王權及後來日本朝廷統治的中心。日本皇室在定都平安京以前經常遷都,但遷都選址基本上不會超出五畿範圍,如元明朝平城京聖武朝難波京等。

五畿在地方行政上與其餘令制國有著顯著差異。例如租庸調製度方面,五畿的居民享有免除庸、減免調的優惠待遇。又例如出行方面,京都貴族未經朝廷批准不得離開五畿領土,行動自由受到限制。

五畿與現代行政區劃對照如下:

七道

[編輯]

七道包括東海道東山道北陸道山陰道山陽道西海道南海道。每個道都以轄區內的主幹驛道得名。

驛道

[編輯]

七條驛道當中六條皆從畿內起始,唯獨西海道從筑前國太宰府起始,且自成路網。771年以前武藏國屬東山道,以後屬東海道。

  • 東海道,中路,每驛備馬10匹。
    • 主幹道:山城京都(今京都府京都市→ 近江 → 伊勢 → 尾張 → 三河 → 遠江 → 駿河 → 伊豆 → 相模 → 武藏 → 下總 → 常陸國府(今茨城縣石岡市)。
    • 支路:近江 → 伊賀、伊勢 → 志摩、伊豆 → 甲斐、下總 → 上總 → 安房。
    • 聯絡道:常陸 → 陸奧。
    • 771年以前主幹道相模以下走向:相模 → 上總 → 下總 → 常陸。
  • 東山道,中路,每驛備馬10匹。
    • 主幹道:山城京都 → 近江 → 美濃 → 信濃 → 上野 → 下野 → 陸奧國府(今宮城縣仙台市多賀城市)。
    • 支路:美濃 → 飛驒、陸奧 → 出羽。
    • 聯絡道:信濃 → 越後。
    • 771年以前主幹道上野以下走向:上野 → 武藏 → 下野 → 陸奧。
  • 北陸道,小路,每驛備馬5匹。
    • 主幹道:山城京都 → 近江 → 越前 → 加賀 → 越中 → 越後國府(今新潟縣上越市)。
    • 支路:近江 → 若狹 → 越前、加賀 → 能登、越後 → 佐渡。
  • 山陰道,小路,每驛備馬5匹。
    • 主幹道:山城京都 → 丹波 → 但馬 → 因幡 → 伯耆 → 出雲 → 石見國府(今島根縣濱田市)。
    • 支路:丹波 → 丹後 → 但馬、出雲 → 隱岐。
    • 聯絡道:石見 → 長門。
  • 山陽道,大路,每驛備馬20匹。
    • 主幹道:山城京都 → 攝津 → 播磨 → 備前 → 備中 → 備後 → 安藝 → 周防 → 長門國府(今山口縣下關市)。
    • 支路:播磨 → 美作。
  • 西海道,小路,每驛備馬5匹。
    • 主幹道:筑前太宰府(今福岡縣太宰府市→ 豐後 → 日向 → 大隅國府(今鹿兒島縣霧島市)、筑前太宰府 → 筑後 → 肥後 → 薩摩 → 大隅國府、筑前太宰府 → 肥前 → 肥後國府(今熊本縣熊本市)。
    • 支路:肥前 → 壹岐 → 對馬、豐前 → 豐後、肥後 → 豐後、肥後 → 日向。
    • 聯絡道:筑前 → 豐前 → 長門。
  • 南海道,小路,每驛備馬5匹。
    • 主幹道:山城京都 → 河內 → 和泉 → 淡路 → 阿波 → 讚岐 → 伊豫國府(今愛媛縣今治市)。
    • 支路:伊豫 → 土佐。

行政區劃

[編輯]

806年,平城天皇下令除東山道以外六道效仿唐制設置觀察使,次年東山道及畿內也增設觀察使。不過因為平城天皇退位後與其弟嵯峨天皇的政治鬥爭,觀察使制在810年即被廢除。

七道與現代行政區劃對照如下: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虎尾俊哉. 律令国家の地方支配. 吉川弘文館. 1995年: 121–122. ISBN 4-642-022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