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侏羅紀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侏羅紀
201.3–145百萬年前

中侏羅世(1.7億年前)的地球

全時期平均大氣O
2
含量
約13.5 Vol %[1]
(為現代的68% )
全時期平均大氣CO
2
含量
約1950 ppm[2]
(為前工業時期7倍)
全時期平均地表溫度 約16.5℃[3]
(高於現代3℃)


侏羅紀主要分界
-205 —
-200 —
-195 —
-190 —
-185 —
-180 —
-175 —
-170 —
-165 —
-160 —
-155 —
-150 —
-145 —
侏羅紀近似時間表
直軸:百萬年前

侏羅紀(英語:Jurassic,符號J)是一個地質年代,界於三疊紀白堊紀之間,長達5360萬年。侏羅紀是中生代的第二個,開始於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約2億零130萬年前(誤差值為60萬年)到1億4500萬年前(誤差值為400萬年)這一段時間內,雖然侏羅紀的岩石標誌非常明顯和清晰,其開始和結束的準確時間卻如同其它古遠的地質時代,無法非常精確地被確定。整個侏羅紀幾乎都處於溫暖而酷似溫室的氣候,促進了裸子植物真蕨植物的大量繁盛,在中後期形成覆蓋全球的廣闊森林,如今澳洲南極洲豐富的煤炭資源就是來源於此。

現已發現的化石,記載了侏羅紀氣候環境和構造活動十分獨特。盤古大陸石炭紀形成(3億年前)以來至三疊紀持續維持,但在晚三疊世後開始分裂。侏羅紀時,十足的板塊運動,導致了南美洲的南部從非洲分開。勞亞大陸(其中包括北美歐亞大陸)也逐漸地從非洲南美洲分離,造就了大西洋墨西哥灣。沿著這些裂谷大陸的邊緣,火山活動頻繁。與此同時,歐亞大陸向南移動,縮小了特提斯洋。隨著海平面的不斷上升,北美和歐洲間形成了大陸邊緣的海道。侏羅紀時期,地球上要比三疊紀時擁有更多的獨立陸塊,導致海岸帶增多。儘管在侏羅紀時仍有大範圍的乾旱地區,但綠地範圍相較三疊紀已擴大數倍。勞亞大陸和南部的岡瓦納大陸生物群,在許多方面,仍然十分獨特。不過侏羅紀時,動物群具備了較多的洲際色彩。現已發現,一些動物和植物物種,幾乎遍及全世界,而不是只被限制在特定區域。

在侏羅紀前期,因為剛剛經歷大滅絕,所以各種動植物都非常稀少,屬於休養生息的階段,大部份偽鱷類獸孔目滅絕,小部份變為適應雨林、叢林生活的形態。這些生態位空隙讓恐龍總目一枝獨秀,伺機稱霸陸地。在森林逐漸恢復後,植食性的早期蜥腳亞目恐龍開始數量暴增,導致肉食性的角鼻龍下目也跟著增多。在海洋中,菊石亞綱開始大量出現,眾多海洋軟體動物的出現吸引魚龍超目進入海洋,成為了第一批重新回歸海洋的陸地動物。

侏羅紀中晚期,恐龍真正成為地球上最繁榮的優勢物種,開啟持續統治地球1.4億年的恐龍時代,直到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為止。陸地上,真蜥腳類恐龍開始成為地球歷史上最大的陸地動物,劍龍類異特龍超科分佈於全球各地。其餘物種中,翼龍目成為第一批飛上天空的脊椎動物鳥類開始從恐龍中迅速分化出來,有鱗目開始在熱帶地區、沙漠地區中從原始雙孔亞綱進化出來,離片椎目在沼澤和樹林中逐漸進化為無尾目。海洋中,蛇頸龍亞目也成為主要的海洋爬行動物,從蛇頸龍類中進化出的上龍亞目則成為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海鱷亞目緊隨其後,輻鰭魚類中的真骨魚開始全面替代原本的各類硬骨魚類

語源

[編輯]

侏羅紀是由亞歷山大·布隆尼亞爾命名,名稱取自於德國法國瑞士邊界的侏羅山,侏羅山有很多大規模的海相石灰岩露頭。

中文名稱源自舊時日本人使用日語漢字音讀的音譯名「侏羅紀」(音讀:ジュラキ,羅馬字:juraki)。

侏羅紀亞層

[編輯]

侏羅紀由三疊紀末期滅絕事件之後開始,一般分為早、中、晚三世,在歐洲又名里阿斯世(Lias)道格世(Dogger)麻姆世(Malm)[4]

生物群

[編輯]
侏羅紀時期的代表無脊椎生物化石
侏羅紀時期的代表脊椎動物化石

動物群

[編輯]

陸地

[編輯]

早侏羅世恐龍剛剛崛起,板龍科大椎龍科黑丘龍科等基礎蜥腳類開始興盛,其主要掠食者有雙冠龍科腔骨龍總科獸腳類鳥臀目還未真正發展起來。

中-晚侏羅世恐龍正式開始興盛和繁衍壯大,成為陸地上的優勢物種。 大型蜥腳下目恐龍大批繁衍包括:鯨龍科馬門溪龍科圖里亞龍類梁龍科圓頂龍科腕龍科等,以蕨類蘇鐵針葉樹為食。

其主要掠食者包括角鼻龍科皮亞尼茲基龍科斑龍科中棘龍科異特龍科鳥臀目的數量仍然較蜥臀目恐龍少,但劍龍亞目與其他小型鳥臀目恐龍佔據者中到小型的植食性恐龍生態位。

翼龍目支配著飛行生態位。侏羅紀後期,第一批鳥翼類出現,牠們演化自小型手盜龍類恐龍,但是並未成為天空的優勢物種。

第一批哺乳類於此時出現。但是數量稀少,對恐龍而言不構成威脅,只能在樹洞或者地下以昆蟲為食。滑體兩棲類出現[5]

海洋

[編輯]

侏羅紀的海洋裡,魚類持續發展和海生爬行動物逐漸壯大、成為優勢物種,此時的海生爬行動物包括:魚龍目蛇頸龍目、海生鱷魚地蜥鱷科真蜥鱷科)。

無脊椎動物方面,出現了數種新的演化支(例如短尾下目(螃蟹)、真蝦下目等)。侏羅紀時期的有殼無脊椎動物相當多樣(例如進入全盛時期的菊石),有殼無脊椎動物造成的生物侵蝕增加,尤其是生痕化石。

浮游生物的12個演化支中,有4或5個演化支在侏羅紀時期首次出現、或輻射演化[4]

植物群

[編輯]
針葉樹是侏羅紀常見的植物

三疊紀的大陸型氣候,在侏羅紀逐漸消失,尤其是在高緯度地區。侏羅紀的氣候溫暖,使地表佈滿大型森林[6]。侏羅紀的裸子植物相當多樣化[4]。如同三疊紀,此時期的優勢植物是裸子植物松柏綱,它們十分多樣化,是各地大型森林的主要成員。繁盛於侏羅紀,並存活至今的松柏綱包括:南洋杉科三尖杉科松科羅漢松科紅豆杉科杉科[7]已滅絕的松柏綱則包括:低緯度的優勢植物掌鱗杉科、以及灌木大小的本內蘇鐵目[7]蘇鐵也相當常見,銀杏樹蕨常出現在森林中[4]。較小型蕨類,可能是優勢低矮植物。Caytoniacea是群灌木至小型數木大小的植物,是這個時期的另一群重要植物[7][7]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地區,類似銀杏的植物特別普遍[4]。在南半球羅漢松科則是常見的植物,銀杏與線銀杏目較為少見[6][7]

地理與氣候

[編輯]
古地理地圖顯示了中侏羅世至早白堊世之間歐洲與中亞之間海峽的形成和消失。 A:中侏羅世(170 Ma) B:晚侏羅世(160 Ma) C:早白堊世(138 Ma) R:Russian Platform Sea T:圖爾蓋海英語Turgai Sea

侏羅紀時期的大氣層氧氣含量是現今的68%,二氧化碳含量是工業時代前的7倍,氣溫則是高於今日約攝氏3°。

侏羅紀早期,盤古大陸分裂為兩塊:北方的勞亞大陸,與南方的岡瓦那大陸墨西哥灣出現,位於北美洲猶加敦半島之間。剛開始的北大西洋比較窄。而南大西洋要到白堊紀時,岡瓦那大陸分裂,才開始出現[8]特提斯洋開始閉合,地中海出現。氣候溫暖,沒有冰川的遺跡。如同三疊紀,南北極地區沒有陸地,也沒有冰帽的證據。

西歐海岸發現了許多侏羅紀的海洋生物,顯示這地區當時是熱帶的淺海地區。著名的地點包括英國南部的侏羅紀海岸,以及德國的晚三疊紀候斯瑪登索倫霍芬地層[9]。北美洲的侏羅紀地層較少露頭,因此較少被發現[10]。在侏羅紀晚期,森丹斯海陸緣海)在美國北部與加拿大留下許多海相沉積層。這個時期的北美洲地層大多為陸相沉積層,例如莫里遜組

侏羅紀的海洋富含,在非生物性碳酸鈣沈澱物中,主要的成分是鎂離子低的鈣。各地常見碳酸岩與鈣質鮞石、鈣質膠結物,而當時的無脊椎動物常具有鈣質外殼。在侏羅紀中期,北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形成(內華達造山運動),是已知最早的侏羅紀大型岩基[11]。侏羅紀的重要露頭分布於以下地區:俄羅斯印度南美日本澳大拉西亞以及英國

參考資料

[編輯]
  1. ^ http://uahost.uantwerpen.be/funmorph/raoul/fylsyst/Berner2006.pdf
  2. ^ Image:Phanerozoic Carbon Dioxide.png
  3. ^ Image:All palaeotemps.png
  4. ^ 4.0 4.1 4.2 4.3 4.4 Kazlev, M. Alan (2002) Palaeos websi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July. 22, 2008
  5. ^ Carroll, R. L.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Evolution需要免費註冊. New York: WH Freeman. 1988. ISBN 978-0-7167-1822-2. 
  6. ^ 6.0 6.1 Haines, Tim (2000) Walking with Dinosaurs: A Natural History, New York: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ing, Inc., p. 65. ISBN 0-563-38449-2.
  7. ^ 7.0 7.1 7.2 7.3 7.4 Behrensmeyer, Anna K., Damuth, J.D., DiMichele, W.A., Potts, R., Sues, H.D. & Wing, S.L. (eds.) (1992),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hrough Time: the Evolutionary Paleoecology of Terrestrial Plants and Animal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 ISBN 0-226-04154-9 (cloth), ISBN 0-226-04155-7 (paper)
  8. ^ Late Jurassic. scotese.com. [2008-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9-03-02). 
  9. ^ Jurassic Period. [2008-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4). 
  10. ^ The National Atla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National Map: Small Scale. nationalatlas.gov. [2008-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5). 
  11. ^ Monroe, James S., and Reed Wicander. (1997) The Changing Earth: Exploring Geology and Evolution, 2nd ed. Belmont: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ISBN 0-314-09577-2
  • Mader, Sylvia (2004) Biology, eighth edition
  • Ogg, Jim; June, 2004, Overview of Global Boundary Stratotype Sections and Points (GSSP's)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423084018/http://www.stratigraphy.org/gssp.htm Accessed April 30, 2006.
  • Stanley, S.M. and Hardie, L.A. (1998). "Secular oscillations in the carbonate mineralogy of reef-building and sediment-producing organisms driven by tectonically forced shifts in seawater chemistry".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144: 3-19.
  • Stanley, S.M. and Hardie, L.A. (1999). "Hypercalcification; paleontology links plate tectonics and geochemistry to sedimentology". GSA Today 9: 1-7.
  • Taylor, P.D. and Wilson, M.A., 2003. Palaeo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marine hard substrate communities. Earth-Science Reviews 62: 1-103. [1]